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身份认同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1-08-15申晶晶
吴 蕾,申晶晶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身份认同问题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英语中identity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身份、本体;二是指同一性、一致性,两重含义既包含对个体身份确定,又包含对自身以及群体差异性的认同。1936年拉尔夫林顿提出了关于身份的经典定义:身份是特定社会结构模式中所占据的一个位置,指明了身份的社会关系属性。埃里克森将identity引入社会心理学并首次使用了自我身份一词,认为自我认同是一种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即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埃里克森,1963)。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是身份认同不可或缺的两个维度。人的身份认同并不是一经确定就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更新,在这种变化更新中伴随着价值观的“激荡”。人的认同一旦发生危机,则不仅意味着“人的自我感”和“内在深度感”的危机,而且也意味着“人与他者的关系以及在人与他者关系中形成的意义观、价值观和地位感的危机”[1]。身份认同问题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对此加以重视和引导。
一、当代大学生身份认同的两个维度——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一)当代大学生身份的自我认同
1.多元化社会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国门的打开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利益主体出现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出现多元化取向。目前我国同时存在着多种复杂的价值观念的因素,面临着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中国与西方、旧与新等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呈现出一幅“激荡的价值观念世界”图景。[2]在这个“变革”和“建设”的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冲击。
在理想信念方面,当代大学生表现出注重“实惠性”的一面,较之传统的宏伟的社会主义理想更注重现实层面个人的职业理想和发展。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转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当代大学生普遍重视个人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特别是计算机技术、英语、以及专业技能倍受重视。他们普遍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谋求良好的职业前景进而取得优越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回报家庭、社会培育之恩,完成个人的自我实现。当代大学生在文化传承上出现了中西方文化并重的局面,他们既充分认可中国传统文化,又不排斥西方文化——既尊重孔子,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崇拜毛泽东等领袖人物,又吃着麦当劳,听着爵士乐,看着欧美大片,过着情人节和圣诞节这些西方节日。中西文化并存的现象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并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常态。在消费观念上,随着后物欲时代的到来,消费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也较为深远。消费主义思潮充分肯定对物质的追求和享受,甚至将对物质财富的占有作为衡量人生价值和幸福与否的尺度,它标榜消费符号化,我消费了什么,从而我就是什么。大学生常常以消费方式、消费水平来作为自身身份认同的表征并以消费水平来划分群体从而形成交往范围和人际关系圈。大学生中还存在着盲目追求时尚潮流、消费上互相攀比、追求名牌等不理性的消费观念。
2.当代大学生择业观与“去精英化”的悖论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极少,大学生由于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掌握着先进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精英。计划时代的办学模式下,考上大学意味着身份的转变——成为国家干部,工作、生活都会得到很好的安置,学费也是由国家来提供。与此同时,大学生的“高附加值”也让他们有着极高的社会认同和优越感,没有任何生活和就业压力的大学生用全部精力读书治学和关心国家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精英群体。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高校扩招为众多学子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促进了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人数的激增和就业形势的转变。
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把曾经身居象牙塔的“精英学子”们推向了市场竞争的舞台,就业的分配制度被打破,取而代之是与普通劳动者一样的就业双选制度。面对这种由精英向平民的就业转变,当代大学生表现得较为理性和平静,但是他们的就业观仍在矛盾中挣扎。在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做的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中,“你最希望你的工作单位是:A、政府机关,事业单位B、国营企业C、外企D、自主创业E、民营,私营企业F、无所谓”,其中选择A项的占22.81%,选择C项的占33%[3],明显高于其他选项,热衷公务员、外企等职位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在一定程度上仍停留在“精英化”阶段。然而大学生的就业扎堆效应以及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不能很好地契合,使得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择业的精英化意识与大学生就业难两者的巨大反差使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压力,一部分大学生出现自我否定的倾向,对大学生身份难以认同甚至产生读书无用的论调。
(二)当代大学生身份的社会认同
自我认同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诞生的,是在人际关系中诞生并成长的,自我认同只能在社会认同提供的大背景下施展开来。因此,社会认同永远不是单向度的。[4]
1.传统文化影响下,家庭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较高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崇尚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及“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对人们仍有影响。另外,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背后的高附加值也给父母这一辈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虽然现在大学生就业早已是市场化选择,但是在众多家长眼中大学生子女的光环并未逝去,这一方面是对计划经济时代下制度安排的惯性,另一方面则是对传统文化记忆的延时效应。每一个大学生的培养都需要家庭付出的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投入,这种高投入同时承载着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望。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不可避免的将这种期望渗透在对子女的培养中,使大学生子女有一种必须出人投地的家族使命感和责任感。而现实的困境使大多数大学生无法完成这种角色转化,于是很多学生出现惶恐、愧疚,甚至充满负罪感的心态。由此可见来自家庭的高投入、高期望给大学生带来的更多的是沉重的心理负担。
2.企业用人标准严格,对大学生认同趋向“专业化”
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使企业招聘大学生的条件越来越苛刻,大学生往往需要经过层层筛选、过五官斩六将才能获得一份工作,并且工资待遇起点还很低。还有一些企业明确要求有工作经验并公开声称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80、90后的大学毕业生对工作待遇要求高,吃苦耐劳性差,工作更换频繁对企业造成的风险较大。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自然而然地要按照市场的标准去衡量大学生,即大学生的专业和对企业的有用性,这就形成了企业对大学生的认同只注重专业而不注重综合知识储备的趋势。因此就业市场一直维持着工科热门专业学生就业较好,理科学生次之,文科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甚至有些专业所学相近的同学,因为与企业要求的专业名称不符,也常常被企业拒之门外。企业对大学生的价值认同程度,往往成为社会衡量大学生的尺度,企业衡量大学生的“专业化”倾向使大学生群体对自身的认同也趋于专业化,即使同一个学校的学生也在专业的标签下分出了“三六九等”。
3.社会舆论对大学生身份认同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现代人的生活充斥着巨大的信息量,新闻媒体作为信息的生产者对于社会舆论的引导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大学生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中,社会舆论所占比例不容忽视。综观媒体对大学生的聚焦常常表现出两个趋势:镜头的一面对准了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荒废学业、奢侈浪费、恋爱同居等“滑坡”行为,并对此持恨铁不成钢的辛酸态度;另一面则聚焦在大学生求职难,几万人挤招聘会的场面、上百万人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场面,并抱以无限同情态度,甚至镜头常常用培养大学生的成本和收益与农民工来PK以博得网民的热议、社会的关注。虽然报道的这些情况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却经不起媒体、舆论的聚焦和放大。应当说社会舆论的出发点是美好的,它希望监督大学生精于学业,学有所长,毕业后才尽其能,从事好职业,殊不知好心的社会舆论却让大学生身份认同陷入更艰难境地。一方面社会上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评价常常以校园中的不良现象为主流,这对于大学生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另一方面对于求职难的种种热议和与农民工权衡使大学生对低职位低薪水的工作由于害怕社会舆论而不愿意去从事。社会舆论的两个倾向对大学生身份认同客观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改善当代大学生身份认同状况的对策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既是中国社会和时代发展的缩影又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面对价值多元化取向对大学生的影响,必须在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支撑点和着力点。
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和实践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能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价值导向。要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学识和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其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并处理好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从小到大不断享受到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因此从心底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当代大学生在个人理想方面侧重于谋求个人职业的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统一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胡锦涛指出“要让所有的大学生都明白,党和人民对当代大生寄予殷切期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人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4]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
就业问题是当代大学生最为关切的敏感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更关乎千千万万家庭的利益。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择业观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不可忽略。
首先,引导大学生在择业时把个人愿望和社会现实需要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在市场经济影响下,现实生活的感受使得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把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能否实现个人价值等因素放在了首要考虑的范围之内。不可否认每个大学生都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热衷的沿海地区以及公务员、外企等高薪职位对大学生的需求是有限的,另一方面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也不平衡,企业发展的参差不齐,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在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劳动报酬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大学生的愿望不可能都得到满足。大学生应当充分考虑现实情况,正确对待基层岗位的工作,把基层工作当做大学生成才和进步的阶梯,注重个人理想和社会需求的统一。其次,引导大学生拓宽就业思路,投身广阔的就业天地。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并非“人才过剩”造成的,而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专业设置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契合度还不够高,以及大学生就业扎堆现象的双重效应造成的。高校的调整改革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当前改善就业情况的着力点应当放在拓宽就业思路上,引导大学生树立到西部去、到多种所有制的企业中去、到基层去的就业新观念。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号召下,大学生应当勇于挑战自己,迈出走向西部的脚步,磨炼自己,使自己的个人价值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得到实现。十四大以来我国股份制经济、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大学生应当摒弃对私营企业的有色眼镜,依靠自身努力在私营企业的大舞台上做出一番事业。大学生走进农村担任村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又一重要路径。另外,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人越来越多,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实现理想的重要舞台。
(三)社会舆论要坚持正确的导向,为当代大学生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社会舆论对于引导、激励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因此社会舆论宣传必须旗帜鲜明,对符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坚决支持,大力弘扬;对于那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消极颓废的思想和行为,则应毫不留情地予以批判,激浊扬清,激励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媒体对大学生的报道要更加冷静和客观:应该看到当代大学生务实求学、思维活跃、实践能力不断增强的崭新风貌;在舆论上塑造当代大学生只是相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普通青年形象,减少从精英到平民身份的落差渲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为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1] 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 刘允正,等.裂变与整合——大学生价值观的多样化趋势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19.
[3] 王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4] Jenkins,R.Social identity[M].London:Routledge,1996:21.
[5] 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N].光明日报,200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