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时书院教育与理学传承——“杨时教育思想与书院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08-15包佳道

武夷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理学书院思想

包佳道

(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杨时书院教育与理学传承
——“杨时教育思想与书院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包佳道

(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2011年7月27-29日“杨时教育思想与书院文化”研讨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与会专家与学者结合主题发言和分组讨论,主要从杨时教育思想与书院教育、杨时理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杨时思想研究相关的文献考辨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杨时;书院教育;理学

“杨时教育思想与书院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7月27-29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研讨会由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福建省杨时研究会、江苏无锡东林书院联合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昌大学、安徽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武夷学院原党委书记、中国宋明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吴邦才教授和武夷学院党委副书记姚进生教授主持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与会者结合主题发言和分组讨论,主要就杨时教育思想与书院教育、杨时理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杨时思想研究的文献考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杨时教育思想与书院教育的当下开掘

杨时自幼潜心经史,游学问道、著书立说、书院讲学几近一生,长期的治学与教学实践成就了杨时深邃的教育思想,其于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杨时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对杨时思想研究的成果也越来越多,但集中论述杨时教育思想的文章却不多。对杨时教育思想的集中关注,是此次研讨会的一大成果。儒家之学乃圣贤之学,儒家教育是一种生命整体教育,是知与行、身与心、内与外的有机统一。福建师范大学哲学系朱人求教授指出,杨时主张圣贤可学而至、先知先觉,学当志乎圣人,学圣人不仅表层的学习圣人言论,更要深层知其用心所在,常“操心”、正心;杨时的为学次第独具特色,强调学始于致知,其“致知格物”有着向内、向外探求两种不同路径,但最终滑向内求的心学立场;学最终完成则不在知止,更在力行,强调知行合一、身心合一。朱教授直陈杨时之学是行动着的圣贤之学,其以生命整体为中心,注重人格完善、德性培养、生命教育,彰显生命意义和共同理想,最终走向人类生命共同体—天下和谐,这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理论一样于致力构筑人类精神家园的当下教育以重要启示。朱教授将传统儒家哲学精神和现代教育理论结合,深刻揭示了杨时教育思想的本质特征及其当代意义。儒家圣贤之学是经世致用之学,作为一代硕儒,杨时的教育思想鲜明地体现着儒家这种经世致用的特质。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钟俊昆教授就杨时教育思想儒家经世致用的特质作了深入探讨,认为,杨时站在观察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立场上,结合二程学说,整理、诠释儒家经典,积极弘扬传播儒家学说;强调在社会要循道守理、注重品格操守,严守儒家规范,以正德、行孝、谨礼等的儒家伦理教育实现成就儒家理想社会的教化效用;推崇教育的目的是经世致用,注重学以致用,强调教育方法上要精思力行。南京大学博士生、合肥学院思政部讲师陶新宏也强调杨时教育思想经世致用的特质,他指出,杨时教育目标——学至圣人,无非是要使人们的思想行为符合儒家伦理规范;杨时把儒家“四书”、“六经”作为教学内容,取舍标准为是否有益于后世之治;教学方法上注重精思力行。他还在此基础上挖掘了杨时教育思想“尊师重教、学贵坚持、学应有方、互动辩难、以身垂范”的真知灼见对克服我们当前教育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的借鉴价值。另外有的学者还从“杨时的人格魅力”、“杨时的教育哲学”、“杨时尊师重教理念”、“杨时家庭教育观”等角度专门探讨了杨时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杨时教育思想与书院教育双向互动的总体文化语境是宋代理学与书院教育的互动。安徽大学哲学系史向前教授就理学思想与书院教育内在关联作了前沿性的明确深入地专题论述,认为,书院因理学而生,理学又因书院而兴。他指出,理学思想体系中的道统论、理本论、认识论以及修养观、知行观与书院教育体系中的祭祀制度、学规建设、讲学传统以及因材施教、学行结合等教育方法之间内在关联,表明书院教育的形成固然与以往的私学传统、禅林讲经以及当时的科举之风、政治气候等有关,但更直接、根本的原因则是理学思想的指导。点出“杨时教育思想与书院教育双向互动”的总体文化语境。书院教育、书院文化与杨时教育思想双向互动,书院教育造就了杨时教育思想,反过来杨时教育思想促进了书院教育、书院文化的发展。武夷学院程利田副教授强调杨时创办书院、书院讲学,将书院文化建设与理学教育相结合,认为,杨时书院教育穷理、明理的目的体现着理学教育的实质;以“四书”为书院教育的基本教材、教育内容最能体现现实的需要和理学教育的实质;注重立志、熟读自得、启发、默会深思、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教育方法深刻体现了书院教育的理学教育特色。指出这种理学教育和书院文化建设的结合,对后来的理学教育发展、书院理学文化的传播 (特别是经其三传弟子朱熹的发展)和中国书院文化建设和书院制度的推广影响深远。这一论述彰显出杨时教育思想与书院教育的双向互动。武夷学院陈利华副教授则探察了杨时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地域背景,认为,杨时学术成就,不仅得益于个人主观努力与名师教诲,同时也得益于闽北肥沃文化土壤和尊师重学的良好风气滋养,重义轻利、尊师重教、重视立志、学问相长的南剑学风与书院教育对杨时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这一探察从单向角度,揭示了书院教育对杨时教育思想形成的影响。同样也正是依托书院这一载体,杨时成就了他的教育思想,扩大了理学教育的影响,其对我们当代教育发展也有着不小的启示。福建省明溪县委党校李云生老师指出,杨时创办东林书院,于东林书院整理二程著述、传播洛学、聚贤育才,其东林讲学不但具有“传扬洛学、倡道东南、培养才俊,示范、引领后学”的文化史意义,而且对我们当下的教育制度、学术风气、治学态度、人文精神已经和仍将产生深远影响,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另外,安徽大学解光宇教授以紫阳书院为例,举用紫阳书院祀仪、祀位、祀期、祀品、祀器、祀文的大量史料,详细考察了徽州书院的释奠礼,从“释奠”礼这一角度让我们有幸管窥到宋代书院文化之一貌。

二、杨时理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的多维探究

作为承洛(二程洛学)启闽(朱子闽学)的杨时,其理学思想及其在程朱理学(道学)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与会者就此作了多维度的探究,有深入、有创新。

杨时所见在《中庸》,以此享誉当时,其诠解诸经,尤以《中庸解》为有价值,可惜并无完本传世。南昌大学江右研究中心杨柱才教授梳耙《龟山集》与《中庸辑略》相关文献,力图把握散佚文本《中庸解》思想,其论域亦是新垦。杨教授指出,杨时认为《中庸》一书兼备高明中庸,要义在“中道”;认为性即是天命,命即是天理,基本来自二程而较之简略,论气质之性,言刚柔缓急,颇有大程“生之谓性”说的影响在;其主张体验未发之际,体认中和,有着内在的矛盾,但在道学发展中有独特作用,强调“反身而诚”为格物明善的根本方法,主张合内外之道 (即诚意正心与平治天下相统一)。由此,杨教授提出,杨时《中庸解》贯彻了程氏理学的基本思想及其概念,又提出了新问题新思想,具鲜明的道南特色,又有经世致用色彩,在两宋之际的道学史上可谓独树一帜。明确了杨时理学思想的特征与历史定位。

就杨时理学问题与范畴研究,来考察杨时理学思想特征及其在程朱理学(道学)形成、发展中地位,与会者也有所深入。杨时理学的本体论与认识论有着明显的融合众说的痕迹,于此目前学界尚无权威共识。厦门大学哲学系傅小凡教授就杨时理学的本体论、认识论作了详尽而深入的探讨,指出,杨时承继洛学天理本体论,引入张载气论,主张物质性的气在理主宰下化生万物,以“理一分殊”统一精神性本体与物质性存在,纠偏《西铭》“兼爱”色彩;杨时的认识论虽然也有类似程颐“格物”这一向外求索路向的强调,究其根本却更多采纳程颢路向,将“格物致知”的最后指归落实在“反身而诚”上。结合此深入考察,傅教授点出了杨时“程氏正统”、“南渡大宗”历史地位。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包佳道则就杨时“反身而诚”作了探讨,认为,体上言杨时主张即己即物,“格物致知”可从内外两路着手,反求己身具可能性;向外格物尽理,而物多不可穷,反求己身成为必要。转而杨时向内反身而诚。指明其试图折衷二程之说,然着手处仍流入大程之说。福建师范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周燕春通过探讨杨时对《中庸》“诚”的内涵把握,以及其以“诚之”的工夫即“致曲”贯通天道与人道,同时将《中庸》“诚”说与《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道联结起来阐释“合内外之道”。揭示杨时学说承洛启闽,对后世特别是朱熹和王阳明的思想有较大影响。理学乃道德性命之学,德性范畴所涉命题是杨时理学思想研究的重要方面,江西社会科学院赖功欧研究员就杨时立于德性范畴所确立的“尽其诚心而无伪,所谓直也”、“诚则一,不诚则矫诬妄作”、“致知所以明善也”、“所谓率性,循天理是也”四个命题作了思想逻辑与历史地位的考察,揭示了杨时理学思想重理路、秩序、方法的特征与思辨色彩,以及其为宋代理学承上启下中坚人物的历史地位。福建师范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王治伟则深入考察了杨时道德修养观,认为,与大多理学家一样在更高层面上展开对道德修养的审视,杨时重视个人修养,主张去“胜心”、循“天理”,求内心之“诚”,并通过“精一之功”来体验道心,循天理来养正气,以“居敬”的工夫,在坚守道统的同时不断探索、求疑,最终实现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和儒家文化的承传。与会者还就杨时理学中的某一问题与范畴作了较深入的专题考察。南昌大学法学院徐公喜教授从法学的角度对就杨时的“情法观”作了探讨,他从三个为杨时点评过的案例出发,结合宋明理学“天理人欲”、“理一分殊”的理论分析宋明理学的情法关系,揭示了宋明理学情与法权衡的两全之道。还有的学者分别就杨时 “格物致知”、“疑”论、理一分殊、未发已发思想作了探讨。

杨时传道东南,有道南一脉,启朱子闽学,有理学传承之功。从理学传承的角度考察杨时理学的历史地位,也受到与会者的重视。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张品端副研究员考察了杨时在洛学闽学化中的贡献,特别突出了杨时承洛启闽的中介作用。指出,“南剑三先生”师承上是二程到朱熹的中间环节;哲学思想上其除传续洛学,还形成了早期闽中理学,为朱熹思想形成、成熟作了准备;在经典注释上,为朱子完成始自二程重《五经》到重《四书》的转变提供了思想资料。厦门大学哲学系高令印教授从闽中理学产生和理学入闽、二程理学闽中传承系统的考察,以及“闽学是专指闽中朱子学派理学”的概念界定,指出:闽中早期杨时诸理学非闽学,对传统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三、杨时思想研究的文献考辨

杨时一生仕宦游学辗转各地,经历传奇,史籍语焉不详,加之书家各据其说,其中疑惑、误传当是难免。以杨时散佚著述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文献的梳耙、考论,来探究杨时理学思想及其在程朱理学(道学)形成、发展中历史地位,无疑是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

《三经义辨》是杨时从“内圣”之学角度批评王安石新学的著述,现已佚。北京大学哲学系、高等人文研究院彭国翔教授以已佚的《三经义辨》为对象作考证,并考察其在道学取代新学过程中的相关意义,其论题、视角新颖独特,进一步拓展了道学形成、发展研究的视野。彭教授指出,从《春秋集义》、《遂初堂书志》、《宋史》及《四书或问》的讨论可见当时应有《三经义辨》传世,杨时与友人的通信则证明:《三经义辨》乃专书而非单篇文字,其确为针对王安石新学而作;《三经义辨》与新学相抗,关乎内圣之学的根本义理,杨时书信的自述以及《宋史》、《宋名臣言行录》和《中兴小记》的描述,表明《三经义辨》系“正王氏之学谬戾处”的精心之作,在当时实为摧破新学思想基础的重要理论文献;而南宋以后道学群体逐渐得势,《三经义辨》为统治者所重,在道学最终取代新学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彭教授还对该书流传过程及其最终佚失作了文献考证和原因分析。

东林讲学为杨时书院教育生涯最为辉煌的一段,相关史籍皆有所载,杨时诸年谱也有记载,然而时间不一。江苏无锡东林书院朱文杰研究员详细考察了杨时讲学东林书院的原因、时间,指出,杨时仕宦江浙,与常州邹道乡及长期生活在无锡宋代名相李纲关系密切,加之常州一带学术环境、人文思想、讲学条件适于讲学,故杨时于此创办书院、东林讲学;杨时东林讲学从宋元明清以来,无锡地方学者和官修志书及私人著述,一般都明文“十八年”,而依据《杨龟山先生集》所附年谱、宋邹浩《道乡集》、杨时《周宪之墓志铭》、《太湖备考》记载综合考察,杨时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时间实约十四年左右。对一般说法提出质疑,批驳“十八年”大略说法不够准确。中共南平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陈建生先生对杨时讲学东林的时间与地点也作了专门考证。他结合大量的文献与史料,指出:学界一般通行杨时“寓”于常州毗陵十八年说法不妥;综合观之,杨时于政和四年十一月至建炎二年十一月这十四周年期间,先后约有九年在常州毗陵,即使加上政和元年的那一年余,也就是约十年,因此杨时“寓”于毗陵“十八年”诸说不妥。

福建省朱熹研究中心方彦寿研究员就杨时求学程门时而流传下来的“程门立雪”一语,从“程门立雪”典故出处及成语“程门立雪”形成、流传作文献考辨,取材新颖、视角独特。他指出:《辞源》和《古书典故辞典》将“程门立雪”这一典故最早出处归于《宋史·杨时传》不够准确,考之宋元时期相关典籍,最早记载“程门立雪”这一典故的文献是北宋侯仲良的 《侯子雅言》,其次为南宋初冯忠恕《涪陵记善录》,而将此完整保存且为后世所知的是朱熹所编的 《程氏外书》;“程门立雪”作为成语在南宋时并未形成,而元代方回、熊禾的诗,阴时夫《韵府群玉》几处记载,加之《宋史》中《杨时传》,我们似乎可以说,“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在元代已基本形成;然直至入明,这一成语并未广泛流传,其作为一个固定用词并广泛应用当在明清时期。福建省将乐县客家联谊会范立生会长对杨时含云寺讲学的时间作了考证,指出,查阅杨时遗著和南宋至清代的5部杨时年谱,参看当时史实,说杨时含云寺讲学乃晚年告老返乡时没有史实根据,杨时含云寺讲学当在北宋神宗熙宁七年甲寅(1074)和哲宗元符三年庚辰(1100)年间,即杨时22岁至48岁间。

程朱理学思想并非影响着两宋时代,而且影响着而后中国元明清数百年的文化发展,福建师范大学谢重光教授就连城《文溪书院记》载丘麟、童昱学术渊源同为“延平、龟山诸儒之绪”提出不同看法,谢教授指出,据康熙《连成县志》、《临汀记》、民国《长汀县志》等载,丘麟与罗从彦后裔交游,又直接师从杨方(朱子再传弟子),学术上承朱子理学,当时汀州理学士人众多,研习理学书院兴起,南宋后期理学逐渐在汀州传播并取得主流地位;据 《四库全书·康斋集》、《童昱传》、《童氏墓祠记》、《书童寻乐先生父子乡贤传后》、《赠汀州学博邱先生序》等载,童昱为吴与弼门人,其学术有从程朱向陆王过渡的特点,而童氏子孙则完成转型,传授阳明心学,明中后期闽西客地心学兴盛。展现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闽西客地的消长,揭示了杨时理学的后续传承。

[1]福建省社科院宋明理学中心.“杨时教育思想与书院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福州:福建省社科院宋明理学中心,2011.

[2][宋]杨时.杨时集[C].林海权点校.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3]全祖望修定.龟山学案.(《宋元学案》卷25)[C].北京:中华书局,1986.

[4]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陈来.宋明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Academic Education of Yangshiand Transmission of Neo-Confucianism——The Summary of Academic Seminar on the Education Ideology of Yangshi and Its Culture

BAO Jiadao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Najing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3)

The seminar on the education ideology of Yangshi and its was opened in wuyishan,North Fujian from 27th to 29th july 2011.The specialists and academicians combined subject speech and group discussion.It was deeply researched and discussed mainly from educational ideology of Yangshi and its college education,Yangshi's neo-Confucianism thought and its historical state,and the literatures on the research of yangshineo-Confucianism thought.

Yangshi;academic education;neo-Confucianism

B244.7

A

1674-2109(2011)06-0001-05

2011-10-12

包佳道(1979-),男,汉族,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宋明理学。

猜你喜欢

理学书院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朵云书院黄岩店
文理学人
思想与“剑”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白鹿洞书院记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