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析

2011-08-15廖利明

关键词:学习型愿景队伍

廖利明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析

廖利明

高校辅导员承担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任,为高校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中坚力量。通过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理解,阐述了对构建学习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可行性和迫切性以及具体措施。

学习型组织;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维护高校稳定发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学习型组织理论备受关注。随着社会的变革,高校学生工作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有利于促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

学习型组织最初构想源自于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学院的佛瑞斯特教授对系统动力学原理的研究[1]。此后彼得·圣吉和他的合作伙伴做了许多的工作将学习型组织理论进一步推广。1990年,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一书中系统地提出学习型组织理论。“五项修炼”即由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所构成[2]。其涵义是面临变遭剧烈的外在环境,组织应力求精简,扁平化、弹性因应、终生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3]。学习型组织理论是指任何组织在实践竞争中迫于生存和发展所采取的一种积极态度,通过组织不断的学习创新变革,使组织得以再造战胜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的一种科学的管理观念。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一个面临社会不断改革和高校学生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的组织,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转变学校领导观念,明确辅导员的服务意识,自身学习,团队学习,增强整个队伍的先进性和战斗力。

二、建设学习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迫切性和可行性

首先,辅导员数量有待增加。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校共有本专科生专职辅导员91808人,与2006年底相比,增加了22610人,增长33%[4]。辅导员总量不足状况缓解,但由于学生工作精细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辅导员角色分工不明确,从而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量,影响了学生工作的深入和指向。每年都有辅导员转岗升学辞职,同时新聘辅导员弥补空缺岗位。因新辅导员有一段时间的适应和成长期,必然造成整个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下降,影响整个辅导员队伍的学生工作的时效性。

其次,辅导员质量有待提高。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富有朝气、思想活跃,大部分是90后或独生子女,成长中受到家庭的过于呵护,心理抗压力、情感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等,要求辅导员自身素质和工作技巧有相应的提高。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辅导员准入门槛的学历要求已达到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了。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在科研学术等方面确实具有较强的优势,但由于辅导员们来自不同的单一专业背景,这与辅导员学生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所需相应的各方面素质和技能还是有很大差距。学生工作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思想政治、心理健康、管理教育等专业方面的综合知识,要求辅导员不仅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办公处理、文字表达能力,而且还要口头表达、语言宣染、良好的处事心态等技能。辅导员平时事物性工作占了大量的时间,周末节假日还得参加一些学生活动,经常得下学生宿舍、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假期有时还得参加学生的社会实践,同时辅导员得关注学生发展动态,发现不稳定因素测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关心帮助困难学生,制止突发事件的萌芽,承担思想政治方面的课程,传达国家政策方针。尽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琐碎艰巨,但是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服务第一的原则,这要求辅导员不断地提升学生工作的技巧和水平。

最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高校对辅导员的定位往往定于教师和行政人员两者之间,虽说辅导员可以两条线发展,但是由于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实际上造成辅导员的进一步发展可谓前途渺茫,同时缺乏一定的保障机制,迫使辅导员只能尽早转岗或者升学,大量的业务成熟的辅导员退出辅导员队伍,新进的辅导员在业务技巧方面需要一定的成长时期,造成整个辅导员队伍不仅缺少稳定性,而且阻碍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构建学习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促进辅导员队伍成为成功组织的重要途径。因为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一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不尽相同的专业背景知识,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的组织。高校辅导员队伍每个成员大都是具有高学历的知识人才,个人的学习能力较强,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逐年重视,对辅导员的工作生活出路等许多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所以高校辅导员队伍只要通过不断学习创新,通过构建学习型的辅导员队伍,提升整个辅导员队伍的层次级别,加强整个辅导员队伍的团队智慧,就能使整个辅导员队伍更好地从事物型、经验型向学者型、专家型转变。通过社会性的学习,可以提升团队和个人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而学习型组织强调组织学习、个人学习,强调“学习中进行工作,工作中促进学习”[3],通过学习创新使辅导员队伍增强凝聚力,创新意识,增强个人与团队的协作能力和相互依赖的理念,促进组织间、组织与成员间及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组织与成员间持续的创新能力,从而建立组织的共同的愿景,树立组织成员终身学习的观念。因此,学习型的辅导员队伍必然是战斗力强的组织,必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建设学习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措施

(一)建立辅导员队伍发展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

确保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健康长远,需要先进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保障机制。首先,加强辅导员队伍制度化建设。思政领导(院长、书记、学生处处长等)是辅导员队伍的主要组织领导,作为领导者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刻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关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相关政策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及时转变观念,理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障碍和困难,“改变心智模式”,“系统思考”,为顺利导入学习型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便利。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给予政策方面的倾斜,加强辅导员的保障机制,完善辅导员岗位激励制度,提供辅导员更多的发展空间(如辅导员可能走行政发展之路,亦可以进行教师职务的晋升),增加辅导员岗位的吸引力、职业的事业感,实现辅导员自身职业价值的体现,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发展。其次,加强辅导员队伍规范化建设。从制度上规定辅导员的工作细则,明确辅导员的具体职则和角色分工,增加辅导员队伍的学习氛围和培训机会,不断强化辅导员队伍的团队学习,使辅导员能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创新意识,造就学习型的辅导员队伍,促进辅导员队伍专家化发展。

(二)确立辅导员队伍的共同奋斗目标

高样学生工作的特点要求辅导员队伍必须明确共同的愿景,也就是每个辅导员必须以生为本,通过学习创新提高,掌握学生工作所必需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学生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技能,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的思想教育水平和业务能力,使每个学生均能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共同愿景的指导下,每个辅导员得认识学生工作的社会价值,充分调动和激发各自的强烈动机和伟大的使命感,自觉地加强个人学习,发挥每个辅导员聪明才智,把学习和工作创性地结合起来,使个人愿景和共同愿景统一,从而使每个辅导员均能溶入辅导员队伍这一整体,创造和分享整个队伍共同学习的成果和荣誉;每个辅导员能了解学生工作的性质,严格按学生工作精细化的要求,注重教育公平的原则,多关注学习生活心理等困难的学生,更加关注每个大学生的成长,通过学习创新工作方式,加强与学生谈心沟通,下宿舍走访慰问等,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成长动态,帮助学生管理好四年的学业生涯,做好今后的职业选择准备,公平公正地做好学生的奖学金、困难资助、评先评优等工作,做细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每个辅导员能溶入合谐的学生工作氛围,整个辅导员队伍有着共同的愿景,就能产生为共同目标奋斗的动力,从而促进团队学习,以“老带新”、“一帮一”,通过各种学习交流形式(如辅导员沙龙、辅导员论坛等)加强辅导员队伍团队学习,缩短新辅导员成长的时间周期,促进老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从而解决辅导员队伍快速流动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解决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工作技能不平衡的情况。

(三)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升级再造

1.加强个人学习。辅导员明确角色定位、确立个人愿景,加强个人学习,不断创新总结、自我超越,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完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从而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中。辅导员走入工作岗位需要快速成长,自身的专业背景与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工作经验缺乏,心理素质、工作技能、处事能力等多方面素质有待提高。学习,是成长的重要手段。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办公处理软件、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虚心求教有经验的老辅导员,弥补工作中的不足,牚握工作中的窍门,利用现代化技术(例如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网站,开通辅导员个人微博,可以增强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可以掌握学生工作中的工作技能。加强个人学习,促进团队学习,可以提升辅导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工作和思想教育的工作力度,使辅导员工作真正起到思想教育学生、管理服务学生的作用。个人学习是辅导员自身成长的必经之路,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构建的重要途径。

2.增进团队学习。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不仅需要辅导员加强个人学习,而且需要辅导员队伍加强团队学习和团队建设。通过团队学习,可以带动个人学习,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促进个人的迅速成长,使辅导员队伍建设朝良好的态势发展。团队学习,可以促进团队处于合谐的工作氛围中,更好地相互学习与交流,弥补不足和改正错误,分享工作的经验和学习的成果,发挥组织团队的整体创造全新的思考方式,超越自已的能力极限,从而形成共同愿景。集体相对个人来说是更有智慧的,通过团队学习,可以促使辅导员队伍间的信息充分交流,使辅导员队伍成为更具有组织绩效、生命力的有机整体。

总之,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一个漫长的复杂过程。学习是重要手段,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方法。只有通过学习创新总结,改变新的思维模式,思考并解决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才能使辅导员队伍建设真正起到大学生思想教育作用的学习型组织。

[1]吴兆颐.国际学习型组织的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07(7).

[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3]邱昭良.学习型组织新思维创造学习型组织的系统生态方法》[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思政司副司长刘贵芹做客人民网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72/info1245 296477743372.htm>.2009-04-09

G641

A

1673-1999(2011)24-0162-03

廖利明(1976-),男,硕士,福建龙岩人,漳州师范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中文系助教。

2011-11-21

猜你喜欢

学习型愿景队伍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
全力护航交通安全——解读瑞典“零伤亡愿景”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