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钢推进“三个转变”过程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

2011-08-15康礼志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三个转变武钢党组织

康礼志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430080)

未来五年,武钢将加快“三个转变”:即实现由单纯的生产经营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一业为主向一业特强、适度多元化转变,由内陆发展向沿海、国外发展转变。加快“三个转变”,作为武钢新时期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理应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和落实好的中心任务,也是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最迫切要求和最大工作实践。

1 武钢推进“三个转变”中从组织层面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武钢推进“三个转变”既是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是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调整,从组织层面,重点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以“三个转变”的思想统领各级领导干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快“三个转变”,必须真正让“三个转变”在各级干部中入心入脑,将“三个转变”转化为具体的行动理念。通过围绕“三个转变”的专题培训、专题调研、专题考察、专题研讨等,努力解决广大干部思想上“不重视转”、“不愿意转”,行动上“不懂得转”、不知道“怎么转”的问题,为加快“三个转变”提供坚强的思想和政治保障。

(2)适应“三个转变”的要求加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调整配备的力度。加快“三个转变”,关键在人,重点在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实现“三个转变”,首要的是抓好班子,带好队伍,选准用好干部。实践证明,用好一个干部,就等于树立起一面旗帜,可以激励更多的干部奋发进取。在领导班子配备中,要进一步加强对领导班子的职能研究,班子成员中要有擅长质量效益的财务、经营管理型干部和“外向型”干部,通盘考虑调整使用干部,科学布局干部资源。在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过程中,要进一步注重品行、崇尚实干,加大外向型、开拓型、管理型干部的培养力度。

(3)适应“三个转变”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三个转变”,必将改变企业原有的时空观念,要求党组织的设置要有新的思路。特别在实现由内陆发展向沿海、国外发展转变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在驻点、驻外人员相对集中区建立党组织的方法途径,力争实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4)以“三个转变”为导向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建设力度。围绕“三个转变”的要求,开展人才需求研究,建立人才发现和储备机制,优先培养和超前储备战略性人才,以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推动“三个转变”的提升,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真正实现抓好人才“第一资源”成为推动“三个转变”、促进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

(5)以“三个转变”为导向强化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引导干部加快“三个转变”,关键在于健全完善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干部中形成良好的激励导向。要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方式方法和结果运用,将“三个转变”的成效纳入考核指标,激发广大干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使加快“三个转变”成为一项自觉行动。

2 武钢推进“三个转变”中党组织建设创新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三个转变”能否落到实处,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如何至关重要。适应“三个转变”的要求,党组织建设主要要在以下几方面勇于创新。

(1)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组织建设的政治优势全力服务“三个转变”。就党建工作服务“三个转变”而言,主要要发挥党建工作的思想理论研究的优势,着重在研究“三个转变”的特点与规律方面下工夫;发挥党组织攻坚克难的优势,围绕“三个转变”的重点与难点,强化课题攻关;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将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实现“三个转变”的现实推动力。要强化党组织自身建设,着力转变“行政型”党组织的行为方式方法,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筹划,确保“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顺利进行;要建立健全“服务型”党组织考评机制,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扎实进行;要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理论研究,为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等。要深刻把握“三个转变”的规律,积极探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方式方法,推动“三个转变”的顺利推进。

(2)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为抓手,切实加强跨区域基层党组织建设。随着“三个转变”的推进,党员干部的流动性将增加。在此情况下,要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切实抓好党的基层组织的组建和调整优化工作,做到产业结构调整到哪里,组织结构就调整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形成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坚强有力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真正使组织资源、组织优势和组织活力转化为推动“三个转变”的强大力量。在跨区域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要适应地域多元的特点,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建设,重点要创新领导责任机制,理清党建工作总体目标任务、具体目标任务、工作职责的审定、下达、考核体系,健全班子成员个体目标任务、工作职责体系;创新目标考核机制,改变考核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变“软任务”为“硬指标”,研究制定《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和《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完善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同步安排,“捆绑”式考核体系等。解决任务量化指标较为笼统,“好与一般差不多,一般和差没两样”的现象。

(3)以作用发挥为核心,探索完善分层分类党建工作管理体系。随着武钢由一业为主向一业特强、适度多元化转变,公司的经济组织将出现多元化的格局。适应这一要求,党建工作管理也要向分层分类管理转变。要根据不同类型党组织的特点、目标任务和细化量化的要求,科学设置党建工作指标及分值,围绕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情况,细化考核的内容、依据和办法,确定指标权重和评价档次定位。要分层分类加强党员的经常性教育管理,特别要探索创新驻外党员的教育管理方式与载体,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

3 创新人才开发体系,全力服务武钢“三个转变”

推进“三个转变”,人才是关键。作为党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开发理应成为“三个转变”过程中组织建设创新的重点。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武钢的二级单位,服务武钢“三个转变”,主要就是要培养适应“三个转变”要求的人才队伍,为武钢“三个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适应“三个转变”的整体要求,推进办学理念创新。观念创新比什么都重要,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就学院的办学观而言,就是要牢固树立服务武钢发展与服务社会并重的观念,牢固树立教育培训与武钢产业发展并举的观念,牢固树立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并行的观念,在学院的教育培训思路、教育服务领域和开发新的增长点等方面要进一步拓展。就教育培训观念而言,就是要始终坚持“融入发展战略、融入产业流程、融入科技进步”的“三融入”的观念,为武钢的“三个转变”提供超前服务;始终坚持特色观,大力推进教育品牌战略,不断开发适应性强的培训课程体系,不断推出新的精品课程。就学院转型调整而言,主要要实现由数量型向品牌提升型转变,由单一教育服务向教育服务、科技与社会服务并重转变,由单纯企业办学向政企校共建转变。

(2)创新培训模式,完善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质量效益型道路的实现,要求教育培训必须有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学院要建立适应武钢培训管理模式的向市场积聚战略转变的体制机制,用市场的观念来使教育培训适应市场的要求,提高教育培训的满意度;建立完善课题开发体系,课程项目中要凸现科技、质量、效益三大元素的核心作用;要针对各类人员建立相应的培训模式,深入分析、总结和归纳分类分层人员培训的特点,形成分类分层的相应的培训模式,形成学院的培训特色;要推进教育培训的深度开发工作,坚持培训办班后的深度开发,追踪培养,形成深度开发的培训链;要完善培训质量考评体系,建立相对完善的培训项目、培训课程评估系统,组织开展培训师服务质量评估工作,强化对学风建设和培训效果的考评,并使之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通过尽心尽力地推进培训创新,提高教育培训的层次、质量与水平。

(3)适应适度多元化的要求,拓展培训项目开发体系。改变以往以钢铁专业为主的课程开发体系,调整培训课程体系,使教育培训全面介入武钢所有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将其成为武钢产业流程特别是产业开发的第一道工序。要建立完善完整的融入产业流程的运作机制,使教育培训融入到企业生产、科技的全过程。要正视和研究新开发产业人才培养的个性、过程性和终身性,面对不同的培养对象,根据其年龄、学历、经历、需求和产业升级的要求,设计不同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开发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要着力建立完善面向新兴产业的快速响应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着力建立站在前沿、面向产业、贴近现场的培训研发体系,不断增强服务武钢多元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4)适应外向型战略的要求,深化继续教育的数字化战略和外向型人才的培养。由内陆发展向沿海、国外发展转变,必将形成发展地域多元化的局面。适应武钢发展地域多元的要求,要发挥信息手段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形成继续教育的大时空观。具体来说,就是要开发产业升级、新兴产业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知识的网络视听教材和课件,利用 E-L EARNIN G电子化学习平台加以推出,同时开展网上答疑等,既提高继续教育的及时性与便捷性,又解决工学矛盾,员工网上轻轻一点,即可了解想学的知识内容,并有网上资源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由于网络学习的个性化,还可为沿海、国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能很好地解决沿海、国外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的效能问题。要强化外语培训,在着重开展好EMBA培训班、英语等级培训等的同时,要及时形成外语培训的体系与模式,以提高员工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

总之,学院要构建适应“三个转变”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人才开发的信息管理、市场配置、能力建设等课程开发基础平台,重点人才培训项目的远程支撑体系、模式体系等,更好地发挥学院工作在加快“三个转变”中的引领、推动和保证作用。

猜你喜欢

三个转变武钢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工友艺苑
五莲县编办“三个转变”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武钢今昔
2个月已发布11次外部招聘信息武钢人员分流压力山大?
实现“三个转变”切实落实监督责任
一把手抓党建需实现“三个转变”
努力实现“三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