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考文学作品读解也能“公式化”
——浅探高考现代文大阅读读解的技巧
2011-08-15黄富镪
黄富镪
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中的文学作品题满分为22分,是基础题中的重点,但学生得分率都偏低,其难度可见一斑。针对这一问题,我结合我连续七年指导高三的经验,试着让文学作品解题能“公式化”——总结出文学作品阅读方法和各类题型按得分点来组织答案要素的技巧,使得文学作品大题读解“有法可依”,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成绩。
一、读原文的方法
在指导学生读原文时,我力求学生读两遍。这里的两遍,不是指两次从头到尾的字斟句酌,而是指速读和精读。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遍:速读
1.标各段序号。
2.快速浏览全文。①只要求大概了解各段或全文的大意。
3.思考作者的态度和把握文章的主题。①作者对文中人、景、事的态度如何?②想表达什么主题?③结合文尾两三段的议论句、抒情句,印证,定出文章的主旨。
第二遍:精读
即读文后4道题目,带着这4个问题回原文,细读各道题所涉及的段落。
二、审题答题的技巧
(一)审题技巧
1.审明考点。因为不同的考点有不同的解题要领,有不同的答题术语,所以读懂题目考什么很重要。
2.审明疑问代词。如“怎么”是考手法,“为什么”是考作用与感情主旨,“哪些”是考筛选整合。
3.审答案内容多少的提示词。如“简析、分析、赏析”等词,就隐含着要求我们结合原文词句来展开,没有这些词,则一问一答即可。
(二)答题技巧
这一步我从总体答题技巧和常见题型的规范答题两方面探究。
★总体答题方面:
遵循两个原则:①答案就在原文中。就算原文没有直接的答案,也有答案的信息依据。②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的原则。
要有三个答题意识:①分点意识,②术语意识,③紧扣原文内容作答意识。
★以下详细探究六种常见题型的规范答题技巧
1.语句的含义、含意题
(1)考查角度:一般考文中结构复杂或是有指代词、运用修辞的语句。
(2)解题技巧:
①提语句主干,弄明语句中心。有两个分句的要分别作答。
②把句中较含蓄的、有丰富内涵的、有指代意味的词语解出,然后代入原句,用原句表达方式答出。
③有时,赋分较多的题,则还须答出“言外之意”,即所谓“含意”。这种答法则须从修辞、作者观点、文章主旨等方面作答。
(3)举例:07年全国(一)卷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答:(1)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2)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2.作用、好处题
(1)题解:此类题目涉及的范围较广,有题目、物象、词语、语句、结构、事例、表达、人称、修辞等的作用。
(2)解题技巧:①位置或性质的术语,②对该句所写内容的概括
(3)下面从常见作用题探究答题术语和技巧。
★题目,以某一种物象为标题的作用:文学作品的题目一般有两个作用:①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起统领、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
★物象、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三点。①渲染气氛。②烘托或反衬人物的性格。③揭示主题。
★语句的作用:主要看该语句在文中的位置和语句的性质。
A:语句的位置:
文首句——①为下文作铺垫,或为下文定下基调。②统领全文。③开门见山,引出……话题。④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中间段段首句——过渡或承上启下(承什么内容,启什么内容)。
中间段段尾句——总结前面什么内容。
文章结尾——①总结全文。②呼应开头,使结构严密。③画龙点睛,深化、升华文章的主题。
B:语句的性质:引用句——①增加文采,丰富文章内容。
②为该段的什么观点或全文中心服务。
写景句——渲染或烘托什么气氛。
例:08年全国 (一)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①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②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事例的作用:①生动有力地证明了文章或某段的观点。
②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深化作者的思考。
★人称的作用:①给人亲切感,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②便于作者抒发感情
例题:2010年全国(一)16,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第一问:①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②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相互交叉。第二问:①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3.结构题
(1)题解:这类题主要考对线索的把握和对层次的划分。一般会问“文章如何将几个材料组织到一起的?”或“简要分析本文内容是如何围绕题目逐步深入的?”
(2)答题技巧:(1)关于线索题,有以物、事、情感、时间、空间、感悟为线索。(2)“如何逐步”题,①先划分层次和归纳大意。②答题时,各层意尽量出现题目问及的对象,术语要到位。③善用破折号或“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术语。
例:06年重庆《说村落》2、文章以“说村落”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开去的?
答:用对比引出村落话题——举例说明村落含义——由村落的居住拓展到村落精神——反思村落精神的被遗忘。
4.表达技巧题
(1)题解:此类问题包括三个方面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5种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反复、夸张、设问、反问8种
★表现手法:象征(托物言志)、抑扬、衬托(烘托、侧面)、动静、虚实、对比、联想、想象、用典、铺垫、照应等。
(2)解题技巧:
①要注意题目问“文章最主要”还是“某句”。②答案要素一般包括三点:手法、具体内容、效果。如:用比喻手法、将……比作……,生动地写出了什么内容。
例:09年全国(一)17,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8分)
答:第一问:作者采用对比、排比、比拟和想象来写克拉2号气井。第二问:①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丹地貌和荒漠地貌的对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②通过对不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③通过对管道天然气声音的比拟,表现了石油工人对西气东送所做的巨大贡献;④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5.筛选整合题
(1)解题:①这类题的题目一般有“哪些”“几个”等词。
②所谓“筛选”,即告诉我们答案在文中,而所谓“整合”则又告诉我们不能全抄原文语句,要选词择
(2)答题技巧:①先审好题目所问的对象,然后在文中找该对象所在的段落、语句,再选出关键词句作答。
②答题时,一定要分点标上序号。
③分点原则:如果信息分散在全文,一般一段一点;如果信息集中在某一段,则以句号、分号来分点,内容相同的要合并。
④一般用短语作答即可。
例一:06年全国(二)《绵绵土》第一题:本文描写的“绵绵土”有那些特点?
答:①细柔 ②金黄色 ③温暖 ④是天山降下来的净土
6.观点、主旨、态度、情感题
(1)解题技巧:用“通过……的描写(描述),运用……手法,赞美……品格,表达……愿望,抒发……情感”的方式回答。
例:06年全国(一)17,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6分)
答:(1)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2)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三、小结
解读现代文,关键在:①读懂原文,②审题认真,细致,到位,③答题规范。
其次,①要积累一定的技巧术语,②熟悉典型题型及其解法。
第三,要有善变的能力,各类题材的解法只是一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