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企业在旅游产业趋向变化下的发展模式研究

2011-08-15吉林广播电视大学白城分校包艳波

中国商论 2011年36期
关键词:景区旅游经济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白城分校 包艳波

我国旅游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发展速度持续攀升。尤其进入WTO经济时代后,我国旅游业发展速度迅猛,不仅国家把旅游业的发展放在了重中之重,而且各地市在进行城市建设时,都尽可能地争取旅游生态城市建设,使城市在充分人文气息的同时充裕自然风情。旅游产业由于其本质特征,其污染少,可持续性强,产业基础建设需求技术性弱等,近年来被具有优势资源的城市所重视,尤其在历史悠久的城市中,其城市主体建设就突出了旅行观光性,而且由于旅游业涉及的服务范围广泛,具有充分的就业机遇及其丰厚的经济利益,各地旅游局及从事于旅游产业服务的酒店、餐饮、交通等企业也积极参与进来,形成了新的产业群,在这个趋势下,旅游企业的发展成为了一种新经济形势下的成长机制。旅游企业要适应这种产业集团与产业链规划化的趋势,了解其差异性,健全自身发展体制,这样才能够规模化壮大与发展。

1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特征

旅游产业发展是作为旅客在旅游过程中消费所带动的经济产业化现象,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生产旅游元素的过程。它没有稳定的商业形态,容易受到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计划的影响,同时其经济实体不可移植,具有独特性,具体说来,我国旅游产业有以下特征:

1.1 旅游产业的开发性

我国旅游产业经过改革开放的观念革新,逐渐成为了城市宣传自我,体现自我魅力的标志,各个城市都以建设成为旅游型城市为目标,因为旅游产业的开放性决定了它必定带动餐饮业、住宿业和交通类的发展,并且为城市品牌的提升和先进理念提升而服务。因此,在我国旅游产业中最大的特征就是旅游产业的开放性。由旅游产业带动的新型城市建设也更多地体现了这一特征。

1.2 旅游产业的脆弱性

由于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受制于旅游者的消费计划影响较大,由于是旅游产业经济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波动性较大,因此在我国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脆弱性,尤其是遇到非常时期,如非典、经济危机等现象,消费者的旅游消费计划会被迅速缩减。再者,我国旅游产业的旅游理念推广力度不够,造成了许多人对于旅游的顾虑较多,随着经济形势的影响消费者对旅游的倾向性较少。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要提高旅游产业的鲁棒性,必须加强法律法规等安全性机制的建设,同时加强旅游意识转变,这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接受旅游带给生活的精神享受和文化享受,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推动旅游产业的健康健全发展。

1.3 旅游产业的区域性

由于旅游景区通常有空间和地域限制,因此旅游产业经济运营也有范围空间。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在进行旅游消费时仅限旅游景区周围,并且消费对象仅为景区内提供的产品及景区外旅游纪念品等,这样促使景区周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甚至出现了流通渠道和交通建设的相关问题。因此,科学合理的规划旅游产业景区经济发展策略,实施可持续化健康发展,有助于旅游产业的规模化。

1.4 旅游产业具有集中性

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受其形态影响,业务主要集中在游客聚集区,并且附加产业依存聚集,因此旅游企业在考虑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考虑环境包容性问题,并且适当的考虑景区承受力,实施可持续化旅游区建设。

2 旅游产业趋向化发展分析

旅游产业包括旅游需求供应和旅游特色服务。旅游需求供应是旅游企业在满足旅游者个人需求的情况下,对旅游者衣食住行等各种生活所需进行供应服务,是以旅游者为出发点,尽可能的满足其旅游需求的各种服务项目及其相应的商业产业活动。旅游特色服务是旅游企业根据其对旅游市场的整体把握,根据其企业发展的需要,对旅游者提供更加全面的特色服务。旅游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如各地市旅游局下属企业产业改革成为旅游集团等,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组合了旅游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整合成为了新经济实体下的旅游产业链。具体而言,旅游产业链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2.1 交通运输类企业

旅游产业形成基础条件就是交通运输工具的便利,只有交通工具不再成为异地旅游的障碍,旅游经济才有可能壮大成长,尤其是随着私人交通工具的普及,异地旅游、跨省旅游不再受交通拥挤等因素的制约,旅游者可以自由选择时间进行旅游行程设计,这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交通运输类企业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结合旅游企业的特征进行旅游宣传,加强了旅游景区与交通运输企业的协同工作,扩大了经济实体的经营范畴,提供了多元化的经济实体沟通渠道,增强了旅游产业的集群化。

2.2 餐饮住宿类企业

旅游产业在发展的同时,旅游景区周边餐饮住宿行业也随之发展,尤其是新开发景区,其餐饮住宿业的发展是受景区接待旅客人数影响的。大量的旅客对景区的旅游观光必定产生餐饮和住宿两大行业的巨大需求,尤其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餐饮住宿企业的级别和服务都在不断上升,良好的服务不仅能够使旅客感受到贴心的服务,而且会促使旅客对旅游景区的行程周期设计增长,同时也会对餐饮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旅行社与景区、餐饮业、住宿业的紧密合作是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保证,也是旅游产业趋向化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2.3 旅游衍生产品企业

旅游景区在发展的同时,不只是旅游景区自身的宣传,更是旅游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宣传,在这个过程中,具有纪念性质的旅游纪念品就成了旅游者的喜爱,因此生产各种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厂家也成为了旅游产业集群化中的一员。此外,旅游景区在进行旅游文化宣传时会以各种方式展示,有人文景观的展示,也有民间艺术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民间艺术团体又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这个产业也包括一些休闲娱乐场所等。

2.4 旅游中介企业

旅游景区在不断宣传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了一些对景区景点熟悉,对旅游路线、餐饮、住宿了解的中介机构,如旅行社,这些企业通过整理国内各个旅游景区的旅游信息,协同餐饮住宿业进行协调商业化操作,形成了一种现在较为广泛接受的旅游团体模式,旅游者通过报名的方式跟团旅游,通过旅行社来进行旅游组织,安排食宿等,这些企业的发展不仅使旅游信息资源广泛传播,而且聚集了旅游人群,使景区接待旅客有序化,提升了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速度。

3 旅游企业在旅游产业趋向变化下的发展措施探讨

3.1 我国旅游产业的处境

我国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首先,社会的稳定及经济的持续增长环境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关于旅游事宜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为旅游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条件。再次,我国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出境游成为了刺激旅游的新因素。最后,我国旅游黄金周体系的建立,为我国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2 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旅游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化,无论是旅游人数还是旅游收入都呈现了惊人的增长速度,尤其国内旅游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而持续稳步增长,据相关预测,我国旅游产业将以9%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游客接待人数最多的国家,同时又是全球游客输出第四大国。这种增速足以说明我国旅游产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跨越到了新的台阶。

3.3 旅游企业的应对措施探讨

(1)我国大中型旅游企业尽心了资源整合,形成了具有区域优势和综合服务的旅游集团,并且与各地市的旅游局、招商局、交通运输部门加强了合作,形成了集交通、旅游、商务为一体,综合了住宿餐饮为特色服务的一条龙服务优势,并且根据企业立足点的不同,制定了企业的相关制度,对旅游资源实施合理化配置,加强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因此,我国旅游产业要健康发展,旅游企业就应该树立起先进的旅游理念,依靠资源整合的优势进行体制的健全建设,并且积极主动承担服务至上理念的推广,使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惠及百姓的福利性消费事业。

(2)我国小型旅游企业和旅行社针对其自身灵活性等特点,形成集群化的产业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并且充分结合旅游景区周边资源条件,实施服务的商业化体系,并且采取优质的服务水平和温馨的旅游环境建设,使旅游与购物消费融为一体,带动旅游的消费项目综合化,并且发展体育运动事业,创意文化事业,加强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扩大旅游项目的涵盖范围和服务类型。小型旅游企业要想取得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建设。

(3)旅游企业间跨地域的合作能力逐步加强。甚至旅游产业由单一的景区旅游逐渐覆盖了文化创意旅游,市场发展旅游,及其信息、科教等展示人文色彩的新型旅游,这些项目的开发都离不开企业的合作开发和协同推广能力。因此我国旅游产业要全面发展就必须加强区域协作能力,并且致力于建立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从而全面建设企业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技能,这样才能够使我国旅游企业走的出去,走的长久。

(4)加大对旅游产业的创意旅游产品研发力度,加强企业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纽带关系建设,并且积极主动探索旅游发展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以旅游发展规范经济管理制度,促进旅游企业在进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以旅游带动餐饮、住宿、市场形象树立、景区文化建设和创意文化建设,使旅游经济成为一种城市发展的推动力,并逐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旅游地区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5)积极探索相关于旅游经济中的法律法规建设,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加强景区的安保措施及紧急救援措施,加强景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其救援技能,使旅游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在安全、稳健、成熟的环境中可持续发展,并且加强旅游产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对旅游景区文化的理解程度,并且积极培育综合型人才,使旅游产业的文化推广和宣传更加深入化,从而带动游客积极参与、勇于探索,并且针对景区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层次和角度的挖掘,使旅游企业成为一个消遣娱乐与人文培养相结合的娱乐项目。

4 结语

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推动了旅游产业的趋向化发展,旅游产业不仅连接了企业与游客,而且带动了交通、餐饮、住宿、商务,甚至关系到旅游景区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旅游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加深对旅游趋向变化的认识,并加强企业体制建设,加大旅游产品的研发力度,有利于我国旅游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发展瓶颈,我国旅游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经济的增长速度与人民消费的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旅游产业深入化改革就需要针对我国国情现状,结合旅游景区周边经济发展因素,对旅游产业的产品设计和经济带动因素进行研究,当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整个产业的结构和经营的理念都会被经济发展驱动所革新,因此本文通过对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其趋向性变化进行探讨,提出了企业的应对措施,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黄常锋.孙慧.何伦志.中国旅游产业链的识别研究[J].旅游学刊,2011(1).

[2]李运祥.中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开展生态旅游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1).

[3]李效松.民营旅游企业发展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0(1).

猜你喜欢

景区旅游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