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问题与策略思考

2011-08-15刘昌权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7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卫生校企

刘昌权

(宜宾卫生学校,四川 宜宾 644000)

卫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问题与策略思考

刘昌权

(宜宾卫生学校,四川 宜宾 644000)

通过分析卫生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卫生职业院校要走出校企合作认识误区,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选择适合卫生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创建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卫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在2010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上,教育部将推进校企合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深入探讨校企合作新机制必将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议题。为此,笔者结合我校与卫生行业及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体会,对卫生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有关问题进行探析。

1 卫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问题

卫生职业教育与行业合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无论是中专还是专科层次学生,最后一年都要进入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毕业(生产)实习。但校企合作方式单一、层次不高、发展不平衡,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1 政府方面的问题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并出台相关政策,但整体上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和法规不够健全,没有强制规定企业必须与职业院校合作;二是缺少校企合作平台,政府宏观政策与指导力度不够,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准则和指导手册,未建立对校企合作企业的奖励机制,没有成立校企合作协调机构来推行校企合作。

1.2 学校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校企合作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卫生职业院校认为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间合作办学,只有培养操作技能人才和专门劳动者的学校和专业才有合作基础,而卫生职业院校专业特殊,技术性较高,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公益性事业单位,无合作的必要性。二是缺少合作教育的文化支撑。目前,卫生职业院校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基本沿袭“学院型”办学理念。早在1988年卫生部就提出转变观念,培养实用型卫生人才,但在随后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卫生职业院校没有真正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学院型”办学观念至今存在,校园文化与企业(行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校园文化缺乏卫生行业及相关企业的文化成分,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尤其是学生没有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如我校考察沿海某义齿制作公司后与该公司达成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与就业等校企合作协议,并在口腔工艺专业广泛宣传,但学生不积极响应,仅2人报名。三是校企合作基础不牢。目前,卫生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开展最多的是在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实习基地,其合作基础是实习生在协助技术人员开展业务中学习实践技能,医疗卫生机构则在实习过程中对实习生全面考察,以选择、储备人才,这样可降低一定人力资源成本,并收取一定实习费用作为部门收入,完成等级考评教学指标的任务。随着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学生知识与技能结构的不适应,实习引发的医疗纠纷和学生管理风险的增大,动摇了合作办学的基础。四是缺乏与行业(企业)运行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学校教学有严格的计划性,而行业的工作、生产则由行业性质和市场需求决定,学校教学与行业(企业)实习安排易产生冲突,而学校又缺乏与行业(企业)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1.3 行业与企业方面的问题

很多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尚未树立合作教育理念,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政府的责任,企业只是选择人才,不愿主动承担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在校企合作中缺乏主动性,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培养。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行业、企业要为校企合作花费一定人力、物力、财力,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企业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此外,卫生行业及相关企业,尤其是企业缺乏学生管理实训机构、管理规范及学生管理和实习指导经验。

2 卫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策略思考

2.1 走出校企合作理论认识的误区

国内不少卫生职业院校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卫生专业服务对象为人而非产业,没有必要开展校企合作。实际上,我国“校企合作”概念源于20世纪美国提出的“合作教育”概念。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将校企合作定义为“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获取报酬的实际工作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和学”。校企合作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产学结合、定岗实践;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学生全面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是面向所有准备就业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教育,为整个社会、各行各业的就业岗位培养储备人才。“校企合作”中的“企”不仅指企业,而是指全社会的各行各业。因此,校企合作应是指学校与相关企业、行业及社会其他工作部门之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领域开展的各种合作活动。卫生职业院校设医学、护理、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涉及医疗卫生公益性服务机构、医药生物制品类制造与流通企业,卫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前景。

2.2 构建卫生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有效运行机制

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既是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校企合作是一种教育行为,要符合职业教育规律,遵循教育与培训的基本原则。其次,它也是一种商业行为,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遵循平等互利原则。最后,它还是一种涉及不同社会与经济主体之间的社会合作,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必须遵循政府主导原则,平衡利益相关者权益。合理的运行机制是校企合作的前提,一般来说,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主要有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利益机制及调节机制等。

一是在政府层面建立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政府应制定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明确参与校企合作是企业、行业与学校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职责,将校企合作纳入学校、行业、企业评价体系。同时,制定一定的物质奖励、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和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政府部门印发《卫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管理手册》,规范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和管理教师、学生等校企合作各方的行为。出台规范的校企合作协议文本,校企合作参与各方签署合作培养协议,成立由政府部门、学校、行业或企业、学生等各方代表组成的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协调、监督校企合作运作,调解矛盾,维护各方利益。

二是在学校和行业、企业层面建立利益机制。利益机制指基于互利原则实现合作的一种机制,是校企合作双方在追求各自组织目标时寻求合作的内在驱动力。这种机制建立的基本条件是学校与企业都具有各自优势,只有建立在合作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和双赢基础上的校企合作才有可能实现。因此,校企合作的关键在于寻找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利益契合点。卫生职业院校与行业合作的利益契合点是通过合作能为行业、企业提供磨合期短、适应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最大限度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这既是合作的根本基础,也是校企合作的“切入点”与“结合点”。卫生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和行业需求,加强校企合作,与卫生行业及相关企业共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让行业专家参与教学过程,力求实现教学与工作的零距离。

三是建立灵活的调节机制。校企合作模式的多样性和合作对象的多元性决定了学校必须建立灵活的调节机制以应对校企合作中的复杂情况。卫生职业院校要切实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灵活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建立学校对合作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实践教学的学分认可机制,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教学评价与分配体系,建立有效的情感沟通渠道,逐步建立能主动适应、自我调节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为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2.3 卫生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选择策略

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很多,通常根据校企合作企业参与方式和层次的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培训制,英国的“三明治”工读交替式培训,日本的产学合作等。另一类是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即以学院办学为主的模式,主要有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澳大利亚的“TAFE”等。国内学者李高峰[2]按校企合作内容分为6种模式,即引智模式、引进资金模式、实习基地模式、订单培养模式、服务企业模式和综合模式。从合作深度可分为3个层次,即企业配合模式,属较低层次合作;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属中层次合作;校企实体合作模式,属深层次合作。

我国国情和教育体制决定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基本上以学校为主。卫生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具有两大特性:一是专业的特殊性,表现在各专业均涉及生命与健康,法律对大多专业有严格的职业准入规定,学生实习必须在具有执业资格的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不能单独“顶岗实习”。二是合作对象的多元性,既有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具有管理执法职能事业单位,还有服务性、生产性企业;既有国有组织机构,又有民营和股份制组织机构。因此,卫生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复合性,专业较多,合作对象多元性,决定校企合作不可能是单一模式,通常以建立实训基地为基础,开展专业建设咨询、订单培养、服务合作等。二是阶段性,按校企合作不同时期双方合作要素不同,选择不同层次的合作模式。一般先期可从较低层次合作开始,取得经验并建立相应机制后,向校企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发展,如企业以资金、技术、设备等形式向学校注入股份,直接参与办学全过程,分享办学效益。三是差异性,合作对象多元性,合作内容、深度不一致,应区别对待。职业教育是学生的就业准备教育,校企合作前期应在“学中做”中培养职业基础能力,后期则在“做中学”中侧重职业能力培养。

2.4 吸收行业或企业文化要素,创建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卫生职业院校校企合作难以深化的根本原因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冲突。校企合作中的主体观念与利益存在差别,基于不同立场,合作各方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方式上有不同的认识和行为倾向,这种差异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开展。校园文化是校内所有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3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卫生职业院校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应努力创设与行业相似的工作环境,建立与专业工作和环境相似的校内实训基地,营造相应的专业氛围,如建立模拟病房(病区),按义齿加工车间建设口腔工艺实训室等,使学生在校学习时能及早感受医院或企业的工作环境。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要吸收卫生行业及相关企业制度文化理念。精神文化以思想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体现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卫生职业院校在精神文化建设上应传承核心文化,即学校价值观和精神动力,同时借鉴与学习企业或行业文化,引入行业或企业精神文化核心元素。如医疗卫生机构人性、关爱、奉献、服务的人文品质,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精神;企业中和谐、服务、合作、诚信、创新、忠诚等理念,融合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卫生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影响并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使培养的卫生专业人才能适应行业、社会需要,这样校企合作才能长久、稳定并不断深入发展。

[1]榴红.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综合),2010,10:10.

[2]李高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成人教育,2009,9:32~34.

G71

A

1671-1246(2011)07-0031-03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卫生校企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卫生歌
讲卫生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