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东北城市对外开放的新进展

2011-08-15王劲松

大连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王劲松,王 晖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城市发展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33)

试析东北城市对外开放的新进展

王劲松,王 晖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城市发展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33)

2010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阴霾逐渐消散,东三省的对外开放又有了新的进展,具体表现在东三省加强出海口建设和口岸建设,各省会城市和口岸城市在对外开放中的龙头地位凸显。但另一方面,东北地区城市的对外开放水平与沿海城市差距巨大;内部也存在不均衡现象。今后要采取扩大进口、做好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打造一批外贸龙头企业、大型物流企业,以期进一步加大东北对外开放的步伐。

东北城市;对外开放;国际金融危机;通道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地区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缓慢,特别是在对外开放方面显得相形见绌。总体来看,东北地区的经济外向度较低,对外开放存在严重的内部不平衡现象。2009年7月,国务院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8月,国务院通过了《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9月23日,俄中两国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这三个国家战略的出台,奠定了东北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东北地区除辽宁省外都是内陆省份,没有出海口,这一现实多年来严重制约了东北的开放步伐,黑、吉两省为寻找出海口在坚持不懈地努力,目前已初见成效。随着出海口问题的解决和通道建设的进展,必将带动东北地区乃至整个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东北三省应对金融危机促开放

(一)辽宁省采取的措施

在东北三省中,辽宁省的对外开放度最高,也最为活跃,执三省牛耳。金融危机使辽宁省的外贸遭受严重挫折。辽宁省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外贸进出口。2008年8月,辽宁省政府就规定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在2009年底之前,免收河道工程维护费、价格调节基金等1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2009年7月9日,辽宁省出台《关于支持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外汇政策意见》,主要政策包括允许外商投资房地产;对进出口企业单笔等值3万美元(含)以下的预收货款和延期付款不纳入货物预收汇和延期付汇比例限制;进一步简化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管理手续,来料加工缴费收汇登记比例由20%提高至30%等措施为企业提供更大便利。

这一系列措施为辽宁省创造了良好的竞争环境,2010年辽宁省对外开放有了很大的进展,摆脱了2009年外贸进出口低迷的境况。2010年1—11月,全省进出口总额732.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其中,进口总额339.5亿美元,增长30.9%;出口总额393.4亿美元,增长34.8%,出口增幅高出全国平均增幅3.9个百分点。在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出口170.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7.8亿美元,增长44.2%[1]。

2010年辽宁省多次组织赴日本、韩国、美国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活动。2010年前11个月,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达155.18亿美元,同比增长14.8%,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2010年1—10月,全省有11个市的实际使用外资额超亿美元,其中,大连实际使用外资57.2亿美元,同比增长33.2%。10月26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单体投资额最大的工业外资项目——英特尔大连芯片厂正式投产。11月21日,沈阳市改革开放以来引进的投资额度最大的外资企业——米其林沈阳轮胎有限公司的新厂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4.57亿美元,是米其林在全球最大的投资项目。

(二)吉林省采取的措施

截止到2009年,全省外贸企业已发展到4500户,其中民营外贸企业3700户,占主导地位。面对金融危机,吉林省采取了加强各级各类外贸出口基地建设、推动重点出口商品自主品牌建设以及进一步推动与俄朝经贸合作等八项措施应对危机。2009年5月,吉林省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对在生产经营中确有困难的玉米加工企业,可按税法有关规定缓缴相关税收;二是在金融机构担保的前提下,采取先放后税等快速通关措施,满足企业提高物流速度的需要;三是支持在具备条件的企业设立保税仓库,在边境地区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四是对全省外贸进行实时监测、动态预警;五是对长春139家A类企业,提供“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预约通关、门到门服务、优先申报验放等通关便利服务;六是主动协调大连海关,促进长春内陆港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和第三方物流监管业务的有效开展;七是针对8大工程建设项目,积极主动宣传减免税设备抵押贷款政策,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八是加大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力度,严厉打击走私违法行为。

在一系列刺激和保护外贸进出口政策的指导下,2010年前三季度吉林省外贸进出口总额121.98亿美元,增长52.7%,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4.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29.69亿美元,增长4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进口总额92.29亿美元,增长5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4个百分点。[2]2010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41.65亿美元,同比增长16.77%。引进外省资金实现2209.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4%。

(三)黑龙江省采取的措施

2009年黑龙江省外贸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2009年进出口总值尚低于2007年的水平,是1999年以来的同比首次下降。全省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同比减少63家,其中超亿美元的企业同比减少28家。为扭转2009年黑龙江省外贸和利用外资的严峻状况,2010年实施重点推进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省外即外”战略和“走出去”等四大战略化解金融危机对黑龙江省的负面影响。在全省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黑龙江省的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进展。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184.2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比上年同期增长53.9%。其中,出口116.9亿美元,增长50.6%;进口67.3亿美元,增长60.0%。[3]加强对俄贸易,实现进出口总额57亿美元,增长46.2%,占全省进出口的30.9%。同时加大了对亚、非、拉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安哥拉、马来西亚、印度、巴西等国后来居上,成为黑龙江省主要贸易伙伴。

2010年1—11月实际利用外资24.41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外商直接投资24.02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全省利用外资呈现大项目、第三产业占比双高特征。1—6月,黑龙江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超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22个,投资合同金额占全省外资合同总额的78%。新批外商直接投第三产业项目44项,占全省新批外商投资项目数的63.7%。

二、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通道建设

(一)辽宁省通力打造大连国际航运中心

国际航运中心是以国际航运枢纽港为基础,以港口城市为依托,融发达的航运市场、完善的服务体系、丰沛的物流、众多的航线航班于一体,集聚各种航运要素的经济区域。200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2007年9月国家批准出台《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规划》;2009年国务院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赋予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产业聚集区的重要功能定位,大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指向越发明确。

2009年,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总体规模和服务能力继续显著提高。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大窑湾二期集装箱码头4个泊位、矿石专用码头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以及庄河港、旅顺新港通过国家口岸对外开放验收。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约2.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457万标准箱,分别比上年增长9.8%和0.8%;空港完成旅客吞吐量9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4%;新增水路运力31艘、100万载重吨;完成港航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新增泊位4个,新增通过能力3000万吨。[4]在“十一五”期间完成港口建设投资177.5亿元,较“十五”期间增长66%,相当于再造一个大连港。

围绕航运中心建设,大连积极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大连港集团通过认购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增发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大连港集团还与丹东市政府共同合作开发东港市海洋红港口岸线及临港产业园区;在辽西煤炭大通道项目上,大连港集团与葫芦岛市政府等单位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以大连港为核心的辽宁组合港口集群正在逐步形成。同时,大连港进一步加大国际、国内航线的开辟力度。新增大连至高雄、台北桃园航线,联合27家东北腹地及环渤海区域的机场,新增和加密联盟航线11条,以大连为中心的东北及环渤海区域支线航空网络正在逐步建立,大连机场各项主要指标继续保持东北12个机场首位。

(二)吉林省对朝、俄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吉林省的对外开放水平相对滞后,这与吉林省没有出海口关系密切,因此,解决出海口和通道建设是吉林省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自从20世纪90年代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计划实施以来,朝鲜就一直回避跨境陆桥通道的外部资金建设问题,而2010年朝鲜在经济政策上的调整,为吉林省的通道建设解决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朝鲜罗津港为不冻港,吉林省一直在与朝鲜就罗津港的租让进行谈判。2009年10月,大连创立集团珲春创力公司获得罗津港1号码头开发及独家使用权,期限为10年。目前1号码头泊位工程已经完成,航道开通后可开展内贸煤炭运输,并可发展面向日本和太平洋的出口物流,困扰吉林省多年的出海口问题终于得以解决。中朝圈河——元汀跨境公路桥的修复通车是中朝在跨境通道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圈河元汀国境桥建于1938年,桥面严重老化,无法满足口岸通货过客需要,经珲春市和朝鲜罗先特别市协商,决定2010年3月15日开始维修该桥,2010年6月14日工程已经完工并恢复通车。2009年11月,经珲春创力公司与朝方合作方的努力,朝鲜中央政府批准了由中国珲春创力公司与朝鲜罗先强盛贸易会社合作改造此公路的项目。

中俄珲卡铁路是中俄间第三条铁路通道之一,但在中俄经贸中发挥的作用远不及绥芬河和满洲里对俄铁路。因此,珲卡铁路应尽快恢复正常运营,否则吉林省将在中俄经贸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有所降低。俄扎鲁比诺港基础设施差、吞吐能力低是影响珲春对外通道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经珲春市政府积极协调,俄罗斯扎港方面(AS公司)与东北亚公司就改造扎鲁比诺港集装箱码头项目签订了合作意向,有望在近期得到实施。

(三)黑龙江陆海联运大通道建设

黑龙江陆海联运,是指货物经由牡丹江、绥芬河,到海参崴后出海至日本、美国以及我国沿海一带城市的一条陆路和海路相结合的大通道,俄方提供的中转口岸包括海参崴、东方港和纳霍德卡港。过去黑龙江省商品外运,大多是经由大连港走海路,或经由山海关陆路直达,由于哈大线、京哈线和京沪线等铁路运力的瓶颈制约,使企业成本增加,削弱了产品竞争力。通过借港出海至少要省下近1000公里铁路运输,直接减轻了哈大铁路和大连港运输的压力,为黑龙江省外经贸的大发展开辟了新路。2007年,国家海关批准牡丹江市区为中俄陆海联运大通道启运地。2007年9月28日,首批12个集装箱231吨货物由牡丹江起运,经绥芬河口岸出境至俄罗斯海参崴,于10月15日顺利到上海宝山码头,标志着陆海联运大通道的正式开通。随后连续两年进行了两次试运行,2010年4月30日和6月9日,华晟国运物流公司已分别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运送40个集装箱的大宇铜版纸至上海,实现了跨境运输、借港出海的战略构想,开创了中国内贸货物跨境运输的先河。筹备开通“中俄外”、“外俄中”等多种模式的国际货运航班将指日可待。

2010年8月,绥芬河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务院10个部委联合验收组正式验收。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目前已经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山东浪潮集团、中国邮政物流速递公司、韩国釜山港湾公社等知名企业签订了入区协议。同时,由牡丹江华晟国运物流有限公司承建的陆海联运大通道平台建设项目——牡丹江城市功能化物流中心正在加紧建设。项目投资全部完成后,将形成40万个标准集装箱的年吞吐能力。

三、东北主要城市对外开放情况

(一)沈阳市对外开放情况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以沈阳为中心,半径150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8大城市,构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

2009年沈阳进出口总额65.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7.7%。其中,进口总额30.5亿美元,增长1.4%;出口总额35.2亿美元,下降14.3%。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710个,合同外资额120.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54.1亿美元,增长2.3%,引进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50个。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同金额10.8亿美元,下降1.1%;外派人员1.3万人次。

2009年2月,沈阳保税物流中心正式获批设立;9月顺利通过验收;10月正式封关运行。沈阳保税物流中心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一期建设750亩,总投资5亿元。目前已完成了与天津大田物流合资合作,吸引了清华同方、沈阳机床等30余家企业在园区开展保税业务。通过该保税物流中心,可以使辽宁各港口成为沈阳的出海口,使沈阳由内陆城市变身为“近海内陆城市”。预计到2012年,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货物量达到5000万吨,加工贸易总值实现200亿元;到2020年,进出口货物量达到3亿吨,加工贸易总值实现1000亿元。

(二)长春市对外开放情况

长春作为东北地区内陆开放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对外开放平台,2008年12月,长春内陆港正式启动。以前,长春通过港口出口,需要将货物运到大连后再办理出口手续,内陆港的建成使货物在内陆港就可办理出口手续,一关三检后,一次放行,直接通过大连港出口。长春内陆港基础建设分为两期,设计年吞吐量可达15—20万箱。长春内陆港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一周后,吉林内陆港正式投产,年发送6万标准箱。2009年,长春内陆港集装箱班列完成4.77万标箱,吉林完成3.2万标箱运量。2010年以来,长、吉两个内陆港更延续良好态势,集装箱量突飞猛进,2010年前6个月长春完成33742标箱,同比增长1倍;吉林完成15970标箱,同比增长35%。长春、吉林内陆港项目是国内首次按照口岸业务模式对铁路货场进行定制化改造的范例。

为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从2005年长春每年举办一届东北亚博览会,已历时6届。2009年第5届东博会签订投资合同项目252个,总投资额达到1711.68亿元人民币,比上届增长61.5%。2010年第6届东博会对外贸易成交额达5.85亿美元,其中出口成交额5亿美元,进口成交额0.84亿美元;引进域外投资1589.3亿元人民币(含国外投资23.74亿美元)。签约项目中,超亿元项目230个,超10亿元项目36个,超百亿元项目1个。

(三)哈尔滨市对外开放情况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在便利的铁路、水运、空运基础上,哈尔滨正在打造航空、汽车产业城。哈尔滨具有历史形成的航空及汽车产业发展基础,哈飞集团、哈汽集团是航空和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而东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铝镁合金加工基地。产业城定位为民用航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总占地面积60.7平方公里,其中已开发用地26.7平方公里。2009年一汽哈轻十万辆轻卡工程奠基、哈建成集团专用车项目奠基、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制造中心新厂房奠基,14个重点项目陆续开工上马,已完成投资28亿元。哈尔滨航空、汽车产业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吸引国内外投资。

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哈洽会)是中国政府批准举办的大型对外交易会之一,自1990年创办以来连续成功举办了21届。签订各类涉外合同89.5亿美元;签订国内贸易、国内经济合作项目总额1149.7亿元。2010年6月,第21届哈洽会以中俄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两国贸易、科技、投资的有效合作和对接,签订各类涉外合同总额119.1亿美元,签约总额比上届增长33.1%。俄罗斯依然是哈洽会的第一大洽谈伙伴,各参展单位与俄罗斯共签订进出口合同额65.4亿美元,占总签约额的68.9%;经济合作合同额1.5亿美元,占总签约额的85.7%。

(四)大连市对外开放情况

作为东北最大的港口,2009年大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457.6万标准箱,分别增长10.6%和1.1%。空港完成旅客吞吐量955万人次,增长16.4%。全年实现外贸出口208亿美元,同比下降12.7%,降幅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旅游总收入增长14.8%。经过不懈的努力,全年新批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75家,同比增加51家,注册外资74.52亿美元。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实际利用外资43亿美元,占外资总额的80%,外资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大连已成为我国最具开放色彩的城市之一。大连保税区是中国政府1992年5月批准建立的中国东北地区的第一家保税区。2010年4月9日新市区行政体制改革,将金州区二十里堡街道、亮甲店街道整建制移交大连保税区托管,面积250多平方公里,至此,大连保税区已成全国唯一的集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管理于一身的多功能区。凭借巨大的优惠政策,保税区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建厂,成为地区开放的城头堡。

大连金融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北方地区外资银行最集中的城市。目前,已有19家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在连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在大连金融机构已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结算网络,大连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结算中心。大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三大期货交易所之一,也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大豆期货市场。

(五)延吉市对外开放情况

延吉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腹地,是“金三角”内中国方的一个支撑点。延吉市交通十分便利,途经延吉的长春–珲春高速公路已于2010年全线通车。有直通朝鲜罗津港、俄罗斯波谢特港、俄罗斯扎鲁比诺港的公路,有分别通往朝鲜和俄罗斯的国际铁路线。延吉以北有通往黑龙江省牡丹江的铁路与内蒙古至乌苏里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西伯利亚铁路连接,向东与图们–南阳(可抵达朝鲜罗津港)国际铁路相连,图们–珲春至俄罗斯马哈林诺(可抵达俄罗斯扎鲁比诺港)铁路已实现接轨。借助俄罗斯的波谢特港、扎鲁比诺港和朝鲜的罗津港开通了到达韩国和日本的海陆联运航线,成为日本、韩国和北美国家通向中国东北及亚欧大陆最便捷的国际通道和国际客货海陆联运的最佳结合点。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延边州的进出口总额多年来一直为全省第二,仅次于省会长春。2009年延吉实现进出口总额9497万美元;招商引资项目261个,比上年增长69.5%,实际到位资金34.86亿元,增长60.2%;实际利用外资额2393万美元,增长41.4%。目前,延吉共有外商投资企业298户,合同投资总额3694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额为2340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为16071万美元。主要投资领域是食品、纺织服装、医药保健、木材加工、电子、电器、软件开发、服务行业,外商投资中韩国客商居多,有204户。外商投资企业按行业划分,制造业236户,占外商投资企业的79%;服务业40户,占13%;建筑业22户,占8%。

(六)黑河市对外开放情况

黑河市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隔江相望。1992年国务院批准黑河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支持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大黑河岛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从此,黑河成为我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2003年末,经省政府正式批准互市贸易区范围又由原大黑河岛延伸到整个黑河市城区,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打开了全方位对外开放局面。

2009年受金融危机和政策调整等诸多因素影响,黑河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18.9亿美元,下降34.9%。全年引进进口企业2家,具有经营权的外贸企业达到610家。黑河大自然经贸有限公司与俄阿穆尔煤矿业有限公司签订煤炭开采和森林采伐及木材深加工项目,总投资1500万美元;黑河盛安经贸有限公司与俄罗斯盛安经贸有限公司签订布市重汽4S店项目,总投资1200万美元;大黑河岛经贸公司与俄布市罗斯带克有限公司签订出口服装、鞋项目,金额为2亿美元。黑龙江大桥和浮箱固冰通道项目取得进展。黑河港改造工程启动,口岸改造项目二期立项。全市共落实项目237项,其中亿元以上22项;到位资金55.3亿元,增长31.8%。引进外资企业6家,利用外资4355万美元。

四、提高东北城市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

在全球化的今天,城市的对外开放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潜力和趋势的重要指标,要利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时机,加快沿边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打开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1.扩大进口。外贸是否顺差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国家大的贸易政策鼓励出口,对进口则重视不够,而实现进出口大体平衡增长,应当成为外经贸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从东北情况看,除吉林省外,辽宁、黑龙江的出口均大于进口,为此,东北三省应在保证出口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外贸进口的水平,从而带动东北地区外贸以及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2.继续做好区域协调发展工作。2009年10月,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国务院建议“成立东北行政首长协调机制”。在当前四大板块经济体中,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推进的省际行政长官协调机制还是首次,这一方面说明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视;另一方面说明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东北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行政首长协调机制要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前提,利用市场手段,使资源的基础作用发挥到最大,实现双赢局面。比如,大连港作为重要的港口,不仅是辽宁的出海港,同时也是黑、吉和内蒙古东部共同的出海港,需要做好协调工作。

3.打造一批外贸龙头企业。目前,东北地区的外贸公司一是数量少,二是规模小,且大多数外贸企业从事能源和重工产品贸易,从事轻工业贸易的相对较少。根据东北外贸企业的这些特点,东北地区必须打造一批外贸龙头企业,利用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推进东北地区整个外贸业的发展。同时,加大对轻工业出口企业的扶持和政策导向力度,在出口退税方面给予优惠。

4.培育和打造大型物流企业。吸引列入世界500强的物流企业和国内大型物流企业进驻,鼓励和扶持以华晟物流为代表的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批集团化、集约化运营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整合和培育现有运输公司等中小型物流企业。推进农副产品加工和现代制造业物流业务的分离外包,培育一批第三方现代物流企业,促进商贸、农业、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有机融合、联动发展。

5.提升与俄罗斯的贸易水平。由于地缘因素,中国东北把俄罗斯作为对外贸易的重点。2000年以来,俄罗斯与中国东北的贸易合作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东北各省对俄贸易的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黑龙江省一直处于对俄贸易领先地位,2007年突破了百亿美元大关,辽宁省对俄贸易额位居全国第三位。吉林省近年对俄贸易增长也较快,但因起点较低,到2007年才达到8亿多美元。边境小额贸易一直是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主要贸易方式,而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则数额较小,贸易方式的单一限制了贸易的大幅度增长。

6.提高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东北各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东北地区开放要大力发挥自身的产业优势。2008年,东北三省农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比重达到13.1%,但是出口的大部是初级农产品,因此须从育种改良、种植工艺、加工标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快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提高示范基地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农户的质量安全意识及应用技术的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具有较强牵动能力的绿色食品加工群体,积极引导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坚持依靠规模培育品牌。

[1]辽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外贸出口增幅较大[R/OL].http://www.stats.gov.cn.

[2]吉林省统计局.前三季度全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R/OL].http://tjj.jl.gov.cn.

[3]黑龙江省统计局.前三季度全省宏观经济形势分析[R/OL].http://www.hlj.stats.gov.cn.

[4]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小组办公室.关于2009年大连国际航运中心推进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的报告[R/OL].http://www.lncom.gov.cn.

New Development of China Northeastern Cities’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WANG Jin-song,WANG Hui

(Institute of Urban Development,Jil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Changchun 130033,China)

Since 2010,as the cloud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have been dissipating an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the opening up of the three provinces in northeastern China has obtained new progress,embodi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arine outfall and ports.The provincial capitals and coastal cities play a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opening up.However,the level of opening up in the northeastern region has a huge gap compared with other coastal cities in China;besides,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exists in the cities.To increase the pace of opening up in the northeast,several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future,such as expanding import,balancing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creating numbers of leading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and large-scale logistics enterprises.

northeastern cities;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construction of channels

F127.3

A

1008-2395(2011)05-0124-06

2011-06-26

王劲松(1969-),男,吉林省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王晖(1977-),女,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东北亚国际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