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新探

2011-08-15林秀娟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15期
关键词:圆柱苹果意识

◆林秀娟

(烟台市莱山区实验小学)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新探

◆林秀娟

(烟台市莱山区实验小学)

一、课堂中积极引导,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想也就应运而生。例如,我在讲长、正方形面积计算这节课时,先出示两个图形(单位:分米),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有的同学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还有的同学用1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我在肯定了同学们积极想方法,开动脑筋的同时,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中国土地的面积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同学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疑问萌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探求的开始正是创造意识唤起之时,创新正是从这里起步。

二、注重合作教学法的运用,强调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交流是自主学习模式预习环节的延伸,讨论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通过小组学习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还可以从中挖掘自身的许多潜力(如: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等),还能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学时,根据学生各自预习的情况,先布置小组汇报,看弄懂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然后共同讨论不懂的地方。学生通过交流后,达成共识,把讨论的结果写在小黑板上。如,在讲《倒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有一小组根据预习提纲进行如下的交流。同学A问:B同学,你能说出3个乘积是1的两个数的乘法式子吗?B同学:当然可以。同时又反问同学A:你能就我所说的3个乘法式子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吗?同学A:这三个乘法式子的一个乘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是另一个乘数的分母和分子。同学C:关于倒数的知识,我们已经有哪些认识?同学D: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最后由在小组交流中表现最好的同学代表小组到台前作展示。又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课时,在讲解圆柱的特征时。生一:我发现圆柱有三个面,上下两个面是圆的,侧面是曲的。生二:通过观察,我还发现了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相同的。生三:我通过把圆柱画下来也知道了它的上下两个面是相同的。生四:我同意你的观点,因为通过测量再比较会更准确。生五:你们都说的很好,但是请问圆柱的高在哪里?生六:我来说说。圆柱上下两个面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生七:那么圆柱有多少条高呢?生八:有无数条。经过激烈的讨论与交流,学生弄懂了圆柱的特征。通过小组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中交往,在交往中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在课堂中设计故事和游戏,培养学生兴趣

小学生都是故事迷。把知识融入故事中,配上生动、新颖、色彩鲜明、感染力强的投影片或欢快的乐曲,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我就利用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画面引出课题:有一天,天气十分炎热,孙悟空叫猪八戒去找西瓜来解渴。不久,猪八戒全身汗淋淋地抱着个大西瓜回来。悟空说:“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1/4吧。”八戒一听瞪大眼睛,满脸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来的,应该多分一点给我,我要吃1/6,最少也要1/5。”悟空听了直笑,马上切1/6给八戒。大家高高兴兴地吃了西瓜,可贪吃的八戒却在一旁拍打着自己的脑袋说:“傻瓜”。这是为什么呢?一段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创设了最佳的教学情境,激起了学生解疑的兴趣。

儿童总是喜欢玩游戏的。把游戏寓于教学中,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一种享受。如低年级计算题教学,我就采用“摘苹果”形式,创设轻松、活泼的计算情景,让学生享受计算的乐趣:教师出示一棵大苹果树(挂图或模型),树上贴满了写有各种算式的苹果,讲台上放着若干只写有数字的小篮子。算式得数与篮子号码相同的苹果就成熟了,摘苹果的学生说:“同学们,我摘得苹果熟了吗?”得到台下“小检验员”的同意方可把成熟的苹果放在相应的篮子里。摘苹果的游戏不但情趣盎然,而且还把数学推向高潮。

四、运用变式进行教学抓住数学概念的内在本质

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对概念、性质、定理等方面内容背诵相当流畅,但进行问题解答时,就变得无从下手,不能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导致学生解题技能和效能低下”的情况,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概念、性质关键和内涵掌握不清。因此,教师在数学知识教学中,要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类型问题的解答,分析不同问题之间的异同点,再引导学生结合所掌握的数学概念、性质等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找出概念性质内容中的关键内涵,从而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掌握。

如在讲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内容时,教师向学生设置了“有一个班级,其中男生有14人,女生有20人,你能否用减法计算这一问题吗?”的启发性问题,这时,学生根据问题要求,提出了“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男生再有多少人就和女生同样多了?男生和女生相差多少人?”等不同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这一问题,进行列式计算,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刚才所提问题都是关于“求20和14之间的差。”问题。通过上述教学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出其本质特征,舍弃其非本质特征,能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和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

五、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从多层次、多方面寻找问题答案的扩展性思维方式。它要求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思考,不拘泥于教师传授的一种方式。这是创新意识的一种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的创新。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都是根据小学生思维特点编写的,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教材,挖掘其中蕴含的创新因素,创设求异契机。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地大胆设想,使他们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的心理状态。要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只有一种,要多途径,多方位地考虑。例如,在学习百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教师可利用教室中的桌椅创设情境,教室中共有33个椅子,学校开会从中借走7个,教室中还有几个。并列出算式:33-7=?然后让学生计算,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思索。这样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为例。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有的学生拿出计算器,有的学生埋头在草稿本上计算。等学生都算完之后,教师让学生结组讨论,跟同学讨论自己的算法,并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通过学生集体讨论、争辩,总结了很多种算法。

猜你喜欢

圆柱苹果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