高师数学教育实习生课堂教学技能之缺失
2011-08-15汤志娜常春艳
汤志娜,常春艳
高师数学教育实习生课堂教学技能之缺失
汤志娜,常春艳
从数学教学语言技能、讲解技能,导入和提问技能、变化和演示技能,以及教学组织技能等五方面分析数学教育实习生的教学技能缺失现状,指出原因所在,相应的指导策略。
数学教育;实习生;课堂教学技能
数学课堂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数学教学语言技能、讲解技能、导入技能、板书板图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变化技能以及教学组织技能等方面。而师范生对于这些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往往通过最初的教育实习加以体会和实践,因此,本文拟从教育实习的课堂教学过程分析入手,从上述几个技能方面对实习生加以考察和分析,为实习指导提供依据。
一、数学教学语言技能
教学语言类型主要表现为:阐释性语言、组织性语言和评判性语言。
阐述性语言主要用来阐述某一数学知识,让学生接受知识方面教师应尽量用一些启发性的语言来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用设问的语句来诱导学生回答,因而就失去了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意义。实习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用设问的方式来诱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结论。
例1:实习生A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对角线的性质时提问:“同学们请看,正方形的对角线是不是相等呢?”
这种带有设问性质的阐释性语言,已经蕴涵了对角线相等这一特性,从学生所获得的信息的角度而言,学生从教师的语言所得到的信息就只有对角线相等这一条性质。如果实习生若能从启发的角度考虑,提出“请大家动手测量一下教材中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观察它们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又可以促使学生通过测量等手段引导学生去发现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平分等更多的信息。
组织语言运用方面,实习生主要表现为:指令语言不明确,指令不清楚,导致学生不知所措;或指令语言过于频繁。
评判性语言主要用于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明确的态度表示,或者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修正或补充等。在实习生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经验的不足,评判性语言出现滥用,少用或不用的情况。
二、讲解技能
无论是讲授新知识点还是讲解习题,实习生的讲解技能都差强人意,主要表现为讲解思路不清晰,重点不能够突出,不能够解决关键,讲解仍以教师讲授为主,语言罗嗦,举例单一重复;尤其解题教学时,侧重教学方法的传授而非方法的形成过程,教学封闭;习题课上主要讲练习,大搞题海战术,而不是解题方法的归类总结,思想的提升,不注重多种方法的引导和启发来发展学生的横向思维;解题方法单一,不利于学生高层次思维的培养。
例2:对数函数复习课上,实习生B、C、D、E讲授同样的内容,在讲解一道练习题已知f(10x)=x,求f(3).时,C、D、E三位实习生都采用了如下方法:
方法一:令 10x=3,则有 x=log103,因此,f(10x)=log103.
仅有实习生B用到方法二:
方法二:令 10x=t,则有 x=log10t,因此,f(t)=log10t,故 f(3)=log103.
上述两种方法尽管都是换元法,但是前者仅仅针对本题,而后者更具有一般性,可以解决更多同类问题。且方法一中为什么要令10x=3这样的特殊值(也就是方法形成过程),一些学生也未必能够理解,实习生也没有讲清楚。
以上四位实习生都仅用一种方法讲解。笔者问及他们为什么只用一种方法,而不去引导学生考虑更多的方法时,他们的回答是“我以前就是这样学的,教师只教给我这样一种方法”。这样的回答让我们认识到,方法单一的老师教出方法单一的学生,方法单一的学生再继续教单一的解题方法。
由此可见,讲解技能方面的缺失,反映的不仅仅是实习生的教学方法和技能的欠缺,更反映了实习生的数学知识基本功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三、导入和提问技能
导入技能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活动开始时,将学生引入一定的数学学习情境的教学行为方式,所谓的导,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形成课开始的标志或者通过阐述性语言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或者通过复习提问回忆旧知识等方式,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或者通过数学史料的介绍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等等。“导入”可以为新课的引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提问主要是通过设置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教学形式。提问可以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始终,也可以在一堂课的开始,为新课的导入形成开始的标志。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还可以及时得到课堂反馈信息,增加授课的针对性,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新的问题并及时讲解以澄清学生头脑中的模糊认识。
在实习生的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并没有很好地起到承前启后的“导”的作用。在导入提问的过程中,有提问而不让学生回答,有回答而无评价,而或提问方式单一,仅让学生一齐回答等,却又置个别学生的回答于不顾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的提问的技巧欠缺,结果造成为“导入”而“导入”,为“提问”而“提问”的现象。
例3:讲授“合并同类项”时,实习生F通过探究有理数的运算律来让学生对多项式的项进行分类,并问“分类的标准是什么样的?”
教师的这种设计很好,可以让学生在思考中进一步了解分类的标准。但教师提问之后并没有让学生回答,而是自己准备说出分类的标准,没想到有一个比较活跃的学生说出 “都带有相同元素或字母是一样的”的答案,教师却对学生的回答置若未闻,很可惜。其实学生的回答已经接近于事实——“都有相同字母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是一样的”,但是学生在对于数学语言的表达方面还是有些欠缺,没有准确地把自己所想的表达出来,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评价,并及时纠正学生不严密的表述。
有了教师的评价,学生才会有被重视的感觉,才会更积极的去参与学习;而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及时纠正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语言和科学的数学表达的差距在哪里,才会真正提高自己的数学表达能力。因此,在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的讲授方面,往往更能够体现出数学教师的教学功底。
四、变化和演示技能
变化技能是教师利用变化不同的刺激来引导学生的注意,生动地传授知识和交流情感,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变化技能的类型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教态的变化、教学媒体的变化和师生相互作用方式的变化[1]77-78。教师的演示技能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演示教具以及演示多媒体课件方面的技能。
大多数实习生在课堂教学时往往比较紧张,即便是已经熟悉学生,上课不再紧张时也不善于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的注意。常见的表现是:面无表情,没有微笑或表情单一;不敢和学生有目光的交流,总是低头看书或仰头看天花板;声音平淡乏味没有激情等等。不善于利用肢体语言、利用表情等进行教学。在教学媒体方面不够熟练,传统黑板和教学媒体的使用转化能力较差;只“讲”而不注重反馈,不注重双边交流活动;课堂驾驭能力差,不能够及时处理课堂中的一些小意外等。
在演示技能方面,实习生不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想学生之所想,教具要么太小,教师演示不能够面向所有学生,要么演示教具不是面对学生,而是面对教师本人,从而失去演示的意义;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方面,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教师讲解与课件演示不同步。要么完全使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变成幻灯片的展示会,教师完全是为了配合幻灯片的知识来教学,降低到多媒体的附属地位;要么教师预备的答案提前展示给学生,影响学生进一步的思考;而是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时,两种教学手段所显示的教学内容的又有不一致的地方等。
例4:实习生G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用多媒体显示让学生做的课堂练习,在制作幻灯片的时候,将答案同时输入进去。他的本意是设置幻灯片中练习与答案逐步出现,可是由于课件制作的原因,给学生呈现练习题的时候答案也同时出现了。学生马上反应说,“已经有答案了!”实习生G一看,很尴尬地说,“哦,那就不做这个练习了。”结果就造成精心选择的练习题失去了应有的课堂训练效果。
五、教学组织技能
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由于实习生教学经验的欠缺,教学方法的不熟练,对学生了解不够,课堂驾驭能力不足。因此在课堂教学组织方面主要表现为如下特点:(1)课前引导不顾及学生的反应,不管学生是否已经熟悉要介绍的知识。(2)提问过于频繁,却很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对教学提问的集体冷漠。(3)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课堂教学时间,要么剩余时间,要么拖堂。(4)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为了充实教学时间,准备过多的教学内容,满堂讲,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时间和空间。
从上述几个方面的案例分析中,不难发现,尽管在实习生走向实习学校之前,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数学教学法、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班级管理和教师教学技能等方面的训练,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然问题多多,这也反映了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实习生对于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教育理论的领悟和应用能力较差。反映出高师院校在进行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时,偏重理论讲授而缺乏课堂教学的实际分析,从而导致实习生在实际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第二,实习生对自己的教学反思意识不强,反思水平有待提高。实习生在真正教学之前,都有一段时间的见习期,而在这一段见习期间,则是学习原任教师的经验的大好机会,如果能够有意识的把自己的教学与原任教师的教学进行对比反思,找出差距,并针对课堂教学及时反思优点和不足,扬长避短,坚持下去,必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三,数学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在实习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实习生在讲解问题方法方面的局限性,在知识导入和拓展方面的力不从心,对数学概念、定理来龙去脉的回避,都显示了在本科阶段的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
因此,建议高师数学教育中应针对上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对师范生开展相应的培训和锻炼,尤其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重课堂教学的观摩、评析和训练。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方面,加强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的渗透,以及数学教学的互动性的培养,并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开展实习生教学反思的活动,打造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
[1]张景斌.中学数学教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G424
A
1673-1999(2011)08-0179-03
汤志娜(1974-),女,山东莒南人,广州大学(广东广州510006)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讲师,从事数学教育研究;常春艳(1977-),女,山西太原人,博士,广州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
20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