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楹联的产生与发展
2011-08-15张洪兴
张洪兴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论楹联的产生与发展
张洪兴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楹联是中国人独有的一种文体。楹联产生的时间,有晋代说、南朝梁代说、初唐说、盛唐说、中唐说、晚唐说、五代说等多种说法。楹联的产生,首先要有汉字的基础,因为只有汉字(方块字)才能产生楹联这门艺术;其次,是民俗的需要,这是楹联产生、发展的诱因;再次,是骈文的繁盛,诗歌领域摘句风气的影响,尤其是格律诗的成熟才最终导致了楹联的产生。楹联产生的时代可宽泛地定为唐朝。楹联的发展与繁荣,是受民俗、政权、文人的喜好与创作、书法与建筑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楹联的鼎盛期在清代。
楹联;产生;汉字;民俗;发展;繁荣
楹联又常被称作对联,是对句文学的典范,是中国人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从严格意义上说,楹联与对联的概念并不相同。对联最初仅是指五、七言格律诗中间的颔联、颈联,因为要求对仗,所以称之为对联;楹联则是受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最初仅是指悬挂在楹柱两侧的对联。后来,楹联与对联的区别逐渐模糊,人们常常将他们混为一谈。楹联的创作与应用在清代达到顶峰,后虽经白话文运动乃至文化大革命,这种文体并没有消失,时至今日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如过年有春联,祝寿有寿联,结婚有婚联,悼亡有挽联,开业庆典有贺联,显示出其至为顽强的生命力。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楹联常常被视为“小顽意儿”[1],是骈文或者说是诗歌的附庸,乃至于学者们对楹联缺乏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本文拟探讨一下楹联的起源与发展的问题。
一、关于楹联起源的几种观点
对于楹联肇始于何时,目前有多种说法,包括晋代说、南朝梁代说、初唐说、盛唐说、中唐说、晚唐说、五代说等,还没有形成共识。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关于楹联起源的几种说法。
其一,晋代说。据《晋书·陆云传》、《世说新语》记载,西晋文学家陆云与荀隐素未相识,他们一起去见文学家张华,陆云在自我介绍时说了句“云间陆士龙”,荀隐则答曰“日下荀鸣鹤”。陆云,字士龙,吴郡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荀隐,字鸣鹤,洛阳人,因洛阳为西晋都城,故称“日下”。有人认为“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鸣鹤”是我国最早的对联,任先大在《梁章钜楹联起源论评述》一文中评论说,这两句虽合于对仗,“但不过是‘不期对而对’的产物,即两人自报家门时的一种偶然的巧合而已”[2]。
其二,南朝梁代说。近人谭嗣同在《石菊影庐笔识》中引元人的笔记说:“考宋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令娴续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此虽似诗,而语皆骈俪,又题于门,自为联语之权舆矣。”按:宋,实为梁。谭嗣同据此认为楹联起源于梁代。余德泉先生在《对联通》中反驳说:“这个结论同样不正确。因为,上下联末句句脚要求一仄一平,而‘卿’与‘生’都为平声,且正好押韵,仅此一点即可知两人都不是在作对联而是在作诗,两人的句子合起来,还是一首带有永明体色彩的诗。”[3]1而赵雨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话(清代卷)》则表示赞同,且还有较为细致的论述[4]17。
其三,初唐说。2002年春,在武汉市江夏区的《灵泉志》中,发现了唐初江夏王李道宗的一副题江夏灵泉寺联:“深山窈窕,水流花发泄天机,未许野人问渡;远树苍凉,云起鹤翔含妙理,唯偕骚客搜奇”。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侄儿,唐太宗李世民的叔伯兄弟,曾任刑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后封为江夏王,公元653年去世。有些学者据此认为,该联是“中国楹联史上目前有据可查的最早联”[5]。但经考证,江夏灵泉寺建于李道宗死后一百余年,因此,这种观点是很值得商榷的。另外,有人认为太原晋祠贞观宝翰亭“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的楹联,是唐太宗李世民书写,进而认为李世民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书写楹联的第一人。其实,这副对联来自清人朱彝尊《晋祠唐太宗碑亭题壁》诗句,是集杜甫《偶题》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和《重经昭陵》诗“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诗句而成的集诗联,用来歌颂唐太宗的文治武功,没想到竟被误认为是唐太宗本人书写。
其四,盛唐说。1991年,敦煌研究院在敦煌遗书斯坦因劫书《启颜录》抄件的背面,发现了“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福庆初新,寿禄延长”、“年年多庆,月月无灾”等联语,其中“三阳始布,四序初开”一联作于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作者是刘丘子。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谭蝉雪认为,上述楹联是我国迄今为止得以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楹联[6]。
其五,中唐说。宋人赵令畤在《侯鲭录》中说,白居易晚年对句高妙,曾写“风生古木晴雨天,月照平沙夏霜夜”一联。白居易是中唐大诗人,有学者据此认为楹联至迟产生于中唐。
其六,晚唐说。近年来,白启寰先生在《江州义门陈氏家谱》中发现了一副唐僖宗书并赐给江州义门陈氏的对联:“九重天上旌书贵,千古人间义字香”。方东先生在《霞浦县志》和《福鼎县志》中发现了晚唐的三副对联,其中一副为唐乾符年间进士林嵩所题,曰:“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林嵩,字神降,唐咸通年间(860―873年)读书于礼岙草堂,此联即题于草堂之上。根据白先生、方东先生的意见,楹联应该产生于晚唐。
其七,五代说。清代梁章钜在《楹联丛话·自序》中说:“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他又在《楹联丛话·故事》中又进一步说:“尝闻纪文达师言: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但宋以来,春帖子多用绝句,其必以对语,朱笺书之者,则不知始于何时也。按《蜀梼杌》云: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幸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此在当时为语讖,实后来楹帖之权舆,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梁章钜秉承其师纪昀的说法,认为五代后蜀主孟昶“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联是最早的楹联。因为《楹联丛话》一书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有关楹联的论著,其说影响较大。但梁氏对自己的观点也不敢确认,所以才有“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的疑惑。关于孟昶题桃符版事,《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张唐英的《蜀梼杌》、黄修复的《茅亭客话》、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识》等也都有所载。
上述是有关楹联产生的几种说法。因为在中国文学史上,楹联一直被边缘化,缺少足够的重视。关于楹联起源的不同说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楹联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对楹联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加大,这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情。但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有关楹联起源的种种说法,采用的证据往往是孤证,其可信度与典型性有些是很值得商榷的。
二、楹联源流之梳理
楹联作为一种文体,它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要有汉字的基础,因为只有汉字(方块字)才能产生楹联这门艺术;其次,是民俗的需要,这是楹联产生、发展的诱因;再次,是骈文的繁盛,诗歌领域摘句风气的影响,尤其是格律诗的成熟才最终导致了楹联的产生。下面,笔者逐条简单予以分析。
其一,汉字的基础。就文字来说,世界各国的文字大体上可分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现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表音文字。我们使用的汉字,是用象形、会意、指示、形声等造字法造出来的,实在很特殊,它是一个又一个独立存在的方块字,即可表音也可表意,每一个汉字又都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楹联的基本特点就在于对称性,汉字的单体、单音节为楹联的对仗、对称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另外,汉字还有一字多意、一字多音、一义多字、一音多字等特点,这也为楹联的创作提供了条件。可以说,楹联是最能体现汉字特点和最具中国特色的一门艺术。
其二,民俗的需要。趋吉避凶是人们普遍的心理,这一点在民俗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在上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往往运用神话思维思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并试图影响或者改造某些自然现象。于是,在神话思维的支配下,自然宗教开始流行。在人们看来,万物皆有灵,如山有山神、水有水神、云有云神、雷有雷神、风有风神等,但如何跟这些神灵沟通、交流呢?先人们就采取一种在他们看来具有特异功能的方式,也就是一种巫术或类似巫术的行为来实现自己的心愿,以趋吉避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代代相传的风俗。而民俗一旦形成,就具有了一种强大的、潜在的力量,要求民众去适应它、传承它、弘扬它。而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有把传说中善于捉鬼的神荼、郁垒的神像张挂于门上的习俗。东汉末年应劭在《风俗通义·礼典》中记载:“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垒昆仲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有桃树,二人于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神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御凶也。”于是,神荼、郁垒就成为著名的门神。到了汉代,这种风俗发生了一些变化,由画神像改为在桃符板上书写“神荼”、“郁垒”的名字,具有了楹联的雏形。这种风俗从汉代开始,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一直到宋代还在不断地传承。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酒名)。千门万户曈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这样的民俗。五代时,孟昶在桃符上题写春联;明初改用红纸(因为传说中春节出来伤害人的叫年的猛兽害怕红色)来书写一些吉祥祝福的话语。所以,楹联是在民俗需要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汉文化特点的文化现象。
其三,摘句品诗的影响。所谓摘句,即是摘录诗中的名句予以品评。“摘句”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方式和阐释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受到玄谈风气的影响,摘句品诗的风气蔚然成风。南朝萧齐时代,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提出了“摘句褒贬”的命题,他说:“若子桓之品藻人才……张眎摘句褒贬,颜延图写情兴。各任怀抱,共为权衡。”陆机在《文赋》中强调一篇文章中要“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指出文中的佳句、妙句的重要性;钟嵘在《诗品》中,常以有无秀句作为评判诗人高下的标准,在评论谢朓诗歌时说“一章之中,自有玉石。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刘勰则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可见,南朝晋宋时摘句品诗已经形成一种时尚,初唐人元兢辑《古今诗人秀句》、僧玄鉴辑《续古今诗人秀句》都应该说是这种风气的产物。中唐殷璠《河岳英灵集》选录王维等24人的代表作进行评论时,也常摘引诗中“警策语”标示诗人的风格。人们对妙语、佳句的崇尚,必然会影响文人们的创作,他们在诗中极力营造奇警的句子,甚至有时会造成有句无篇的情况,如谢灵运诗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林壑敛瞑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石门岩上宿》)、“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谢朓诗中的“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日出众鸟散,山暝孤猿吟”(《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高斋视事》),何逊诗中的“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相送》)、“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与胡兴安夜别》)、“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赠诸游旧》),这些南北朝时期的五言诗句都对仗工整、音律谐和,和我们所说的楹联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所以,这种摘句品诗的风气和诗人们对佳句、妙语的追求,对楹联的产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试想一下,当诗人偶来灵感写出了两句妙语,而其他几句诗因为某些情况写不出来时,只把两句妙语写到纸上,不就成为楹联了吗?当然,这只是猜测,但情况确实是能够发生的。
其四,骈文的繁盛。骈文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文体,它萌芽于先秦时期,经过两汉及魏晋的发展,在南北朝时期达到了鼎盛。“骈文,即骈体文,也叫骈偶、四六等。两马并驾叫作骈,两人相对叫作偶,以两两相对构成的文体,就叫作骈文”[7]1―2说得更直接一些,骈文也就是用对偶句写成的文章。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在句法上把对偶句分为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类型,并加以探讨研究。句的字数也渐渐趋向骈四俪六,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篇》中说:“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在声律方面,骈文也要求平仄配合。骈文在对偶、声律方面的要求,为同属于对句文学的楹联提供了借鉴。而这种对句文学的繁盛,为楹联的最终产生添加了催化剂。
其五,格律诗的成熟。汉语的语音由声、韵、调三部分组成,声就是声母;韵就是韵母;调就是声调,包括平、上、去、入四声。汉语之所以能够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主要在于语音声、韵、调的变化。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受印度梵音学的影响,我国声韵学出现了新的发展。齐永明年间,周颙著《四声切韵》,沈约作《四声谱》,阐明汉字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四声之名正式成立。并且,他们将有关四声的理论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创为四声八病之说,要求在诗歌创作中必须避免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等八种声病,力求作到“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于是,永明体诗歌正式产生。永明体诗歌在我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格律诗正式产生。格律诗(近体诗)产生以后,经过初唐上官仪、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等人的努力,最终把对偶的修辞技巧和声韵技术结合起来,把原来仅限于词义的对偶又扩大到字音和句法的对偶,从而在形式上推进了近体诗的完善和定型。近体诗格律的成熟与定型,为楹联最终成为独立的文体准备了必要条件。因此,楹联本身是近体诗变异的结果。
可以说,民俗的需要、摘句品诗风气的影响、骈文的繁盛、格律诗的成熟最终促成了楹联的产生。就其产生的时代而言,楹联的最终产生当是在唐代。当然,唐代从公元618年建立,到公元907年灭亡,时间跨度近三百年的时间,楹联的产生具体是在初唐、盛唐、中唐还是晚唐?目前还无法确定。笔者以为把楹联的产生宽泛地定为唐代,这或许是一种更为科学的态度。因为楹联毕竟深受民俗的影响,唐代民间或许有无名氏早就创作出了楹联,只是没有流传下来。
三、楹联的发展与繁荣
(一) 楹联发展与繁荣的原因
楹联发展与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民俗的需要是第一位的,这个问题笔者已在上文中探讨过,这里不再赘述。其次,在楹联的发展过程中,政权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应该特别予以强调的;再次,大批文人尤其是著名文人的喜好与创作是楹联发展与繁荣的保证;最后,书法与建筑的支撑也促进了楹联的不断进步。下面,笔者逐条简单予以说明。
其一,政权的推动。在我国古代,作为皇权、政权象征的皇帝,号称天子,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楹联的发展、普及深受政权的影响。据梁章钜《楹联丛话·故事》引《簪云楼杂说》云:“时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独无之,询知为醃豕苗者,尚未倩人耳。太祖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去。嗣太祖复出,不见悬挂,因问故,答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太祖大喜,赉银三十两,俾迁业焉。”又据明周吉甫《金陵琐事》载:太祖尝御书春联赐中山王徐达,云:“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从这两段记载可以看出,作为皇帝的朱元璋,下旨让家家户户张贴春联,并亲自撰写春联,对春联的普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用红纸书写对联的传统也肇始于此。
其二,文人的喜好与创作。如上文所说,楹联自产生以后,就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在正史和在文人的文集、诗集中,都没有它们的身影,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尤其是文人们对它的喜好。自宋至清,出现了许多撰写楹联的大家,如宋代的苏轼、王安石、朱熹,明代的解缙,清代的郑板桥、纪晓岚、阮元、孙髯翁、梁章钜,等等,他们的创作推动了楹联的发展。
其三,书法与建筑的支撑。楹联产生以后,因为它要张贴、要悬挂,所以从一开始它就与书法艺术、与建筑装饰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书法中有楹联,楹联中有书法,它们相互支持、相得益彰,书法对楹联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建筑亦是如此。我国古代大型的建筑,如大户人家的厅堂,都设有楹柱。楹,指厅堂的前柱。楹柱的历史非常久远,据《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在去世的前几天,曾梦见自己“坐奠于两楹之间”;而在孔子看来,“殷人殡于两楹之间”,所以有自己将要去世的预感。从这里可知,楹柱至少在商代建筑中就已经广泛使用。楹联产生以后,人们就把楹联悬挂到楹柱上来做装饰,成为古代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们与建筑物相映成辉,甚至使建筑物倍添色彩,例如云南昆明的大观楼原来并不出名,但自清乾隆年间布衣寒士孙髯翁为其题写了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的180字的楹联后,大观楼便名扬天下;无锡东林书院也因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联而名震华夏。
(二) 楹联在清代达到了鼎盛
台湾著名学者南怀谨在《论语别裁》中说:“我们知道中国文化,在文学的境界上,有一个演变发展的程序,大体的情形,是所谓汉文、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到了清朝,我认为是对联,尤其像中兴名将曾国藩、左宗棠这班人把对联发展到了最高点。我们中国几千年文学形态的演变,大概是如此。”[8]53南怀谨先生把清代的楹联与汉文、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并列起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清代楹联的鼎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题材空前扩大,人世百态、生老病死、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均可入联。梁章钜在《楹联丛话·自序》概括了十类,“第一曰故事,第二曰应制,第三、第四曰庙祀,第五曰廨宇,第六、第七曰胜迹,第八曰格言,第九曰佳话,第十曰挽词,第十一曰集句,附以集字,第十二曰杂缀,附以谐语,分为十门,都为十二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楹联的创作情况。
二是涌现了一批楹联创作的高手,如上文中提到的郑板桥、纪晓岚、孙髯翁、梁章钜等人,都有名联传世。
三是创作楹联的技巧越来越娴熟,如有嵌名、连珠、回文、互文等造句技巧,有双关、夸张、比喻、借代、用典等遣词技巧,有同韵、同旁、析字、叠词、拟声等用字技巧。
四是长联不断涌现,如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180字,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张之洞的君山湘妃祠联又长于大观楼联。
五是出现了研究楹联的专著,其中梁章钜《楹联丛话》影响甚大。另外专门收集联语的作品集大量出现,如曾国藩《求阙斋联语》、俞樾《楹联录存》、王闿运《湘绮楼联语》等。
总之,楹联作为中国人独有的一种文体,虽然有应用性、通俗性等特点,虽然一般的文学史通常都对它避而不谈,但是,它确是文苑中的奇葩,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 梁启超.痛苦中的小玩意儿[N].晨报,1924-12-03(纪念增刊).
[2] 任先大.梁章钜楹联起源论评述[J].株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3] 余德泉.对联通[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
[4] 赵雨.中国文学史话:清代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5] 朱波,梁延.江夏发现唐初 17字联,中国楹联史提早300余年[N].长江日报.2002-03-14(2).
[6] 谭蝉雪.我国最早的楹联[J].文史知识,1991(4).
[7] 黄钧,贝元辰,叶幼明.历代骈文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8] 南怀谨.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The Gene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uplets
ZHANG Hong-xing
(North 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4, China)
Couplet is a type of writing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versions about the appearance of Couplets, such as Liang dynasty, early-Tang dynasty, vigorous-Tang dynasty, mid-Tang dynasty, later-Tang dynasty, and WuDai dynasty. The generation of Couplets could not appear without Chinese characters first at all because Couplets could be emerged as a kind of arts only by Chinese characters. Secondly, the generation of Couplets was the need of folkways. Once again, the booming of parallel prose, the influence of refining verses in the field of poetry, and above all, the ripe of regulated poems improved the generation of Couplets finally. The period of the generation of Couplets must be Tang dynasty broadly.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booming of Couplets were influenced of the folkways, the regime, the liking and writing of the scholars, the penmanship, and buildings. Couplets were in full bloom at the period of Qing dynasty.
Couplet; appearance; development; flourishing
I207.609
A
1006-5261(2011)04-0116-05
2011-04-25
张洪兴(1970―),男,山东沂源人,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