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债务问题探析
2011-08-15周盈
周 盈
(福州大学 计财处,福建 福州 350108)
高校债务问题探析
周 盈
(福州大学 计财处,福建 福州 350108)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的债务危机问题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在化解高校债务危机的行动中,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自身应共同努力,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债务危机;化解对策;高校
2007年3月,吉林大学发布校内通知称,学校举债高达30亿元左右,入不敷出,特向师生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的建议。这份“求助通知”使高校债务危机浮出水面。在吉林大学财务困境被报道之后,就有评论说:“其实全国的大学几乎没有一所不欠钱的,只不过吉大把事情公开了。”本文拟在客观分析高校债务危机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化解的对策。
一、高校贷款的现状
高校经费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0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在校生超30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1999至今,为应对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全国新建、改扩建大学生公寓及食堂近万平方米。但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后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没有明显增长,一些地方高校的生均拨款还在大幅度下降。这种情况下,银行贷款成为了继政府拨款、学杂费收入后的弥补高校资金缺口的主要途径。《2007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披露,到2006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4500亿元到5000亿元。而当年全国政协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国高校贷款总额达2500亿元。假设银行贷款年利率按现行一年期基准利率6.56%计算,每年2500亿元的贷款需支付利息也高达164亿元左右,财务
成本十分巨大。[1]
二、高校债务危机形成的原因
高校债务危机的形成既有宏观层面的原因,又有微观层面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客观上,高校债务是国家高等教育扩张的产物。我国的高等教育为了实现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规模。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为108万;1999年,我国高校实际招生规模为159.68万,比上年增长51.68万,增幅为47.8%;到了2010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达662万,是1998年的6倍多。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尽管提高了国民素质,拉动了经济增长,但也直接导致了高校教育资源的不足。许多高校为了达到基本的办学条件,不得不大力改建、扩建或新建新的校舍。在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的前提下,大部份高校只能依靠银行贷款来解决。
另外,高校对其债务危机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体现在:第一,项目规划不合理,论证不充分,有些高校校园基本建设规划不合理,互相攀比情节严重,盲目以“大”为荣,大量重复建设,对项目存在的困难和市场变化估计不足,以至工程建设造价严重超预算;第二,资金使用效率低,对于大部分普通地方高校而言,财政拨款及学费收入只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行,而基本建设资金则要靠自己解决,于是开始依赖银行贷款,在资金运作上,高校短期贷款较多,长期贷款较少,通常采用借新债还旧债的形势进行资金运转,在资金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导致资源浪费,现金支付能力和资产变现能力不强,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第三,“赖账”心理严重,由于高教事业的公益性和高校的非盈利性特征,决定了政府是最终的责任承担者,学校不顾自身还贷能力和财务风险疯狂贷款“圈地”,就是摸准了政府不会坐视不管,最终会通过各种途径增加投入为学校买单,即使其没有能力归还银行的巨额贷款,法院也不会支持查封学校,正像一名大学校长所言:“因为公办学校是国家的。”
三、化解高校债务危机对策探索
高校债务危机是我国高等教育扩大中的突出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学专家、武汉大学教授肖昊直言:“如果不警惕并及时遏制高校负债运行的现状和趋势,其结果或者扰乱金融秩序,在相当程度上延缓我国教育财政制度的建设和国家公共财政制度的建设进程;或者使高校学费进一步提高或变相提高,加重公众的负担。”
(一)政府应做的努力
财政应切实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虽然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多,但其增长速度远不及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速度,生均拨款比例降低。政府应建立科学的投入增长和合理使用资金的机制,完善现行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尽快摸清高校债务情况,积极协助高校完成校区土地置换,推进高校贷款置换;承担部分还贷责任,如偿还因扩大招生后改建、扩建或新建校舍而增加的投入,或者实行政府贴息;规范现行放贷行为,加强制度建设。另外,政府必须对高等院校产权做出清晰界定,改革高校治理结构。
(二)教育主管部门应做的努力
虽然高校是办学主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对贷款规模和投资项目有自主权,但从产权角度看,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以所有者的身份有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施监督的权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对贷款高校筹资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建立高校负债筹资规模和投资项目的审批制度,制定专门的高校贷款及其使用情况的报表,要求贷款高校每月或每季度向教育主管部门上报贷款规模和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2]以便教育主管部门及时对高校贷款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防止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另外,修订完善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贷款及其使用等会计核算进行规范,全面反映高校负债筹资及使用情况,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加强对高校负责人的教育、监督、管理与审计力度,增强高校负责人的财务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探索高等教育事业投资模式,为政府尽快尽早解决高校贷款问题出谋划策。
(三)学校应做的努力
多方面筹集化债资金。依法多渠道筹资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高校的财务工作除了传统的依法理财外,还应积极增加收入来源,开拓融通渠道,解决高校事业发展中的资金难题;继续争取增加财政拨款,及时催收学生欠费,利用银行贷款等传统筹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对于一些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可效仿企业的融资租赁方式等。[3]通过多渠道筹资,切实分散和化解债务风险。
提高财务效率,节约办学成本。主要措施可以有:实行科学预算,尝试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建立预算安排论证制度、预算执行评估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合理降低人员经费支出比例,加强对公用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改变资金运作方式,在确保现金支付能力和资产变现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安排银行存贷资金,努力降低财务成本。
参照国外大学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各高校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建立法制、民主、现代的大学管理制度和体系,逐步借鉴和推荐国外大学创立基金会形式以达到融资、筹资和用资目的。
树立效益意识,科学合理地使用资金,优化资源配置,进行全成本核算,发挥贷款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建设节约型校园。
消除教育乱收费对高校造成的误会和影响,争取全社会对高校和大学生的理解和关心,通过社会力量加大对学生勤工帮困等财务援助计划。
[1]吴善发,王礼彬.高校贷款现状及其科学融资分析[J].皖西学院学报,2007(2).
[2]周清明,刘善球.从高校负债谈如何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机制[J].教育财会研究,2011(2).
[3]程红.高校债务危机起源与化解途径[J].金融与经济,2011(4).
G710
A
1673-1395(2011)08-0046-02
2011-06-12
周盈(1980—),女,福建惠安人,助理会计师,主要从事高校财会研究。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