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语境下美育与人文精神的重建
2011-08-15朱君毅
朱君毅
现代性语境下美育与人文精神的重建
朱君毅
在以变化和短暂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性语境中,人文精神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即一种对自然、对社会以及对自身负责的处世态度,例如“仁”、“和”、“敬”、“知足”、“乐天知命”等等。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在目的和手段上都具有很强的人文特质。在现代性语境中,美育在人文精神的重建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育;人文精神;重建
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立足点。古希腊时代有“人是万物的尺度”之说,文艺复兴时期提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中国古代也有“仁者爱人”的理论。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人们对“人本”的描述也不尽相同。但这些描述涉及的关键问题却是一致的,即人在社会实践中如何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身的利害关系,以便更有利于人自身的长远利益。所谓“以人为本”,是指在处理这些关系时,必须站在人的角度,将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外物只是为人的利益服务的工具罢了。在社会实践中,当人的利益与其它比如自然、社会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首先考虑人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其他。“人自身的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欲望的满足。这样,“以人为本”似乎是要将人的这些欲望的满足作为第一要务,并将物质作为工具为这一目标服务,因此人类可以无条件地向自然和社会索取而不必给予任何补偿,然而事实上并不能如此。
人是自然和社会的组成部分,人的活动影响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自然和社会又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生存环境。可是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对物的索取也是无止境的。所以在满足欲望的同时会造成对自然的过度攫取。于是有了自然界的恶化、人类社会结构的不平衡以及种种精神危机。事实上,自从人类出现,这种恶性循环就开始了,并且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而日益明显。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恶化等后果。时至今日,食品、交通、住房、医疗、教育、信仰等越来越多的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物对人的欲望的激发和人类对物的无止境的追求。因此,人类如果考虑到自身的长久利益,就必须在满足欲望的基础上遏制欲望,在向自然和社会索取的同时考虑到如何遵循自然规律,呵护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实质上指人为了自身的近期与长久利益而采取的一种向外对待世界、向内对待自身的处世态度,一种对自然、对社会以及对自身负责的态度。相应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当然就是在这种态度的基础上产生的, 例如 “慈悲”、“仁”、“和”、“敬”、“中庸”、“知足”、“乐天知命”以及“温良恭俭让”,等等。就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来说,尊重群体,同时尊重个体;就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来说,尊重自然,同时尊重人自身;从个体与自身的关系来说,善待自身。在社会实践中,尽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量入为出,不超支现有的世界资源和人自身的生命资源。无论是作为群体,还是作为个体,都应该如此。将这种人文精神应用到个体身上,就是使人向马克思所谓的“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而迈进。此“人”必有康德所谓头上星空与心中道德律完美结合的指引,必有孔夫子所谓“礼”与“权”完美结合的特征,必有古希腊时代“游戏的人”之特征——当然并非翻版。
二、现代美育的人文特质
真正的美是建立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而又超越真与善的美。其中,真是世界之真,善是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经验的积淀。这种真与人的生命节律具有内在一致性,这种善在长期的实践中将会内化,从而成为人精神生活的必须部分。具有“真”的特征的美是自然与人的生命的内在共鸣,具有“善”的特征的美是人自身理想的和谐实现。这种真与善基础上的美是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处状态。儒家所谓“浩然之气”、道家所谓“天地有大美”以及“天人合一”之说均是在述说这种真善统一的美,这种美也恰恰是关于人的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的描述。马克思曾经将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概括为四种:哲学、宗教、实践-精神、艺术。其中艺术主要是用审美的方式来塑造人的心灵、建立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即是说,艺术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然也是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考察艺术教育史便会发现,艺术教育极少有彻底的“为艺术而艺术”,大多都是将艺术作为人格培养的重要手段。例如,古希腊时代注重:“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1]康德直接将美学与人生境界相关联,认为美学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席勒则认为美育是融合感性和理性的最好途径,提出“美感之路必须追寻,因为我们是透过美而达到自由”。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论语》在谈到成人的过程时说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这里,贯穿了人文精神的美育被当作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的直接手段。至于现代美育,则更是贯穿了人文主义美学的理念。例如,蔡元培大力提倡美育,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并将美育当作开发智力、陶养感情和培养高尚纯洁之人格的重要途径。就此而言,美育一直具有人文精神教育的特质。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自身的发展,通过改善人与世界的关系来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美育的目标是通过审美的手段来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健全人格。可见,美育与人文精神实乃手段与内容之关系,美育是将人文精神“一以贯之”的重要途径。
美育总是首先预设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审美理想,并利用种种审美的手段(主要是艺术的)将这种理想“化”入人们的心灵,藉以培育人们对这种审美理想的信念,并以此为目标,最终引导人们向“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迈进。如果人类失去了这样的理想与目标,那么社会发展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方向。在这个层面上,美育对人自身的意义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审美泛化、艺术商业化、世俗化的时代,市场规则决定着艺术生产与消费的整个过程。传统的信仰和理想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经济效益”取而代之,使得艺术中“人文”的比重大打折扣。而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狂欢时代的到来,影视剧、流行音乐、卡拉0K、全民选秀等新的娱乐方式应运而生,它们以新内容和新方式征服着各种人群,它们利用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和在现代社会中“娱乐至死”的需要,乘机占领了人们的闲余时间。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线由此日渐消失,高雅艺术因其高雅而失去其固有的领地,通俗文化因其通俗而大行其道。在这种背景下,美育的商业化和世俗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人们的审美方式不再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而是歇斯底里、一放难收。如此,则人的心灵不再平和温柔,而是越来越浮躁与不安,这也正是美育非人文化的表现。
其次,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虽然现代艺术是多元化、商业化、世俗化以及“非人”化的,其中却也并非完全没有人文精神。例如大众文化,表面上是光怪陆离、支离破碎以及狂欢叙事,它表现出的却恰恰是当代人的精神焦虑以及发泄的需求。虽说它的表述方式有问题,却也算是一种曲折的人文诉求。另外,从广义上说,美育不仅仅是“感性学”这么简单,而是一种思维模式指引下的审美趣味、生活方式以及为人处世原则的教育。席勒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克服人性的分裂和欲望的无度,“想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再没有其他的途径。”[2]如果说在席勒的时代理性开始与感性超越,那么今天这种分裂已经发展到极致。因此美育必须利用这种复杂多元的环境,运用新艺术形式和现代传媒,以感性、通俗的方式深入现代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而起到“化成天下”的作用。这样,现代美育就不仅仅限于传统的经典艺术了,而是一种新的“人文美育”。
三、人文精神的美育传播
在物质极大丰富、经济利益至上、人自身日益异化的时代,美育不可能再固守“理性的”方式,也不可能只是某种单纯的艺术教育,而应以艺术教育为主,贯穿着人文精神的全面渗透的多元化“大美育”。我们应该重视利用新的环境,注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以培养“内圣外王”的人为终极目标。具体地说,是培养人的真善美,使人成为知识渊博、仁慈友爱、心灵安乐之人。
首先是“真”,即世界之真,主要和知性有关。一般来说,对美的欣赏感悟必然有前期的知识积累和审美经验的参与。正是因为有了知识和经验的参与,才会使人对美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3]一部艺术作品对欣赏主体来说具有美的意义,不外乎与这些因素有关:作品所涉及的知识是他能理解的,作品的内容很可能是他所经历过或感兴趣的,作品的形式很可能是他喜欢的,作品深层意义是他有能力把握的,等等。无论是对作品的内容、形式,还是作品的深层意义的把握,都必然会与欣赏主体的知识积累和审美经验相关。并且随着欣赏主体对艺术作品的知性认识的不断加深,作品本身也在不断使其美感经验得到升华。因此,“真”是美的基础,也是美育的基本内容。
其次是“善”,它主要与道德价值有关。虽然说“美是超功利的”,但是美依然以功利为基础,纯粹的美只存在于超验世界中。美育必须包含“善”的教育。事实上,大部分艺术作品都先在地或有意无意地将“善”蕴含其中。对欣赏主体来说,他被某部艺术作品所感动,很有可能是因为其中的主题对其心灵人格产生了正面的影响,激发了其内在的“人的本质力量”。因此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善”而“美”,而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美而得以发扬。
最后是“美”,是真与善统一之美。“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与“君子”以及“游戏的人”不过是理想中的形象。然而从现实看,美育必须有这种终极目标,人类唯有向此方向迈进才属正道。理想的人一定是知识渊博之人、仁慈友爱之人。唯有如此,他才能真正体验到“天地之大美”,才能实现内心的安宁与平和。当然这是在真善美的熏陶和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如同经常进入神的世界使精神不断得到洗涤净化而有益于人生一样,审美亦如此。它在你一生中的反复来去,就极大地丰富了你的现实人生。”[4]就此而言,美育必须通过艺术手段,实实在在地将人文精神的各个层面贯彻于其中,由此实现知、情、意的内在统一。
总之,人文精神必须有真善美来支撑,否则便不能称其为以人为本。美育对人文精神的建设亦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文精神缺失、美育异化的现代性语境中,我们必须树立美育的新理念,紧随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变化,以艺术(高雅的、大众的、民间的)为具体手段,利用种种现代媒介,让上述“美育”进入社会、家庭、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审美资源无处不在,实现其“化成天下”的终极目标。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62.
[2]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1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6.
[4]李泽厚.美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107-108.
G633
A
1673-1999(2011)08-0029-02
朱君毅(1978-),男,甘肃庆阳人,兰州商学院(甘肃兰州730020)讲师,研究方向为文艺学、美学。
2011-02-26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现代性语境下美育与人文精神的重建”〔项目编号:GS(2010)GX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