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活动型教学模式初探

2011-08-15广东陈希媛

职业技术 2011年5期
关键词:中职活动语文

广东 陈希媛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活动型教学模式初探

广东 陈希媛

中职语文要突破传统的课程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活动型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地学习,以达到双赢——教师易教,学生乐学的目的。构建科学有序的语文活动模式,使学生的自主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完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活动课和语文教学活动化的教学探索,为学生构建一个有效的语文学习平台。

中职语文教学;语文活动模式;活动型课堂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大纲》中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由此可见,当代的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因此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使学生活学乐学,加强学生的语文技能的训练是我们目前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把“以人为本”放到了首位,各地各级各类学校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运动,力图改变多年来我国教育一直以教师、书本为中心,轻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局面。在中职学校(幼儿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形势更是不容乐观。

从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上看,语文学科负重大,语文要学得好不容易。学生学习语文靠平时积累,课堂学习只是“冰山一角”,单靠每周几节语文课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又要善于积累,这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要求较高。

从教材来看,幼师教材相对老化,难以吸引学生。现行的幼师语文《阅读与写作》教材的选文都比较“老”,最“年轻”的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有些课文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有些课文内容学生觉得很深奥,再加上没有相应的配套练习,很多知识不能得到及时巩固,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增加了不少难度。

从生源素质看,近几年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入校成绩较低,有不少学生实际上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要求,语文基础薄弱,语文素养较低,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差,而语文教学要求又高,因此,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

从教师本身看,因课程理论相对滞后,可供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多,教师的教学改革力度不大。普通高中全面实行了新课标、新教材,提倡个性化阅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改革步伐较快。而在中职教育界,不少教师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传统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课本轻课外的形象。

时代的要求和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存在着极大矛盾,中职语文要突破传统的课程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地学习,以达到双赢——教师易教,学生乐学的目的。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活动型教学模式,就是把语文学习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景和学习方式,让学生探究、合作、自主学习。它通过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在训练中养成一种独立的、创造的品格。为此,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些尝试,开展了《师范学校“语文活动课”模式初探》等课题研究,以科研促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树立新课程观,构建科学有序的语文活动模式,使学生的自主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在有计划、有目的的课程活动中的‘学得’,也要关注学生在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习得’,要将语文课程活动和其他课程活动,将课堂学习和课堂以外的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也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分为四大块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教育实践的学习。因此我们针对学生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发展进行活动设计,又根据活动目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确定活动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安排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逐步形成具有师范专业特色的语文活动模式。

为增加学生语言积累,从一年级开始我们举办成语趣味活动、课前三分钟活动;同时针对新生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新奇又急需引导的特点,设计了讨论会、辩论会。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与当众说话的习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在二年级,我们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并举办了诗歌朗诵会(比赛)、经典名篇名句朗读活动(比赛)、课本剧编演(戏剧表演比赛)。既培养学生朗读诗文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和能力,也让学生在经典作品的阅读中陶冶情操,受到审美教育,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三年级学生,我们结合《幼儿文学》专业课内容,设计并举办了童话故事会、“童趣”手抄报比赛等活动。

举办这些活动,我们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即每次活动都发动全体学生参加,在各班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再进行年级比赛。在整个活动中,既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在教师的指导调控下全面展开,既能使每个学生参与活动,又能选出精品,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学生在每次活动中分工合作,集体探究,既培养合作精神,又能相互交流,拓宽视野。

二、完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活动课和语文教学活动化的教学探索,为学生构建一个有效的语文学习平台。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的场所,学生学习语文的活动主要是在这里开展的。因此,语文教学要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平台。受语文活动启发,我们进行了“一种活泼的有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自主探究的讲读课。教材中的经典作品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们指导导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加深理解认识。如,幼师语文教材中有不少鲁迅作品,这些作品较难学,我们让学生以“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为题,分组查找资料,写出小报告,在课堂上交流汇报,这样既消除了学生对鲁迅作品的陌生感,能尽快地把握作品,又能加深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就是一个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它消除了学生的习惯性依赖,学生从中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专题探讨的阅读课。这是一个综合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内容想关联的文章和自读课内容而设置的。如对于现代诗歌单元,我们让学生自己学习、分析有关诗歌,进行自读诗歌的欣赏活动,写成文章。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汇报,教师点评深化。又如,幼师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令人感动的女性形象,这些不同时代、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的悲喜忧愁,她们的抗争和追求可以引导学生对许多问题的思考,所以我们举办“我看幼师课文中的女性形象”的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在共同探讨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引起感情的共鸣,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活动型的作文课。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活动中理清思路,确定中心,选材写作。如记叙文“我的相册(画册)”的写作指导,先让学生选择几张照片在班里展览,学生口头讲述选择照片的缘由,并就照片中的细节进行描述,而后整理成文。同时,我们也根据各专业班专业知识的不同,设置了相关的写作活动。如音乐班,或根据某段音乐写想象作文,或指导他们仿写歌词;如美术班,或指导他们为画配文,或以某幅画作为材料,写话题作文。每次作文课都先让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感到有话好说,消除作文的畏惧心理,然后再根据训练重点进行指导。同时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有感而发,因情生文,写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我们根据不同课型、不同学段的特点,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组织能达成课程目标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生趣盎然的实践中学习语文,在体验成功中发挥主体作用。这样才会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挖掘并发挥学生内在积极因素,使消极因素得到抵制,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能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学生都愿意积极参加。学生在语文学习和语文活动课中,培养了兴趣,养成了习惯,提高了能力,发展了个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单位:广东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

(编辑 王旸)

猜你喜欢

中职活动语文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