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视角看歇后语的翻译

2011-08-15沈碧萍

关键词:歇后语源语奈达

沈碧萍

从文化视角看歇后语的翻译

沈碧萍

歇后语是汉语习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其翻译有相当的难度,译者不仅要克服语言问题更要克服文化障碍。以奈达的功能对等原理作为理论基础,从文化的角度探讨歇后语英汉翻译的几种方法。

歇后语;文化;翻译;功能对等

一、引言

歇后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它的结构独特并且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歇后语的语言形象生动、简洁干练、幽默风趣,并且富于哲理,是人民大众在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后一部分是解释说明。从翻译角度看,歇后语的翻译并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的层面,更要注意传达对其所蕴涵的文化内容。这也成为汉语习语翻译中的难点,对译者无疑是一大挑战。拟以功能对等为指导理论,从文化的角度对歇后语翻译的策略及翻译技巧进行探讨,以期对歇后语的翻译有一个较为客观的描述。

二、功能对等理论和实质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他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成为现代重要的翻译理论之一,着实解决了跨文化翻译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所谓“功能对等”,就是指在翻译时不刻意地追求文字上的一一对应,而要使两种语言在表达功能上有对等的效果。

在这个理论中,奈达指明“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奈达对于翻译的定义指出翻译不仅仅是要达到意义上的对等同时还要包括语义、语言的风格和所翻译的文本文体的对等,翻译要传达的信息不仅是表面的词汇信息而且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语言的表层形式常常会掩藏源语深层的文化意义并最终阻碍文化交流。因此,根据奈达的理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着眼于让目的语读者体会到源语文化的内涵。根据奈达的观点,直译往往是为了追求形式对等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而为了实现功能对等,意译是主要的翻译策略.意译的主要方法有添加、省略、转换等,通过这些翻译方法可以使目的语读者完整的了解源语的文化内涵,并且对于翻译文本有与原语读者有相同的理解。奈达进一步指出,为了使源语跟目的语功能对等,在翻译时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1)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差异越大,所需的调整就越多。(2)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差异越大,所需的调整越多。(3)源语文本特色越显著,所需的调整越多。(4)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之间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异越大,所需的调整越多。

三、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歇后语作为汉语独特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在翻译时在关注其独特的语言形式的同时要注意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传达,使目的语读者跟源语读者有同样的理解跟感受。歇后语的翻译从文化角度考虑,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直译

对于大多比喻性的歇后语,比喻关系合乎逻辑同时有没有双关语或是谐音词,通常使用直译的方法。这样翻译的优点在于既能传达源语的文化内涵,有保留了源语的结构。在让目的语读者了解源语的语言特点的同时又向其传达了源语的文化内涵。例如:

1.竹篮打水场空。

To draw water in a bamboo basket--all in vain。

2.狗咬耗子——多管闲事尊

A dog catching mice meddles in cat’s business—to poke one’s nose into other people’s business.

3.咱们俩的事,一条绳上拴着两只蚂蚱——谁也跑不了!(老舍《骆驼祥子》)

We are like two grass hoppers tied to one cord,neither can get away!

(二)意译

有一些中文歇后语不能采用直译的方法,同时在英语中有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英语歇后语。这时译者就要使用意译的方法。译者可以采用省略、替代、概括等各种方法进行意译。虽然译文跟源于在结构语法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目的语读者能够更容易的理解中文歇后语所传达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了功能对等。例如:

1.翠喜:(对小顺子)你别理她,这孩子天生“刺儿头”;你跟他说一百句,她是土地庙里泥胎,是个死哑巴。

CUIXI:(to Shunzi)Take no notice of her,the kid’s a born rebel.You can talk to her till you’re blue in face,might as well talk to a brick wall.Dumb as they make’em.

“土地庙里泥胎,是个死哑巴”这个歇后语在中文是用来形容不管别人怎么努力,小孩都不愿意开口说话。如果直译这个歇后语,势必会造成目的语读者的疑惑。而这里意译能够准确的传达它的文化内涵,使目的语读者跟源语读者有相同的理解。

2.可是谭招弟心里却想:骑着毛驴看剧本——走着瞧,看究竟是啥原因。But Tan Zhaodi Was still thinking to herself,“Let’s wait and see what the reason for it turns out to be in the end.”

“走着瞧”的字面意思是毛驴在走路而坐在上面的人环顾四周。但是这个中文歇后语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等着看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当然意译这个歇后语才能传递其文化内涵。

3.这个地区的空气污染仍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The air pollution in this region is still unchanged.

对于这个歇后语如果采用直译的翻译手法,目的语读者一定会觉得很疑惑,不能明白其真正表达的意思。只有意译通过省略前部分直接翻译出后部分的意思才能使等效的翻译。

(三)套译

当汉语的歇后语其比喻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比较难理解时,可以使用套译的方法,用相近意思的英语习语来翻译这样更能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虽然目的语与源语采用了不同的喻体,但是所创造的形象是相同,并且传达了同一种精神,能够取得相同的效果。

例如

1.翠喜:……凭什么受这兔崽子一顿一顿的打?……就给他一个“实棒槌灌米汤”,来个寸水不进,我算是满没有听提,这才能过日子。

CUIXI:……What sense is there in keeping on getting yourself thrashed by Black San,the queer’s brat…… Let in run off you like water off a duck’s back,just pretend he hasn’t said a thing.That is the only way to keep sane.

2.山中无老虎——猢狲称霸王。

When the cat is away,the mice will play.

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四)加注解翻译

有一些歇后语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特色,在翻译时,单用意译的方法仍然不能解释清楚这些歇后语文化内涵。而有一些歇后语的比喻虽然涉及的是一般事物,但是因为源语读者跟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存在不同。对于源于语读者来说不言而喻的东西对目的语读者来说却难以理解。为了让目的语读者有清楚全面的了解,必须加注来交代文化背景。例如:

1.刘备卖草鞋——(1)本行(2)有货。

Liu Bei selling straw shoes一(1)his original profession or calling;(2)(1it)having the goods;(coil)having some special knowledge on a certain subject;learned;competent(Liu Bei,one of the three rulers 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was originally a peddler of straw shoes).

2.八月十五的月饼——一盆子来,一盆子去。

Moon cakes(traditional given to all one’s friends and relatives a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on the 15th of the 8th lunar month)one plateful being brought in and one being taken out;coming and going.

(五)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同时又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有些歇后语要采取直译和意译两者兼用的方法,即直译歇后语的前面的比喻部分,意译后面的说明部分。直译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歇后语的比喻形象、语言风格和民族特色,使目的语在可接受的情况下能领略到源语文化。直译原文的表层含义,而意译说明部分在于揭示源语的意图。例如:

1.“我这个人你也知道,说话向来是‘袖筒里入棒槌’———直出直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You know me—I speak frankly and to the point.”

2.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

Killing the chicken to frighten the monkey———punishing someone as a warning to others.

四、结束语

总之,歇后语的翻译方法比较多,译者要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以达到功能对等。在翻译歇后语时要考虑译者不仅要克服语言障碍同时也要克服文化障碍,这样才能使目的语读者和源语读者对歇后语有相同的理解。

[1]Nida,E.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Nida,E.A&Taber,R.C.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曹禺.日出[M].巴恩斯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

[4]凌利.歇后语词典[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5]郭建中.汉语歇后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翻译,1996(2).

[6]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H 315

A

1673-1999(2011)06-0121-02

沈碧萍(1980-),女 ,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28)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西方文学、翻译。

2011-01-29

猜你喜欢

歇后语源语奈达
一起来说歇后语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再论奈达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知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歇后语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歇后语的拓扑解析
比较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