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客圈:成人继续教育的网络新平台构建*

2011-08-15林兰芬李伟梁

关键词:圈子博客成人

林兰芬,李伟梁

(1.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2.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博客圈:成人继续教育的网络新平台构建*

林兰芬1,李伟梁2

(1.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2.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博客圈是以博客为基本单位构建的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交流平台,是由一群有写作热情、共同兴趣和交流意愿的网民组成的同质性群体和社会关系圈。博客圈的主要功能在于聚合博友、交流情感、分享信息和合作行动。作为理想的话语环境,博客圈很好地做到了公共性与私密性、情感性与中立性、能动性与结构性的平衡,可以极大地避免博客单体写作和分散传播的无组织化缺陷,有利于网络社会的秩序整合与越轨控制。网络的便捷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使博客圈成为成人继续教育的信息交流、教学研究和信息分享的公共平台。可以说,博客圈在成人继续教育中的使用尚未真正开始,其广泛的应用推广和规范管理等方面依然存在伦理、技术和法律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博客圈;成人继续教育;教育平台

博客(weblog,blog),又叫网络日志,是互联网上一种个人写作、情感表达、兴趣展示和人际交流的工具和手段。随着博客数量的不断增长,博客圈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所谓博客圈(blogosphere),也叫博客空间,是博客、博客作者及其社群的统称,是若干个博客用户基于共同的话题、爱好或者志向搭建起来的一个交流互动、展示自我的平台[1]。它是由网络社会中众多关注同一话题的博客组成的虚拟社区,一个由广大博友在博客网上创建的用于自身网络社交、职业技能交流或者其他活动需要为目的的人际关系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建立博客圈,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把与自己有某种共同爱好或某种关系的人组织、团结在一起,讨论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交流情感,传递信息,开展活动等。

近几年来,国内各大网站纷纷开通了博客圈服务,其具体数量尚不得而知。但2010年1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就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有关“互联网自由”演讲涉华内容答记者问中,提到了一个重要数据:中国作为互联网发展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到2009年底,网民达3.84亿,网站达368万个,博客达1.8亿[2]。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07年12月发布的《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有20%的博客作者参加了博客圈[3]。按此比例大概推算,目前我国大约有4千万博客作者参加了博客圈。考虑到有一定比例的博客作者可能同时加入几个博客圈,博客圈的实际数量应该少于4千万。但即使如此,博客圈数量也算不少,在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博客圈的功能与特点

博客圈通常被称为“圈子”,其实质与我们日常生活中通过社会交往所形成的社交圈一样,都是一种社会关系圈,只不过博客圈是建立在虚拟的网络交往基础上[4]。作为一种网圈,博客圈是由一群有写作热情、共同兴趣、交流意愿的网民(博客作者,或称博友)组成的同质性群体,有着与其他网络平台不同的功能与特点。

(一)博客圈的主要功能

建立在开放多元的博客基础上的博客圈,有着独特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聚合。圈子的重要功能在于聚合志同道合的博友。博客圈与网络中的其他虚拟社区最根本的不同是,博客圈是基于对圈内博客用户和圈内博客文章的超链接而形成的,是关心或关注同一话题的博客组成的集合。博客圈存在的基础是大量博客的存在,因而体现了更多的个人特色。它把一群志趣相投的人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圈子,只要有相同爱好、兴趣或目的,都可以加入某个圈子,在一定范围内共享信息、交流讨论或开展活动。通过博客圈,广大博客用户也可以更快更方便地找到那些志同道合的博友,平等而自由地交流,共享情感、思想和智慧。

其二,交流。圈子的重要功能在于情感交流和思想交流。圈内互动是博客圈之所以存在的第一要义。可以说,没有互动和信息反馈的博客圈是无意义的。博客成员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的文章,可以被推荐或自动收录到圈子的文章列表中,如达到一定的浏览数量或写作质量,往往会被设置为圈子的精华博文,被置顶或重点展示。但相对来说,博客圈比较封闭,圈子内的交流和讨论往往只能由圈子成员才可以参与,这样实际上在圈子内部形成了一个小论坛。在圈子内,成员通过交流互动,抒发日常生活情感,进行专业发展、职业提升和自我提高。

其三,分享。圈子的重要功能还在于信息分享。通过博客之间的链接、评论、引用、标签和推荐(加精),圈子成员的日志、帖子可以在圈内展示,这样,每个成员的个人风采、最新信息在圈子中都可以不断展现。圈子成员还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精彩博客或帖子推荐到圈子里,添加链接并对其发表评论,以供大家分享最新信息,共享智慧。通过友情链接,各圈子的作者或读者都会不断相互访问,分享有用信息,形成个人博客或博客圈之间的频繁互动,这既可以增加其浏览量,提高其活跃度,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博客作者写作的积极性。针对某些热点事件或主题,博客圈会迅速集中形成热门讨论区,促进大家进一步交流和讨论,不断扩大博客圈及相关博客的影响,做到更好地共享信息和激发思想。

其四,合作。除了交流沟通和共享信息外,合作也是博客圈的重要功能之一。在圈子中,博客成员可以相互提供帮助和组织开展活动,可以非常方便地发起一个求助帖或活动帖。在圈子成员的积极参与下,发起人的求助和活动倡议往往会得到迅速响应,得到圈内甚至圈外成员的专业帮助和广泛动员,通过虚拟或现实的方式开展合作。

(二)博客圈的重要特点

在网络社会中,博客圈并不是首先出现的交流平台。然而,相对于网络中的其他交流平台,博客圈越来越显示出它巨大的张力和社会影响力。作为网络社会中的一种新兴交流方式和互动平台,博客圈的意义无疑是非常重大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话语环境”。人们从虚拟的网络世界回到现实社会中之所以会变得自我压抑、个性单一、虚伪乖张,往往是因为他们丢弃了只有在网络上才具有的三种交往能力,即规范的言说能力,积极的参与精神,以及开放、包容的胸怀[5]。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基于博客的博客圈相对于其他虚拟社区(如论坛、QQ群)来说,其不和谐的因素要少得多,其“理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私密性与公共性的平衡。在圈子中,博客是个人的“自留地”,博客作者写作的自由性、原创性和私密性都可以得到有效保护。博客圈作为展示、分享、交流和合作的公共平台,可以实现个人自主写作和集体参与互动、个人展示和集体评价的相互结合。将博客圈与论坛相比,论坛成员的流动性大、稳定性差,而博客圈的主题相对固定,成员之间容易聚焦于某个共同话题。此外,论坛成员没有专属于自己的个性空间,其言论分散于各栏目的发帖和留言,而博客圈是个人博客的组合,为成员留下足够的自主、私密空间,个人言论比较集中。

其二,情感性与中立性的平衡。一方面,通过圈子的交流互动,成员之间逐渐建立起亲密而信任的关系,对圈子的情感认同不断增强。作为“脱域”的共同体,圈子体现着成员的身份认同和情感认同。按柯林斯的理论来解释,在博客圈这种“互动仪式链”中,成员之间产生出一种共同的关注焦点、一种共同情绪,并形成群体的情感共鸣,产生出较高水平的情感能量[6]。“网络使用者基于自己的真实兴趣和爱好加入网络社群,随着时间的流逝,通过持续互动而形成的在线关系,提供了个人实质上和情感上的‘互惠’和‘支持’,由此形塑了真实的社群关系。”[7]另一方面,圈子成员在写作和交流时的理性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博客写作是参与者理性思考及表达的过程。博客不同于论坛或QQ群上的随意的发帖、灌水,往往有一定的篇幅、结构、主题和观点。一旦加入某个圈子后,成员在评论圈内外的博客文章时会比较理性,往往会顾及到自己的博客及其所在圈子的声誉和形象,会比较在意自己的言论,不会出现无端的谩骂甚至极端的人身攻击。在论坛或QQ群上,我们很难捕捉到属于某一个用户名(ID)的多条言论,很难对一个虚拟身份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成员的低素质和多重人格的展现。而博客圈链接的是个人博客,个人的所有言论集中于此,其博客文章也经常被其他人所浏览,其ID是固定的,甚至其真实身份信息也为圈内人所知。如果个人言论较为片面或极端,就很容易被发现,可能会失去其他成员对自己的认同,甚至被逐出圈子。

其三,能动性与结构性的平衡。一方面,博客圈中成员的能动性不断增强。博客圈成员的博客写作、评论、引用和推荐等都体现了其能动性,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往往是频繁而持续的。博客写作本身就意味着话语权的平民化,但平等的话语权仅仅是作者能动性发挥的基础之一,如果缺乏必要的关注和交流,作者写作的积极性将无法得到充分调动,而博客圈的频繁互动则进一步促进了成员的能动性发挥。另一方面,博客圈特定的结构与规则促使了网络秩序的形成。博客圈的交流互动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范,博友间彼此的付出与回报遵循着平等和互惠原则,而持续、频繁的互动保持着博客圈不断发展。博客圈在成员管理、文章发布、活动组织和评论引用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范,从而形成了一定的秩序和结构。在博客圈中,人们通过“共同在场”,通过网络化的组织方式参与话题互动,达成某种意义认同和价值整合。博客圈的这种结构性特征则进一步保证了其成员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二、博客圈在成人继续教育中的功能承担

成人继续教育,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是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它既包括继续接受本阶段的正规教育,也包括在特别领域里的探索、更新和补充知识技能的活动。浙江省的“领雁工程”便是一个典型的成人继续教育项目,其重点是对农村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为农村学校培养一批教师中的“领头雁”,由这些“领头雁”带领更多的教师向着提高素质的目标迈进。“领雁工程”重点培训三类教师:校长、专业课教师和德育教师。为期三年的“领雁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在面授教育、远程教学、面授和远程结合等三种成人继续教育教学模式中,像“领雁工程”这样的成人教育往往侧重于面授教育,其不足之处便是教学手段和目标的“非现代化”。成人继续教育当然不应舍“本”——面授和专业知识学习,但同时也要注意逐“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学习和使用。作为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既是手段也是目标,应该成为成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外,还要注重利用网络课程、在线交流、电子邮件等网络教学手段。而最近几年正在兴起的新型网络交流方式博客圈,作为以博客为基本单位的交流平台,为博友推介文章、分享兴趣、交友讨论提供了全新空间。因其明显的功能与特点,将博客圈的模式和理念引入成人继续教育,能够使成人继续教育充分利用网络的方便、快捷、多维、互动、灵活的特性[8]。

根据博客圈目的或主题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行业圈、职业圈、同城圈、兴趣圈等。其中,隶属于职业圈和兴趣圈的教育博客圈在“领雁工程”这样的成人继续教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让“领雁工程”这样的成人继续教育项目的受益范围最大化、教学效果长期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建立教育博客圈这样的网络新平台是重要途径之一。

(一)博客圈是成人继续教育的公共平台

博客圈在成人继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公共平台功能。第一,通过教育博客圈这个新型的学习平台,可以更好地实现成人继续教育时间上的连续性,可以方便地将教育教学过程提前或延后,而不仅仅局限于面授期间的短期集中学习,使各种成人教育项目真正得以“继续”。第二,通过教育博客圈这个新型的参与平台,可以更好地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建立受益面更广的公共平台,保证受众和参与主体的广泛性,而不仅仅局限于“一师一班一校一地区”。第三,通过教育博客圈这个新型的展示平台,可以将成人教育教学过程及成果更好地公之于众。教育博客圈首先是个人博客写作的自我展示,其次是来自同行的交流和评价,最后是社会影响和评价。通过教育博客圈的聚合,将个人(博主)、同行(网群)和博友(网圈)三者充分整合在一起,通过个人博客的自主写作与自我展示,促进同行的集体参与,吸引社会关注。

由此看来,教育博客圈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在成人继续教育中出台一定的政策措施,鼓励教师和学员的博客写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育博客圈来提供公共的学习、参与和展示平台。从目前的网络科技发展情况来看,教育博客圈的建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各大门户网站均提供了访问空间、模式架构、宣传推广等一条龙服务。为此,必须依托教育网、搜狐网和新浪网等优质网络平台,加强学校及学员单位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给广大师生提供必要的上网条件,保证博客写作和交流;提供相应的维护资金和技术,出资聘请专人负责博客圈的技术管理和维护;对擅长电脑技术的资深博主进行适当的培训和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二)博客圈是成人教学研究的组织平台

在成人教学中,通过博客圈,可以让学员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让教师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估。在博客圈中发表的博文可以作为提交课程论文、教研成果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其中优秀的博客(博文)可以集中推荐、公开发表或结集出版。可以适当鼓励任课教师在博客圈开展试验性教学活动,将课堂乃至课后的案例思考、热点讨论放在网络空间进行,组织创建博客参与博客圈教学争优活动,期末对于在博客圈中表现优秀的管理员和学生成员进行评选和适当奖励。

博主(博客作者),都是有一定写作能力和写作热情的专业人士。进入圈子的博主,包括教师、学员和社会上的其他博主,在加入时都必须经过圈主和管理员的审核,从而保证了圈子的专业性和学术性。通过教育博客圈,提供教师和学员的教学研究改革成果发表与交流的网络平台,打造成人教学研究改革的技术平台。博客圈作为学习共同体,共同关注某一种研究,可使教师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博客圈用于教育教学,特别是协作学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博客和博客圈的使用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让学习成员间的交流顺畅,同时,博客可以提供轻松平等的对话环境,这对协作学习非常重要[9]。博客圈可以方便地发表成员的教学研究文章。每一位圈友的作品,特别是精品博文,经由大家阅读后,都会产生系列的交流和讨论,会解决博主和博友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会引发对某些问题的深入讨论,不断拓展视野,甚至还会激发一些新思想和新观点,从而有利于博主写作能力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教研活动的组织开展。

(三)博客圈是成人教育教学的信息平台

与单个的博客相比,博客圈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聚合了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单个的博客,其影响往往只是小范围的,传播和影响的作用相当有限。网络上广泛分散的单个博客,由于缺乏博客圈的整合,极易产生“信息迷航”现象,无法让大家集中阅读和获取信息。作为信息聚散地,教育博客圈则可以对大量的成人教育教学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迅速传递。通过博客圈的信息交流平台,既可以将有关成人教育的教学课件、讲义和资料放在网络上共享,也可以将成人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前沿动态和法规政策等信息及时公布,还可以为教师、学员和专家学者提供彼此需要的各类信息[10]。为此,应尽量在博客圈中发布权威或重要的成人教育教学的政策和信息,并及时更新,不断增加博客圈的吸引力;充分整合圈中博客的信息,以专题或主题网页的方式提供链接,以最终建立基于博客圈的教学信息资源共享的公共平台。

(四)博客圈是成人教育教学的交流平台

通过教育博客圈,可以促进一群志趣相投的博友的交流和互动。博客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聚合产生交流,互动激发思想”。除了前面讲的专业交流外,通过博友们的互动,可不断加强师生、学员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教育博客圈的交流平台,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圈内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提高教师这个职业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防止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出现。教育博客圈不仅成为教师和学员彼此交流沟通、相互提供帮助甚至进行合作的一种渠道,而且也成为他们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情感需要满足的途径。成人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学员、教师往往有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他们很难像在传统的学校那样,师生之间可以经常在一起交流,但通过博客圈的网络平台,他们彼此之间能保证一定程度的交往和交流。为了建立基于博客圈的教学交流互动的平台,要不断提高学员参与博客写作和交流的积极性,鼓励博客写作,大力推进“名师名博名圈工程”,培养一批拥有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领头人,还要利用教育博客圈内的各种活动和形式,不断提高学员互动交流的频率和质量。

三、推动成人继续教育博客圈的应用和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网络社会实际上已经深深内嵌于关系网络社会之中,网络社会日益演变为一个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网络空间中人们的互动关系发生的虚拟社会空间。经由信息网络,人类社会的关系网络的强度和密度发生了极大改变并不断增加。当今,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接受教育的模式,远程教育、自我教育方式的形成,正在打破传统的教育机制。网络教育拓宽了人们接受教育的范围与途径,开始成为人们闲暇生活所追求的一大新趋势[11]。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在参加了博客圈的被调查者中,有63%的博客作者表示其参加了朋友或熟人所在的博客圈,26%的博客作者选择不管是谁,只要感兴趣就参加,7%的博客作者参加了有很多名人的博客圈,4%的博客作者参加了有很多知名专家学者的博客圈。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博客圈因为聚合了教育行业的大量志同道合的同事、朋友和熟人,吸引了一批专家学者甚至名人,应该有极其广泛的发展空间。

实际上,国内教育博客圈的数量正在快速增长,像“高三家长”、“中国学校体育”、“旧镇教育”、“教研科研”、“心灵快乐成长”和“中国大学生”等教育博客圈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博客圈在成人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没有真正开始。从目前有的学校利用博客圈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8]。包括对于圈内成员的管理(尤其是管理员的选任、资深成员的认定),圈子管理员的职责,圈子资料、模板和版面设计更新,文本区管理,公告发布与管理,视频筛选与发布,友情链接管理,博客文章接受与精华博文的确定及讨论区的管理等,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博客圈的经营管理制度。

有学者研究发现,除少数大型博客圈外,绝大多数博客圈并不活跃,使用博客圈的博客平均加入7个博客圈,但大多数用户加入的博客圈并不多[12]。有学者认为,博客圈的使用对他人和社会可能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包括对他人的隐私侵害、人身攻击、知识产权的侵害,甚至有人认为太多的交互使其失去了创造力[5]。由于害怕作品“被盗”,有人不主张将成熟文章放在博客里,只在博客里放进大部分内容而不是全文[13]。还有学者指出,教育博客的内容仅仅是在表面层次上,发自教师、学生内心的思考并不是很多,阅读这些博客很难产生新的思考,较少有博客文章能给人启发。而且,当一个教师真正进入博客撰写博文的时候,他会发现博客撰写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是否应袒露心迹,教育教学中的点滴困惑与感想是否有勇气如实反映于博客之中?同行、家长、学生是否会给予一定的理解和支持?过多撰写博客会不会被人误解为有自曝嫌疑?撰写博客后得不到相应的关注认可,产生“一头热”的现象怎么办[14]?另外,个人的写作及言论如何遵循网络伦理和法律规范的双重约束?博客圈上的言论自由能得到保证吗?在博客圈中,如何避免圈主和管理员的恶意删帖、禁言?如何避免随意的人身攻击?还有,博客圈往往受制于门户网站的平台和技术限制,而无法摆脱商业化、功利化和利益链条的影响,如何保证博客圈在教育交流中的学术性和纯粹性?

关于博客圈特别是教育博客圈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并没有成为一个学术热点,只有少数零散且不太深入的研究涉及到博客圈的结构、特征和演化,以及教育博客圈的作用等。近些年,随着博客的逐渐流行,博客圈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比较大的发展,教育博客圈的研究和实践在一些学校已经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更好地发挥博客圈在成人继续教育中的功能,我们有必要不断加强教育博客圈的研究与探索。在博客圈这种“理想的话语环境”中,信息通信技术(ICT)成为社会网络的一种催化剂,有利于人们的社会融合,能比较容易地使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内在互动。它帮助人们建立自信和自尊,并且使我们勇于公开和传播自己的看法和主意。但博客要想真正成为社会公民的一种情感、意见和生活的记录和表达方式,也需要一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的培育,以及一系列法规(如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和价值评估体系的重新调整和检讨[5]。教育博客圈的建立与使用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研究课题,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刻检讨和反思,如:博客圈这个话语环境真的理想吗?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究竟是信息融合还是数字鸿沟?

以上这些问题涉及到教育博客圈的应用、推广和规范化等重要主题,都值得我们一一加以分析和讨论,以便博客圈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在成人继续教育平台的构建过程中,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尤为重要。

[1] 新华博客推出博客圈子今日试运行[EB/OL].(2007-03-30)[2010-05-10].http://news.xinhuanet.com/ forum/2007-03/30/content_5916325.htm.

[2]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利用互联网自由进行无理指责[EB/OL].(2010-01-22)[2010-06-30].http://www. fmprc.gov.cn/chn/gxh/tyb/fyrbt/t653257.htm.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EB/OL].(2007-12-26)[2010-06-20].http:// www.cnnic.net.cn/uploadfiles/doc/2007/12/26/11 3707.doc.

[4] 罗玉华,张绍荣,刘显忠.大学生“博客”现象解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7-140.

[5] 郑璐.网络社会与“理想的话语环境”[J].社会科学, 2005(1):119-123.

[6] 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450-451.

[7] 黄少华.论网络社会的结构转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764-768.

[8] 闫召华,栗胜华.以博客圈为平台的法学网络教学模式初探[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3):85-90.

[9] 徐菲,宋淘.协作学习中的博客及博客圈[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7-29.

[10] 王书林,肖伟胜.媒介环境学视野中的多媒体教学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126-132.

[11] 庞跃辉.从哲学角度审视网络社会[J].唯实,2001 (1):8-12.

[12] 王建冬,王继民,田飞佳.博客圈的特征及其演化机制初探[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4):56-60.

[13] 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圈主.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在我们生涯中的每一天[J].中国学校体育,2007(6): 64-65.

[14] 顾桂荣,钱金明,汪晨烨.教育博客:在“教师专业发展共同圈”建设中寻求提升[J].江苏教育研究, 2008(24):37-39.

Blogosphere:A Network Platform for Adult Continuing Education

LIN Lan-fen1,LI Wei-liang2
(1.School ofTeacher Education,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 inhua321004,China; 2.School of L aw and Politics,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 inhua321004,China)

The blogosphere is a new communication platform in the network in which netizen have strong writing enthusiasm,common interests and exchange willingness.The biogosphere has many features such as aggregation of netizen,emotion communication,shared information and cooperation.In blogosphere,publicity and privacy, sensibility and neutrality,activity and structure can be balanced.As an ideal communicative environment,the biogosphere can avoid single writing and unorganized flaw in spreading.It is in favor of controlling the order of net society.The features of blogosphere such as network convenience,interactivity and openness make it become a platform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studying teaching and sharing information in adult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 blogosphere is not in use in adult continuing education yet.More attention and study should be paid on its application and standard manage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morality,technology and law.

blogosphere;adult continuing education;platform for education

G72

A

1673-8268(2011)02-0032-06

(编辑:蔡秀娟)

2010-10-29

林兰芬(1974-),女,湖北黄冈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李伟梁(1972-),男,湖北罗田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城市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研究。

10.3969/j.issn.1673-8268.2011.02.007

猜你喜欢

圈子博客成人
成人不自在
道同为谋,玩转谁的生活
Un rite de passage
博客天下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你的圈子在哪里
朋友无圈
09年的black Ascot valention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