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活动在中职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1-08-15黎慧艳
黎慧艳
(梧州市卫生学校,广西 梧州 543000)
浅谈小组活动在中职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黎慧艳
(梧州市卫生学校,广西 梧州 543000)
小组活动;任务型;英语教学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他们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课堂活动中,他们往往不积极配合教师回答问题。这种心态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小组活动,使学困生有安全感,可较好地激发其内部动机。
1 小组活动在任务型教学中开展的时机
1.1 在新的语言项目呈现后开展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最好在新的语言项目呈现后开展,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新的语言项目的书面和口头表达形式。教师可以用一些图片、实物、提示词等“指挥”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以快频率的一对一对(pair by pair)或一问一答方式进行。该方式节奏快、密度大、频率高,能使学生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积极参与。
1.2 在集中练习阶段开展小组活动
集中练习阶段是学生根据完成任务的要求进行大量练习,通过练习,学生加深了对新的语言项目的理解,巩固了新的语言知识。练习内容应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在问答时有较大的自由选择余地。这时练习主要是模仿对话、表演课文内容等。教师巡视监听,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充当引导者角色。练习结束后,让个别“对子”进行现场表演,并对表演进行讲评,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予以适当表扬,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这时小组活动的特点是密度大、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意识强。
1.3 在巩固阶段开展小组活动
这个阶段的小组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并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作答,自由度更大。这时最好为学生设置一个模拟场景,如商店、市场、车站等,以2~3人为一组,通过角色扮演完成任务。教师要提醒学生尽量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结构表达。此时,教师只以裁判或评委的身份出现。这时小组互动的特点是密度大、气氛更为活跃,学生在充分发挥和表现自己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为实际运用英语打下坚实基础。
小组活动是任务型英语教学的较好手段之一,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形式完成某项任务,这种形式促进了学生有意义的语言运用,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外语学习的环境。同时,小组活动的进行时机和任务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设计任务并把握小组活动时机。课堂中,教师不仅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和任务设计者,而且还是活动的引导者和鼓励者,以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
2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意的方面
(1)首先,教师要在了解学生性格及英语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分组。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性格不同,分组时应注意同一小组既要有性格外向的学生,也要有性格内向的学生。因为在学习交流中,外向型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可以带动内向型学生积极参与。其次,控制小组人数,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同一小组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成绩不同,学习方法有差异,把这些学生编成一组,更易克服学习困难,做到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2)明确角色,合理分工。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不同的活动任务,但要求不能过高,以便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有所作为,从而找到自信,产生成就感[1]。
(3)精心选择话题。除与教材相关的话题外,教师还要选择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参与欲望,又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话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认知水平。
(4)关注小组活动进程。课堂上,教师要时刻关注小组活动进程,关注每个小组及其成员的表现。有的学生积极主动,成为小组活动的中心;而有的学生不主动、不爱发言或不敢发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多鼓励,适时引导,让他们积极发言,找回自信,融入小组活动中。对于在活动中遇到的语言问题,教师可随时帮助解决。
(5)开展合作学习,增进师生感情。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组织一些拓展性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一些任务。这时可以组织小组开展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合作完成任务。这样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到各小组活动中,并给予必要的帮助,以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6)给予适当评价。课堂上,可以预留时间让几组学生进行表演,给他们提供展示小组活动成果的机会,同时让其他学生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错误,评出最佳表演组合奖和最佳指导奖,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教师也应给予适当评价(以鼓励为主),使每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全面发展。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符合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需求,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2]。同时,它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的刻板教学方式,使英语教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1]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Richards J ,Lockhart C.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G424.1
B
1671-1246(2011)07-00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