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民生史观与毛泽东唯物史观比较研究
2011-08-15颜文强
颜文强
(漳州师范学院政法系,福建漳州 363000)
孙中山民生史观与毛泽东唯物史观比较研究
颜文强
(漳州师范学院政法系,福建漳州 363000)
对孙中山的民生史观与毛泽东的唯物史观进行比较研究,指出重视物质生产、经济建设、关心人民生活是他们历史观的共同点。但是,在历史动力与阶级斗争、国家学说上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孙中山的民生史观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表现,他认为“民生”、人类求生存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是历史的病态,国家是武力造成的,只有阶级调和、人类互助,社会才会进步;而毛泽东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孙中山;毛泽东;民生史观;唯物史观
孙中山、毛泽东是20世纪两位伟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起共和而终帝制”的“第一人”,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们的思想非常宏富与庞大,几十年来学术界对二者思想的研究都已非常系统深入。将两位伟人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著述近年来也开始有所增多,但几乎都是局限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领域,涉及哲学范畴的文章仅2篇[1-2],而且都是仅限于从“知行观”方面进行比较。有鉴于此,本文试从孙中山的民生史观与毛泽东的唯物史观进行比较,以期对两位伟人思想比较研究领域有所拓展与完善。
一、孙中山民生史观与毛泽东唯物史观的相同点
民生史观是孙中山历史领域哲学观的精炼概括,与“世界进化论”、“知行认识观”共同构成了孙中山系统性、完整性的哲学体系。孙中山民生史观重视民生与毛泽东坚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重视经济建设有着相似之处。
出身贫寒的孙中山从小对人民生活的困苦有着深切的体会,因而对近代中国经济落后、民生凋敝的社会现象有着深沉的忧虑。他把“民生”问题列为“三民主义”之一,作为革命奋斗的指导思想。他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吃饭是民生的第一个重要问题,穿衣是民生的第二个问题。”[3]355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民生的需要,从前经济学家都是说衣、食、住三种,照我研究,应该有四种,于衣食住之外,还有一种就是行。行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需要;行就是走路。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不但是要把这四种需要弄到很便宜,并且要全国人民都能够享受。”[3]411
孙中山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因而对发展中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进行了深入思考,精心设计构思了一幅把中国从落后农业国到实现工业国的宏伟蓝图——《实业计划》。《实业计划》中重视铁路、海港、农业、矿业等多方面发展,以实现“事业发达、民生畅遂”之目的。其中铁路建设,孙中山规划了中央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东北铁路系统、西北铁路系统、高原铁路系统、西南铁路系统、西北铁路系统等七大系统;规划修建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南方大港3个一级大港,4个二级渔港,9个三级渔港,15个普通渔业港等;在农业方面孙中山提出用国际先进技术推动粮谷、棉织、丝绸、茶叶、毛皮等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通过农业机械化生产、科学管理方法、农业立法等途径,克服传统农业自发无序、效率低下的缺陷,以实现传统农业现代化。由此可见,孙中山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只是由于当时主客观原因所限,《实业计划》未能施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重视生产、发展经济,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索。
早在1928年《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毛泽东就讨论了土地问题的重要性。1934年《我们的经济政策》中指出:“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我们的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社。”“为了革命战争,为了民族利益,认真地进行经济建设工作。”[4]130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侵略军的野蛮进攻、国民党的包围封锁,毛泽东号召根据地机关、学校、部队尽可能实行生产自给。为此,毛泽东连续撰写了《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一书、《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组织起来》等文章,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指导方针,成为当时根据地生产运动的基本纲领。在1945年陕甘宁地区劳动英雄和模范作者大会上毛泽东作了《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的讲话,指出:“不但要组织农民生产,而且要组织部队和机关一起生产。”[5]1017毛泽东在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明确地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他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5]1079毛泽东这一论断从根本上确立了生产力标准,将生产力标准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成败的得失。毛泽东在为延安《解放日报》写的社论《游击区也能够进行生产》中指出:“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5]1024
可见,孙中山和毛泽东尽管代表着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历史观,但是他们都十分注重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关心民众疾苦,体现了两位革命家为人民谋利益、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和广阔的胸怀。为使中国走上现代化、工业化道路,实现国家独立富强、民族解放、人民生活安康,两位伟人都用自己的毕生心血做出了积极探索,为我们留下了重要的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
二、孙中山民生史观与毛泽东唯物史观的不同点
由于不同的经历、学识和阶级条件,孙中山和毛泽东在历史动力、阶级斗争和国家学说的论述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关于历史动力
孙中山不仅认为自然界是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而且把人类社会也看作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进化的过程。他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人同兽争,不是用权,是用气力。第二个时期,是人同天争,是用神权。第三个时期,是人同人争,国同国争,这个民族同那个民族争,是用君权。到了现在的第四个时期,国内相争,人民同君主相争。在这个时代之中,可以说是善人同恶人争,公理同强权争。到这个时代,民权渐渐发达,所以叫做民权时代。”[3]261孙中山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化的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有着客观规律,这是难能可贵的。
然而对于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孙中山认为是民生。他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从字面理解,民生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生活”、“生计”指社会经济生活问题,二是“生存”、“生命”指“求生存问题。”因此有学者认为孙中山的民生史观是二元论。①学者韦杰廷先生于1985年再版《孙中山哲学思想研究》一书指出孙中山的民生史观是二元论。实际上,孙中山关于民生的含义都紧紧围绕“生”字,“生活”、“生计”也为了人类“求生存”。这在孙中山《民生主义》演说中有所体现,他在具体引用“民生”一词时,基本上都是指人类“求生存问题”,但已将“民生”学理化、抽象化,超出了具体定义的内容,如他指出:“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3]391说明孙中山把物质生产与民生问题分别对待。孙中山进一步把民生作为“历史的中心”和“原动力”,他说:“工业实在是要靠民生,民生就是政治的重心,就是经济的重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重心,好像天空以内的重心一样。从前的社会主义,错认物质是历史的中心,所以有了种种纷乱。……我们现在要解除社会问题中的纷乱,便要改正这种错误,再不可说物质问题是历史中的中心,要把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以民生为社会历史的中心。”[3]377“民生问题才可以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3]371,“民生是社会进化的重心”,“历史的重心是民生,不是物质”。孙中山认为民生不仅是历史的重心,也是社会历史进化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是社会不断进化的法则。他说:“古今一切人类之所以要努力,就是因为要求生存,人类因为要有不间断的生存,所以社会才有不停止的进化,所以社会进化的定律,是人类求生存。人类求生存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3]369“人类求生存是甚么问题呢?就是民生问题。所以民生问题才可以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3]371这里显然用人类生存意志、生存欲望代替了生存实践活动本身,把“民生”归结到精神层面、社会意识层面,认为是人类的精神推动历史不断进化发展的。民生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演变,决定着社会政治的变革和社会道德的进步。这是以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唯心史观的体现,否定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进化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由此可见孙中山民生史观认为民生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毛泽东,与孙中山民生史观不同,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矛盾才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事物的运动和发展。”[6]140毛泽东引用了大量事实,系统论证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表现在人类社会上,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历史不断前进和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基本矛盾,这是唯物史观的基石,毛泽东将这两对矛盾概括为“社会基本矛盾”。早在1937年《矛盾论》中,毛泽东就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提法,主要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了一系列阐述和发挥,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1957年,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斯大林在一个长时期里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直到他逝世前一年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才吞吞吐吐谈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说如果政策不对,调节的不好,是要出问题的。但是,他还没有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他还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做的讲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7]373然而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以往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相比,有着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激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他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7]372-373在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就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对抗矛盾。从矛盾特点来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基本适合情况下的局部不适合的矛盾,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矛盾的情况。”[8]768也就是说,尽管在某些局部和环节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存在着某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需要不断进行局部调整,但整体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已不再是变革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而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使“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8]767毛泽东进一步指出社会矛盾的解决方式,由于有相适应的一面,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毛泽东这些论断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性质及解决途径和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大贡献。
由此可见,毛泽东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体现,这迥然有别于孙中山的民生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观点。毛泽东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孙中山认为社会的发展是民生即人类“求生存”的推动,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表现。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属于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可见孙中山、毛泽东两人在历史动力方面的观点有着很大不同。
(二)关于阶级斗争、国家学说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由于阶级所限,孙中山承认人类社会在一定时期有阶级存在,但他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在于阶级斗争,而是在于阶级调和;只有阶级调和,人类互助,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那什么是阶级?阶级是如何产生的?孙中山说:“帝、王、公、侯、伯、子、男等一级一级的阶梯,就是从前欧洲政治地位上的阶级。这种阶级,在中国以前也是有地。到十三年前,发生革命,推翻专制,才铲平这种不平等的阶级。”[3]287可见,孙中山所理解的阶级往往与阶层、职业、等级相混同。
孙中山虽然承认阶级、阶级斗争的存在,但他否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他说:“阶级战争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阶级战争是社会进化的时候,所发生的一种病症。这种病症的原因是人类不能生存。”[3]369因而孙中山认为,只有社会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社会才会进步。他说:“社会之所有进化,是由于社会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不是由于社会大多数的经济利益有冲突。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就是为大多数谋利益。大多数有利益,社会才有进步。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的原因,就是要解决人类求生存的问题。”[3]369因而孙中山主张阶级调和论,主张采取“和平解决”的办法来解决经济上的矛盾,用民生主义的办法解决中国各阶级之间的矛盾,主张各阶级之间的“互助”。他说:“(人类)之进化原则,则与物种之进化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道德仁义者,互助之用也;人类顺此原则则昌,不顺此原则则亡。此原则行之于人类当已数十万年矣……”[9]195-196由此孙中山批判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说:“达尔文氏发明物种进化之物竞天择原则后,而学者多以为仁义道德皆属虚无,而竞争生存乃为实际,几欲以物种之原则,而施之于人类之进化,而不知此为人类已过之阶级,而人类近日之进化,已超出物质原则之上矣。”[9]196孙中山的论断猛烈抨击了为帝国主义侵略行径提供理论武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具有进步意义。但孙中山不理解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以“互助”论否认同生产力发展阶段相联系的阶级斗争,显然没有探清社会本质。此外孙中山进一步将“互助”作为历史发展和文明发达的主动力,他说:“人类进化之主动力,在于互助,不在竞争,如其他之动物者焉。故斗争之性,乃动物性根之遗传于人类者,此种兽性,当已早除之为妙也。”[9]394可见人类经济利益相调和,人类互助是孙中山民生史观的理论基础。
由此孙中山进一步认为国家是社会的一个团体。他说:“国家是人类凑合而成”,“是合计几千万的家庭而成的”。“自有人类,即有团体,随世界之变迁,小团体渐而为大团体。蒙昧之世,小国林,以千万计。今则世界强国,大国仅六七耳。”孙中山还从国家的自然构成上说明国家的性质。他说:“然国家之本质如何?……第一为领土。国无论大小,必有一定之土地为其根据地。此土地即为领土。领土云者,谓在此土地之范围,为国家之权利所能及也。第二为人民。国家者,一最大之团体也。人民即为其团体员,无人民仅有土地,则国家亦不能构成。第三为主权。有土地矣,有人民矣,无统治之权利,仍不能成国。此统治权利,在专制国,则属于君主一人,在共和国,则属于国民全体也。”[9]23-24“夫国者,人之积也,人者,心之器也,国家政治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是以建国之基,当发端与心理”,“人心是立国之大根本”[9]214。此时,孙中山把人的思想看成是社会中一切现象的基础,进一步夸大了“心”(思想)在国家和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阶级和阶级斗争史是历史的范畴和广泛的社会范畴。阶级和阶级斗争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它同一切在历史上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社会现象一样,必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而消亡。毛泽东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历史的火车头。由此毛泽东高度重视阶级斗争、革命斗争,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逐渐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是毛泽东革命斗争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成果。这些著作系统阐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阐述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和三大法宝,以及人民民主专政学说。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10]1480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毛泽东把我国的国体称为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也更容易为各阶级和各阶层人民广泛接受。毛泽东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分析了阶级、政党、国家的产生与消亡问题,他指出,剥削阶级把国家看成是永恒存在的,他们怕说阶级的消灭、国家权力的消灭和党的消灭。我们则相反,公开阐明阶级、国家、政党同世界上一切事物一样,也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人到老年就要死亡,党也是这样。阶级消灭了,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一切东西,包括政党和国家机器,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丧失其作用,逐步地消亡下去。消灭阶级、消灭国家权力、消灭党,全人类都要走这一条路,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远景和规律,只有承认这一点,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在对待国家问题上,毛泽东批判了“永恒存在论”和“立即消灭论”。资产阶级竭力宣扬党和国家的永恒存在,歪曲阶级、政党、国家的起源和本质,这是其阶级本性所决定的。他们不懂得历史的辩证法,不懂得阶级、政党、国家是历史的范畴,既不是从来就有,也不是永恒存在,而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现象,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资产阶级认为,无产阶级既然主张消灭国家和政党,就要立即消灭它,为什么还要加强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和政党。毛泽东指出,阶级、政党、国家的消亡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条件不具备是不能消灭的,也不应该消灭。为了将来消灭一切国家和政党,现在要加强无产阶级政党机器、国家机器,这就是发展的辩证法。毛泽东的这些革命论和关于阶级、国家学说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由此可见,关于阶级斗争,孙中山虽然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但认为阶级、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病态,而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阶级调和,人类互助,社会才能发展。关于国家学说,孙中山认为国家是一个团体,是人类互助的载体,民生问题是社会革命的根本原因。而毛泽东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和国家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并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永远存在,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可见,由于孙中山、毛泽东分别代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阶级斗争、国家学说方面的观点有着很大不同。
[1]黄祺.孙中山与毛泽东“知”与“行”思想比较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
[2]夏显泽.毛泽东与孙中山的知行观比较[J].江西社会科学,2003(5).
[3]孙中山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8]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9]孙中山全集(第六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Abstract:This paper tries to research on Sun Zhongshan’s historical view about peoples’livelihood and Mao Zedong’s historical materialism.Their similar views are that they all pay attention to the material production,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peoples’life,but they have large different views in terms of the motivation of human society,class struggle and country theory.Sun Zhongshan’s historical view about peoples’livelihood shows that social consciousness determines social mater.Sun Zhongshan thinks that human struggles for their livelihood are the pow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and the class struggle hamper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the countries are caused by military force.Therefore,Sun Zhongshan thinks that class harmony and peoples’reciprocal help can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human history.However,Mao Zedong’s adheres to historical materialism.He thinks that the contradiction of productivity and human relations among production,economic foundation and superstructure are the motivation of society,the class struggle can promot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 class society,and the country is direct power tools of upper class.Mao Zedong’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hows that the social mater determines social consciousness.
Key words:Sun Zhongshan;Mao Zedong;people’s livelihood;historical materialism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Sun Zhongshan’s Historical View about Peoples’livelihood and Mao Zedong’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YAN Wen-qiang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Law,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 363000,China)
B261;A841
A
1674-8425(2011)12-0072-05
2011-08-31
颜文强(1983—),男,福建漳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哲学。
(责任编辑 魏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