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纯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1-08-15杜荣凤

中学语文 2011年28期
关键词:全班同学课文内容创设

杜荣凤

[作者通联:江苏运河中学]

余秋雨曾说过“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所以不带任何任务的“纯阅读”在中学阶段是十分必要的。所谓“纯阅读”即教师不对学生的阅读提出要求、布置任务,而是让学生专心致志享受阅读过程的课堂教学模式。

然而很多教师习惯于在学生读书之前先进行一番指导与分析,或者提出若干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这种做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阅读的盲目性,但是其结果却得不偿失:其一,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降低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其二,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也对他们个性化地理解课文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操作才能让“纯阅读”的教学模式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呢?

一、激发兴趣,引起阅读期待

在阅读之前,教师要对全班同学进行阅读总动员,以此来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和热情。有了欲望和热情,读书才会有动力,学生才会充满求知欲。这是保证阅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动员呢?

一方面视课文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如果作者是名人,就利用名人效应来达到目的;如果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距离较近,可以通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来引起他们的密切关注;如果是科普文章,则可以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联系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等等。

笔者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时,就巧妙地利用了名人效应的原理。我这样介绍朱自清:“有一位著名作家,他一身重病,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评价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的文章平淡朴实而又感人至深,被叶圣陶誉为‘文质并茂’,是‘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你们知道他是谁?想不想读他的文章?”这一段介绍涉及了三位名人:毛泽东、叶圣陶,还有作者朱自清,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对课文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读得极为认真。

另一方面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对初一的学生应以感性引导为主,而对初三的学生则以理性打动为佳;对气氛活跃的班级要点燃他们的激情,对思考型的班级则要设法触动他们的思维兴奋点,不一而足。

二、创设情境,分享阅读体验

集体阅读是一种特殊的读书形式,大家是彼此干扰还是相互促进全在于教师对读书情境的处理与把握。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读得专注、读得投入,读有所思、读有所获。

创设情境首先要引导学生确定恰当的读书方式。可以在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之后,根据课文的风格、特点,师生共同确定最佳读书方式。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一篇语言精警、感情充沛的文章,被誉为“用语言写出来的漫画”,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我们师生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选择了如下读书方式:由班中朗读水平最高的男生以表演的方式范读,其他同学听读、默读。这名男生不负众望,将作者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只见他时而为圆明园的神奇瑰丽而面露微笑、击节称赏,时而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切齿痛恨、尽情讽刺,在读完“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之后,还像欧洲人一样风度翩翩地鞠了一躬。他极富艺术性的朗读深深唤起了全班同学的共鸣,他们寂然无声,全神贯注,内心巨大的震撼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创设情境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阅读过程。根据课文特点,可以配乐朗读,可以播放背景音乐伴读,可以由多媒体以电视散文的形式呈现课文内容……总之,教师要尽最大可能全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心无旁骛,专注阅读。

三、交流互动,提高阅读质量

被选入教材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学生用心读完之后,就像看完了一部精彩的电影,有着强烈的倾诉、探讨的欲望。因此教师要趁热打铁、因势利导组织全班同学交流互动,彼此分享阅读体验。这是阅读的继续、丰富和升华,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可能因此而产生质的飞跃。

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学生发言的热情空前高涨。探讨之初,大家几乎都在声讨菲利普夫妇的虚伪冷酷、自私势利。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喜欢与众不同,我静观其变。果然,一位同学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菲利普夫妇也挺不容易的,他们也挺可怜的……”这句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将探讨带入一片崭新的天地。最终,学生们凭自己的努力,以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创新、多元地理解了作品的主题,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文课堂应是富于艺术性的,“纯阅读”就致力于让学生以一种自觉、自愿、自然的方式学习语文、爱上语文,努力实践《新课标》所说的“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猜你喜欢

全班同学课文内容创设
你试试看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吓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我们的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