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不可控因素分析

2011-08-15淄博职业学院王爱青

中国商论 2011年26期
关键词:东道国零售业零售

淄博职业学院 王爱青

1 零售业国际化内涵

对于零售业国际化经营的含义,学者们看法不一。Exander认为,零售业国际化是指通过超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零售结构的界限而实现的零售专业技能的跨国转移行为。许英杰认为,零售业国际化是指零售企业为适应国际竞争和在本地区市场饱和的情况下,进入新市场开拓多元化经营的一种过程。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知道零售业国际化就是指零售企业的国际化扩张过程。因为零售业以分散市场为对象,销售的辐射力有限,与制造业相比,零售业的国际化跨国经营远远落后于制造业。但是随着服务贸易的开放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跨区域对零售业的限制减小。

就现在零售业的发展情况而言,零售业的国家化有消费者支出的国际化、零售管理职能的国际化、零售理念的国际化和零售运营的国际化四种模式。消费者支出的国家化指消费者到其他国家进行跨境购物的行为。其模式有三种:一是发展边境贸易或者调整边境零售店,比如美国——加拿大边界;二是利用旅游资源扩大零售业的销售额,以商业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商业;三是利用电子零售业,开展网上跨国零售。零售管理职能的国际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人员招聘、融资等活动以促进本国零售业的发展,其常见方式是国际化采购。零售理念的国际化是指零售经营知识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过程。零售运营的国际化是指零售企业在外国进行零售运营投资,其常见表现形式为在外设立连锁店或者有影响的商店。管理和运营由投资商自己负责或者由当地公司完成。最常见的零售业国家化经营模式就是零售运营的国际化。本文讨论的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就是以零售业运营的国际化为基础展开。

2 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动因分析

2.1 推动因素

推动因素指那些迫使企业进行国际化的因素。比较具有代表的是饱和的国内市场、不利的地理或经济环境、国内市场上的法律约束。对于我国而言,随着2004年国家商务部取消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方面的限制,我国零售企业加入世界零售市场,力求在世界零售业中寻求立足之地成为大势所趋。据相关部门预测,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20万亿元,由此可见中国消费市场潜力之巨大。面对这样具有需求空间的中国市场,目前世界零售企业500强已有70%进入我国市场。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欧尚和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7-11等零售巨头,在规模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并且拟定了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的计划。由于零售业竞争较为激烈、平均利润较低,行业规模效益十分明显,大型零售商主要依靠规模经济和薄利多销取胜。外资大型零售商进人我国市场,实际上是迫使我国零售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2.2 拉动因素

相比推动因素而言,拉动因素通常是指诱使企业主动寻找发展机会的因素。比如:人口条件、有力的经济条件、好的商业环境。当存在潜在的需求或者获得规模经济的可能性时,零售商会选择进入该市场。我国零售企业寻求国际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拉动因素”。

一是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市场全球化和跨国零售障碍的减少,在市场全球化的条件下,资金筹措、商品购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吸引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二是海外市场的吸引。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零售企业面临着来自全球企业的竞争以及经营国际化的选择。一方面因为世界各国文化存在差异,导致各国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存在差异,这样多样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潜在需求市场,这为零售企业经营国际化提供了机遇。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生产水平比较低,本国供给满足不了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这些国家是零售企业海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三是跨国经营的先发效应。根据零售业态生命周期理论,第一次采用新兴业态可形成产业发展的先发效应。我国零售企业在实施跨国经营中,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和经营优势,率先开发其他国家市场以获得跨国经营的先发效应。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国际化经营获得比国内经营更高的成长性和附加值,分散财务风险和政治风险。

3 国际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企业跨国经营已成为一种趋势,零售企业亦是如此,不少企业在跨国企业经营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世界500强有10%是零售企业,并且很多著名零售企业,包括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德龙等,每年国外销售额都达百亿美元,并在当地的零售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综观国际零售企业的发展现状,其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经济发达国家在世界零售业中占主导地位。目前世界零售业巨头主要集中在美法德日英等经济发达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较高。零售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水平一般取决于一国的工业化水平。据2010年全球零售企业100强的排行榜显示,美国有26家企业占据百强,其中排在前10位的零售企业有5个,可见美国在零售业里的霸主地位。排在美国之后的国家是:英国9个,德国9个,法国9个,日本8个,这五个国家的零售企业占了百强中的61%,形成了当今以工业资本为主体的世界零售业的格局。二是世界零售业将继续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全球零售业的增长减慢。但从长远角度看,世界零售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一方面,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和世界人口的增长将为世界零售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需求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国际零售企业作为当今世界零售业的主要力量,正在以兼并、收购等方式迅速扩张。这对全球零售业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加速其发展。

另外国际零售业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一是零售业态的多样化。目前西方零售业主要有四种类型—— 以配送中心为基础的大型连锁超市、以大型超市为核心的规模化购物中心、以大型百货商店为主的综合性商场和中小超市。二是组织结构规模化、集中化,效率高、规模大、管理好的零售企业呈主流经营趋势。三是经营的国际化和连锁化。四是城市商业网点布局的转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流的发展,零售商业布局正由市中心向城郊转移。五是经营管理的技术化和现代化。在美国,各大型商品都普遍采用了计算机技术、通讯网络技术、条码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

4 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不可控因素分析

不可控因素是指其水平不可人为加以调控的、无法通过试验选择出其最佳水平的因素。对于零售企业而言,影响其国际化经营的不可控因素是指企业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的因素,主要是指宏观环境因素。结合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原因和当前国际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可知当前我国零售企业面临着以下不可控因素。

4.1 政治环境因素

4.1.1 国外政治环境

国外政治环境因素具体是指东道国政局的稳定性、东道国宗教民族矛盾、东道国社会团体的构成以及东道国政府效率等因素。它们对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如下:政权突变,会妨碍企业经营策略的调整,像中南美洲局势长期不稳,直接影响外国企业投资。东道国政治冲突、宗教民族矛盾激化、极端势力的暴力活动、劳资关系紧张等,往往会给境外企业造成损失,如委内瑞拉工人罢工,波及世界原油供应。另外,东道国政府或社会团体制定的不利于零售企业的市场调控行为,比如反倾销,会制约零售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行为。零售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必须要考虑国际经营环境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尤其是政策因素。因为国家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它是一个各种利益相互角斗而又相互结盟的大竞技场,其经济、政治政策的制定充满变数,而国家利益是制定任何政策的根本。因此,零售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必须对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环境进行评估并据此进行风险预测。

4.1.2 国内政治环境

国内政策环境主要是指国家针对零售企业跨国经营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包括经济政策、金融、信息、技术支持政策。这些政策会影响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政策环境的形成,进行对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产生影响。这些政策因素属于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企业能施加的影响较小。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策扶持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日本在二战后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促进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法规,还创建了海外投资咨询机构。另外,税收政策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零售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比如出口退税政策会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4.2 经济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对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方式选择产生影响的经济发展情况。它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四个要素。

对于东道国而言,东道国宏观经济政策、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道国市场结构、东道国物价水平、东道国潜在消费数量、东道国相关企业竞争力、东道国相关产品技术水平、对东道国市场的控制力、东道国市场利润率、区域市场关联程度等因素都是零售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不可控影响因素。以东道国潜在消费数量为例,东道国潜在消费数量越大,被零售企业选择作为国际化经营目标地的可能性越大。零售企业想要在东道国实施国际化经营,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和掌握各国家在市场环境上、文化和政治上的差异,为零售企业分析顾客需求、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提供依据。

对我国而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结构、国内潜在消费数量、国内相关企业竞争力、国外相关企业在本国的直接投资、国内物价水平、汇率波动、本国政府效率、咨询服务机构等也是影响零售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不可控因素。一般而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也会普遍提高。

4.3 技术环境因素

技术环境因素是指东道国市场中,生产经营所采用的相关生产经营水平以及对生产经营技术的相关规定。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威胁。科学技术的发展让零售企业跨越地域障碍和运输障碍,为零售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国际零售业竞争更加激烈,对于在技术方面占弱势的企业而言,国际化经营情况不甚理想。

4.4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企业的市场决策行为始终受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零售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不应该忽视东道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如潜在消费者的人口学特征,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法律法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社会行为规范、道德伦理、消费者心理等。这些因素对于能否接受外来文化、外来产品和外来消费习惯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 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建议

对于零售企业而言,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因素都是企业自身不能加以控制的因素。如何避免其不利影响,本文认为关键在于零售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之前的准备工作。零售企业在实施国际化经营之前,一定要认真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仔细识别企业经营的机会和威胁。

[1]常婕.湖北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论坛,2010(10).

[2]胡媛荣.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王昕旭.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障碍及解决途径[D].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

[4]王昕旭.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08).

[5]吴三清.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暨南学报,2005(03).

[6]2009~2010世界零售百强,http://wenku.baidu.com/view/69518ee2524de518964b7d89.html.

猜你喜欢

东道国零售业零售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零售工作就得这么抓!
论投资者——东道国仲裁中法庭之友陈述的采纳
国际投资仲裁庭对东道国反请求的管辖权探析
晚近国际投资协定中东道国规制权的新发展
零售业 餐饮业 到底谁模糊了谁?
万利超市的新零售探索之路
效率才是新零售业本质
新零售 演化已经开始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