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划教材《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色和使用
2011-08-15山西尹玲燕
山西 尹玲燕
国家规划教材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色和使用
山西 尹玲燕
教材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要工具,教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如何编写出有职教特色,深受师生欢迎的教材,是职业院校教材建设始终所关注的问题。本论文对2009年秋季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二版)的特色进行分析,同时对如何使用好该教材与同行商磋。
教材;特色;使用
一、《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二版)的特色
2009 年秋季出版的中职国家规划教材《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二版)以下简称“主教材”,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依据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在继承原主教材优势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家预算管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等新内容,对原主教材针对性的作了较大幅度增删和彻底的调整,修订后的该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1.可读性
当前就读的中职生,生源大多是初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年龄较小,同时对社会经济现实知之甚少。要让他们学好一门从未学过,内容比较抽象的会计课程,难度很大。因此该教材在内容编写上尽量通俗易懂,叙述由浅入深,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以便学生理解。与“主教材”同时出版的还有配套教学用书《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学习指导与练习》以下简称“配套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课件,以方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时代性
根据“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结合近几年我国财政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的实际情况,本次修订在第一篇取消了原来主教材中“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内容,增加了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紧密联系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与会计核算”、“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与会计核算”、“政府收支分类与会计核算”3章基础理论知识,在第二、三篇行政单位和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中具体贯穿了上述内容,突出时代性。
3.便利性
为了便于学习,配套教材与主教材同步,在各章安排了:“学习目标”、“学时分配建议”、“专业术语”、“知识要点”、“自我训练”和“知识链接”栏目;配套教材后所附的多媒体课件有“各章自我训练参考答案”、“各章教学参考”等内容供教师教学使用。
4.实践性
与“主教材”同时出版的配套教材中“自我训练”栏目,内容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业务核算与训练等内容,供学生训练知识和技能之用,配有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知识讲解、参考资料、自我训练答案等,彰显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考虑到近几年中职学生就业去向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实际,增加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内容。
5.科学性
主教材第一篇及时吸纳了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大背景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新内容,为后面内容奠定理论基础,在第二篇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和第三篇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会计核算中具体融入,使教材内容上前后呼应,循序渐进,教学内容的显示方式,符合中职学生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以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二版)教材使用的建议
(一)优化教学内容
1.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根本,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的培养目标和现有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接受能力,认真的处理教材,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2.教材呈现给教师的是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把握好重点难点,通过教学课时分配、教学内容取舍、处理好教学内容“连贯性”与“深入性”问题,对重点难点问题,一定予以深入讲解,讲清讲透。
3.在配套教材中“知识链接”栏目,选用了与各章教学内容一致的政策规定、办法、理论探讨、经验介绍等,教师应引导学生使好这部分资源,降低教学难度。
(二)潜心研究,搞好教学辅导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内在思维渴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如在“国库集中收付”背景下为什么需要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账户?行政单位“固定基金”与“固定资产”账户一般同增同减,余额相等,为什么?通过深入思考理解教学内容,在心灵上感悟会计职业。
2.配套教材中的“自我训练”,教师有选择的布置,指导学生课后完成,必要时教师可参与学生的讨论。对于“判断题”不仅要判断正确与错误,还要弄清错误的原因。“业务核算与训练”应要求学生都亲自去做,然后给予指导。
3.现在的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的家庭条件普遍较差,不少学生比较自卑,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要学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关怀和启示非常有必要。
(三)善于启发,恰当提问
1.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与学生教学互动,但提问要提炼出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感兴趣的话题。如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政府与非营利组会计设置“专用基金”账户,要求专款专用,而企业财务会计中则不要这一点,为什么?行政单位“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等等,通过教学互动,引发学生归纳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举一反三。
2.提问的频率适者为宜。有人请教墨子:“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青蛙日夜叫个不停,舌头都开裂了,然而没人理睬;而公鸡一叫,天下便为之振动,说话重要的是要有目的,要合适宜”。教师提问也是如此,要捕捉最佳时机,要让学生有回味余地,让其主动思考。
3.提问对象要有普遍性,教师应密切关注每位学生。在提问时,教师不应该只偏重成绩好的学生,忽视成绩一般的学生,让学生觉得,课堂提问总是少数学习优秀的学生参加,老师并不关心自己,使部分学生失去回答问题的兴趣和信心。
[1]尹玲燕.杨常青.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
[2]尹玲燕.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学习指导与练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
[3]周正,李键.谁在念职中-中职生现状调查与反思[J].职教论坛,2010(4)50-53.
[4]曹根生.中职生课余教育的“渔”与“鱼”[J].职业教育研究,2010(3)49-50.
[5]黄敏.浅析中职<语文>(基础模块)阅读教材练习设计[J].中国教育科研杂志,2010(6)13-15.
[6]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2.
(作者单位: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编辑 王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