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 视阈下闽台服务业合作的新机遇及其利用*
2011-08-15周建成
周建成
(福建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ECFA 视阈下闽台服务业合作的新机遇及其利用*
周建成
(福建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通过对闽台服务业合作的现状分析,为更好地把握在ECFA框架下闽台服务业合作的新机遇,福建省应在相互交流、互利共赢的前提下,构建闽台服务业合作机制,促进两岸服务业优势互补,加强人才培养及交流,优化政策软环境,拓展通道作用,引进台资金融机构以及推动闽台会展业的交流合作。
ECFA;闽台服务业;合作
现阶段,两岸经贸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两岸服务业交流合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在ECFA视阈下,加强闽台服务业合作,对于加快我省服务业发展,促进“两个先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 闽台服务业合作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福建充分利用对台“五缘”优势,以“五缘”为纽带,维系和凝聚闽台两地人民的精神和情感[1],积极推进闽台经贸交流合作,两地经贸往来迅速发展,逐渐形成闽台经济互利共赢的局面。但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闽台服务业交流合作相对滞后。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我省在引进台湾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方面差距明显,台商对福建服务业投资比重偏低。台商在福建投资主要集中在农业和制造业,对服务业投资的比重不足10%,且以投资传统的服务贸易为主,主要集中在运输、劳务合作等领域且发展缓慢,贸易的范围、规模、数量都还较有限,在闽台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较低。
现阶段,闽台之间对服务业交流合作缺乏制度化、组织化的安排,交流交往处于间接、单向、局部的不平衡状态,合作的层次、水平还比较低。其中,闽台金融合作滞后问题最为突出,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远未能为闽台间快速成长的经贸交流提供有力支持,成为制约我省吸引台资及发展对台贸易的一大瓶颈。
闽台服务业合作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一是台湾方面政策的阻碍。在岛内政治因素影响下,台湾服务业拓展大陆市场的空间被束缚,两岸服务贸易扩张受阻,这给闽台服务业合作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受福建服务业自身发展的影响。福建省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较薄弱,市场体系发育程度低,体制机制障碍因素较多,对外开放程度不够,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导致福建在与台湾服务业对接上条件欠缺,制约了闽台服务业合作的发展程度。三是由于福建对闽台服务业合作商存在“重工业、轻服务业”认识上的偏颇,这难免影响对闽台服务业合作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体现在对台商投资服务业缺乏必要的引导扶持,相关规划滞后,配套政策不够,管理和服务不到位。
二 ECFA视阈下闽台服务业合作的新机遇
2004年初,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它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实施,中央和国务院对“海西”建设的政策支持提升到一个新的更加务实的层面,为福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2010年6月29日两岸ECFA的签订是重要里程碑,对于海西而言,ECFA的签订创造了对台合作先行先试的历史性机遇。在ECFA条件下,加强闽台服务业合作,对于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服务业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也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省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是台湾在大陆进行贸易投资的重要区域。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五缘”优势,闽台服务业合作具有广阔的空间。
1.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闽台服务业合作奠定了基础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经中央批准,福建在沿海地区先后设立台湾渔船停泊点,率先开通了福州、厦门两港与台湾高雄港的海上集装箱班轮试点直航,开通了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海上直航,率先设立了海沧、杏林、集美、马尾和漳浦等四个台商投资区与闽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等。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闽台服务业的差距为闽台服务业合作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福建与台湾经济总量的差距大大缩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40缩小为今天的1∶5。但从服务业来看,两地的差距还比较大。台湾服务业的产值占GDP的70%以上,已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而福建省的服务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只占40%左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3]。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福建省“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关于实施福建省“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的若干意见》两份文件,确定今后在工业、服务业十大重点领域和行业加强闽台产业对接,提出了五个方面十七条对策措施。经过“十一五”的努力,将全面拓展闽台产业对接规模和领域,提升对接层次,初步把海峡西岸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台商聚集地和投资环境优良的两岸产业合作重要基地。因此,闽台在服务产业的合作具有广阔的空间。
3.闽台之科教文卫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为服务业合作提供了经验
2001年初,福建沿海与金、马、澎地区直接往来正式启动,为两岸“三通”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10年来,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门、马祖、澎湖的直接往来不断拓展,福建沿海主要口岸与金、马地区实现了客运直接双向、货运直航和直接贸易。以福建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为主题的闽台文化交流持续热络。平均每天都有1500多名台胞来闽交流,有1个以上福建团组赴台交流[4]。福建对台文化交流呈现出往来高端化、活动品牌化、交流持续化、形式多样化、内容多元化、机制常态化的特点,并在两岸各个领域的交流上创下了多个“首次”:首次入岛举办闽台族谱展,首次在台湾大型公共场所举办大型文艺公演晚会,首次入岛举办两岸图书交易活动,首次入岛举办大陆省份商品展,首次入岛举办妈祖金身和妈祖文物巡展活动,首次开展与台湾媒体交流合作,首次开展两岸职业培训交流活动,等等。在此情况下,闽台在旅游、教育、流通等服务业的交往日益增多,这为进一步加强两岸服务业合作提供了经验。
4.大陆服务贸易按照承诺的时间表逐步开放,为服务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
祖国大陆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对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程度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认真履行承诺,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电信服务、分销等在内的服务贸易部门已全部向外资开放。祖国大陆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业开放格局。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等等。所有这些,都为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供了政策支持。这是闽台服务业合作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 深化闽台服务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十六大以来,福建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与台湾开展交流合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确立了发挥“五缘”优势,拓展“六求”作为的发展闽台关系新思路,在紧密经贸联系、两岸直接“三通”、旅游双向对接、农业全面合作、文化深入交流、载体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努力构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闽台服务业合作,就福建而言已经具备了承接台湾服务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如拥有服务业发展可依托的经济实力和制造业优势、拥有服务业发展可依托政策优势、拥有服务业发展可依托的区位优势等。但也存在着必须克服的障碍,如我省的服务业市场化程度和开放程度仍然较低,导致对接条件欠缺;投资环境竞争力的下降,导致对台优势弱化;加上台湾政治因素影响,两岸服务贸易扩张受阻等等。综合以上各种因素,为了进一步发展闽台服务业合作,建议:
1.构建闽台服务业合作机制。(1)致力促进闽台产业对接,努力扩大吸引台资。根据台湾产业特点和转移趋势,推出一批与台湾产业外移相对接的招商项目,有针对性地承接台湾外移产业。(2)致力落实闽台旅游合作协议,努力打造“海峡旅游”品牌。抓住“海峡两岸旅游区”列入国家“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确定的全国12大重点旅游发展区域的契机,全面加强闽台旅游交流合作。(3)致力增进文化认同,努力扩大闽台文化交流。以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宗亲文化为纽带,推动建立民间交流渠道和联系机制,进一步加强闽台交流交往。(4)致力增强载体功能,努力发挥平台效应。围绕丰富内涵、提升水平、扩大影响、增强效应,继续办好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海峡旅游博览会等综合招商会展活动和闽南文化节、妈祖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两岸经贸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组织化,目前福建可先行构建闽台服务业合作机制,为服务业直接进入福建创造条件。
2.加强重点领域合作促使两岸服务业优势互补。台湾在多年科技发展中已形成车载通讯、电机、电子等方面的优势领域,而大陆在制造成本、人才、市场等方面与台湾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例如:现代物流业已逐渐成为两岸经济发展中的又一新增长点。福建的物流资源优势突出,已形成一定规模,有着多元化的格局,且发展空间很大。而台湾物流业经过多年发展,累积了丰富的技术管理和市场运作经验,但由于地域、市场、风险、竞争等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台湾物流业的发展[5]。因此,就合作条件而言,福建与台湾有着很大的产业互补性。
建议在两岸合作中,创新物流策略及作业方法,积极构建两岸汽车物流产业的共赢模式。一是发挥属地资源优势。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临港物流资源对汽车产业也是新的利润源,利用两岸地缘接近、港口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建立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基地和保税业务可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两岸汽车产品竞争优势,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形成相对优势。二是统一标识标准。一方面加快建立有针对性的相关标准,规范整个行业;另一方面两岸有关方面,应加快两岸相关物流标准的统一(如互通车牌、港口标准),使两岸运载的产品,可以在对方直接上岸,实现两岸“门到门”服务。三是两岸IT系统的对接。信息系统的应用,是汽车物流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两岸直航后,闽台已构成“四小时经济圈”,这为福建汽车物流实现“两岸限时物流服务”提供可能。两岸汽车物流的合作,应加强两岸IT系统的对接,提高运输及仓储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实现两岸汽车物流的实时跟踪与控制。
3.加强闽台服务业人才培养工作及交流。台湾服务业的进入,带来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支持将帮助福建服务业的加速升级,使得福建服务业的水平得以迅速提高[6]。要支持闽台服务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开展交流交往,搭建两地服务企业的沟通桥梁。进一步利用福州“5·18”、厦门“9·8”投洽会等平台,定期研讨、会商闽台服务业合作事务,扩大两岸服务业信息的共享与交流。针对目前我省服务业缺乏高层次人才的问题,要积极引进台湾金融、物流、创意产业等方面专才,加强闽台服务业人才培养工作的交流。因此要研究推出人才政策措施,闽台的人才机构在中央对海西先试先行的政策支持下,可采取联网、合资以及互设机构等方式进行合作,为两岸企业吸纳高端人才,促进闽台人才的深度合作、互利共赢。
4.优化政策软环境,建立公开、透明、公平的引资机制。根据福建省“十一五”规划,福建省将成立10家综合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开拓、法律维权、信息咨询等公益性的特色服务[7]。探索建立创业投资发展机制,研究制定福建省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建立和完善投资促进机制,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降低民间资本投资基础性、公益性领域的风险。
5.致力拓展通道作用,努力推动两岸直接“三通”。继续扩大与金马直接往来,推动与澎湖直接往来。推动金门、马祖、澎湖成为“两岸三地”弯靠运输的换单地,拓展闽台海口直航。利用福建港口优势和对台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使福建成为对台贸易中转枢纽和物流中心。重点加强对台湾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招商,引进台湾现代专业物流企业,鼓励闽台产业界合作投资专业物流园区或物流基地。扶持建设一批闽台农产品专业市场,完善电子商务、仓储加工、物流配送、检疫检测、综合服务等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经营体系,形成海峡两岸农产品交易中心和物流中心。
6.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进台资金融机构到福建落户。参照CEPA协议条款给予港澳地区的同等条件,争取适当降低台资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准入门槛。支持成立闽台合资银行或者合资保险公司。借鉴台湾风险投资业成功经验,发挥我省民间资金较充裕的优势,吸引台湾风险投资人才到我省创业,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加强我省商业银行与台湾地区银行(含其海外分支机构)的业务联系,合作开展汇款、托收、信用证等国际结算业务,拓展资信调查、国际保理等新业务,为闽台经贸往来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务。积极帮助台资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在台商投资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建立台商信用担保公司,提高台商的信用担保能力。将台资企业纳入各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台资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新渠道。发展主要面向台资企业的融资租赁业。
7.推动闽台会展业的交流合作。通过互相设点和轮流举办会展活动,优化配置两岸会展资源,合力开拓会展业国际市场,促进我省会展业朝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格局发展。主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的转移,与台湾方面合作发展软件开发、国际采购、办公后台支持等外包业务,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鼓励台商投资创办从事中介、咨询、租赁、代理等专业服务的商务机构。
[1]郑耀星,刘少艾,李炳宽.基于“五缘”优势的闽台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5).
[2]李碧珍.闽台生产性服务业合作的SWOT分析[J].商业时代,2007,(29).
[3]程春生,魏澄荣.闽台两地服务业合作的实证分析与发展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9,(4).
[4]吴国培.海峡两岸产业发展现状与金融服务业合作[J].福建金融,2007,(4).
[5]林华光.加强闽台生产性服务业合作[J].政协天地,2009,(12).
[6]赵慧.探寻金融危机下闽台生产性服务业合作之路[J].发展研究,2009,(9).
[7]林其屏.闽台服务业合作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探讨[J].亚太经济,2007,(3).
F127
A
1008-4681(2011)04-0036-03
2011-05-15
周建成(1972-),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责任编校:谭纬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