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和先进性建设

2011-08-15武夷樵

武夷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先进性现代化

武夷樵

(武夷学院 政教部 ,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和先进性建设

武夷樵

(武夷学院 政教部 ,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忧患意识是一种以国家和民族兴衰为己任的情怀。中国共产党人以这种意识分析形势和党的建设问题,每到历史的关键时期都提醒党员防止骄傲自满和盲目乐观,以防微杜渐的健康心理保持党的先进性。毛译东虽然对形势的判断出现了错误,但也是从忧国忧民忧党出发的。邓小平纠正了毛泽东的错误,但同样关注如何防止党内腐败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中央领导始终关注党的建设,以忧患意识提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任务。

忧患意识;党的先进性;毛泽东;邓小平;防腐拒变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程是在曲折的路上走过的,这其中既有革命和建设的艰难,又有在困惑中进行探索的艰辛。忧患意识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又是在不确定因素较多情况下开拓未来的一种心理状态。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是先于实践形成,而是在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来的。在这其中,在成就中潜伏着影响未来发展的问题,挫折又可以使人们更冷静地认识客观形势,通过理论创新和党的建设探索未来发展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以一种忧患意识,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从而在中国现代化追求中保持了自己的先进性。

一、毛泽东的忧患意识和他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忧患意识,就是居安思危的意识。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忧患意识,是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意识。面对着社会发展将出现的新情况,特别是带有风险的新情况,忧患意识是一种不同于消极恐怖或絶望的积极心态,它是在理性地认识客观必然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中面向未来的精神状态。徐复观认为:忧患意识“是从当事者对吉凶成败的深思熟考而来的远见;在这种远见中,主要发现了吉凶成败与当事者行为的密切关系,及当事者在行为上所负的责任。忧患正是由这种责任感来的要以己力突破困难而尚未突破时的心理状态。所谓忧患意识,乃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是精神上开始有了人地自觉的表现。”[1]P32

回顾建党90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是以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在忧患中判断现在和追求未来并从中实现从自在到自为转变的。正是在这样一种意识下,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在反思自身的历史中科学地总结经验,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思维面对新的情况,在提高自身消忧弭祸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开拓出了新的局面。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传统文化中的 “忧国忧民”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使之不断体现出新的时代要求,成为推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每到一个关健时期,毛泽东都以忧患意识判断形势,提醒全党保持健康的进取精神。1944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他就指出:“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2]P902后来,他又说:“应该提起充分的警觉,估计到历史的若干暂时的甚至是严重的挫折,可能还会发生”[2]P932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还指出中国正面临着两个前途,两种命运,要求全党应对挑战,并提出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光明的前途,建设一个光明的中国的任务。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国共产党正实现着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从破坏旧世界转向建设新世界的转变,从以农村为中心向以城市为中心的转变,这就使党面临着新的考验。这时,毛泽东没有被胜利所陶醉,他不仅提出进入城市后,共产党人必须学会管理城市、管理生产,并在此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的任务,而且还以一种忧虑的心态指出:“因为胜利,党內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取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破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长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2]P1328这就以一种忧党意识为共产党人以艰苦创业精神建设新中国提出了要求。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的忧患意识并沒有消除。面对当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政治风波,他结合中国的情况,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提出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并且以这种立论为基础提出了发展生产力,克服官僚主义,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共同奋斗的思想,同时也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主题。

为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毛泽东不仅发动了“大跃进”,而且推行人民公社化。这虽然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但这也是出自对当时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农业落后、人民生活困难的忧虑。后来,面对苏联的变化,毛泽东又以苏为鉴,担心中国“党变修”、“国变色”、“民遭难”,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这其中虽然存在着忧患定势与客观现实的违背,但也体现了毛泽东忧国忧民忧党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失误说明,忧患意识必须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判断上,才能成为开拓新局面的思想前提。一旦出现了忧患定势的错位,就必然导致动机与效果的相悖,并在实践中造成重大失误。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忧患意识新特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轨道上。但这又是以全党解放思想,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前提的。当年,邓小平满怀忧虑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3]P143他认为中国还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强调:“四个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政治。”[3]P234并且提出了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针对毛泽东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误区和实践后果,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如果说我们建国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4]P64通过制定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启动了起来,他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中是非的标准,以富民为前提,认识社会主义在现代化中的价值,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选择。

邓小平把党的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不仅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而且始终关注改革开放中党自身建设的问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面临着新的考验,邓小平不仅怀着忧国忧民之情,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而且怀着忧党之心提出了党的建设问题。他强调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重申党的思想路线,强调党必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早在1980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就明确表示:“赞成陈云同志讲的,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3]P218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都随之发展了起来,党内一些意志薄弱的人把权力视为谋私的工具,违背党的宗旨,脱离人民群众,甚至腐化堕落。对此,邓小平指出:“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么,我们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受面貌’的问题”,而且说:“这不是危言耸听”[3]P403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用主义的蔓延似乎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党内的腐败现象也屡禁不止,并且从基层向上层延伸。中国共产党在前进中的风险越来越突出,邓小平的忧患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他既沒有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掩盖党内存在的问题,也不主张像毛泽东那样用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解决问题,而是主张用端正党的路线和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党内出现的问题。他要求全党坚决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永远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坚持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还把中国国内出现的问题与国际上西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联系起来,明确指出:“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沒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4]P344他还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內部。”[4]P380

邓小平的忧患意识是在对世界趋势正确把握和对中国社会矛盾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与毛译东的忧患意识相比有了更加明确的问题意识。从毛泽东的忧患意识向邓小平忧患意识的转变,体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中,党对关系国家前途和自己发展中问题的关注已发生了目标的不同、认识视角的不同、解决方法的不同。但是,把党的建设作为国家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却是共同的。邓小平的忧患意识体现了对客观必然性的把握和共产党人主观创造性的统一,忧国忧民的情感和对形势的正确判断的统一,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和党的先进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一方面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另一方面也更加突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在现代化中的作用。为此,江译民认为,在中国,要团结凝聚十一亿多人民,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要深化改革,成功地创造人类历史上沒有先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党;要坚持“两手抓”,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关键在党;要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实现长治久安,关键也在党。他不仅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而且还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有忧患意识,要忧国忧民。首先要忧党。”[5]P324他还总结历史得失,分析当今世界一些长期执政的党下台的原因,明确提出:“不解决好反腐倡廉的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就沒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党和政府就会严重脱离群众,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5]P17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因此,必须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以增强走向未来的信心;同时又必须形成忧患意识,以冷静地分析走向未来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胡锦涛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进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市场经济既给中国带来了空前的生机和活力,又形成了许多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以强烈的忧患意识,面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不仅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现代化确立了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也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以强烈的忧患意识保持党的先进性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忧患意识不是“杞人忧天”,而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意识,才会在成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发现潜伏着的问题;忧患意识又是一种崇高目标下的危机意识,正是在忧国忧民中坚持立党为公,才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居安思危,主动克服自身的不足,保持自己的先进性。从执政党建设的角度讲,树立忧患意识就是使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视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永远不脱离人民,坚持执政为民。但是,这种忧患应当是建立在对历史趋势正确把握、对社会主要矛盾正确分析、对形势正确判断、对当前影响党员思想和行为的问题正确估计的基础上的。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统一起来,在防微杜渐中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忧患意识是一种在忧国忧民中形成的不满足现状的精神状态,也是在对未来的追求中对已有的成就进行正确分析,发现成就中那些影响未来发展并可能导致未来失败的因素,主动地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践行党的宗旨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以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辩证思维。因而这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思维品质。

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党的建设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这就使许多关心国家前途的人产生了忧患。但只有在对形势正确分析的基础上,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化消极为积极,主动地消灾弭患。应当看到,在市场化、信息化、开放化的时代,不可预测的因素越来越多,社会风险越来越大。同时,许多党员干部在价值取向上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应当说,当年毛泽东讲的“糖弹攻击”和邓小平讲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不仅沒有消除,而且更加迫切。笔者认为,其根源就在于现代性的悖论。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的特征,它强调理性,重视科学;推崇竞争,追求效率;主张解放,赞美个性。因而在中国现代化中有不可否认的作用。但是,它又是以市场经济为依托成长起来的,因而也就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悖论:理性成为工具理性,效率损害着公平,个性自由变成了个人主义,并使人们在功利性追求中失去了批判和反思意识。忧患意识是一种理想主义下以敏锐的眼光发现问题,并在追求未来中积极解决问题的思想;它不是对现实的认同,而是力求在更高目标下消除影响未来发展的问题。但是,在现代性的悖论下又出现了许多危害党的先进性的令人担忧的问题。

首先,市场原则至上使一些党员陷入了功利主义。市场经济有不可否认的历史合理性,但它只是手段而不能成为目的。因为一旦把与它共生的以个人财富为标态的名誉地位视为目的,就必然使人的灵魂发生扭曲,手段也更加低劣,权力也必然变成一种工具。这就导致了许多党性不纯的干部“权力寻租”、收贿受贿、贪污腐化。一个人一旦把人生纳入这条轨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变成了一种装饰性的语言。

其次,形式主义盛行导致了虚假之风的蔓延。在现代性驱动下,形成了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在这种发展观下,数字成了政绩的标准。这就使一些干部把业绩与经济指标相联系,而不惜牺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更有甚者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编造数字,掩盖问题,欺骗上级,压制群众,形成了“表演性人格”。他们不忧国、不忧民、不忧党,只忧自己的名誉和地位。

再次,消极认同现实造成了不注重学习。忧患意识是通过创造性实践转化为发展动力的。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未知的领域,开拓新局面是党永葆先进性的体现,也是面向未来弭患消灾的要求。现在许多干部有较高学历并有远大抱负,但在市场经济下,这种抱负变成了对地位的追求,学习也走向了形式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逐步萎缩,一旦遇到问题怨天忧人,无以应对,倒是以学历谋官职的风气越刮越烈。

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可以鼓舞人心,赢得人民的拥护,证明自己的事业是正义的;所遇到的困难和对未来的担忧又促使他们更冷静地面对现实,以主动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忧患意识是共产党人从现在走向未来的过程中正确判断形势,不断化险为夷,实现化危为安,并通过自身建设凝聚人民的力量,激发人民的热情,开拓社会发展新局面的思想;也是保持对形势的客观分析,不为已有成就和思维定式所左右,正确处理偶然性和必然性、主观性与客观性、风险性与机遇性等方面的关系,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保证。在现代社会功利主义流行、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复杂、党员思想活跃、不可预测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忧患意识必须成为一种常规思维。

[1]李维武﹒徐复观文集(第3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Suffering Consciousness of Communist Party M embers of China and Advanced Construction

WU Yiqiao

(Politics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

Suffering consciousness is a kind of sense with the rising and falling of a country or nation.Communist Party members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situation and Party's construction with this consciousness.At the critical period,Communist Party members should be reminded of being proud and keeping Party's advance.Mao Zedong had made mistake for judging situation while Deng Xiaoping had corrected Mao's error from the fate of his nation.Communist Party members have been regarding Party's advance as their duty and solve a series of related problem.

suffering consciousness;Party's advance;Mao Zedong;Deng Xiaoping;protest corruption and degeneration

D261

A

1674-2109(2011)03-0013-05

2011-05-18

董四代(1947-),男,汉族,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猜你喜欢

先进性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山东省 发挥少工委组织作用 彰显团属青少年宫为党育人先进性
篆刻
边疆治理现代化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 永葆党的先进性
保持先进性就是走在前列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