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的历史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2011-08-15张宪臣
张宪臣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西安710065)
论党的历史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张宪臣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西安710065)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是同党的历史发展相联系的,经过延安时期、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逐渐锻造成为光荣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并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丰富经验。通过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解决了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历史新课题。
历史发展;学习型政党;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历史,是一部重视学习极富创造性学习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在纪念党成立90周年之际,回顾党的历史发展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程,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对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定精神,继续加强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巩固提高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水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是与党的历史发展相联系的。党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程,本人试就延安时期,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几个历史时期加以论述。
一、延安时期党推进学习运动的实践和成果
(一)党在延安时期推进学习运动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
延安时期党实行了重大的战略转变,由国内革命战争转入抗日民族战争。中国共产党要成为抗日民族战争的“中流砥柱”,党担负着新的更为艰巨复杂的任务。毛泽东说:“这样的任务是非常光荣的,但同时也是非常艰巨的。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加强学习,把党建设好,这是全党的历史责任。”
(1)实现党在正确思想理论基础上的团结,是推动学习运动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由于思想上的准备和理论上的修养不足,党内在大革命后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发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错误,给革命造成了巨大损失。1935年1月,遵义会议虽然终止了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但错误路线的思想理论根源没有得到清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蒙蔽着许多工农出身的党员干部,成为执行党的正确路线的思想障碍。因此,加强党的学习,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学习,才能从思想理论上分清路线是非,彻底肃清错误路线的影响,才能实现全党在正确路线基础上的团结,迎接伟大的抗日战争。
(2)实现党在抗日新阶段的路线和任务,是推进学习运动的客观要求。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国内阶段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动。中国共产党适时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毛泽东发出了“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号召。对于党将要实行的统一战线政策,党内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一些人不相信共产党的力量,把抗日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的身上,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主张,放弃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一些人看不到在民族危亡形势下资产阶级和国民党在政治上有转变的可能,有参加统一战线与共产党合作的愿望,拒绝与国民党合作。因此,在全党加强学习和宣传教育,提高全党对新阶段党的任务的认识,提高全党对实行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反对右倾投降主义,克服“左”倾关门主义、宗派主义,保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顺利实施,就成为党推进学习运动的客观要求。
(3)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建设全国性的大党,是党推进学习运动的自身要求。抗日战争开始后,毛泽东和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党的建设新任务。[1]647然而,当时党的现实情况是,一大部分老党员、老干部文化知识水平、思想理论水平普遍较低,同时又受着错误路线的影响;抗战开始后,党的组织和干部队伍发展很快,又有一大批工农出身的人和知识分子加入到党的组织中,使党内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绝对平均主义、极端民主化等有所泛滥。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本质是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在党内就是党性不纯的问题,党的自身存在的思想作风不纯的问题,是与党中央毛泽东提出的党的建设的目标和党担负的任务不相容的。因此,“我们要建设大党,我们的干部非学习不可”。
(二)延安时期党推进学习运动的实践过程
延安时期,党推进学习运动始于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到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大致经历了动员兴起、整风运动和总结提高三个阶段。
(1)1938年10月至1940年初,为学习运动的动员兴起阶段。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向全党发出了开展学习运动的号召。他说:“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所以,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致力解决的大问题。我希望从我们这次中央全会之后,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1]5331939年2月,中共中央专门成立干部教育部,加强对学习运动的组织领导。5月20日,毛泽东在中央干部教育部召开的学习动员大会上作动员讲话,指出:“我们党根据历史的经验和目前的环境在最近发起了两个运动,一个是生产运动,一个是学习运动,这两个运动都是有普遍的和永久的意义。”他提出“要把全党办成一个大学校”,大家都来学习,从中央到基层,包括党、政、军、民、学的,民众团体中的工作干部和学校里的工作干部都在内。1940年初,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规定了各类干部学校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的学制和课程。经过动员和组织,到1941年,在延安的干部中迅速地兴起了一个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党的历史、学习研究中国国情和当前斗争的特点的学习热潮。
(2)1941年5月到1942年底,为学习与整风运动相结合阶段。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批判了主观主义作风,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原则。7月到8月,党中央作出《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和《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号召全党开展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推动学习运动深入发展,并为整风运动的开展作了思想动员。
1942年2月,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随后党中央成立总学习委员会,毛泽东亲自担任总学委主任。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在延安讨论中央决定及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此后延安学习运动转入整风运动,整风运动普遍开始。在整风运动中,全党学习党中央规定的22个文件,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促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实现了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3)1943年10月到1945年4月,为学习运动和整风运动的总结提高阶段。194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党的高级干部再次进一步研究和讨论党的历史问题,整风运动转入第三阶段,即总结提高阶段。这一阶段中,党的高级干部从切身实践经验中,认识了党的历史上的路线是非问题,尤其是1931年初至1934年底这一时期,王明“左”倾路线的性质和危害。1944年4月,毛泽东在高级干部会上作了《学习和时局》的讲话,对学习研究党的历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总结。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了正式结论。这个决议标志着延安学习运动和整风运动胜利结束。同时,为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作了重要准备。
(三)延安时期党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重要成果
(1)以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为主线,大大提高了全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在学习运动和整风运动中,始终坚持对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运用,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达到空前的程度;在学习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通过学习,广大党员干部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且能够运用其解决中国革命中的实际问题。对理论水平较低、文化知识缺乏的广大工农出身的党员干部,也是一次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
(2)以增强党性为目的,促进了党的全面建设。通过学习和整风教育,广大共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认识到“三风”不正问题,是党性不纯的表现。以毛泽东整顿三风报告、《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检查纠正各种错误思想意识,增强了党性,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开始形成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使党在思想上更加纯洁了,组织上更加巩固了,战斗力更加提高了,基本上实现了党中央毛泽东提出的“建设大党”的目标。
(3)以德才兼备为标准,为党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和建设人才。从1938年起,为了适应干部教育的需要,实现毛泽东“有计划地培养大批新干部”的指示,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陆续地开办了几十所干部学校,组织大批新干部和新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分别进入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中央党校、马列学院、泽东青年干部学校、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行政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女子大学等,学习经济、政治、军事、科学和艺术。中共中央领导人对学校教育极为重视,毛泽东、刘少奇、张闻天等常到学校给学员讲课。广大学员经过学校教育和在职学习、整顿作风、调查研究、学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坚定了革命的方向,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他们在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大多数人在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和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建设中,成为党的领导骨干,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二、新中国成立后党在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实践与教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停顿地领导人民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全党工作中心由乡村转向城市,在实现初步社会改革中,实现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为全面有计划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一)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实践
建国初期,我们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艰巨的任务。为了顺利实现革命的转变,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3月和1950年6月,分别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和七届三中全会。这两次会议在对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方针和政策作出规定的同时,对党在新形势下的自身建设和干部的学习问题,提出了新要求。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我们必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指出,如果我们学不会这样一些管理建设城市的知识和本领,“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失败”。[2]1427同时,针对城市环境的考验,毛泽东提醒全党防止居功骄傲,警惕敌人糖衣炮弹的攻击。为此,七届二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干部学习的指示,规定了建国初期全党干部必读的十二本书,这就是:《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论列宁主义基础》《联共(布)党史》《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建设》《列宁斯大林论中国》《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中央规定,三年时间每个干部对十二本书,都要读一遍到两遍。毛泽东说:“如果在今后三年之内,有三万人读完了这十二本书,有三千人读通了这十二本书,那就很好”。[3]261
1950年6月2日到8日,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三中全会,研究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为此,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全党全军进行大规模整风运动的指示》。毛泽东指出,“这件事已成为当前一切工作向前推进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不解决,各项工作便不能顺利地向前推进”。[4]14之后,中共中央编印了《整风学习文件》。1952年初开始,结合“三反”运动,全党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学习文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要方式,以八项标准为内容,开展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整风教育运动。这一时期,中央军委也作出《关于在军队中实施文化教育的指示》,全军普遍开办速成学校,提高干部战士文化科学水平,以便参加国家经济文化建设。
我们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实践,继承和发扬了延安时期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传统,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文化科学水平、以及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本领,同时,消除了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继承和发扬了党的三大作风,增强了党在人民中的威信,纯洁了组织,提高了战斗力和凝聚力,为我们顺利完成土改、镇反、抗美援朝三大运动,为顺利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任务,提供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根本保证。
(二)党在执行“一五”计划时期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实践与教训
1953年6月,经党中央政治局同意,毛泽东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一化三改”: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于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10月,中共中央公布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规定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为了迎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党中央和毛泽东对于加强全党学习,相继提出并作出了一系列决定和部署。
1953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有计划地、系统地翻译出版马恩列斯著作,随后,马恩列斯著作大量翻译出版,帮助全党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
1953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53—1954年干部理论教育的指示》,规定全党干部理论学习的高级组和中级组,在1953年7月到1954年12月的一年半时期内,都要学习《联共(布)党史》第九章到第十二章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部分著作。要求通过学习,都能系统地了解苏联实现国家工业化、农业合作化和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以便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根据我国具体条件正确地利用苏联的经验。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表经党中央批准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宣传提纲》,各条战线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热潮。
1955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里面,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他希望“所有的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地委书记以及中央各部门的负责人,都要奋发努力,在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的基础上,使自己成为精通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专家。一方面搞好政治思想工作,一方面搞好经济建设”[4]93
在全党开展大规模学习的同时,1953年初各地开展“新三反”运动,“发扬正气,压倒邪气”。1954年2月和1955年3月,分别召开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开展揭露批判高岗、饶漱石反党分裂活动,作出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
“一五”时期,全党开展的大学习,推进了学习型政党建设,大大提高了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觉悟,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取得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胜利,提前胜利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任务。
我们不得不看到,这一时期,党在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违背党的实事求是原则的“左”的失误。主要是,在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尤其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错误的批判了党内在合作化问题上的不同意见是所谓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这方面开展的“反右倾”,助长了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急躁冒进情绪。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开展的对俞平伯和胡风文艺思想的批评,混淆了学术与政治的界限,在全国清查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涉及到1200多人,错误的将78人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分子”,造成了建国后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大冤家。
三、在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党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实践和成果
1956年,我国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方向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同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表明我们党自觉借鉴苏联东欧国家经验教训,开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通路。毛泽东当时明确提出,全党在学习马列主义和外国经验时,一定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指出,“社会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斯大林讲得对的那些方面,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我们学习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强调,在学习上一定要反对教条主义。[5]42-43毛泽东的这些指示,为全党在全面建设时期的理论学习,指明了方向。
但是,1958年以后,由于指导思想上“左”倾认识的发展,相继进行了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1959年开始的反右倾机会主义运动,以及1962年以后不断开展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批判运动,使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升级,打断了全面建设的步伐,破坏了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中的民主化进程。“左”倾阶级斗争理论的发展和贯彻,把全党在全面建设时期的理论学习引入歧途,为“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提供了思想理论条件。
1976年10月,粉碎了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结束了延续十年的“文革”灾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党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在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全党全国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空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最显著的特点是,紧密结合建国十七年的历史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总结经验、团结向前。这场学习运动的主要成果是:
(1)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学习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77年2月,两报一刊发表社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同年5月,邓小平就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经中央领导同志支持的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后,全党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学习大讨论。经过这场学习讨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实践是理论发展的动力,实践又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受到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教育;认识到打破僵化,解放思想,才能团结一致搞“四化”,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束缚,从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精神枷锁下解放出来。邓小平在评论这场学习讨论时指出,“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6]143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全党开始彻底纠正1957年以来的“左”倾错误。
(2)通过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的学习和讨论,提高了全党干部和全国人民维护毛泽东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指导作用的政治坚定性。1979年3月,邓小平发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党全国开展了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学习和讨论。通过学习讨论,认识到,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党员、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在这个根本立场上不能发生动摇。认识到,毛泽东晚年虽然犯了错误,但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是大于他的失误的,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思想是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仍然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从而抵制和纠正了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否定毛泽东思想和党的历史,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思潮,使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在“决议”的基础上统一了思想,维护和增强了全党和全国的团结。
(3)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学习,加深了对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的认识,提高了全党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自觉性。1984年6月,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概念,他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据这一理论,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7]62党的十三大正式肯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全党干部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的学习,加深了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认识到,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我们过去犯的错误,都是由于超越了这个阶段;认识到,党在初级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组织和领导人民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实现“小康”目标而奋斗。
(4)以学习南巡谈话为中心,掀起了学习贯彻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热潮。1992年春,邓小平赴南方各地视察,发表了重要谈话。同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将南方谈话向党内传达,兴起了全党全国学习讨论南方谈话的热潮。广大党员干部围绕谈话中提出的一条列重大理论问题开展了深入的学习讨论。这些问题主要是: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问题;关于改革开放也是解放生产力问题;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关于姓“社”、姓“资”的判断标准问题;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问题;关于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问题;关于党的建设问题等。通过对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学习讨论,澄清了许多年没有解决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和错误理论,全党干部思想又一次得到了解放,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大大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
(5)以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中心,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全党开展了关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学习和实践,通过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各方面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党确立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党和政府更加关注民心、民意和民生,密切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发扬执政、务实、亲民的优良作风,推行政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受到群众的普通赞扬;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发展,形成了一套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制机制;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很好地解决了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新课题。
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经验
9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和形成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丰富经验。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下列基本经验,值得坚持和运用。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党学习的基本内容,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和政治水平。党章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每个党员的基本义务。因此,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员干部经常学习的基本内容,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念、方法,提高认识形势、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想、理论、政治水平。在全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2)始终坚持把形势教育和完成党的基本任务作为学习的重点,着力提高全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推动和加强党内学习,总是围绕当时形势和党的中心任务展开的,总是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进行的。当前,我国已进入“十二·五”时期,面临着实现“小康”目标的攻坚任务。因此,学习型政党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这样的形势和任务来进行,以提高全党贯彻执行“十二·五”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根本保证。
(3)始终坚持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主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核心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党成为执政党的条件下,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要始终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主题。在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目标,大力加强党内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党性修养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4)始终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保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健康持续发展。党的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用,是党推进学习运动的基本经验。新形势下要不断总结和创新领导干部学习的体制机制,推动学习实践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要坚持领导干部在职学习的制度,提高党委中心学习小组的学习效果;要坚持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把学习理论,提高认识,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结合起来;要坚持检查考核制度,并把考核学习成绩作为干部选用的条件。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履行党章规定,做学习的模范,作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用实际行动组织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4]马齐彬,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arxist Learning Party
ZHANG Xian-chen
(Shaanxi Provincial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xi’an 710065,China)
The 90-year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s a history of learning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arxist party.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linked 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After the Yan’an period,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new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our party has gradually been forged as a glorious Marxist learning party.At the same time,our party explores extensive experienc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party.By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political parties,Chinese Communist Party finds successful resolu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Marxist ruling party issues.
historical development;learning party;basic experience
D61
A
1009—5128(2011)05—0003—06
2011—03—20
张宪臣(1937— ),男,陕西泾阳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
【责任编辑 贺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