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治未病”理论对亚健康的干预作用
2011-08-15严国香孙建华
严国香,孙建华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浅谈“治未病”理论对亚健康的干预作用
严国香,孙建华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中医“治未病”思想提出了一种较高的医学境界,符合诊治亚健康的要求。祖国医学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在亚健康干预方面有着较丰富的内容和很大的潜在优势,是干预亚健康状态的认知经验,应努力挖掘和探讨这些传统的预防保健理论,并指导中医干预亚健康的临床实践。
中医;“治未病”理论;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这种状态多由人体生理功能或代谢功能低下、退化或老化所致[1]。其表现主要有精神欠佳、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下降、失眠、健忘、代谢紊乱、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内分泌失调、心情烦躁郁闷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第一状态)仅仅占总人口的5%,病人(第二状态)占20%,余下的75%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同样,在我国也有约60%~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2]。亚健康作为不适状态,明显影响健康寿命,甚至出现大量无病兆猝死、过劳死现象,更为重要的是,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往往会转化为器质性疾病。因此,重视亚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医疗保健机构和个人的共同需求,干预亚健康状态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医“治未病”思想干预亚健康的现实指导意义
现代健康理念不仅指躯体没有疾病,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三者的相应和谐。而传统中医“治未病”思想恰好契合于这种健康理念。“不治已病治未病”是《黄帝内经》提出的防病养生谋略,是卫生领域“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记载。《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出了“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这些预防思想与当今倡导的四大健康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理念十分相似。
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疾病是个连续渐进的过程,而亚健康的预防包括2层含义[3]:一是从健康到亚健康的预防和从亚健康到疾病的预防,也是中医强调的“治未病”的思想及内涵;二是中医认为健康的生活、行为、工作方式是提高生命质量、预防“亚健康”和疾病发生的根本方法,其主张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条畅、劳逸适度是对养生保健的高度概括。
“治未病”思想强调调养精神、内保真气、调整心态、适应社会。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精神高度紧张。生活在节奏紧张环境中的人们要多注意调节自身的精神状态,使情志调和,就会大大减少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同时,科学合理的饮食,不嗜烟酒,积极参加运动锻炼等,也是行为干预的范畴。
中医“治未病”理论,提出了一种较高的医学境界,符合诊治亚健康的要求。祖国医学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是干预亚健康状态方面的认识经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古老的中医“治未病”理论对干预亚健康状态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2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作用
2.1 心理干预
中医学的精神摄养强调了“养神”的重要性,指导人们安定情志、调摄精神,做到心境坦然、喜怒不妄发、不为私念耗神伤正,提出清心寡欲、抑目静耳、神用专一、和畅性情、循理乐俗。在七情调节方面,适当地发泄和积极地转移情绪,可保持良好的精神生活。其情志调养的方法为:悲可以治怒,喜可以治悲,恐可以治喜,怒可以治思,思可以治恐。
对于亚健康的预防和治疗必须强调身心并治,调情志是“治未病”思想的基础。中医学以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等思想,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运用综合调理的方法为:消除异常、失调的病理状态,并使之恢复正常、协调的生理状态,通过调整阴阳,达到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以及恢复机体能力的目的[4]。
2.2 行为干预
2.2.1 运动干预 中医认为,运动可以活动肌肉、筋骨、关节,能疏经活络、振奋阳气、畅行气血、增强体质,适量的运动是预防和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同时运动还可以使人心情舒畅,长期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是预防亚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中医学中顺乎四时、调养情志、生活有节、体育锻炼就是人们长期积累的预防措施[5]。
2.2.2 按摩干预 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运用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相应的穴位或部位,刺激经络和腧穴,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促使人体气血流通,改善其病理环境,从而使人体增强抗病能力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运用保健推拿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消肿止痛、调和营卫、养心安神、平衡阴阳[6],可有效预防亚健康的发生。
2.2.3 音乐调节《黄帝内经》中记载:“东方生风,在音为角;南方生热,在音为徵;中央生湿,在音为宫;西方生躁,在音为商;北方生寒,在音为羽”。根据五行制化原则[7],宫商角徵羽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利用这种生克关系可以很好地调节情绪、愉悦性情,达到治病延年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音乐能提高人脑皮质的兴奋性,促使人体分泌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脑内吗啡,从而提高人体的应急能力和机体抵抗力,达到干预亚健康的目的。
2.2.4 饮食调理 中医基础理论提出“药以祛之、食以随之”的治疗方法,《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育为益、五菜为充”的配膳原则,主张“弃厚味、谨和无味、定时定量、合理烹调、四时调食、讲究顺时而食”,指出“春宜养肝、夏以泻火除湿、秋宜润肺、冬宜补肾收藏”,并根据不同体质类型,以针对性的食疗或药膳,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远离亚健康状态的目的。
2.2.5 中药干预 适宜的中药治疗既可以预防亚健康的发生,又可以治疗已发生的亚健康状态。依据中医辨证理论,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虚中夹实证,治疗上可以选用养心安神、健脾和中、滋阴补肾之品,以促进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保持机体功能,调节免疫系统等,起到维护重要脏器生理功能的作用。《本草纲目》总结出了130余种中草药预防疾病的方法,如用贯众、板蓝根、大青叶预防流感和腮腺炎;用茵陈、栀子预防肝炎;用大蒜、马齿苋预防痢疾等。
3 中医“治未病”思想干预亚健康状态的前景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从“治疗疾病”到“预防疾病”的“前移战略”,这种健康维护理念的变化与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息息相关。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内涵,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其思想将在现代预防医学中渗透、融合,并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于亚健康的防治,应充分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以“治未病”理论的挖掘、整理和应用为核心,突出对亚健康干预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将疾病控制在发生之前。要做到这一点,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培养健康的生活、行为和工作方式,做到合理膳食、性情开朗、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从而远离亚健康。
[1]王琪.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2):1.
[2]岑瑞深.浅谈中医应对亚健康状态之策略[J].国医论坛,2003,18(3):42.
[3]马云枝.亚健康状态与中医药防治[J].河南中医,2001,21(3):11~12.
[4]严灿,王文竹,吴丽丽,等.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治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8):2580~2581.
[5]林锦洪.仲景治未病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5):263.
[6]陈松明.浅谈保健按摩与亚健康[J].按摩与引导,1999,15(4):50.
[7]唐黎彪.音乐助您走出亚健康[J].医药保健杂志 2004,10B:20~21:
R193
A
1671-1246(2011)02-0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