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介互动性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效用分析*
2011-08-15王欢,祝阳
王 欢,祝 阳
(1.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北京100876;2.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876)
手机媒介互动性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效用分析*
王 欢1,祝 阳2
(1.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北京100876;2.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876)
大学生处于渴望交往与被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保持个性健康和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依托情感、信息、物质、社交的互动成为其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手机媒介以其快捷、便携、互动等众多优势,成为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有效工具。为此,基于手机媒介互动性的分析,结合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质,探索性地分析了手机媒介的互动性对其人际关系维护起到的正效用和负效用。
手机媒介;互动性;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效用
一、人际交往互动性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
人际交往是指个体通过声音、文字等语言符号和服饰、身体姿势与动作、目光与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符号向对方传递信息、思想、情感、态度,同时得到对方反馈的互动过程。人际交往具有信息沟通、心理保健、自我认识、协调人际关系等功能,因此它成为现代人的必修课。人际交往具有交往对象可变、交往条件受限、交往内容广泛、交往手段多样、交往进程互动等特征,互动性是人际交往的本质特征。
互动性指使两个或两个以上人或事物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属性。人际交往的互动性指交际一方发出信息符号,另一方对该符号处理后作出反馈的过程。人际互动表现在人际交往的整个过程中,没有互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人际交往。人际互动内容广泛,可以围绕生活、情感、学习、工作等多方面展开。人际互动形式多样,可以是有形的物质互动,也可以是无形的情感与精神互动;有语言符号的互动,也有非语言符号的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直接的现实互动,比如当面谈话讨论,也可以是借助媒介间接的虚拟互动,比如电话交谈和书信往来。
人际互动是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条件。人际沟通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互动是良好沟通的必要条件,人际交往离不开人际互动。人际互动可促进信息的及时更新,通过观察对方的反应,感知对方的观点态度,调整沟通的内容与侧重点,实现双方有效沟通,为形成良性的人际关系作铺垫。人际互动可增加人际交往频度,频繁的人际交往为彼此创造了更多沟通机会,容易形成共同话题和共同经验感受,为情感共鸣创造条件,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深化。例如,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并向教师作出反馈,教师依据反馈调整教学进度、改变教学方法,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过程。师生互动增进了彼此了解,易形成共同讨论的话题,打破传统僵化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教学相长与和谐的师生关系。
人际互动是维护深化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深受网络熏陶,并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具有交往需求强烈、内容丰富多样、情感性倾向明显、追求自主与平等的特征。基于这些特点,当代大学生可从下列维度对人际关系进行维护。
(一)通过情感互动维系人际关系
大学生处在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的特殊心理发展阶段,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强烈的表达真情实感的需求。通过情感互动,交往双方获得彼此情感支持,产生共鸣,有利于联系频度、情感亲密度、信任程度的提高。大学生处于求学阶段,没有社会地位和收入,情感互动成为维系其人际关系的首选。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维护人际关系的途径中,情感互动占调查人数的40.2%,社会交往占31.4%,信息交流占25.9%,物质交换仅占2.5%。可见,大学生维护人际关系更倾向于选择情感型维系途径,而弱化物质、工具型途径[1]。
(二)通过物质交换维系人际关系
互惠性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通过物质交换、双方获得各自好处也能维系人际关系。物质交换可以是有形的金钱或实物,也可以是无形的帮助。该途径以获取生活、学习资源和社会支持为目的,具有功利性,但却是维系人际关系最有效的途径。大学生相对单纯、阅历浅,从而弱化了这种维系方式。大学生采用这种方式要把握好“度”,过于功利化反而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人际冲突[2]。
(三)通过信息交流维系人际关系
信息交流频度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强弱,长时间不联系和地域的限制会直接弱化人际关系的亲密度。当代大学生借助便利的通信设备和网络条件,在最短的时间可以和更多的人交流、互动,获取有效信息。大学生可借助媒介对人际关系进行维护,如打电话、发短信、QQ聊天等。即使远隔千里,也能达到改善维系人际关系的目的。
(四)通过社交活动维系人际关系
参加社交活动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闲暇时间,大学生常会和同学朋友玩游戏、逛街、聚会等,这更有利于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参加社交活动既丰富了大学生活,使大学生得到乐趣和满足,也使他们获得了交流和情感互动的机会,从而拓展和维系了人际关系。
二、手机媒介的互动性分析
手机媒介是一种以现代化的技术及网络为传播条件,将人体的视觉、听觉、触觉及相应的行为动作进行融合而展开传播的媒体手段[3]。从人际交往角度,笔者认为手机媒介是对人体感官的延伸,是打破时空限制与缩短心理距离的工具,是人际交往的“桥梁”与“纽带”。手机媒介具有价格低廉、个性强、可保存、随身性、实时性等优点,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必备品。截至2009年底,全球手机用户数为46亿,国际电信联盟(ITU)日前表示, 2010年底全球手机用户数量将达50亿,占全球总人口的73.5%。另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7月1日,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已达7.9亿。
同传统媒体相比,手机媒介是一种双向交互式信息传播通道。交互式的双向传播,使每一个手机用户既是“信源”,又是“信宿”。传统媒体的话语权被削弱,手机媒介依赖现代通信网络和终端,实现点对点的沟通,打破时空限制,成为广为运用的信息传播和沟通手段。手机媒介具有传播内容综合性强、载体贴身、主体包容性好、接收强制、传播效果显著等比较优势[4]。互动性好是手机媒介最重要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信息内容的可操作性好、互动性强
一方面,手机用户可根据个性化的需求有选择性地处理手机信息,可选择看也可选择不看,可选择看文字而忽略图片和视频,也可选择全部都看。另一方面,手机用户可以自主编写信息内容与他人沟通交流,也可对接收的信息编辑再转发。以手机短信为例,在技术和终端设备允许的条件下,短信内容操作权和操作空间都掌握在手机用户手中。
手机媒介的互动性表现在,手机用户可对接收的信息表达反馈;可方便地发表见解看法,加入讨论;可参与投票和调查等社会性活动。
(二)延伸受众互动能力
手机媒介可增强受众与传播媒介间的互动沟通能力[5]。传统媒体的传播者掌握着信息流的绝对控制权,受众是被动地接受。以广播为例,其传播过程是单向的、垂直的,广播受众完全被传播者左右。手机媒介改变了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传播模式,手机用户可方便地通过手机邮件、手机QQ、手机MSN与作者或编辑交流,作者和编辑也可在“聊天室”与手机用户交流,从而打破了时空限制。手机媒介促使受众兼具传播者身份,受众不再处于单纯等待或被动接受的地位。
(三)随身携带、实时沟通
手机媒介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一般人常有一天12小时随身携带手机的习惯,有的甚至呈全天24小时开机待命状态[3]。只要网络通畅、手机在身旁,便可接收和发布信息。手机媒介具有价格低廉、个性强、可保存、关机不丢信息等优势,使受众对实时信息管理具有可操作性,信息加工后即可反馈给对方。以手机彩信为例,其特色是与手机摄像头融合,用户可随时拍照并将其保存,通过GPRS发出,亲朋会在第一时间分享到动人一刻。
(四)信息传播方便快捷
手机媒介依靠现代通信网络和终端的传递,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界限而将信息即时传达给对方,同时将移动性和信息通信结合起来,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信息沟通,其信息传播的方便快捷是其他媒体望尘莫及的。调查显示,美伊战争爆发后的4个小时内,用户手机短信订阅量超出平时的4倍以上。很多人利用手机媒介的群发功能,将信息转发给更多的人,手机媒介信息传播的便捷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方式增加了信息流动频度,促进即时沟通与即时反馈,有利于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
三、手机媒介互动性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效用分析
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化、时尚化的生活方式,思维活跃、爱好广泛、乐于接受新事物。身处信息爆炸和网络时代,该群体有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钟爱快速互动的交往方式,不断扩大交际圈。良性人际交往可以促进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促进自我认识的深化,发展与完善个性,维持身心健康。统计结果显示,一个人的成功80%以上源自人际交往。就大学生的交往方式一项而言,传统的聚会联谊和信件交流等沟通方式已经被淘汰,仅有17.4%和13.8%的“90后”愿意以这种方式交朋友;而电话、短信、QQ等成为“90后”青睐的交流方式,其中“发短信和打电话”与“聊QQ”分别以74.1%和63.7%的比例高居榜首[6]。
试验菌株为实验室现有菌株。该菌株分离自大连近岸海域表层海水,经16S rRNA基因测序方法鉴定该菌株属于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命名为Halomonas sp.DH1。该菌株能在低温下降解石油烃,在10 ℃下降解培养60 d后,菌株对原油的降解率可达49.7%。
手机媒介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全面影响着其学习和生活。武汉高校调查显示,“90后”新生手机拥有率达91.9%,几乎实现“人手一机”。手机传播是双向互动过程,用户能体会到更随意、更平等、更自由的趋向。当代大学生通过手机媒介捕捉信息知识,获取愉悦的心理体验,加强同亲朋接触,减缓压力和转移注意力,娱乐课余生活。手机媒介在人际传播方面具有信息传播便捷、互动性好、媒体功能强大、传播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等优势,满足了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的交往需求,成为该群体人际交往的首选工具。作为人际关系维护的“桥梁”和“纽带”,手机媒介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有重要作用。
(一)手机媒介互动性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正效应
1.有利于交往沟通,促进身心健康
人际交往的复杂性和大学生的心理单纯性,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社交障碍。通过对浙江省14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13.2%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问题上受困扰程度严重,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26.8%的大学生与朋友关系不牢固,人际关系常处于起伏波动中[7]。大学生需要了解别人,需要通过别人了解自己,需要爱与被爱,需要机会展示才华,需要归属和依赖,而手机媒介可为其提供新的交往沟通环境。沟通双方借助手机媒介,减少了“面子观”的影响,摘掉交往面具,在互动中提升自我认同,提升沟通交往能力。
当代大学生就业、恋爱、学习等生活压力大,心理问题增多,渴望在人际交往中敞开心扉、无顾忌地表达真情实感。手机媒介为其提供了虚拟的交往空间,成为释放压力、发泄苦闷的场所。大学生可以借助手机媒介找到“素不相识”的“知己”,没有面对面的难为情和利益顾虑,任意吐露“心声”,双方产生互动,彼此安慰、信任和支持,从而缓解和消除紧张情绪。
2.实时互动、平等互动,维护深化现有人际关系
手机媒介可随时发送、传播和接收各种多媒体信息,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信息交流互动,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双向互动交流。当代大学生可通过手机媒介随时随地把经历的奇闻异事、心得体会发给亲朋好友,与其分享情感体验。借助手机媒介的人际交往不再是被动交往,交往双方具有信息发布、传播、评论和反馈等多重角色,为当代大学生营造了自由平等的氛围;人际交往地位更平等,打破时空限制,成为维护深化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实时互动增加了人际交往的频率,有利于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为深化和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创造了条件[8]。
3.师生互动,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传统的师生关系以教师传授、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师生无法实现充分互动,不利于教学相长。师生因缺乏沟通交流,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参与度低,教师过高或过低估计学生能力,出现“吃不饱”或“跟不上”的现象,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当代大学生通过手机媒介可以随时上网查询资料,延伸扩展课堂内容,弥补因主客观原因错过的功课,实现课上课下自主学习。此外,手机媒介还可以方便师生课上课下互动,学生课下有问题,可随时通过手机向老师提问,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为师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性提供可能,成为教师搜集学生反馈信息的重要方式。
(二)手机媒介的互动性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负效应
1.“灰色信息”互动使人际交往粗俗化
据北京市5所高校调查,有12.5%的人曾获得他人邮件;有9.8%的人查阅过黄色图片或文字;98.6%的人曾获得机密和他人私人信件; 5.4%的人曾发布过不健康信息[10]。网络信息时代,信息多而杂,信息筛选难度大,而手机媒介内容选择性强,看何种内容全凭自律意识。“灰色信息”会在短时间内复制、转发、互动,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手机媒介人际交往粗俗化趋势明显。以手机聊天为例,有的人稍不顺心就出口伤人,发生双方互骂现象;更有甚者借助手机媒介捏造事实、恶意诽谤他人。粗俗交往内容的互动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和身心发展都具有消极影响[11]。
2.弱化情感表达,导致情感冷漠
根据中国调查网关于手机媒介对“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网影响的调查发现,50.0%的人认为手机交流降低了感情交流深度,有时不让人放心; 23.4%的“90后”认为手机交流有时会让别人误解自己的意思,不如传统方式表达得确切;14.0%的人认为手机媒介具有便捷性,但实际上加大了人际交往成本。
在传统人际交往中,除语言声音外,交流者的表情、眼神、姿势及着装打扮都能成为表达的媒介。而手机媒介专注于言语信息交流,缺乏辅助性信息和情感表现形式,降低了互动效果,无法听出“弦外音”,甚至可能还会误解对方的意思。手机互动可通过发送信息多少、传递频率、接受信息时间差等方法加以弥补,除非双方有相同的情感体验,否则,无法补充情感的缺失。
3.“人-机-人”互动交往模式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传统人际交往模式亲和力强,个人能力在交往过程中得以提高。而手机媒介的出现,打破了时空限制,不必考虑“面子”和利益冲突,随时随地寻求情感思想交流。“人-机-人”互动模式使人感到自由,避免现实危机和压力。但长期的“人-机-人”交往会使人产生压抑、寂寞、焦虑等消极情绪,以至在现实中出现人际交往障碍。手机媒介虚拟交往潜移默化地致使部分大学生对现实人际交往存猜忌、敌意、悲观态度。“人-机-人”交往弱化了人的沟通能力和直接交往能力。借助手机媒介进行间接人际交往时他们会侃侃而谈,充分表达见解,而到了现实直接的人际交往领域他们会沉默寡言,缺乏主动性,不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
四、结束语
当代人际交往目的多样、方式丰富、范围广泛,交往过程和结果复杂,增加了人际交往难度。而大学生的成长关乎社会、国家、民族的兴盛,必须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互动性为特征的手机媒体满足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个性化需求,对维护人际关系有积极作用;但手机媒介互动内容与形式难以控制,互动双方信息不对称,互动状态隐蔽非直接,对人际关系维护存在消极影响。因此,我们要重视手机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正效应,增加交往频度,深化人际密切度;同时,尽力规避负效应,增强“绿色交往”意识,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
[1] 李美佳.大学生社会网络的构成、维护与拓展——以重庆市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08:27-29.
[2] 梁娅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功利主义倾向及其引导[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51-153.
[3] 童晓渝,蔡佶,张磊.第五媒体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72-112.
[4] 王长潇.新媒体论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52-53.
[5] 李建秋.论新媒体传播传受主体及其关系的转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4-80.
[6] 骆佳梅.“8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35):170-171.
[7] 许兴,陈永强.“90后”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及原因分析[J].心理研究,2009(6):78-83.
[8] 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5-79.
[9] 韩延明.试论我国新时期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1):9-12.
[10] 张鸿燕.网络环境与高校德育发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33.
[11] 任永梅,刘秀伦.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导向功能[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135-138.
Utility Analysis of Mobile Media Interactive on Maintenance of University Students’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WANG Huan1,ZHU Yang2
(1.Marxism Teaching and Research Center,Beijing University of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100876,China; 2.School ofEconomics and Mangement,Beijing University of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100876,China)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i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period of desiring to contact and being understood.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necessary requirement for normal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personal psychological health,security sense,belonging and happiness feelings.Good interaction based on emotion,information, material,and social is important to mainta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Mobile media becomes an important tool to mainta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cause it is interactive,faster and portable.Based on the mobile media interactive analysis,combined with natur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this paper analyses utility of mobile media interactive on maintenance of university students’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exploratory.
mobile media;interactive;university students;maintenanc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utility
G641
A
1673-8268(2011)02-0027-05
(编辑:蔡秀娟)
10.3969/j.issn.1673-8268.2011.02.006
2010-10-30
教育部基金资助项目:基于移动通信网的手机文化研究(08JA840003);北京邮电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资助项目:手机媒介对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圈形成的影响研究(101104538)
王 欢(196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公共政策、中日文化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