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者主体地位探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以内蒙古为例
2011-08-15尤绪超
钢 花,尤绪超
(内蒙古财经学院 经济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从劳动者主体地位探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以内蒙古为例
钢 花,尤绪超
(内蒙古财经学院 经济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劳动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研究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问题,首先应确立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在影响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中,劳动者是具有经济主体性的要素,其他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都必须建立在劳动者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由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亟待升级,而当前内蒙古劳动者素质整体水平偏低、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劳动者;主体;劳动者素质;产业结构升级
关于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学者们做了诸多研究,但大都是借鉴西方经济理论,从生产力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目标是实现地区经济增长,并多用GDP的增长率来衡量。这样的研究本身就具有缺陷,它忽视了劳动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未能明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经济发展应“以人为本”,产业结构升级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其根本动力就在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和经济体制的转轨,内蒙古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重新审视内蒙古产业结构升级问题,探寻推动内蒙古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对于促进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劳动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
研究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问题,首先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必须通过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实现。
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劳动者是社会发展主体的思想基础。“劳动者第一位”这个观点,是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得出的必然结论。劳动价值论揭示了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它所体现的是劳动者的利益,倡导的是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劳动价值论是关于社会发展主体——劳动者的价值理论,是劳动者的经济观。而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劳动只是一种经济资源、是一种生产要素,创造财富的不是劳动,而是资本,甚至连劳动力也被纳入资本之列——称“人力资本”,这实质上是资本所有者的逻辑,其目的就是将劳动者纳入资本的轨道,服从资本统治。而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主体的认识转向了劳动者,明确了劳动者是社会财富和文明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它标志着人类认识论的进步。
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劳动者是社会发展主体的观念。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斗争,以马克思为先导的社会主义者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社会经济发展观,终于促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共识。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顺应新的时代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创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是劳动者,社会发展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尊重和保障劳动者的各项权利,使广大劳动人民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内蒙古的经济改革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二、劳动者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
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直接或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列宁说:“全人类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与物质资本不同,劳动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劳动者素质指劳动者在参与社会生产、从事社会劳动的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力与素养,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精神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前提,文化素质是基础,技能素质是劳动者素质的主要方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精神素质是引导。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者技能素质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技能素质本身及其与劳动能力的结合,将成为新时期劳动者素质提高的重要方面。
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由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亟待升级,而目前,内蒙古的劳动者素质现状难以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首先,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内蒙古有着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受教育层次低,文盲比重大,使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总人口达2414万人,据全国抽样调查统计,内蒙古2008年6岁及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8.3年,仅达到初中阶段水平,全区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为8.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7%)。其次,产业间劳动者素质不均衡。据统计,2008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556.7万人,占总就业人口比重偏高,达到50.45%;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为186.2万人,占总就业人口比重较低,为16.88%;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360.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比重32.67%,劳动者就业过度集中于第一产业。而从各产业专业技术人员所占就业人口的比重来看,内蒙古三次产业间劳动者素质存在明显不均衡,内蒙古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的2/3分配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不足1/4,而第一产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极低,不到7%,劳动者素质产业间不均导致长期以来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第二产业高技能素质劳动者短缺;第三产业中从事现代服务业的高层次人才不足,使得内蒙古的产业结构升级缺乏长远发展的深层动力。再次,专业技能型人才短缺。在内蒙古劳动者队伍中,中高级技术人员在整个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偏低,在内蒙古的技术工人总数中50%以上的工人技术水平属于初级,中高级技术工人在企业职工中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最后,劳动者技能培训机制不健全。改革开放以来产业体制变革削弱了企业对产业技能素质的培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劳动者,而这些在转型期新跨入工业产业的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许多企业宁愿花高薪短期雇工,也不愿意投资技术人员的培养,因此技术工人短缺严重。正是由于劳动者素质整体水平偏低、结构不合理,使得内蒙古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不仅高新技术产业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难以发展起来,而且许多传统产业也因为缺乏高素质人才而技术进步缓慢。
内蒙古的劳动者素质现状难以适应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育投资不足。尽管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正式提出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重申了这一目标,但这一目标至今未能实现。2007年内蒙古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62.95亿元,仅占自治区GDP (6091.12亿元)的2.68%,内蒙古公共教育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内蒙古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制约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二是教育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内蒙古的制造业获得快速发展,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这必将对技能型劳动者产生旺盛需求。同时,随着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大批低技术含量的就业岗位正在转化成为高新技术含量的就业岗位,也要求造就一大批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但是,当前内蒙古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都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内蒙古技工学校总数处于不断下降之中,虽然招生数近两年来已经呈正增长态势,但仍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内蒙古近几年出现的大学生失业,也集中体现了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的状况。2010年内蒙古高校毕业生9.4万余人,比2009年增加近1.6万人,增幅达20%。但从毕业生专业方向来看,面向第三产业的达60%以上,面向第二产业的不足35%,而面向第一产业的则不足5%。这样的专业结构显然不能适应内蒙古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三是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一般来说,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相对稳定,保障性收入较高,少数国有垄断的行业,如资源型产业、邮电通信、航空和铁路运输、金融业等,利用其绝对垄断的地位谋取超额利润,使得这些行业的工资水平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而制造业和农、林、牧、渔业等行业的劳动者工资水平偏低。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之间的比例构成及相互关系。它是经济结构的主干,决定经济系统内的劳动力、资本以及其他经济资源在各产业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逐渐演进的过程。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是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不断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是产业间协调发展的过程,是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配置状况的改善以及产业之间联系紧密的过程。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有很多,消费需求、资源禀赋、技术进步、投资、国际贸易、产业政策等都能够引起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和变动,而这些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都必须建立在劳动者主导作用的基础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因素,应该是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劳动者因素,特别是在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就经济总量而言,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由2002年的1732.48亿元跃至2009年的9725.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9%,经济增长速度连续8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2009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929.02亿元,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101.39亿元,同比增长21.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695.37亿元,同比增长15%;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由1978年的32.7∶45.4∶21.9调整为2009年的9.6:52.4:38.0,从内蒙古产业结构总体变动趋势上看,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变动不断向合理化方向发展。然而,在内蒙古经济强劲增长的背后,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农牧业发展方式落后,产业化进程缓慢。内蒙古农牧业基础设施落后,农牧业技术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很多地区仍未摆脱“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局面。在内蒙古的农业机械设备中,40%多的拖拉机超期服役,玉米的机收面积只有5%左右;全区74%的农田没有灌溉条件,灌溉饲草料地面积仅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0.4%,设施农业面积占种植业面积的不到1%。这种状况导致了内蒙古农牧业生产效益低下,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二是工业结构处于偏重型状态,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内蒙古产业结构由“二、三、一”的比例构成,并形成了以矿产开发、冶金、化工等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开始,内蒙古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一半以上,其后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2005年,该比重达到了69.7%,而2006年和2007年,该比重已经突破70%,达到了71%。过分依赖重化工业而形成的经济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实现的,因此资源消耗总量增加很快。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这必将带来资源枯竭和产业转型的困难,从而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2007年,交通运输、邮政、批零贸易、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偏高,占到44.37%,但金融、保险、通信、信息等知识和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服务业仅占到第三产业的5.42%。四是优势产业发展方式落后。内蒙古已经形成以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六大优势特色产业,这六大优势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己占到全区工业增加值近76%以上,但这些产业的产品大都是资源的初级加工产品,能源消耗大、技术含量低,产业潜力没有充分挖掘出来,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是企业数目较多的制造部门之一,但生产集中度较低,质量和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能源、冶金、化工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有待改进。总体来看,内蒙古的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依托天然的资源优势、依靠大规模的投资拉动的,从地区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来看,内蒙古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劳动者素质偏低。偏低的劳动者素质水平限制了劳动者自身的发展,使其没有能力向其他职业转移,同时也制约了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三、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当前内蒙古劳动者素质的整体水平偏低、素质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强化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才能将知识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从根本上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一,要切实提高教育投资水平。应改变过去那种过于重视物质资本,而忽视劳动者教育投入的不平衡投资战略,尤其是要扭转地方政府追求政绩,只重视经济建设而忽视教育发展的做法,深刻认识教育投资对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作用。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并提出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的目标。对内蒙古自治区来说,教育投入不仅要靠财政支出,而且需要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保障4%这一目标的实现。
第二,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提高公共教育经费中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重,在重点办好一批骨干示范学校的同时,允许社会团体、中外企业及个人等进入职教领域,拓展职业教育的供给渠道,积极探索股份制办学、企业办学、私人办学和其他社会组织办学等多种形式。其次,要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按照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安排教学科目和内容,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能够适应产业调整的高级技能人才,以满足产业不断升级的需要。再次,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应针对农村牧区的产业发展需要,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体制,不仅要开展农牧业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民科学种养水平和农牧业生产经营能力,也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牧民就业能力,推进农牧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对于提升劳动者素质的需要。在很多发达国家,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全部免费的,而且受培训的农民还能得到一定的学习补助金,这一做法值得借鉴。目前,内蒙古包头市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中,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全力打造现代化职业教育基地,以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要调整高等教育结构。近年来,内蒙古的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远低于本科毕业生,但这并不表明专科层次教育过剩,根源在于当前的内蒙古高等专科教育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缺乏专业特色,学习内容与本科教育趋同,不能充分体现专科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功能。因此,要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及劳动力市场对专科层次人才的需要准确定位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增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技能方面的课程,同时强化生产和管理实践环节的锻炼。在本科层次教育方面,要拓宽专业口径,培养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以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在专业设置上,政府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适时提出宏观层面上的指导性框架,供各高等学校参考。当前六大优势产业已成为促进内蒙古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应主动适应这一要求,大力发展机械制造、机电工业、稀土工程、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高新技术类专业及服务管理等专业。
第四,要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国家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从总体上看,内蒙古目前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仍未有根本性的改变,现行的户籍制度仍是阻碍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的最根本的制度障碍,因而必须切实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同时也要积极推进与户籍制度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公民待遇的城乡一体化。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还需要大力培育多层次的劳动力市场,根据不同层次的劳动者所具有的技能素质特征,发展一般技能型劳动力市场、专业技能型劳动力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在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劳动者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预测工作,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供求方面的信息,引导劳动者的教育投资方向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第五,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产业部门由于劳动生产率不同、劳动者素质不同,因而必然存在收入差别,但只要这种差别是产业之间充分竞争的结果,那就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而内蒙古地区产业间过大的收入差距,很多是由行政垄断造成的,近几年推动内蒙古经济高速增长的“扬(羊)眉(煤)吐(土)气(气)”等资源型产业都有一定的垄断性特征,这些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以及资源型产业内部很容易出现工资差距,必须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于能够引入竞争的行业,应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条件,允许民营资本和其他资本自由竞争。对于不能引入竞争的自然垄断行业,则应严格核定包括工资在内的各项成本费用,通过完善价格听证程序等措施加强对垄断企业定价的监督力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要强化对权利的监督,规范公务员的收入分配,将各种合理的实物福利及变相补贴纳入货币工资之中,避免各种灰色收入的产生。对于民营经济领域,政府应鼓励和扶持工会等劳工组织的发展,以法律形式赋予劳工组织进行工资谈判的职能,建立劳资双方协商的工资形成机制,为劳动者和雇主平等地进行工资协商创造条件,切实履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职能。
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实际上是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过程,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是劳动者素质结构变化的反映和表现;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演进也对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但在劳动者素质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中,前者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1]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2008[Z].呼和浩特:内蒙古统计出版社,2009.
[3] 内蒙古自治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内蒙古统计网,2010.
[4] 王关区.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J].北方经济,2009,(10).
[5] 任雪娇,包明山.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09,(6).
[6] 吴新娣,王春枝.内蒙古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4).
[责任编辑:张晓娟]
F121.3
A
1004-5295(2011)01-0108-05
2011-02-01
内蒙古产业发展研究基地项目(nmcj09003)
钢花(1976-),女(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财经学院经济学院讲师,硕士,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