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跨系统课务工作的协同与整合
2011-08-15丁福兴朱振刚
丁福兴 朱振刚
(苏州科技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多校区、跨系统课务工作的协同与整合
丁福兴 朱振刚
(苏州科技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在当前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办学校区分散、办学形式多样的教学组态下,课务工作有必要进行跨系统的协同与整合。这一系统工程既有赖于全局性的制度安排与资源整合,也有赖于数据库技术的有力支撑。通过建立跨系统DB Link和全方视图的方式来实现不同排课程序之间排课数据的冲突互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跨系统;课务;协同;DB Link;视图
高校课务工作在日常教学运行与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持续扩张,学生数量不断增长,多校区运行成为一种常态,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教学资源冲突的情况。本文拟就多校区、跨系统课务工作的协同与整合问题进行探讨,尝试在统筹优化排课方案方面提出若干制度及技术性的建议。
一、当前高校课务工作的新特点
与十年前相比,当前高校课务工作至少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与要求:
教学任务繁重。办学规模的扩张,直接表现在专业、班级和学生数量的扩大上,自然而然地使得教学任务随之增加,由此带来的排、调、停课等课务工作量也随之加大,工作人员的付出成倍增加。
教学资源紧张。人物 (任课教师)、时间(可用排课时段)、场地 (可周转的排课教室、机房、实验室、场馆)是课务工作中最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不言而喻,三种资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瓶颈,即便是办学实力雄厚、教学经费充足的名牌高校也不免慨叹自己“什么资源都可以增加,就是时间没有办法增加”。
办学校区分散。大学城的建设并没有完全解决各高校多校区运行的办学组态,由此产生了一个校区至少一个课务管理人员的现状,为同一协调问题带来了挑战。课务管理人员之间沟通稍有不畅,就往往带来排课冲突问题。
办学形式多样。众所周知,一所高校的学生除了全日制本科生之外,一般都还有研究生、成教学生、民办学生乃至国际联合教育学生等各种各样的办学形式的生源,而承担对他们的教学任务的往往是同一支师资队伍。这就使得课务工作的协同与整合成为了一个跨处级交流问题,难度更为加大。
课务软件各自为阵。本世纪以来,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纷纷上马了自己的课务管理软件。但由于课务工作分属教务处、民办二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各个不同的教学职能部门,因而多种课务管理系统并存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它既使得课务管理工作的协调存在一定的数据基础,同时又使得该项工作的技术难度大为增加。
可见,高校课务工作要在有限的师资、时间段和场地数量下寻求三者排列组合的较优解(必须现实地放弃所谓“最优方案”的充分理性决策假设),其影响规模大、涉及因素多,已成为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
二、多校区、跨系统课务工作协同与整合的制度安排
为了解决多校区、跨系统课务工作中极易出现的各类资源冲突问题,首先必须由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军人物 (例如主管数字化校园的副校长)出面协调,就全校课务工作的协同与整合问题作出若干刚性的制度安排。现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抛砖引玉:
对教学资源的分配作出相对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讲,场地资源是最便于分配的,但是对于时间资源的划分就不那么容易了。不同性质的课程、不同办学形式的学生占用课时资源的时段就不尽相同,最好作出全局性的统一安排。
对排课的先后顺序进行制度性安排。为了贯彻效率优先的原则,有必要对排课的先后顺序进行制度性安排。例如,数量占绝对多数的全日制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应当最先安排,而数量最少的国际班学生的教学任务往往在最后协调解决。
对课务系统的编码规则进行统一界定。为了交换数据的方便,不同课务系统内部的基础信息编码必须遵循统一的规则,同一对象必须保证编码的一致性,而绝不能各行其事。例如,所有教师的编号必须统一采用人事处编制的工号,所有教学场地应当委托一个职能部门 (例如教务处)统一编制。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统一对象指称的唯一性,准确检测冲突。
就课务工作的协调与沟通机制达成一致。各部门之间课务工作的协调与沟通机制,包括原则、方式方法、联络人员等必须确立并巩固下来,形成正式的文件或谅解备忘录,以供大家共同遵照执行。
三、多校区、跨系统课务工作协同与整合的技术解决方案
多校区、跨系统课务工作的协同与整合既有赖于制度安排的基础性保障,更需要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衡量这一系统工程优劣程度的天然标尺就是看各课务系统之间能否避免排课数据的冲突,能否实现排课数据的动态冲突检测与信息警示。这里提供如下两种技术解决思路与方案:
1.建立通用的课务系统
数字化校园整体建设方案的设计使得通用课务系统的构想成为可能。在同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上安装统一的课务系统软件,各个课务管理工作者在不同的C/S数据库客户端操作同样的课务数据表,只要前文所述的教学资源分配及排课的先后顺序等制度性安排得以贯彻,则排课数据的冲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数据优化问题则可通过协调与沟通机制来进行调整,以“满意”准则达成目标。
2.通过建立DB Link的方式实现跨系统数据共享
物理上存放于网络的多个Oracle数据库,在逻辑上可以看成一个单一的大型数据库。用户可以通过建立DB Link的方式对异地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存取,从而实现课务数据的协同处理。
本文以我校公、民办课务软件为例,说明这一技术解决方案的实施过程。我校公、民办课务软件均采用正方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排课子系统,但两套系统分别为学年制版本和学分制版本,各自管理三个校区的公民办教学信息。以DB Link方式解决排课冲突互检的步骤如下:
(1)建立DB Link
在民办数据库zfxfzb内建立名为xnxfzb的dblink,同时在公办系统gxjxgl内建立名为zfxfzb_A的dblink。建立DB Link后,实际上已经打通了两个数据库之间存取数据的通道,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以视图的方式提取对方数据库中的排课信息,以供检测冲突之用。
(2)建立排课信息视图
排课冲突检测主要是检测教学场地的冲突及任课教师的时间冲突。由于这两种冲突的检测都需要关联多张数据表,因此一般排课程序往往以视图的形式来提取时间及场地占用的即时信息,并作为冲突检测的依据。与单纯系统内的冲突检测不同,跨系统的联合冲突检测需要在己方视图中并入对方系统内的视图信息。为此,双方系统内都要建立全方视图和单方视图,前者供自己的排课程序检测冲突用,后者供对方建立全方视图用。
以民办系统内的教学场地占用信息为例。它首先要建立一个民办排课数据的教学场地单方视图jxcdview_mb,以供公办系统调用,同时又要建立一个全校排课数据的教学场地全方视图jxcdvie_qx,以供自己系统检测场地冲突信息之用。假设公办系统内排课数据的教学场地单方视图为jxcdsyqk_gb,则民办系统的教学场地全方视图jxcdvie_qx应当以UNION子句并入这部分信息。示范性SQL语句如下:
union all select a.* from gxjxgl.jxcdsyqk_gb@xnxfzb a
(3)排课程序对排课信息视图的调用
当上述DB Link建立成功、跨系统的排课信息视图完整提取之后,公、民办双方排课系统的冲突互检程序就可以顺利实现了,即调用全方视图进行逻辑判断,找出场地或时间占用信息冲突的“雷点”,予以事先屏蔽或者发出即时的警示信息提醒操作者。
当然,公、民办两套系统的排课子程序并非完全一样,数据表结构和一些基本设置也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实际的视图写法和冲突判断程序中还加入了一些关于两个系统之间对照与转换关系的代码,囿于篇幅,不再对这些细节一一赘述。
[1] (美)Benjamin Rosenzweig,Elena Silvestrova Rakhimov著,龚波、徐雅丽等译.Oracle PL/SQL实例精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现代正方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系统管理员手册)[Z].杭州: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08.
[3] 石慧,等.求解多校区排课问题的基因对交叉遗传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46(18):240 -243.
On the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ourse Arrangement under Multi-campus and Cross-system Conditions
Ding Fuxing,Zhu Zhengang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Suzhou 215011 China)
Under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extending scale,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multiplicity of school- running in universities,the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urse arrangement systems is quite necessary.This systematic project not only depends on glob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and resources integration,but also relies on the powerful support of database technology.It is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realize themutual inspection of data conflicts in different course arrangement systems by creating cross- system DB Link and global views.
Cross-system;Course Arrangement;Cooperation;DB Link;View
2010-11-13)
丁福兴 (1973-),男,副研究员。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教研项目 (2009TJA-29):“公、民办课务系统的跨校区协同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