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视野下中国与世界的依存关系探析
2011-08-15李秀芳
李秀芳
开放视野下中国与世界的依存关系探析
李秀芳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对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和支持,同时,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趋频繁,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依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发达国家的经济、金融、贸易等方面的变化往往在第一时间就影响到中国。在开放的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了。
对外开放;中国;世界;依存关系
历史总在重复一种固有的规律。对于中国而言,凡是辉煌与繁荣的阶段,必定有一个开放的国家政策,有一个兼容并蓄的文化环境和一个相对发达的贸易网络;凡是落后且充斥暴力的阶段,则总是处于固步自封的政策环境中,有着排外隔绝的文化氛围,并且极少甚至根本不与世界其他国家交往。可见,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必定是开放的。
一、开放是国际发展的新潮流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闭关锁国带来的只有落后与贫穷,毫无发展动力可言。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这一点,从而使得开放逐渐成为国际发展新潮流。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纷纷制定积极的外交和经济政策,努力吸引外资,提升本国在国际产业链条中的地位。毫无疑问,开放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发展的潮流。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中国有着相同的根本经济制度,两国在历史上也有颇多相似之处,都曾受到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革命成功后都坚持以公有制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时至今日,朝鲜国民生活水平却仍停留在较低的状态,还有相当多的民众处于饥饿的边缘。从某种意义上说,导致此现状的原因之一,在于保守和内敛的对外政策,整个国家陷于与外部隔绝状态,各领域落后的技术与制度无法得以改变。而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的经济成就深为世人瞩目,人民群众不仅解决了温饱,更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起冲击。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经济特区建设则是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经济特区强调对外开放,强调吸引外资,获取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充分开发国内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增加GDP总量,提升群众的购买力水平。中国的对外开放由点及面,从数量较少的经济特区发展到多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并且渐进式开放了多项重要产业和金融领域。国际上甚至有人将中国自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过程称之为“中国模式”,号召一些发展中国家积极吸取中国发展之经验,实现经济的腾飞。国内也有人指出:“中国发展模式就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具体做法的抽象。”[1]显然,“中国模式”与改革开放是密不可分的。
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本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借鉴,实现国家的高速发展。但事实上,一个国家的开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地展开,不能无所顾忌地开放本国社会各个领域。对旧有的体制而言,每次细微的改革开放都是对国家机体的腐蚀部分进行割除,因而在开放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极大的痛苦和艰难。因此,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完整的、科学的、理性的、渐进的规划,其开放恐怕就会带来更大的破坏和悲剧。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世界的稳定与繁荣亦需要来自中国的力量。毫无疑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更加紧密、更加复杂了。
二、开放的中国离不开世界
有人将2010年上海世博会视为中国向世界展示自身风采的重要窗口,今天看来,这毫不为过。中国希望得到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的了解、信任和支持,因为只有与世界其他国家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平共处、互惠互利的关系,才能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赢。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趋频繁,这种交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贸易和金融往来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和贸易往来,中国亦不例外。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历了多年的封闭型的对外政策后,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显得格外重要。整体而言,中国的发展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产业资本供给、产品结构层次、产品出口等方面尚有相当多的不足之处。通过大力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不仅能够较充分地利用中国自身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吸引大量的产业和金融资本,优化产品结构,更能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将更多的实惠带给国家和人民群众。据统计,198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 381.4亿美元[2],而到了2007年,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已达21 738亿美元。排除汇率因素,进出口总额增长了约56倍。在金融方面,中国与世界金融市场的关系也日益密切。人们常说,美国经济感冒,中国经济便跟随打起喷嚏,这其实毫不夸张。以经济的晴雨表——股市为例,在过去,美国股市的涨跌常常通过影响中国香港的H股进而影响到大陆A股,而现在这种影响往往会跳过香港股市而直接作用于中国大陆。中国大陆上证指数从2007年下半年创下历史最高点6 124点之后便开始了绵绵跌期,这除了中国股市自身的估值因素外,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的股指连续大幅下挫也是促成此结果的重要原因。如今,中国难以将自身经济视作永远独善其身的特例,因为中国与世界经济、金融的关系已变得相当密切。
(二)科技和制度交流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已无需进行争议。科学技术落后是中国长期贫穷的重要原因,然而单靠中国自己的力量来研发各领域的新兴技术并不现实,因为这不仅需要天量的研究经费投入,还需要相当数量的人才及研发时间,或许有许多研究成果一经发明便在世界上落伍了。可见,中国与世界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以及各项管理制度交流是十分必要的。上世纪中后期,日本经济的腾飞显然和以极低的代价购得西方当时的先进技术密切相关。当前中国出现了大量的企业管理问题、质量安全控制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而西方有许多管理经验和环境治理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加强中国与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及企业管理制度的交流合作,不仅能减少革新的成本,更能以最短的时间赶超世界先进国家,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
(三)政治和文化沟通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随着中国在经济层面上的不断发展与制度设计层面的革新,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也需要紧紧跟上,否则,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道德沦丧、经济腐败等现象就会屡禁不止,破坏改革开放的整体成果。实际上,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即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政治体制改革,只是到了当今时代这种改革变得更为迫切而已。多年来,中国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的关系,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运行机制以及法律体系及文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三、世界的稳定繁荣离不开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的GDP在全世界中所占比重由20世纪70年代末的1%左右增加到当前的4%。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中国正从一个地区性国家向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转变。
(一)国际经济的增长需要中国
在国际舆论中,美国长期担任着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角色,然而这一角色现今已经开始动摇,作为新兴力量的中国已经跟进。据世界银行测算,在2008年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13%左右[3]。2007年以来,以美元疲软和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新一轮世界经济衰退悄然而至,世界经济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寒冬,随后美国多家投资银行巨头的垮台更说明了这点。在极端恶劣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经济仍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也正是基于此,当今国际经济增长对中国的倚重日益彰显。众所周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虽然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仍就很低,正是这种劳动力的低成本在为发达国家提供着大量的廉价产品。正因如此,中国常常被人称为“世界工厂”,在全球产业链中处在极为重要的产品加工和输出的位置。
(二)国际社会的安定需要中国
早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就已逐步确立。当时的中央政府顶住来自国内外的诸多压力,郑重承诺人民币不贬值,此举为中国周边国家经济的迅速恢复营造了良好环境,同时也展现了一个大国应有的形象。当前,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外汇储备,掌握着大量的美国国债,从而使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的汇率。越来越多的事例告诉我们,国际社会安定需要中国。在政治领域,中国的地位也日益增强。朝鲜核问题一度成为世界的焦点,而解决这一问题不得不考虑中国因素。参与并主持“六方会谈”,充分显示了中国在世界性问题上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中亚问题近年来日渐突出,这充分表现在美国与俄罗斯两个大国之间的利益博弈,中国则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与俄罗斯及中亚诸国建立较为紧密的关系,共同应对一些地区性的棘手问题。
(三)国际新秩序的确立需要中国
随着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不断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后起之秀的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并非易事,在这种新秩序构建的过程中,中国所发挥的作用是他国无法替代的。首先,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在人口数量还是疆域抑或是经济总量上,中国都保持着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绝对优势,新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中国付出努力。其次,中国长期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潜力巨大,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同时也是世界公认的工业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因此,构建新型国际经济秩序不得不考虑中国的作用。再次,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在国际上具有较大的政治影响力,因而新型国际政治秩序的构建亦无法离开中国的参与。
从上述几个方面看,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更加紧密了。可以预见的是,这种关系在今后会得以加强而非削弱,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必将会发挥更大、更广泛的作用,世界也将更加需要一个开放的中国。
[1]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模式”问题研究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9).
[2]王冬,陈锡康.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何在[J].科学决策,1998(1).
[3]本刊编辑部.数字[J].中国海关,2008(4).
(编辑:米盛)
D822
A
1673-1999(2011)07-0009-03
李秀芳(1982-),山东泰安人,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国际冷战史专业2008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冷战史、大国关系。
201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