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与途径: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建设生态论析
2011-08-15龚志伟
龚志伟
(丽水学院 社科部,浙江 丽水323000)
一般来说,政治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1]。当代中国的先进政治文化,就是以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为核心,以民主法治和公民意识为基本内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政治思想、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和政治心理,是当代中国政治系统及其运作层面的观念依托。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的发展是个有机的生态过程。它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适应人类政治文化的进化趋势,不断与各种优秀政治文化进行能量交流,最终实现特色发展与和谐共生的动态平衡。
一、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建设的合生态目标
当今世界的社会发展,一直沿着这样一条生态轨迹向前演进:对人的已有权利的维护和对新的权利的发掘,而且,这种维护和发掘不再附加诸如财产、地位和血统等限制条件。也就是说,对人权及其衍生权利的追求,成为所有人平等的权利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反映人性欲求和人类终极精神的合生态发展方向。作为人类文明一部分的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只有顺应这一进化潮流,才能见容于人类文化的主流,否则,它就可能出现异化和变形,政治也就失去了文明内涵。因此,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建设合生态的目标定位,就是实现和发展民主的、法治的、公民的政治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一)民主的政治文化
任何以现代化为目标和追求的成功的发展,都应该是合乎生态化准则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终极追求目标,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政治体系“内生态”的必然要求。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也就是公民的政治自由的发展。而要实现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政治自由的追求,作为一种政治生活方式的民主政治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为了享有自由,唯一的办法就是致力于民主机构和民主习惯的逐步发展”[2],只有民主的人民,才更有可能成为自由的人民。同时,民主制度的发展也离不开民主文化的支持,“如果公民和领导人对民主的观念、价值和实践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一种稳定的民主的全景就更加光明;如果这些信念和倾向落实到国家的文化中,并且大部分能够在代际之间传承,这就是最可靠的支持。换言之,就是国家拥有一种民主的政治文化”[3]。因此,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建设必须以民主的政治文化为其目标之一,坚持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张扬宽容、愿意妥协和崇尚自由平等的理念,承认人民在国家生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主张国家是为社会服务的工具,尊崇社会对国家的监督和约束等,从而为政治现代化提供价值理念支撑和合法性、合理性证明。
(二)法治的政治文化
法治型政治文化是现代社会一种最先进、最文明的政治文化类型,它体现了与人文精神和人类终极关怀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要求。在任何法律制度中,法治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含着对立法权的限制,坚持所有的立法、行政、司法和其他机构,皆要服从于正义和道德的原则、公平和合理诉讼程序的理念,以及对个人的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念和尊严的尊重,强调政府不单要维护和执行法律,其本身更要服从法律制度,而不能不顾法律或重新制定适应本身利益的法律等。因此,“如果把政治看成生态系统,那么法治就是保证生态系统平衡的有效机制,或者说,法治本身就是政治生态,一种良好的政治生态”[4]。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的建设,必须实现从以“人”为出发点向以“法律”为出发点的转变,不断增强法制特别是宪法的权威。在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的同时,尤其要加强守法文化的建设,使法律成为每个公民心灵深处的文化积淀乃至信仰而得到普遍自觉的遵循。
(三)公民的政治文化
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历史性课题,就是实现传统臣民文化向现代公民文化的转型,以达成与政治生活民主化进程的生态对接。公民文化是一种复合的政治文化,它坚持“参与以有序为前提,督政以认同为基础,维权以守法为要旨,纷争以节制为条件,批评以宽容为原则”[5],从而使公民在处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上倾向于寻求偏向集体主义的平衡点,营造一种具有无限适应性与创造力的弹性空间,使政治处于合乎生态发展的适当状态。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非制度性的公民文化还有利于提高民众对国家的忠诚度、对执政党及其政府的认同度,直接影响和匡约着民众的政治行为方式,成为支撑民主政治的社会心理模式。因此,从政治生态视阈看,公民文化是公正的社会政治制度赖以实施的文化场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生态环境场。只有每个公民逐步形成稳定成熟的公民人格,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才能达到高级的程度。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
民主的、法治的公民政治文化构成了各国政治文化合生态发展的最低限度要求,而生态多样性的原理也表明,各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应该各有其特殊性。对于当代中国的先进政治文化而言,就是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植根于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扬弃、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民主性精华,处理好政治文化的科学性与阶级性的关系。因为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如果主流意识形态缺少正确的理论作支撑,那么主流政治文化就可能被边缘化,甚至被取而代之。而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往往将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苏东剧变就诠释了这个深刻的道理。
二、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建设的宏观生态条件
生态哲学的世界观强调世界是一个具有内在关联的不可机械分割的有机生态系统,是由事物间动态的、非线性的、永无止境的相互作用组成的复杂关系网络,且系统关系网络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各组成部分更为重要,其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链环。处于这一链环中的各组成部分,通过各种形式与环境进行持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流,实现自身的新陈代谢。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的建设,也必须遵循这一生态运动法则,在全球化、市场经济和开放的宏观系统中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各种养分和能量,求同存异,实现特色发展与和谐共生的动态平衡。
(一)在与全球化生态系统的能量交流与变换中新陈代谢
任何事物的生长发育都离不开与外界的能量交流。今天,全球化构成了各国政治发展的宏观生态圈,而身处其中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在于能够与同处其中的其他各种政治文化相互作用,在能量交流和物质循环中实现新陈代谢,达到与整个生态体系的协同进化和平衡。具体言之,全球化对政治文化进化发展的生态意义在于,它进一步促进了世界性的普遍交往,在普遍交往中把区域性、民族性的文化带入全球市场,使人们能够在这个“市场”中接触到各种文化样态和意识形态,拥有挑选价值、挑选生活、效法模仿、扬长避短的空间。这些区域性、民族性的文化在交流中经过对比和过滤后,或成为历史文物的展览,或成为其他文化模仿的典范。同时,全球化时空下的各种文化观念大大增加相互交流与碰撞的机会,每一种文化的发展都可能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而糅合进新的因子,各文化种群都可能因吸收了新的能量而导致原先固持的文化模式只留下相对价值。其发展趋势就是或者在开放变革、兼收并蓄中蓬勃发展,或者在封闭保守、僵化落后中走向消亡。因此,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建设必须积极融入全球化潮流之中,在全球化的生态圈中进行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循环与交换,兼采百家之长而走自己的路,在不断的新陈代谢中达于现代化的高度。
(二)在市场经济的生态场域中萌芽、孳生和成长
“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的匹配关系,是目前为止最具生态属性的关系状态”[6]。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商品经济对民主文化的催发作用:“如果说经济形式,交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全面平等,那么内容,即促使人们进行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质材料,则确立了自由。可见,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7]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表明,正是商品经济促成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促进了政治与经济的二元化,积累了资本主义民主文化的因素。而对于当代中国来说,1978年后的改革和市场化积累,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为各种政治生态主体的生长和进入现代化轨道拓展了新的生态空间,为多元社会政治结构和现代政治文化的塑造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基点。因为,市场经济内含着契约自由和自我负责的原则,它以经营者的自身主体性、相互间的平等竞争和自由协约以及对后果的自我负责为特征,成熟的市场经济,有着平等、公正、自由、守法与秩序要求的天然属性。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市场经济的运作过程,实质上既是对公民个体及其自组织的平等、自由、民主、契约意识和行为的检验过程,又是公民文化的成长过程——其成长的生态链条是,“以其开放、交往的社会化性质为逻辑起点,到经济人格的独立,到平等的交往关系,到自由的活动空间,到对公正中介角色的欲求,到社会参与政治,最后到法治代替人治”[8]408,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很大程度就是在这样的生态链条中实现和不断发展的,因此,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也就成为当代中国建设先进政治文化的外在生态要求。
(三)在开放的生态视野中塑造理性的政治价值判断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既是一个独立的生态单位,又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当我们考察那些浸泡于传统落后生活中的社会时,会发现地域的隔绝或人为的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在这种孤立隔绝的生态环境中,“生活的样态并非不变,但是缓慢至于微不足道,变迁幅度仅限于族群道德价值、行为规范和文化情感所能容忍范围之内”[8]393,人们的生活习惯、接受的教育和社会价值等几乎都是无从比照地惟一。于是,教条主义、僵化守旧、极端偏执和家长制的统治,也往往顺理成章地成为其政治思维和政治统治的特点,一如近代中国。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人们对自己社会政治制度的认识,是不可能在自己单一的历史和民族的角度下完成的,“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9]。只有将其置于世界范围之内进行分析和评判,才能增强其对自身发展的宏观把握和历史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势而谋,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从而打破了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狭隘生态空间。不仅使人们开始以开放的视野,从整个人类发展所处政治生态的角度科学地审视和评价国家与世界的关系,进一步推动中国政治文化与世界政治文明的协同进化,而且促使人们转变思维方式,开始注重从实践的角度对中外政治进行比较认识,在比较中批判、扬弃和构建政治信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公民的政治思维开始从二元对立转向务实中和,政治评价逐渐由道德型向现实型转化,政治认知与价值判断初步由情绪化走向理性化,政治价值取向逐步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进行理性定位。这都表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已经开启了现代化的蜕变进程,这一进程也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在新时期的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延展深入。
三、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建设的微观生态路径
全球化、改革和开放构成了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建设已经拥有和必须拥有的宏观政治生态条件。如果从政治社会化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政治文化都非先天所赋,而是后天养成和习得的。人一出生便开始社会化的过程,由家庭而学校而社会,虽然不能说是复制,但一个民主的社会化生态模型必将造就国民的公民性格,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建设的微观生态途径,即是现代化取向的家庭生活、学校教育、媒介引导和制度训练。
(一)家庭生活
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是个体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独一无二的也是具有头等意义的生态介体。一是因为父母子女的天伦关系,直接有利于父母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的代际传导。二是个人的家庭出身与所属的家庭团体构成的微观生态圈,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的社会地位,并从一定程度上规定和约束着他的政治立场与政治态度。三是在家庭中能够民主参与家庭决策的人很可能到成年时在政治上也表现非常积极,而家长制的家庭教育往往容易养成主奴性格,形成政治专断者和政治服从者。因此,培养公民意识应当首先从家庭开始,培养途径颇多,我们仅举其一,即赞同一些学者的建议,将“家长”改为“父母”再改为“直呼其名”,这对于政治文化进步的意义不在表面,而在于背后的价值。它从符号做起,落脚点在于以此为警示,提醒父母们需要树立全新的观念,即子女不是被控制和占有的私有财产;确立全新的关系,即家庭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应尊重每个人的尊严,从而形成全新的文化,使家庭成为平等、民主、文明精神的发祥地。
(二)学校教育
和家庭相比,学校的政治社会化属于一种更为精心设计的类型。它是最正式、最系统和最有力的政治社会化介体。特别是对公民文化的形成和政治社会人格的培养而言,学校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中国从小学到研究生教育,都开设有专门的政治课程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和政治价值观教育,这是可取的。但从当前中国公民的政治文化现状来看,在教育过程中,必须纠正传统政治教化模式的偏差,采用双向交流的政治意识传递方式,增强其反馈和实践能力,增强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在内容上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育学生,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国家认同教育,不断增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信念与信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人民的力量。同时,坚持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根据不同年龄和文化层次的需求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政治体系基本知识的灌输和传播,注重公民权利责任意识教育、法治意识教育、合作参与意识教育和参政议政督政意识教育,以此提高公民教育的实效性。
(三)媒介引导
借助于高科技手段,大众传媒以其超大的信息承载量、超强的社会穿透力和超快的传播速度,对政治社会化产生着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它拓展了政治生态系统的范围,给人们便捷地获得丰富的政治信息和学习广泛的政治文化提供了可能,特别是一些电视专栏和报纸,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对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的启发和引导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迅速膨胀、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也可能蕴藏着负面的价值取向,尤其是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拓展了人们面对的社会政治群落和政治生态关系,但也使人们的政治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人利用网络环境的隐蔽性和所提供信息的不对称性,大肆宣扬西方民主自由观、西方霸权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肆无忌惮地挑战现有政治权威和主流政治价值观。而网络环境下的多元政治文化和虚拟政治活动,也容易诱发个人自由主义的膨胀和国家意识的淡薄。为此,一是要充分发挥传媒的社会沟通功能,提高传媒的开放度和自由度;二是要加强对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大众传媒的口径、方向、价值的规范引导,使其传递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一致的主流政治价值观念、行为规则和政治伦理,促进公民文化的发展。
(四)制度训练
家庭生活、学校教育和媒介引导,构成了理性启蒙和民主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但对于政治现代化来说还不够。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制度规约下的实践锻炼,对于公民文化的培育和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公民文化与民主生活是互相推动的,民主制度的良性运行离不开公民文化的支撑,但公民文化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的自然产物,它必须经历实践,或者说它根本就是实践的。正是民主制度下公民的实践经历,才使公民习得民主法治的信念、规范和游戏规则,养成民主的行为习惯,并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价值理念,促进公民文化的发育成熟。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确立之后,人民大众在政治生活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诸多因素影响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广度与深度。在推进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进一步赋予制度以正义价值,创新政治体制,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实现政治参与公开化,健全政治参与的监督性,扩大政治参与的社会性,使公民能够更加主动而有效地进入国家政治生活,在实践中逐步积累民主管理的能力和经验,培养现代民主意识。目前正在推进的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等,都是重要的政治参与形式,应充分认识到它们在推进中国政治文化向现代化进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以此为契机,拓展更多公民直接参与政治的渠道,营造更好的政治发展生态。
[1]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郑世平,公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9.
[2] 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M].黄华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83.
[3] 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65.
[4] 蔡青荣.法治 :一种良好的政治生态[J].河北学刊,2009(5):187.
[5] 张华青.公民文化对政治现代化的意义[J].社会主义研究,2004(6):124.
[6] 刘京希.政治生态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182.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7.
[8] 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9]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