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诚信教育的角度谈高校考风建设

2011-08-15吴勇陈迎雪

武夷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作弊诚信考试

吴勇 陈迎雪

(福建师范大学 教务处,福建 福州 350108)

从诚信教育的角度谈高校考风建设

吴勇1陈迎雪2

(福建师范大学 教务处,福建 福州 350108)

考风建设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优良的考风有利于学校教育事业长久健康的发展,然而当前考风不正的现象在高校比比皆是,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本文在研究了高校考风的含义及高校考风不正特点的基础上,从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体三方面对高校考风不正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诚信教育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通过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加大诚信应考宣传力度、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加大不诚信行为的处置力度五措施来加强高校的考风建设。

诚信教育;考风建设;高校;大学生

考风是一所院校的声誉之本和无形资产。优良的考风有助于培植优良的校风,也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考风不正的问题在当今的高校中屡见不鲜,考试违纪、作弊现象已成为大学生中一种由来已久的社会陋习,严重挑衅着考试公平与公正的社会原则,影响和决定着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拷问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如何有效地根除考风不正的问题仍然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热门话题。目前各高校为解决考风不正问题采取了诸如加强考场纪律教育,改进考试方式,实行教、考分离,强化考务管理,改善教育评价体系等多种举措,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学生作弊,但是这只是治了标却并未治本。思想认识是良好考风形成的关键,只有使学生在考试中自觉遵守考场纪律、不愿作弊、不想作弊才能真正杜绝考风不正的问题。考试作弊追根溯源就是学生诚信品质的缺失,因此,学校应通过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自主、自律的考试态度,从源头上扼杀学生考试作弊、违纪的念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考风不正的问题。

1 高校考风及考风不正的特点

考风,就高校而言,即在学校组织的各种考试、考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风气 。[1]它是学校风气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评价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考风建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当前高校考风不正的现象愈演愈烈,并呈现出几个特点:第一,普遍性。考试作弊、违纪等考风不正现象已不是个别高校的问题,而是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据河南某大学调查统计得知,该校总体作弊率约38%。通过向重庆一般本科高校随机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9份,有效率为96.1%,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理、工科生作弊率为66.7%,经、管、文科生作弊为43.1%。[2]由此可见,高校考风不正的现象已属普遍。第二,联系性。考风不正必然要给优良校风和优良学风的形成带来很大的影响。考风、校风和学风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依存。解决考风不正的问题,可以考虑从完善学校校风和学风的角度来进行。

2 高校考风不正的原因

2.1 社会归因

从表面上看,考试作弊是一种校园现象,但深层追究,它其实是一种社会行为,是社会不正之风在校园不断蔓延的结果。“知识无用论”,“一切向钱看”,“关系至上”等一些不健康的社会风气渐渐侵蚀圣洁的校园,特别是在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过程中,有些学习不怎样的学生依靠某些特殊关系找到了较好的工作,这种情况的出现容易扭曲个别学生的道德观念,动摇了其价值取向、是非标准。更有甚者,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只不过是考试作弊,与社会上那些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小题大做。因此考试作弊也被作为一种理所当然的“正确”选择。同时,中国传统上“人情大于王法”,“法不外乎人情”,“法不责众”等错误的社会风气也导致一些监考人员“不得不”为作弊者提供方便,或者自己卷入其中。[3]种种的不良社会习气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影响了高校良好考风的创建。

2.2 高校归因

2.2.1 现行的评价体系归因

高校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只重考试的结果,不重学习的过程;只重分数,不重能力;只重期末考试成绩,而不管平时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这种唯分数论英雄的社会评价体系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维,导致学校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和衡量学生学习好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硬指标和重要参考依据,致使我们的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环节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学生评奖评优要看分数,当学生干部要看分数,入党考察要看分数,毕业求职还要看分数,这种把考试分数看得高于一切的评价方式,必然会引起学生对分数的极度重视,这无形之中使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导致学生不惜采取作弊的方式以获得更高的分数。

2.2.2 高校教师方面归因

有些教师上课只注重传授文化知识,忽视了道德教育,对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更是少的可怜;有些教师对教学不认真负责,上课懒懒散散,根本就不关心学生有没有来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课和完成作业,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学生思想松懈,学习随心所欲,对作业应付了是,遇到考试,为顺利通关,只好采取作弊手段。

尽管各高校对考试都有一整套的考试管理制度,如《考场规则》、《监考须知》、《考试违规处罚条例》等,然而执行起来却大打折扣,有的教师监考松散,“执法不严”、“手下留情”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作弊一旦处理起来是相当严格的,严重的甚至会受到开除的处分,对学生前途的影响较大,故部分老师基于不正确的“同情心”,即使发现作弊,也仅是当时进行制止[4]或睁只眼闭只眼,视而不见,心慈手软,这为学生作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些教师与学生私交甚好,担心严格执行考试纪律会损害彼此之间的关系,于是对学生作弊熟视无睹、无动于衷,久而久之学生亦会越来越不顾忌,作弊严惩这条“高压线”形同虚设。

2.2.3 高校考试制度归因

考试一般被高校用来考查教师的教学成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考试制度本身并非完美无缺,这直接导致考试的检验效果存在一定的缺陷。考试内容上,有些教师为了图省事,在命题的时候缺少变通,出了很多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具有思考意义的内容较少,甚至给出考试的重点内容,给学生作弊提供了可乘之机。考试方式上,“重考试、轻考查”,“重期末、轻平时”,平时对学生要求不高,期末考试一卷定乾坤;不分课程主次,一律采用期末考试,使学生平时松松垮垮,期末穷于应付。在考试形式上,“重笔试、轻口试”;“重闭卷,轻其他”,不分课程性质、特点,采用单一的闭卷、笔试的考试形式。[5]高校考试制度的特点客观上给学生作弊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2.3 个体归因

2.3.1 是非观与道德观有欠缺

从小家庭、学校对大学生包办过多、过细,导致他们对人生观、价值观缺乏思考,对是非、对错不加分析,那些因作弊而通过考试甚至获得高成绩的学生甚至被认为是“有能耐”“有本事”,大家并不以作弊这样一种不劳而获的行为为耻却反以为荣。考试作弊者自身主观上没有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和价值观,平时不用功,学习不扎实,考试时便缺乏信心,手忙脚乱,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

2.3.2 学习目标和人生目的不明确

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以为万事大吉,可以“歇歇脚”了,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对于自己为何读大学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长远的人生规划,失去了学习目标,他们思考的不是怎样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以便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得过且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没有目标和动力的状态下,学习自然成为这部分学生的负担。到了期末考试或其他考试中,为了能在考场上蒙混过关,只能采取作弊这一“良策”。

2.3.3 侥幸心理作祟

几乎每个学生都知道考试作弊被抓到的严重后果。高校对考试作弊者采取勒令退学、留校察看、记过处分或取消学位等严厉处罚措施,但部分大学生仍“以身试法”,是因为很多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那么倒霉被抓现行。有的学生发现那些平时不用功、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考试靠作弊品尝到“甜头”,就容易出现心里失衡,产生“不作弊就吃亏”的畸形心理,为此也萌发了作弊的念头,明知作弊不对,但抱着侥幸成功的心理,一念之差也跟着作弊。

2.3.4 学习动机功利化

部分学生对大学所开设的课程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只用心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或有利于个体就业的课程,而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采取马虎应付,得过且过的态度,考试时难免会发生作弊现象。此外,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与个人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学生的毕业就业、入党及各种各样的评奖评优等都与考试成绩直接挂钩。因此,能否顺利通过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而要通过考试或取得好成绩,离不开学生的刻苦钻研和辛勤努力。一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学生为了获得高分往往想尽各种方法在考试中作弊。而对于那些平时刻苦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了不吃亏,也会不知不觉地参与作弊。

3 加强诚信教育,强化高校考风建设

3.1 加强诚信道德教育

“人无信不立”。考风的建设离不开诚信道德教育,第一,高校可通过开展讲座、图片展、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让诚信深入人心,让学生明白,诚信乃立身之本,做人之道也,促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考试观。第二,在校园内强化诚信光荣、作弊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作弊者受冷眼的文化氛围,使每个学生从思想上筑起诚信的大墙,消除作弊的动机,防范于未然,使神圣的考场真正成为平等竞争的“赛场”。第三,在高校积极倡导和推进诚信考试,让学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在无监考老师的情况下,让学生用自己的人格承诺,用自己的良知监督,从他律过渡到自律,自觉践行诚信考试诺言,从而形成清清白白的考风。通过采取无人监考的方式,客观上提高了学生的自控能力、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端正考风。最后,对考试作弊的学生不要一棍子打死,而应找学生谈心,弄清其作弊原因,找准诚信教育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充分认清考试作弊的危害性,提升学生的道德阈值,最终实现与考试作弊的挥手告别。

3.2 加大诚信应考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

首先,在“两课”教学、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班会、团日活动中增强、融入和渗透诚信教育,提倡“诚信考试、诚信做人”的风尚,在全校形成“以公平竞争为荣,以考试作弊为耻”的观念,营造积极健康的诚信教育氛围。其次,在考试前夕加强学生诚信应考的宣传教育。安排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考试作弊的危害性教育,明确提出诚信应考的要求,让学生充分了解考试作弊的相关处罚规定,提高考生遵纪守法意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橱窗、标语条幅、校报、学生报刊等舆论宣传阵地,加大诚信教育宣传力度,营造舆论声势,广泛宣传诚信应考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树立人人讲诚信、事事守诚信的校园文明新风。要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在校园内弘扬新风正气,鞭挞歪风邪气,营造对于作弊行为象“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舆论氛围,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诚信应考的要求,通过认真学习积极应考,力求杜绝作弊行为发生。

3.3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在高校中,应设立大学生的诚信个人档案,并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管理查询系统,从新生入学开始,为其建立学生诚信个人档案,让大学生充分了解诚信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诚信档案应按实际情况记录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特别要记录学生突出的诚信行为和明显的失信行为。诚信档案一方面可作为学生评奖评优、毕业就业、入党、困难补助的重要依据之一。另一方面,也便于用人单位查询核实相关情况,为诚实守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竞争机会。诚信档案能有效制约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加大不诚信者的“成本”,为大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就犹如给大学生们头上套一个无形的紧箍咒,客观上也会让学生们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全国首个大学生 “诚信档案”公共平台于今年3月17日在北京建立。据悉,开通当天,申请建立“诚信档案”的院校已达到50家,学生人数突破10万人,这50家院校的学生将会优先享受到诚信档案带来的好处。[6]天津师大在开展诚信教育中探索形成的“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量化考核标准,将学生信誉度分为四个等级,不同信誉度的学生享受不同“待遇”,[7]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此外,在学生毕业时,学生的诚信档案随人事档案一起移交给用人单位,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社会,使其意识到诚信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有助于他们自觉地树立诚信目标,增强诚信意识,培养诚信的良好习惯,自觉地维护自己的良好信誉,并将诚信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在此基础上,对违反诚信的行为予以惩罚,使之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大学生的“第二身份证”,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的一个行之有效、值得大力提倡的策略。

3.4 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一方面应当是学识渊博的人,另一方面应当是无上诚实的人。”[8]因此,教师不仅仅是学术大师,更应是做人的楷模。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效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9]。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诚信品格的形成有着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应充分发挥好广大教师在考风建设中的言传身教和积极引导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高校教职工应不断改进师德建设,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有诺必践。在教师当中树立“重信誉、讲信用”的榜样,从而影响和激励更多的学生向他们学习。另外,除了充分发挥好高校各门课程的教学功效外,高校教师还应好好把握“两课”教学的优势作用。应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合理地设计“两课”的教学内容。在高校的“两课”教学中除了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外,还应突出诚信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诚实的品行,自觉塑造诚信人格,从而减轻或消除学生在考试时的作弊心理。在考试方面,教师应多花点心思,考试内容上多些具有思考意义的,考试方式和考试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充分考核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能真正地学到知识并懂得如何具体的应用。教师要真正做到诚信为人,诚信施教,文明施教,努力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人格力量感化学生、影响学生,做诚信为人的楷模。

3.5 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置力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应通过制定一套严格的违规惩罚制度对学生的行为形成一定的控制力和约束力。在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下严格按照有关管理的规章制度对违规学生从严处理,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不能例外,不能对一些有“关系”,走后门的学生“开绿灯”或从轻发落或姑息迁就,否则对考风的建设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功亏一篑。这样失信者才会无机可乘、无空可钻,也才能达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也只有这样各种规则和规范的约束和震慑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对其他学生起到警示和教育双重作用。因此,只有“严打”不诚信行为,严惩那些“以身试法者”,让不诚信者付出代价,才能把不诚信行为扼杀在摇篮里,从根源上杜绝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1]石正义,王德芳.论考风建设与大学生诚信教育[J].咸宁学院学报学报,2004,27(4).

[2]张韩笑.试论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下考风现状及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3]曲慧,李佳静.关于优化高校考风的分析与对策[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8,29(1):73-75.

[4]刘江兵.高校学生考试作弊成因及对策[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2):59-61.

[5]王秦辉.综合治理考风考纪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42(2):137-138.

[6]全国首个大学生“诚信档案”公共平台建立[EB/OL].http://edu.people.com.cn/GB/14161949.htm l,2011-03-16.

[7]张亮.治理考试作弊 促进诚信考试[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86-87.

[8]刘一楠.从考试作弊现象看高校诚信建设[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39-40.

[9]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EB/OL].http://slsyzx.com/showinfo.asp?ArticleID=866,2011-09-18.

On Exam ination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from the Angele of Integrity Education

WU Yong1CHEN Yingxue2

(Teaching Affairs Office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08)

The examination construction is an eternal topic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ny universities,and excellent examination is beneficial to long-term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chool education,but the phenomenon of the examination is not straight in university can be found everywhere,this reflected from a lack of integrity of College Students.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on the meaning of college examin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examination is not straigh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 of the examination is not straight from the angle of socity、university、college students,and advances five 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moral education of honesty,good faith should be admitted to increase propagandist strength,establishing college student credit file,expressing the demonstration effect of teachers and increasing the disposal dishonest behavior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amination from the angle of integrity education.

integrity education;examination construction;university;college students

G641

A

1674-2109(2011)06-0102-05

2011-10-12

1.吴勇(1971- ),男,汉族,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教学质量发展与评价。2.陈迎雪(1986-),女,汉族,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作弊诚信考试
作弊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没作弊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