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应把握的“度”

2011-08-15郑向明

中学语文 2011年18期
关键词:史铁生思维课堂

郑向明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要想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有效课堂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总的原则是要立足三维,这体现在“问什么”、“为何问”、“如何问”的关注上;语文有效课堂提问更要把握好“度”,注意问题的向度、尺度,以提高课堂提问的效度。

一、向度

“问什么”就是“选择什么问题”。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的针对性。出发点是每节课的教学要求;针对性是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其二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教师应该了解教学对象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生活阅历、情感经验、认知能力和水平,根据教学文本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疑问,问题要具体明确,在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生成学生语文学习的系统知识及能力。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本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而不是《我与母亲》?”这个问题涵盖了教学文本的核心问题,并且具体明确,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便下一步课堂活动的开展。

二、尺度

“如何问”,就是涉及提问的技巧方面,包含问题的密度、难度、角度、适度等问题。

1.密度

即要解决“提多少”的问题。课堂提问的密度虽无绝对的标准,但有基本的准则。

从学生认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级升高,教师提问的密度应逐步降低,主要应减少低思维度的提问,保留有思维深度的提问。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并非看提问了多少问题,而是看提问是否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是否能发展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是否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2.难度

解决“为何问”的问题。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处理不当,则收不到提问的预期效果的。要客服两种倾向:过易和过难。问题过易,学生唾手可得,则不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努力寻找各种解题途径。问题太难,学生望而生畏,则会挫伤他们思维的积极性。

课堂提问的难度以是否适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为检验标准,应该以原有的知识基础为起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缩短现有发展水平与达到目标之间的距离。要使多数学生经过短时间的认真思考能回答得出,那么,怎样的难度才是恰到好处的呢?教育测量中的难度概念为问题设计的难度提供数量依据。难度PH=1-P\W,W表示班级学生的总数,P表示答问正确人数,PH在0-1之间,当PH为0或接近0,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正确回答,问题太容易,PH为1或接近1,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太难。比较适当的PH的数值应在0.3-0.8之间。这就证明设计问题难度适当,最能激起思考。

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提问前、提问时、提问后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了解教材,掌握学情。比如教学《我与地坛》研读课文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可先从学生最想解决的问题入手。比如“史铁生当年为什么来到地坛?”“地坛与史铁生是怎样的关系?”地坛中的生命给了我们和史铁生怎样的印象?“史铁生来地坛的最初几年一直在想什么问题?”“想明白没有呢?”

(2)随机应变,善于生成。对老师所提问题,如果大多数学生神情漠然,应立即巧妙提示,分解设问。比如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教师如果提问:孔子的“喟然叹曰”与“吾与点也”是否矛盾?这反映孔子的怎样的心态和思想?这问题难度太大,学生回答不上来,不妨可以这样分解设问,降低难度:曾皙的述志与另外三人述志的异同是什么?此文所记之事,应当在孔子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孔子的理想追求与现实之间有怎样的矛盾?孔子晚年的心态和思想又是怎样的?如果大多数学生轻松解决,要改变问题的提法,以增加难度来促使学生加以思考。

(3)反馈信息,分享成功。作为生命个体的学生,因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审美情趣、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教师应及时搜集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意见,摸清能力,提高提问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调配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悦。

3.适度

即“如何问”。教师必须把握住最佳的提问时机,以便收到最佳的效果,教师要察言观色,了解学生听课的即时心理状态,要尽量挑选学生在情绪比较愉快、比较稳定和对学习内容特别感兴趣的、有强烈求知欲望的时候,能刺激他们思维活动的积极进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只有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即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达其辞”的最佳时机。提问时机的把握应是: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提问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问于教学环节的关键处;提问于学生思维的转折处。课堂上,教师如能恰到好处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就会很快地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如在教学《祝福》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春天是四季之首,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光明媚,充满活力,可是有人说,祥林嫂是没有春天的女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由此激发学生急于读下去探个究竟。

当然,在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以便使提问发挥最好的效果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问后一定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美国有位教育专家说,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这样做有许多好处: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减少卡壳现象;可增强学生的信心;可增多发散思维的成分;可增加学生回答的多样性等。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的思考,即使精心设计了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也不能发挥其作用。

4.角度

解决“如何问”的问题。

(1)新。即提问的角度力求新颖。教师要别具慧眼,善于设疑、引疑、解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问题的设计更应该有助于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只要是围绕教学目标,尽可能地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提问。这样,便能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注意和兴趣,从而使他们会十分乐意地去钻研问题、思考答案。

(2)巧。即提问的方式力求巧妙。可以直问,更可以曲问;可以一题多问,也可以多题一问。教师应该或以追问使学生深思,或以反问促学生反思,或以留白给学生再思考,或以延迟评价来使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或激发问题,或明确问题,或转换问题,或深化问题,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开合自如。如教学《我有一个梦想》,就可以这样设问:“我有一个梦想”中心落在哪个词上?“我”有怎样的一个梦想?“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想?这样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逻辑严密的问题设置,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效度,亦称有效性

“为何提”,就是提问要有教学价值,即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适应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规律,反映对教学内容和过程的合理安排。

检验课堂提问的效度,主要看在确保其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看其能否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问与答是否到达点子上,能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智力水平安排不同的学生作答不同类型及能级层次的问题,把握好问题的向度、尺度(密度、难度、适度、角度)等方面,通过不同类型不同能力层级问题的交替灵活使用,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从而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实际效果。

总之,语文教师必须对课堂提问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从而能够理性地对待课堂提问,正确恰当地运用好课堂提问,使课堂提问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当前的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使学生的思维方法、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得到了不断的训练与增强,逐渐从“学会”走向“会学”,从而把学生发展的“三维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史铁生思维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去找史铁生
关于史铁生
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写给史铁生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