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科技人才的成长环境探讨
2011-08-15石永敬朱光俊杨治立夏文堂
石永敬,朱光俊,杨治立,夏文堂
高素质科技人才的成长环境探讨
石永敬,朱光俊,杨治立,夏文堂
分析高素质科研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高素质人才成长所需要的环境。
科技人才;成长环境;评价体系
几十年来,我国也积极探索培养人才的政策措施,但是一些消极的环境制约因素始终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直接阻碍人才的成长以及社会进步。针对这种现状,高校和行业管理部门提出了促进高素质科技人才的积极建议。在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转型过程中,高素质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素质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我国针对人才培养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高素质科研人才的成长。大多数部门的科研实力得到加强,一些传统的行业和技术得到发展,大量的科研人才得到锻炼和成长,一些新兴的行业和前沿技术从无到有,并开始发展。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管理体制不协调,给人才培养部门带来了诸多的问题。首先,大专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正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大学的管理趋向于行政化和官场化,教授变身老板,学生成高级打工者,大学校园失去应有的学术氛围和办学精髓。论资排辈和裙带关系严重剥蚀了高素质科研人才的发展机会,致使部门发展缓慢。钱学深认为,我国落后的最根本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其次,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不重视创新研究,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毫无顾忌地剽窃他部门的关键技术,丧失创新研究能力。正是这些存在的问题和科研环境的恶劣才导致各部门和各行业难以涌现杰出的科研人才,许多政策和投入的科研经费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二、高素质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
(一)健康有序的竞争机制
高素质科技人才的成长需要有效合理的竞争机制。管理部门需要根据科技人员对事业追求的层次和内容,建立一套规范合理的游戏规则,形成客观公正的竞争机制。竞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法则,优胜劣汰推动着新旧事物的更替和社会的发展。。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转型,并形成部门、区域、团体以及个体等之间的全方位竞争机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获得了整体的发展,科研潜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人才培养的能力显著增强。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助下,部分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竞争力显著提升,地方普通高校等部门得到发展。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部门原有发展模式已与现代经济体系不相适应,部门内部论资排辈现象严重以及潜规则横行,高素质科技人才得不到应有的机会,一些需要高素质人才的科研岗位或教学岗位却与他们无缘。许多部门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不出来,引进的人才留不住或不注重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培养等等。究其原因,管理体制是主要根源,有序的竞争机制需要一整套的管理体制来保障。目前,大专院校仍没有建立与现代社会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科研院所没有建立起与研究部门身份相一致的管理体制,要建立健康有序的竞争机制自然就面临较大的困难。因此,建立有序的竞争机制任重道远,人才培养部门首先应该建立现代的管理体制,才能保证健康有序的竞争机制。
(二)运转良好的科研工作平台
在现代科研体系中,科研工作平台是科学研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作用越来越突出,主要涉及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等。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多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都配备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这样的科研条件自然有助于新技术以及新发现的诞生。而在我国,绝大多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对科研平台的建设几乎是一片空白,根本就无法支持基本的研究,更谈不上科研贡献。只有极少数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开始花大力气建设平台。造成科研平台建设落后的局面不仅与科研投入少有关,也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建设思路有关。许多部门有大量的基建经费、招待费用以及其他费用,只要有计划的拿出一部分就可以逐步建设科研平台,但许多部门管理者仍然缺乏对科研平台重要性的认识。由于硬件环境的缺乏,很多的科研设想都难以实现,高素质人才的成长自然会受到限制。科研工作团队和数据库信息属于软科研工作平台,科研人才的脱颖而出也需要有软科研平台的支持。高素质科技人才的成长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和了解最先进的技术发展方向,新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大多来自于对科研文献的归纳总结,因此有丰富数据库资源的软平台是对硬件科研平台的有益补充。对于刚刚开始科研工作的青年人才来讲,首先面临的是建立实验室的问题,部门直接资助实验室建设经费就显得尤其重要。相关部门要花大力气建设科研平台,并努力构建适合高素质人才成长的软硬件环境。
(三)完善的科研资助体系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我国逐步建立起不同层次的科研基金资助体系,基金资助强度和资助率呈逐年加大的趋势,全面激发了科研人员对基金的竞争。基于纵向基金对提升部门的影响力和科研实力所起的重要作用,许多部门都很重视纵向基金。由于基金资助体系评选存在的问题,基金诈骗的出现就不可避免,有潜力的科研项目得不到资助,科研基金达不到应有的作用。改革基金评选规则,促使基金评选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增加科研基金投入,将会进一步改善我国科研落后的局面,促进科研人才的成长。在这些不同层次的基金中,除国家自然基金不限项以外,其他的基金均有限项的要求,部门对申报项目的评选应尽可能科学与公正。或者对不同层次的项目进行分类申报,考虑把一般的基金项目向刚开始科研工作的青年学者倾斜,资历丰富的学者申请重点或重大基金项目。管理者可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考虑为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员配给预研费或科研启动费,帮助他们开展科研工作。
(四)合理的人才结构
人才结构配置是影响科研创新能力和高素质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配置同一学科领域人才结构时,人才培养部门要注重层次和方向合理搭配,既有顶尖的科学家,又有刚刚入门的青年学者,这样的梯队配置有利于青年学者的成长和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同一学科领域要尽量设置不同的研究方向,以避免部门内部过度竞争,不利于成员和研究领域的发展。从当前的科技发展的趋势来看,传统的学科领域大都面临着发展困境,而新的研究前沿大都处于多学科的交叉领域,人员的配置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国外一流的大学和研究院所大都有比较合理的人才结构配置,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都是经过严格科研训练的博士后研究者,每个教授的研究组都会配置数量不等的博士后研究助理,这样的科研团队配置有着相当可观的科研贡献。在整个团队中,博士后研究助理和研究生都获得了珍贵的研究经历,并在这种团队协作的气氛下得到提高。这种团队的组建是一个自然选择的结果,知识结构、研究经历和年龄分布都符合科技人才的成长轨迹。由此可见,合理的人才组织结构对于高素质人才的成长和科研贡献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科学的成果评价体系
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成果评估系统,建立的评价指标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能够科学的反映出科研成果在科学或工程中应有的价值。部门内部职称晋升和收入分配应依据科学评价体系,科技人员的评聘和绩效成果考核要尽量做到全面与科学。目前,许多不同的部门都针对自身不同的特征建立起一整套评估体系,由于科研管理部门的自身科研背景局限和部门内部利益的相互妥协,这些成果评估办法并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并导致无序竞争和浮躁的科研学术氛围形成。科技论文和发明专利是两种主要的科研成果形式,许多部门依据国际权威的科技检索平台建立起奖励机制,如A部门对于自然科学类的SCI论文奖励标准是7000元/篇,B部门依据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进行评估,C部门则对SCI影响因子进行分段进行奖励。这些不同的微观评估激励方法虽说都是以一种实物奖励的方法来衡量科研贡献,但实质上是有区别的。SCI数据库每年都会根据期刊的贡献进行筛选,一部分贡献较差的期刊就会被除去,另有一部分期刊被补充进来,影响因子比较低的期刊受关注度往往比较低或属于冷门期刊,对科学或工程的贡献微乎其微。比较起来,B部门和C部门的评估规则相对于A部门的激励机制要合理一些。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科门类和部门的性质合理的评估科研贡献是促进高素质人才出成果,出好成果的重要保证。
(六)高尚的学术道德
学术道德是科研人员在从事科学研究中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科研人员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成熟的科研训练,而且要有高尚的科研情操和从事科研的职业操守,并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一个职业高尚的学术环境不仅有利于人才的成长,而且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科研队伍规模逐步庞大,学术道德体系逐步建立。然而,由于学术监管的缺位和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教育,涉及诸如造假、剽窃以及诈骗等学术问题越来越多,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综合来看,造成学术圈浮躁的因素比较复杂。在同一部门内,由于竞争环境的恶化,部门内部的研究人员变得日益浮躁,一些人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不惜剽窃和制造假数据。地方各级部门经常进行各种评奖活动,出于利益的驱动,许多部门鼓励和提倡科研人员组织各种材料申报这些奖励,甚至不惜伪造材料,而获得的奖励又作为提职和晋升的重要条件,给本就脆弱的科研评估体系带来了累累伤痕,败坏了学术风气。基于出版物评审规则的不完善和部门经济利益,出版部门降低了出版物的评审标准,直接导致出版物质量的恶化,并间接的鼓励学术腐败的行为。为了营造有利于高素质科技人才成长的客观环境,相关部门必须严格学术监管和加强科学素养的教育培训,并进一步完善学术道德体系。
三、结语
管理者要根据科研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其环境管理政策,积极探索更加适合他们成长的内外部环境。高素质科技人才的成长需要有一个有序的竞争环境、运转良好的科研平台、完善的科研资助体系、合理的人才结构、科学的成果评价体系以及高尚的学术道德,以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的经济转型提供智力资源支持和实现我国社会可持续的发展的需要。
[1]周桂荣,刘文江.我国科技人才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
[2]娄伟.中国科技人才培养政策体系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2).
[3]李蕴.关于新形势下高校科研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
G40-052.4
A
1673-1999(2011)08-0167-03
石永敬(1974-),男,博士,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冶金新技术及微纳米薄膜的制备表征;朱光俊,女,重庆科技学院教授;杨治立(1969-),男,重庆科技学院副教授;夏文堂,男,重庆科技学院教授。
201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