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步双向:提升中学生无背景阅读技能策略

2011-08-15

中学语文 2011年11期
关键词:参考答案自然段原文

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公布后,阅读材料《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的原文作者林天宏的一番“质疑”标准答案不标准的言论,在全国一石激起千层浪。如分值为6分的第15题:“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原文作者林天宏坦言:“对于这一复杂的答案,我自己只答对了一点。”

巧的是,还是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题《寂静钱钟书》,原文作者周劼人总分15分中只拿了1分。其中一个被作者认为“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却不在参考答案之列。

事实上这样的新闻已不是新闻了。韩寒也曾面对以自己文章《求医》一节为基础命制的中学语文阅读题,8道题只做对了3道。甚至,他选错了“画线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应该说,中高考中的阅读材料,多是取自优秀的篇幅适中的文章,多是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的作品。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本身是多样性的。但限于目前的应试选拔机制,对于个性差异甚大的考生来说,如果要在阅读题中取得理想成绩,那就需要使自己的答案(并非真实理解)尽可能地与所给参考答案一致。从艺术理解的多样性上来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可能对此去个性化、去艺术性的行为多有批判。但我们不可否认,甚至不可回避的是,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前考查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去个性化”的能力,或者,确切地说,是一种去个性化的技能。

阅读题的利弊之辩,不在于阅读题本身,涉及的领域很多,争议点也很多。但我们还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不管我们是否愿意,以考试分数选人才的机制较长时间不可改变。同样,阅读题将会在较长时间内继续存在,也是必然的趋势。

纵观这十多年,甚至更久些的中高考阅读题,我们不难发现,虽然阅读题的题型、赋分值等有了变化,甚至变化很大,但阅读分析“趋同性”的特点始终没有变化,尽管给定的参考答案似乎更开放了,尽管还有“仅供参考”等意思。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当文学作品成为阅读题材料时,其艺术的特点就转向了技术层面。艺术具有多样性,但技术更多强调规范性与一致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中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我们也必须重视其阅读技能的训练。确切地说,必须重视思维层面的技能训练。

这里所说的无背景阅读技能,是指在阅读分析中,打破以往的阅读及相应的解题顺序,从阅读题处直接破题、解题,这就需要打破以往常规解题方式,而以阅读题为载体,打开思维之门。

其法可分成四步:

一、反向推测,整体把握文章

在阅读题中,本身就蕴含着解读文章的许多信息,这些信息点的解读、信息点之间的联系,则可以更加准确地对文章的阅读方向进行定位。而读了一篇文章后,由于种种因素,有时理解可能会出现偏差,这种偏差甚至会直接影响到解题的方向。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因为该文发生的背景与学生当下的生活相去甚远,所以有些同学提出或认同了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不值得敬重的看法。又如《祝福》一文中,有同学提出祥林嫂为什么不像红色娘子军一样反抗的问题。这样的一些理解,在阅读赏析中其实也是有价值的,甚至很有价值,因为这种思考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散性思维,但在“趋同性”阅读解题中就很让人担忧。

从解题的角度来看,信息量大可能会干扰学生的思维。阅读题目蕴含信息其实相对更为简洁。反向探究可以有效地控制文章原信息对解题的不利影响。

以关宏的《父亲》的阅读分析为例。以下是该文的四项阅读题:

1.文中几次写到“眼睛”,它们的含义各不相同,其中第一自然段“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一句中“眼睛”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自然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中“眼睛”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第十一自然段在结构上起怎样的作用。

3.文章开头没有交代小群的父亲也是盲人,而是在文章结尾借助悼词交代他是个“双目失明”的人,文章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

4.这篇小说的题目是“父亲”,可大量篇幅写的却是小群。你认为作者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好处?

从这四个题目可知,此文写的是一位盲父亲照顾盲儿子小群的故事,主要表现父亲的高尚(这篇小说的题目是“父亲”),而这种高尚可以从“眼睛”中探知一二;采用了衬托手法(大量篇幅写的却是小群)。虽未阅读全文,考生仍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主题及手法等。

一般的阅读思路,是通过阅读文章知道内容及特点的,但无背景阅读则完全打破了这种思路,这种反向推测有利于迅速正确把握文章,为接下来的步骤打下基础。

二、思维聚焦,确定答题方向

有些阅读题,其实我们只要把思维聚焦在关键信息上,就可以将此信息找出来,并直接在答案就近区解题。还是以上面《父亲》的阅读题为例。其第2题“说说第十一自然段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在无阅读背景下,仅看此题,似乎了无头绪。但是可以确定,第十一自然段应该是该文中间的某一段,即它不可能是首段,也不可能是末段(原文共计17自然段),这样自然段结构上的作用不外乎过渡,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又如崔修建《只管向前奔跑》中有这样一道题“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我们把思维点聚焦在“最后一段”这个信息上,可以探知,一篇文章的最后一段的作用。从结构上说,很可能是总结全文;从主题上说,则为点明或深化主旨。当然,如果这段是景物描写的,可改为“含蓄揭示主旨,并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其参考答案: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又如张春来 《我们一样爱他们》有这样一道阅读题:“第一段属于小说要素中的哪一种?作用是什么?”此题我们当把思维聚焦在“小说要素”上,可迅速确定小说的要素指环境,人物和情节。由此,又从题目提供的信息“第一段”可基本确定应为环境描写,马上可展开环境描写的作用搜索。同时,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当包括介绍相关信息,如交待故事的时间、地点或背景等。(其参考答案: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主人公即年轻人出场设了伏笔。)

由上可知,在此环节中需要有两个确定:其一从题目中确定关键点(如“结构”、“小说要素”等);其二确定此关键点的答题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此步骤中,对一些阅读题应采用“叠加”方式来破解,即此题可能包括多方面的解题要素。比如洪烛的《横穿〈诗经〉的河流》中,“为什么要反复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其实就包括内容、修辞及结构等答题要素。

三、同类对接,打通答题路径

阅读分析题其实都不是孤立的题目,而是考查学生阅读素养的载体。或者说一定意义上它不仅是一道题,更是一类题目的体现。举一反三在此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们在无阅读材料背景下,要引导学生尽快地从一题对接相似题,并打通该类题的解答路径。

例如王梵志的《鹰志》中有这样一题:文章题目为“鹰志”,可第6自然段写了大多数鸟儿喜欢寻欢作乐,享受幸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此题要求可知,此文是写鹰并赞美老鹰的品质(鹰志)的,写大多数鸟儿当与这一主题有关。

与此相类似的,如人教版七年级下《爸爸的花儿落了》中“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中,“为什么要写弟弟妹妹们在玩沙土”是同样的题目,又与王安忆《榆林的城墙》中“我们如游戏中失败的孩子一样灰心丧气,我们灰心丧气的原因是什么?”是同类题目。需要牢记“任何材料都为主题服务”的原则,即可明确写其他人或物,就是为了衬托(正衬或反衬)该文中主要事物或人物。这样我们可以确定,《鹰志》一文,写大多数鸟儿,其实就是为了反衬鹰的高贵品质。那么这种品质又是什么呢?我们又可从“寻欢作乐”中知其大概了。(参考答案:通过与其他鸟与鹰的对比,衬托出了鹰坚守孤独、磨炼意志而能长久搏击天空的志向。)

当然,此种情况既可以从一题对接相似题,并同类提升。也可从这题而同类提升,再对接相关的具体题目。

又如汪建中《寂寞的月亮》有这样一题“为什么月亮是寂寞的,而又不屑寂寞呢?”这可对接“矛盾题”的解答思路。

这类矛盾题的解答当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指表面,后者指内心或精神等。我们对此矛盾题解题路径表述为“前面(寂寞)是指表面的意思,后面(寂寞)是指内心”。(此题参考答案:月亮在自然中是寂寞的,但月亮又是从容、无私奉献的,所以不屑寂寞)可以对接鲁迅的《一件小事》中,“为什么那个车夫越走越远,却会越来越高大”,或者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为什么敲钟人卡西莫多是最丑也是最美的形象”等相类似的问题。

四、逆向复位,定点解题信息

前三个步骤,使我们对阅读题的解答有了路径和方向。除此,我们还需要将此题反抽以进入原文,之后再看文章的相关内容,其准确性与全面性亦可提升一步。

如王晓明《躺在母亲身边》中有这样一道题“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中加点词的作用。此题的解题思路:这是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对……的无奈,表现了母亲……的心理。

这里的方向确定后,再把这个句子返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

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子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

“聊天”,我不耐烦地说。

“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一个不认识的。”

“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啊?”

“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我说。

“哦。”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是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床上。

对照原文内容,则可以将答案补全:这是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对“我”只顾与陌生人聊天的不解和无奈,表现了母亲孤寂的心理。

无背景阅读策略,不限于阅读题解答本身,它可以有力地推动思维品质的提升,提升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等。比如对吕游的《蓝条手套》,如果学生能够自己命题,“本文以‘蓝条手套’为题有什么作用?”这样的自己命题,则有独创性;如果学生能联系刘益善的《田野上的白发》,对两篇文章的题目作比较,则有深刻性;如果学生对参考答案依据严谨的思维方式予以比对,则有批判性等。

无背景阅读技能,在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反应能力上,也有着其独到的作用。它可以在短时间内突破具体题目,甚至文体的限制,在复杂繁琐的信息中,迅速辨明方向,找到破解点。

比如下面几题:

1.第④节画线句中加点的“最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原文为:一天最多也只能织成不满两寸的云锦。(2010年南京市中考,《云锦,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对表现贝基拉有何作用?

三十二岁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手。(2010年南充中考,崔修建《只管向前奔跑》)

3.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2003年全国高考,王维《过香积寺》)

上述三题,有说明文有记叙文,也有古诗;既有中考题,也有高考题。最后的表述有差别,比如用语,其实破解的思路是类似的。所以,掌握了四步双向的无背景阅读技能,于实际的阅读解题能力,对文章的解读思路,甚至于思维品质的提升,都是很有意义的。

上面所说四步,其实主要依据的还是严密的思维方式。从思维的方式来说,要自如而准确地走好这四步,还需要在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寻求阅读题与文章之间无缝对接。因此,四步思维都是双向的,从阅读题目到原文之间自如地切换。这也契合德国施莱尔马赫提出的解释学循环理论,即理解的循环运动沿着文本来回移动。故无背景的阅读技能也较好地实现了解题与赏析的辩证统一。

当思维在题目上时,即刻要想到此类题的破解思路,并能为具体到位的解答留有恰当的空间。而当阅读原文时,也需要从拟题、解题等方面予以理性的审视。如此,在原文与阅读题之间,就会让思维自由放飞。彼为双向,实为同归。

猜你喜欢

参考答案自然段原文
秋天
2017年6月七、八年级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级参考答案
美丽的秋天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