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年底困境的思考

2011-08-15张玉巧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业务量服务质量供应链

张玉巧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430080)

1 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的年底困境

近年来,我国的电子商务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网民规模的扩大迅猛发展,网络购物交易额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中的百分比逐年增长。据统计,2008年我国网络购物交易额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中的百分比为1.2%,2009年为2.1%,2010年则上升为3.3%。而从事网络销售的电子商务企业中只有少数如凡客诚品、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等自建了覆盖范围有限的物流配送系统,更多的电子商务企业则依赖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其交易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些帮助电子商务企业完成其物流配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我国主要是各类快递企业。我国的众多快递企业也因为电子商务的发展而成长。然而,作为供应链上相互依存的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在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却遭遇了相互限制的困境。

从2009年开始,每到年底因各购物网站推出各式促销活动和消费者开始在网络上采购年货而导致承担网络购物物流配送的快递企业业务量剧增。快递企业迅速增长的业务量与有限的人力、物力直接的矛盾凸显,大量快件因来不及分拣而滞留在始发站或中转站,出现了所谓的“爆仓”。在2010年底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一些不堪重负的快递企业甚至停止收件,也就是“停运”。因为“爆仓”和“停运”让快递企业服务质量成为投诉的热点,客户满意度的下降势必会给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客户因为配送不及时而取消订单,部分网店甚至在销售旺季无奈地挂出“暂停营业”的告示。

2 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年底困境原因分析

2.1 电子商务业务量季节性波动较大

虽然电子商务营业额整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但季节性波动较大,从而直接导致与之关系紧密的快递业务量也呈现出大幅波动。以淘宝为例, 2010年11月11日,淘宝卖家普遍开展5折促销,当天的成交量为1 200多万笔,几乎是平日的两倍。这种增长速度给供应链下游的快递业无疑带来了巨大压力。2010年10月份以来,各快递公司的业务量明显上升,申通、顺丰、圆通等快递公司均表示其业务增长量在三分之一以上。到年底,更有不少快递公司表示其年底日平均派件量是平时的两到三倍。这样的业务量波动,对快递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2.2 快递企业快速扩张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目前为电子商务提供物流服务的大多是民营快递企业,这类快递企业以较低的服务价格、较长的营业时间和灵活的营业方式获得了电子商务物流需求的青睐,这些企业也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迅速扩张,而许多企业的管理却跟不上其规模扩张的步伐。以申通快递为例,其2007年刚接触淘宝订单时,当年的业务量为30万单,此后的2008年为70万单, 2009年为100万单,2010年为200万单。为满足业务量的增长,和许多民营快递企业一样,申通快递选择了加盟这一扩张方式,这种方式速度快、成本低,但对各个加盟网点的管理松散缺乏控制。平时各个加盟点常因服务质量问题遭投诉,春节更是前因为员工流失和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而出现严重“爆仓”甚至“停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营模式的顺丰快递一直都在坚持接收快递,国有的EMS也在照常营业。

2.3 电子商务与快递业供需信息不对称

与传统商业领域的物流不同,电子商务和快递企业是松散型的合作关系,所以对于物流非常重要的货物基础信息如重量、体积等既无法预测也无法及时共享。因此,快递企业人力物力的安排均出现滞后,各级分拨中心之间的协调速度也受到影响。此前,虽然一些快递企业对电子商务业务量的增长进行了预测并做出了场地、人员和设备等相应的准备,但因与电子商务行业信息不能及时对接,所以仍然不能满足电子商务旺季的增长需求。也有快递企业对电子商务未来发展信心不足,担心扩张的产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作为供应链上下游的电子商务与快递业信息的不通畅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消费者需求不能充分满足、供应链上的企业效益不能最大化。

3 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年底困境解决途径探讨

3.1 进一步改善电子商务与快递行业发展环境

2004年年底,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7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发布我国首部《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年10月,中国邮政政企分开改革方案出炉,修定后的《邮政法》正式实施,快递行业终于有了合法的身份和地位,而持证上岗、资金规模、服务能力、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规定也促成了快递行业的大洗牌。上述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为我国电子商务和快递行业的长期、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与标准规范。但遗憾的是我国还没有制定系统规范电子商务和物流组织行为的综合性法律法规,如果能够对此问题加以解决必将促使我国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

3.2 快递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快递行业加强战略协作

目前为电子商务服务的快递企业中,绝大部分采取的是加盟制,具有代表性的如申通、圆通、中通等均是如此,因此总公司对各个网点缺乏实际的约束力。对于这类企业来说,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各个网点的管理。具体来说,可以从提高加盟条件、完善制度建设、严格服务标准、增强品牌意识、加强网点协作等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对于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考虑通过分配股权等方式,让现有的加盟转为自营。

由于我国快递企业在相互竞争中过多的使用价格手段,使得行业利润过低,这样的结果就是快递企业无力进行产能扩张和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作业效率。快递企业要摆脱这一恶性竞争的循环,必须加强行业协作,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共享管理及技术成果、提高服务质量、向上游企业争取合理利润等方式让整个行业良性发展。

3.3 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企业加强信息共享

电子商务企业中物流服务效率和质量均能得到保障的大多是有自主物流的,如亚马逊、凡客诚品等,这是因为企业内部完全的信息共享。对于无自主物流的电子商务企业,想要快递企业提供最佳的物流服务,必须加强对其信息系统的支持。一方面,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企业形成信息对接,如货物基础信息数据的共享等,可以大大提高快递企业的信息处理速度;另一方面,只有及时了解电子商务企业的营销策略,如促销信息等,快递企业才能做出应对业务量急剧增长的充分准备。

3.4 电子商务企业以灵活方式参与快递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大多数快递企业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高效配送所需的信息设备如识别设备、显示设备等普及不够,自动分拣系统和现代化的配送中心更是少之又少。快递企业对电子商务未来发展信心不足以及一定程度上的资金短缺是导致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通过灵活方式参与快递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阿里巴巴集团在去年3月以来先后入股星辰急便和慧通快递,今年年初更是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将投入三个亿,通过分成奖励、注资等形式扶持第三方合作伙伴发展,这其中的合作对象也包括物流领域。

3.5 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共同建立服务质量评价及控制体系

电子商务和快递行业均有自己的评价体系,但都只能度量自己的服务质量,对电子商务快递的综合服务质量缺乏评价标准及有效控制手段。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可以在各自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统一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完善质量监控和考核制度。将服务和管理标准细化到每一个作业环节,对顾客关注的关键指标加强控制和考核力度,共同提高服务质量。

供应链上任何环节出现短板都会影响整条供应链的正常运转,作为供应链上下游紧密相关的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必须通过外部环境的改善和自身的相互协作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1] 姜 蓉.快递业“爆仓”背后的生存战[N].中国经营报,2010-01-01.

[2] 艾瑞咨询.2010年网络经济热点盘点[EB/OL].http://ppt. iresearch.cn/html/97.shtml.

[3] 丁 磊.快递爆仓风波调查:供求失衡难题发酵[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01-28.

[4] 周 蕊,贾远琨.快递业经历“成长之痛”能否赶上电子商务步伐?[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ife/2011-02/ 24/c_121119323.htm.

猜你喜欢

业务量服务质量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2020年业务量达830亿件快递跑出经济活力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上半年云南快递量同比增速全国第三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快递服务质量分析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倾听患者心声 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履职尽责 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