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文教育的课程观

2011-08-15

中学语文 2011年28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语言语文

杨 旸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正式颁布了。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这不是简单的名称变换,而是语文教育的与时俱进的反映。按照通行的说法,课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从强调教学目标的达成到强调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强调教材到强调学生、教师、教材、教学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从强调国家课程到重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等等。这是当代课程改革的趋势,也是语文教育改革的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6个教学大纲的颁布和更替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对当时的语文教育都产生过积极的作用,它们的更替取决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历次教学大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修订的“教学大纲”都把语文“训练”作为核心概念,贯穿了整个语文教育,特别重视“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育从“双基观”向“语文素养观”的转变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概念。把“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育的目标,并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更加丰富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方法、习惯以及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和谐地发展。

语文教育应该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呢?

一、语文课程的人本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缺失或曰学生主体空场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目中无学生,心中无学生,教学脱离学生实际,远离学生的生活。情感有距离,思想不沟通,学生没精打彩,目光呆滞,神情倦怠;教师面无表情,思想拘谨,言语生涩。课堂上,有时也热闹一阵,但多数是和语文无关的插科打诨;有时,学生也在思考,但只在事物的表层徘徊,缺乏深度思考;有时学生也踊跃发言,但常常是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了解学生,关爱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其实是尊重学生的天性,相信学生的潜能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能量。教师的作用是引导、组织、调控、点拨,是激活悟性、诱发灵性,唤醒沉睡的心灵,而不是扼杀学生的创造精神,窒息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敢于表现,勇于探究。当然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而这些缺点和错误常常是课程资源新的生长点。

真正树立学生主体观会彻底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由生硬灌输、抽象说教变为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由单一、机械、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反过来也会激活教师的教学情绪,使师生情感呼应,心灵沟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和课文之间,交融在一起,课入其心,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重新境界。

语文课程的人本观,最终要落实在“育人”上。由于母语“凝聚了一个民族的全部精神和智慧”①,学生在习得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民族精神的滋养,逐渐树立起民族的自豪感。汉语言文字历经历史长河的演变,已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肉和灵魂里。语文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是国家之根、民族之魂、智慧之泉、创造之源。由于母语给学生打上了生命底色,夯实了生命的根基,今后学生无论学习何种语言,都和母语血脉相融,无论接触何种文化,都和中华文化息息相通。在这个意义上说,母语教育是为学生生命奠基的教育,是使中国学生真正成为中国人的教育。

育人为本,还应该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

教学要不断解决课程的抽象性、典型性和学生生活的具体性、丰富性之间的矛盾,解决课程的规范性、划一性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独特性、创造性的矛盾,使教学面向学生、贴近学生,成为富有情趣、诗意的教学。

语文教材应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向学生展示的由语言描绘的大千世界和多彩人生,浸润着作者、编者对世界的独特认识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认识世界,了解社会,促使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也是学生学习的好伙伴,教学应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育人为本是语文教学的灵魂。21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必然打上时代的印记,浸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语文课程的综合观

语文课程的综合,一是语文课程内部的综合,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内在联系和听、说、读、写、书(写字)的整体发展,强调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二是语文课程外部的综合性。包括语文课程和社会的沟通,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以及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的相互渗透。语言文字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其他课程要依托语文这个载体去理解课程内容,并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语文之外的课程时,通过阅读,理解内容;通过写作,记录成果;通过课堂互动,学习言语交际,从而全面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言文字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语文课程的内容就相应地显得十分驳杂。科学的、人文的、自然的、社会的、中国的、世界的、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只要是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的,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增长智慧、健全人格、又适合学生接受程度的内容,都进入语文课程。

语言文字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运用范围之广,运用途径之多,难有与之比拟的。这些都说明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②语文素养是语文基本素质的培育、积淀和养成,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因此应从整体上,从综合的角度来审视语文教育。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只能走综合实践的道路。因此,应强调“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③还要注意“打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④构成语文素养的要素很多,除语文知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写字))之外,还有:

1.语言态度。指对语文的认同接受程度,主要指学生是否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对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借助对语文材料的情感体验,产生不同的态度,进而作出不同的判断和选择,并激活相关的语言储备,灵便地调动语言积累,并对语文材料涵泳,品味和鉴赏。

2.语感能力。指对语文含义迅速而准确的捕捉能力,是一种直觉能力,即不经由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而直接悟出含义的能力。个体所掌握的用于言语交际的民族语言,是以语感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中,人们凭借语感去理解吸纳和表达生成。

3.语言积累。指词汇、诗文的积累量。只有积累了的沉淀下来的语言材料,才能成为语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语言积累,将有关诗文的诵读首次引入语文教学,并规定了中、小学阅读的古诗文篇目,教科书对课本中的古诗文及现代文中精彩语段的背诵也作了明确要求。

4.语文学法。指适合学生思维特点,切合学习语文实际的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把“过程方法”作为一个方面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列,表明“过程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方法切合语文特点,体现学习规律,讲究学习方式,有效的方法可以转化为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和习惯。

5.语言行为习惯。语言行为指使用语言规范,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也能用书面语进行表达,用语得体,文风端正,能适应不同场合、不同人群的交际需要。

6.语言品位。指语言品格、语言品质。语文必有文化价值,而无超价值的语文。任何语文都会传达出一定的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浅薄、平庸、粗鄙、低俗、颓废、腐朽表明语言品位的低下,厚重、自然、真实、大度、优雅、隽永、含蓄、幽默,表明语言品位的高雅。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决定了实施语文课程只能走语文综合实践的道路。因此,应强调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协调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还要注意联通课内外,加强语文学习和学生经验世界的沟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语文课程的文化观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从文化的层面上来认识语文课程。文化是人的文化,是能净化人的灵魂、愉悦人的精神、滋养人的灵魂、促进人的精神成长的文化。每个人都是特定文化背景上的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文化的熏陶感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些千古信条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多元文化并存产生的价值冲突,对我国基础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我国中、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学校课程改革,尤其是语文课程改革面临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价值的多元选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吸纳什么,选择什么,扬弃什么,排斥什么……从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注意吸纳世界多元文化的精粹。的确,真正是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轻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崇洋媚外,数典忘祖,让“假洋鬼子”招摇过市,为青少年竟相仿效,这是教育的悲哀。对中华传统文化也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融入现代,与时俱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⑤还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的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⑥当然,我们仍然认为语文课程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仍有不足之处,对我国长期存在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估计不足,对世界和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学校教育影响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当前,我们应大力倡导建构语文教育的课堂文化,发掘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体现语文课程的文化价值,提高语文课程的文化品位。语文的课堂文化的特征是什么呢?

其一,语文课堂文化是以形象感染为特征的课堂文化。语文教学切忌抽象说教和繁琐分析,而是诉诸形象,强调感染。学生面对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师应引导他们充分感知语言文字,激发想象,引发联想,激活形象思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官能……是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⑦从语言文字的特性来看,充分感知,强化感受,品读感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当下语文教学中匆匆感知又急于抽象概括的现象比比皆是。由于学生对文本的语言感知不充分,由文本唤起的形象自然单薄、模糊。此时的抽象概括很勉强,也很难在学生头脑里留下深刻的痕迹。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强调形象重于抽象,在学生头脑里留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具体的场景形象以及表达这些形象的精彩语言较之留下一些缺乏个性的抽象概念要重要得多。为此,我们要提倡充分感知,反复咀嚼,仔细品味。感知语言,形成语感,感知形象,形成美感,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染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力。

其二,语文课堂文化是以情感熏陶为特征的课堂文化。情发于心而露于外,中、小学生常常不会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说,流露真情,坦露情怀,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教师如能以真情待之,师生自会心心相印,达到心灵契合,彼此默契;教师如能以情动心,学生自会情之所至,金石为开。所以,教育的作用,主要是感化,而不是说教,是感染而不是灌输。

情感是教育的核心,爱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感情,因而爱又是情感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诉诸感情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教师感情冷漠,学生不会激动,是教学中的大忌。当然,语文教学中师生的情感是真实自然的,而非故作矫情,是健康纯洁的,而非低俗肮脏,这是建构语文课堂文化的伦理底线。

其三,语文文化课堂是渗透人文精神的课堂。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载体,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交际活动,语文就不成其为语文了。语文始终与人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紧密相联。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语文课堂文化如此多姿多彩。语文教学又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特殊性主要表现为:语文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有目标、有过程、有反馈的活动系统,是特定历史文化下一种具体而丰富的生命活动。需要强调的是,语文不是外在于人的一种存在物,它不仅积淀了人的社会文化,而且承载着人的喜怒哀乐,它不仅是我们倾诉、呐减、沉吟的方式,而且表达了我们的要求、愿望和梦想。在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是内在的、本有的,而非外在的、强加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自然渗透的,而不是机械嵌入的。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本观,主要是尊重学生的天性,启迪学生的灵性,点醒学生的悟性,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让课堂弥满人文关怀,充满智慧挑战。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要求教师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课堂上学生的错误常常是美丽的错误,学生正是在一次次错误的尝试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然而大多却也是美丽的缺点,教师正是在一次次失误、反思、矫正中逐渐走向成熟的。可以说,正是师生这些美丽的缺点和错误,给语文课堂涂上一抹绚丽的色彩,给语文课堂文化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语文教育的课程观还有“实践观”“审美观”等等。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⑧由于语文教育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自然具有审美的功能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语文教育中,学生不仅获得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同时也提高自己的语言综合素质,使语文教学不再变得那么枯燥乏味,而成为形象的,情感的,富有诗意的,颇具魅力的教学。[本文系湖北大学青年项目“异化与回归:从知识教育到人的教育”(项目编号:090-098204)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俄]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③④⑤⑥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审定稿)

⑦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语言语文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语言是刀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我有我语言
浅析语文课程的运作及其运行机制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