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研究综述

2011-08-15胡尚元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18期
关键词:战略区域思想

李 琪,胡尚元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北京 100069)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研究综述

李 琪,胡尚元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北京 100069)

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曾经多次从不同角度阐述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就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这个专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现就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做一综述。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综述;现代化进程

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以及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而且对整个现代化进程也具有长远影响。新中国建立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十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曾经多次从不同角度阐述这个问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

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术界以及国家经济工作的相关部门,围绕着如何制定和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问题,曾经产生过较大的争议。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来统一全党的认识。此后,学术界开始逐步重视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相继提出,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学术界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现仅就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扼要回顾。

1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

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是基于对历史、国情和世界局势的正确分析。

有论者指出,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形成的国际大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冷战态势趋缓,世界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迅速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有人认为:平衡发展战略的经验教训和纠正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错误,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的差异性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2]。有人则具体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经济变动,认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历史性机遇:(1)世界经济重心正从环大西洋转向环太平洋;(2)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向劳动费用低的地方转移。因此,中国沿海地区已经具备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3]。

2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性质和类型

在发展经济学理论中,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有2种:一种是均衡发展战略,主张消除经济发展要素的地区差异,谋求社会经济的均衡增长;另一种是非均衡发展战略,主张优先发展具有良好条件的区域,以较好的投资效益和增长速度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

有的研究者把邓小平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归为均衡发展战略,有的则把它归为非均衡发展战略。但有论者指出:这2种观点都各有其道理和片面之处,只有将它们综合起来,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本质和全貌。邓小平尊重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强调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这表明,他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绝不是平衡发展战略。他又主张实现共同富裕,反对两极分化,注重对地区贫富差距进行协调。这表明,他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又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非平衡发展战略。如果把它称为协调发展战略,则又不能体现他对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尊重和运用。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深刻体现了对平衡与不平衡辩证关系的把握,是通过协调促进不平衡向相对平衡不断转化的战略。因此,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一种与以往的非平衡发展战略和平衡发展战略都不相同的新型发展战略,可以将其称之为“非平衡协调发展战略”[4]。这一观点在较大范围内得到了认可。

3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

研究者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曾经多次在不同的场合,从不同的层次和视角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做过阐述,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体系。至于这个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研究者的概括则不尽相同。

有人认为,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把握时代主题,提出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第二,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实现有重点、按步骤、分区域的梯度开发战略。第三,指出注重效率提高、先富带后富的发展途径。第四,提出兼顾公平原则、共同富裕理论[5]。有人则认为,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体系包含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途径及政策选择等相关内容。第一,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即非均衡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战略。这也是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中最具创新价值的内容。第二,共同富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邓小平在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所一直倡导的思想。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第四,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还包括一系列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矛盾,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的政策思想[3]。还有人把邓小平区域经济观放在更大的范围内加以考查,认为其逻辑起点有3个层次:反映在全球尺度上,突出表现为“南北问题”,是第一个层次的不平衡;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是第二个层次的不平衡;中国沿海与内地的差距是第三个层次的不平衡。因此,邓小平的区域经济发展观就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加强南北、南南之间的合作,渐次缩小世界范围内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第二,打开国门,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的顺序,逐步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自外向内、由沿海到内地梯度推进。第三,建立经济协作区,促进区域经济相对协调、加速发展。第四,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再通过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帮助内地发展经济,逐步缩小沿海和内地的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6]。

4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主要特征

有人把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特征概括为2点:一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表现为:邓小平这一思想立足于对毛泽东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更符合中国经济起步阶段的实际;邓小平的这一思想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二是承前启后。邓小平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形成了不同于毛泽东时代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其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及其实践结果,又为江泽民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提出做了理论、物质准备[7]。有人则把它概括为5个方面:(1)求实性。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最鲜明的特征。(2)创新性。主要表现为:第一,超越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第二,超越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建设理论,打破平均主义的桎梏,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以局部带动全局的理论范式。第三,在建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运行机制上也做了重大创新。(3)全局性。从区域经济集聚扩散理论看,邓小平的“两个大局”发展构想具有很强的全局性。(4)阶段性。邓小平“两个大局”构想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5)人民主体性。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以人民主体性的历史观为立足点,始终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满足为制定党的各项区域经济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价值取向[8]。有人则专门考查其创新性:一是发展目标创新:部分地区先富与共同富裕。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实质上包含了经济增长与均衡发展2个方面,突破了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片面追求均衡发展的目标模式,切实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发展模式创新:非均衡与协调发展思想“造血”机能。邓小平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是坚持在不均衡中求均衡、非均衡与均衡相统一的非均衡协调发展观,这是其与西方经济学派中片面追求非均衡发展观点的根本区别,也是邓小平同志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之所在。三是运行机制创新:市场机制与区域经济利益主体。市场机制是区域资源配置及经济运行的基础性机制;地方成为区域经济运行的调控主体和发展主体;区际经济关系协调发展成为区域经济运行的重要内容。四是区域政策创新:确立区域对外开放的新思路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依据[9]。

5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绩效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研究者普遍认为,从实施绩效来看,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也并非没有消极影响。

有人认为,在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第一,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的区域倾斜政策,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宏观效益迅速提高。第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配合和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第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配合和促进了对外开放,实现了由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的战略转变。总之,这一战略充分发挥了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有效地利用了国内、国际2个市场、2种资源,促进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是,其负效应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为东西部差距日益扩大,且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结构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这一负效应的产生,从根本上说并非战略本身的错误,而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了“先富后富”的手段,相对忽视了“共同富裕”的约束[10]。有人则以详实的统计资料,从2个具体方面来考查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绩效:首先是从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的实践效果来看,1978~1992年,我国实施了以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沿海地区率先实行开放政策和政策倾斜与资金倾斜策略。其直接效果是:第一,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第二,沿海地区成为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最具活力的经济高速增长区。第三,沿海地区的发展推动了内陆地区的经济振兴。其次是从调整产业结构,以重点带动全局战略的实践效果来看,1982年邓小平提出了我国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实施的直接效果是:第一,把农业放在首位,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第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各种运输线路长度基本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第三,发展教育和科学,激发了全社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这一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地区差距在发展中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在不断扩大。第二,经济总量差距不断拉大。第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距明显扩大。第四,人均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因此,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还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沿海地区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带动内地发展的作用[11]。

6 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理论透视

有些研究者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从不同视角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进行透视。

有人以耗散结构论中的非平衡理论来观照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1)“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性质。系统中新秩序的产生必须保持既有的非平衡差异,通过分化产生多种多样的稳定结构,才能实现系统的特定功能。所以,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从实际出发,有先有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只能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非平衡逐步发展过程才能实现。可见,邓小平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首先是一种非平衡发展战略。(2)非平衡中的“熵”观念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协调发展。社会系统内部的“增熵”过程是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系统内部的趋势。应当看到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出现了拉大的趋势,利益群体分化、腐败问题频出、社会治安恶化等现象,表明社会系统内出现“熵”增加。因此,邓小平反对两极分化,注重对地区贫富差距的协调,把差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3)“非平衡是社会组织运动发展的起点”与“两个大局”思想。非平衡是社会组织运动的起点而非终点,邓小平非平衡协调发展就包含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区域经济发展即非平衡发展是实现这个目标的起点,“两个大局”思想则是圆满解决东西部差距问题的关键。耗散结构观点表明,在开放系统中,受各种各样外部条件的不断影响,系统内部不可能处于平衡态,而是表现为一定的涨落,系统处于不断地离开平衡又恢复平衡的运动中,只有这种内部的不停运动变化,系统才可能形成新的有序。邓小平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正是经济体系内部的运动变化即离开平衡又恢复平衡的过程,在这一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中,整个经济系统才能形成新的秩序,即共同富裕[12]。

有人把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与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加以对照:(1)“部分先富”、“共同富裕”与倒U型理论:倒U型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际不平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出由扩大到缩小的倒U型变化。经济发展初期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区际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扩大,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倾向于均衡和趋同。这与邓小平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到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是吻合的。(2)“两个大局”思想与梯度推移理论:梯度推移理论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的理论。根据国际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惯例,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条件占优势和经济优先发展的地区,积聚一定的财力、物力和技术之后,然后再开发欠发达地区,使经济得到全面、健康、协调的发展。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与此契合。(3)经济特区与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他产业发展。邓小平的开放理念使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率先走上了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形成了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4)沿海—沿江—沿边开放与点轴开发理论:点轴开发理论在重视“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随着沿海与沿(长)江开放轴的形成,我国形成了“T”字型的经济增长格局。(5)中国内陆开放与网络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认为,一个地区形成了增长极(各类中心城镇)和增长轴(交通沿线)之后,增长极和增长轴在较大的区域内形成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党的十四大后,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使我国初步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和覆盖内地省会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新发展[13]。

7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者普遍肯定,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种意义就方法论而言主要是:第一,必须与时俱进地探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第二,必须牢牢把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第三,必须实事求是地看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就实践而言,主要表现为:第一,中国当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江泽民“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战略构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西部大开发是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必然实践[14]。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如不少文章只是“跟着感觉走”,不了解有关这一论题的研究现状,一味地重复谈论着众所周知的问题,缺乏新意。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克服。而有些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如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三步走”大战略是什么样的互动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则几乎没有涉及。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本身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同时又伴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这2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等,都是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的地方。

[1]钟亚玲.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探析[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2):4~6.

[2]余茂辉,余维生.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形成的条件[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7):81~85.

[3]吕书正.邓小平的区域经济思想[J].理论导刊,1995(5):11~14.

[4]庞元正.论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2):72~79.

[5]赵坚.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J].理论探索,2004(6):70~72.

[6]魏晓东.邓小平区域经济观初论[J].甘肃社会科学,1994(5):47~50.

[7]赵爽.从毛泽东到江泽民: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历史演变[J].经济问题探索,2001(3):4~7.

[8]王成周.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基本特征[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4(3):12~14.

[9]涂人猛.邓小平对区域经济思想的创新[J].学术研究,1994(4):35~39.

[10]宋岭.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探析[J].新疆社科论坛,2001(3):42~44.

[11]梁剑峰.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践效果评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1):18~20.

[12]李亚军.浅论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3(7):9~10.

[13]李春海.邓小平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J].泰山学院学报,2005(9):11~13.

[14]陈晓娟.论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5(1):15~18.

A849

A

1671-1246(2011)18-0152-04

猜你喜欢

战略区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思想与“剑”
分割区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战略
战略
区域发展篇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