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生命与文化的深层
——评王俊虎《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

2011-08-15朱智秀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曹禺老舍家族

朱智秀

(河南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河南 焦作454000)

走向生命与文化的深层
——评王俊虎《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

朱智秀

(河南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河南 焦作454000)

老舍与曹禺两位作家是20世纪以来中国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师,“鲁、郭、茅、巴、老、曹”的文坛坐标,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老舍和曹禺在现代中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贡献。两位作家自成名以来,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和喜爱,从他们的作品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从他们的人生经历到性格爱好,从他们的文学观到艺术追求,研究者围绕作家的方方面面都进行过较为深入的探究。在当前文学研究队伍空前壮大、研究方法众多、研究角度各有千秋的局势面前,老舍、曹禺两位现代文学大家早已被进行过显微镜式的观察和审视,后来者若想再有所发现和创新,无论是谁都难免有些望而却步。2009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的王俊虎先生的著作《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却独辟蹊径,用独具特色的比较视域,结合20世纪中国的时代变迁,从文化影响、人的个性心理、文学作品与作家的联系以及人的生命关怀等方面切入,得出了许多颇具启迪意义的见解,不仅为这方面的研究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且在研究方法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的突出特色首先表现在研究视角的选择和研究方法的运用方面。在选择涉足老舍与曹禺研究这一中国现当代文学重要研究领域之后,作者颇具匠心地突破了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思路,走出了对两者进行分别阐释的习惯做法,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多角度观照”的视角和“比较研究”的具体方法,为研究成果的创新和结论的独特奠定了基础。在著作中,作者精心选择了家族文化、女性关怀、戏剧构想、宗教信仰、文学理想、晚年境况六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文化审视,深刻揭示了影响两位大家人生发展和艺术贡献的文化底蕴。对这部著作来说,“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具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使已经相当成熟的单个作家研究在与其他作家的对照之中延伸出许多全新的话题,而且在比较之中开掘了原有材料的丰富内涵,对学术界争论已久的一些问题做出了独到的阐释。如在第六章《同途殊归:以死抗争与勉强善终》中,作者通过细致的比较和分析,给我们有血有肉地还原了1949年10月建国后老舍与曹禺生活、创作的基本情况,他们在新时代到来后都受到了极大的礼遇,拥有了很高的荣誉,但却在具体心态和处境上有很大的不同。老舍全心歌颂新社会、积极追踪时代潮流进行创作、在各种挫折面前对理想坚守而最终因难以忍受迫害自动放弃了生命;曹禺享有盛誉却因无法创作出优秀作品而备受折磨,在惶惑焦虑中煎熬过了晚年。

当代以来,在现代文学阶段作出突出贡献的作家普遍性地出现了创作力衰竭的状况,有的基本停止了创作,有的虽在创作却水平大幅度下降,难以再有杰作问世,郭沫若、茅盾、巴金、钱钟书、沈从文、张恨水等莫不如此。在回答作家们为何会出现如此创作危机时,我们可能给出的常常是“时代原因”这样既笼统又千篇一律的答案。如果认真阅读《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中的第六章,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事情远没有我们想得那样简单,在相同的“时代”面前,具体到任何一个作家,都会有许许多多更为“个人化”的原因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创作心理和动因、不同的理想追求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的强弱……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作家创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比较的视角,我们不仅看清了两位作家自身的生活处境、人生状态、创作发展的内在规律等具体状况,而且认识了“时代”在不同作家身上的投影,这对深刻探究“现代作家在当代的创作困境”这一重要学术问题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其他各章之中,由于比较方法的采用而形成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随处可见,在此不再赘述。

《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的另一个鲜明特色是作者在研究中力求走向生命和文化的深层,使著作表现出了研究者自身的独特风格。著作中,作者通过对老舍和曹禺的比较研究不仅揭示了作家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和创作特征形成的文化成因,而且融入了作者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对生命的独特思考,开阔的文化视野与深入浅出的阐述语言相结合产生了良好的心灵启迪效应,使阅读者受益匪浅。这一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作者力求在中西文化的开阔视野中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层次的审视,其研究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具有超越研究对象本身的普遍价值和意义。在著作中,为了探究老舍和曹禺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对其性格爱好的影响,作者引入了“家族文化”的视角。而对“家族文化”的分析,作者思考的起点是“家”对地球上的“每个人”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家族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逐步形成的。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征,因而形成了西方“以个人为本位”和中国“以家族(家庭)为本位”的不同的社会文化,从而揭示了家族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性格、心理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1]4作者继续对中国的家族文化进行整体的观照和概括,“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光宗耀祖”、“衣锦还乡”、“落叶归根”等我们耳熟能详的话语所蕴含的深刻家族文化意义被准确地揭示出来。而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作者对“以静为特征的东方文化”难以抗拒“以动为特征的西方文化”的现实处境的判断、对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的落后和保守性的认识以及对传统家族文化在“保持社会稳定、传承民族美德、弘扬社会正气、培养实用人才、增强民族凝聚力”[1]5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的肯定为我们全面认识“家族文化”对中国人性格气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这样的文化考察不仅为老舍和曹禺两位作家的研究提供了意蕴丰厚的文化语境,而且为我们全面认识“家族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研究其他作家或反观自我人生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再如在第四章“宗教与文学”中,作者在集中探究宗教文化对老舍和曹禺人生创作的重要影响之前,写出了“中国文人的宗教信仰”一节。这一节的内容非常丰富,作者首先指出了在西方学者的眼中“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这一事实,而在学者亨廷顿看来,全球文明中只有中国的儒家文化是“非宗教”文化。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那么中国“有没有宗教”与“宗教文化呈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就是一个十分令人感兴趣且值得探讨的问题。作者明确指出在中国历史上,“中国本土从来没有像西方那样产生一种压倒一切、处于支配地位的宗教”,“宗教从来没有在文化或政治领域取得过统治地位,中国也从来没有出现过政教合一的统治集团。”那么,中国人与宗教的关系到底如何呢?

对这一问题,作者探究了人类发展过程中宗教产生的历史根源在于原始社会“生产力的普遍落后、人们对物质世界更多的不理解和恐惧,万物有灵论在他们精神世界中普遍占据了统治地位”。而进入文明社会后,中国与西方民族在宗教意识上开始分道扬镳,以农为本的中国人和以冒险著称的海洋文明孕育下的西方人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文化。中国的儒家文化作为非宗教文化在生死问题上的讳莫如深使道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在中国广为流传,但这些宗教文化的共同之处却是难以摆脱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对中国人宗教信仰的特征,作者在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两方面的概括:1.“海纳百川,大肚能容天下各样宗教”,但“其他宗教进入中国必须纳入儒家伦理的框架中”。2.以“灵验”为追求的实用性目的十分突出。如此深入的文化分析不仅超出了宗教对老舍和曹禺影响的狭小圈子,而且达到了对中华民族宗教文化与宗教意识整体思考认识的理论高度。

第二,著作不仅对老舍和曹禺两位作家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而且在研究中充分展示了作者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才情。文学是人学,其表现的对象是包罗万象的人的生活和千变万化的人的性情。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思考渗透进作品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凝聚于他们笔下的人物身上,离开了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和对生命的真切体验,研究者根本无法完成对作家与作品的深层解读。在《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一书中,王俊虎先生凭借自己的博才多学和至情至性完成了对两位作家及其重要作品的独特阐释,在学术著作中融入了自我的阅历和哲思。

老舍和曹禺出生于完全不同的家庭环境,最值得关注的方面是家庭的贫富因素。老舍的家庭贫穷艰苦以致于靠他人的接济才拥有了受教育的机会,而接受什么样的学校教育也没有充分的自由,一切都取决于家庭经济所能提供的最大可能性。曹禺的家庭却是在社会上比较显赫的官宦之家,家里的生活富足奢华,曹禺青少年时期的成长没有过衣食之忧,他全面接受了自己喜欢的在当时的中国可谓最好的学校教育,在南开大学读书不如意的情况下还顺利转入清华大学继续自己的学业,为后来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这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老舍家庭的贫穷和曹禺家庭的富足并不是他们取得巨大成就的决定性因素,人的事业成功、人生成就的决定性因素到底是什么呢?王俊虎先生通过具体的分析告诉我们老舍从贫穷的家庭中学会了勤劳、简朴、正直、乐观与坚韧,形成了理智坚强的性格特点;而曹禺在衣食无忧的家庭生活中充分发展了自己的个性和才情,形成了浪漫、敏感、自由的艺术气质。贫穷和富有仅仅是人成长的外在环境,它们都可以滋养、孕育出优秀的文化精英。作者认为:“家族以及家庭对人的影响除了正面效应以外,也具有负面效应,我们不能因为老舍曹禺最终成名成家而将他们的家族、家庭文化无限抬高,甚至忽视家族和家庭对他们产生的负面影响”。[1]24接着作者具体分析了他们不同的家庭对其人生产生的不良影响。作者对影响个人成才的家庭因素所做的客观分析较好地反映了其对社会人生的真实体验和理性思考。

第三,作者在研究问题时具有现实生命关注的自觉意识,没有为研究而研究,因而常常能够把自己的思考延伸到对当前社会问题和人的生存状态的层面,体现了研究者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

著作的第二章,作者在比较的基础上对老舍和曹禺的婚恋观念与择偶标准作了充分的论述之后,自然而然地把自己讨论的话题过渡到对当代中国社会婚姻现状的探索方面。他说:“老舍传统但不失现代、曹禺新潮但不随便的婚恋模式对步入21世纪的中国当代人来说具有极强的示范意义。理性使老舍没有在那场刻骨铭心、美好曼妙的初恋失败后走向沉沦,反而坚定务实地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伴侣并组建起幸福温暖的婚姻家庭;虽然形式上对爱妻有着类似传统丈夫苛严的要求,但实质上的男女平等使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平等相处,琴瑟合鸣;激情使曹禺大胆走出不满意的婚姻,勇敢追求自己的真爱和归宿,三次婚姻并不代表曹禺朝三暮四、喜新厌旧,恰是他作为现代文明人,认真思考严肃对待男女婚恋的明证。时代发展至今,上个世纪老舍以长篇小说《离婚》总结中国人敷衍、苟且的婚恋模式和家庭生活温吞水的可悲状态,一直演绎到近年热播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中国式离婚》。从老舍、曹禺时代到现在,中国社会有了巨大的发展,GDP在大幅度增长,民主法治在不断健全,但是涉及国人最为根本和重要的婚恋形式,让人吃惊的是竟然没有多大改变,更无大的起色,要么对离婚讳莫如深,谈“离”色变,要么盲目时尚,推崇试婚、流行换妻,变相纵欲。老舍、曹禺无论是从理论抑或实践都给我们现代人在婚恋择偶方面做出了总结和示范,从这一点说,他们对现代中国的贡献也许不简单的限于文学的范畴。”[1]82

从这段引文中我们能够真切地体验到作者论述语言中充盈的激情和对生活现实的诚挚关注,而这样的语辞和段落在著作中随处可见,因而不能不说是作者研究的一大特点。文学是作家至情至性的生命创造,而文学研究一定程度上也是如此。

阅读《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一书,我们将得到许多方面的收益和享受,它不仅能够为研究老舍与曹禺的专业学者提供很好的资料参考和方法启示,而且能够对一般的文学爱好者提供有益的人生启示和精神启迪。由此,怀着乐于分享的心情把这本书介绍给大家,希望有更多的读者从中受益。

[1]王俊虎.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王炳社】

猜你喜欢

曹禺老舍家族
北平的秋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HK家族崛起
《小偷家族》
老舍的求婚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曹禺与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成立始末
曹禺与一出没有鲁大海的《雷雨》
从《日出》看曹禺怎样处理戏剧结构的矛盾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