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在“嚼字”中嚼出诗歌的味道

2011-08-15向冰山

中学语文 2011年30期
关键词:炼字长河大漠

向冰山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炼字的准确性——准确地突出事物特征

例:

滁洲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历来为人称道,而该句绝妙之处则在一个“横”字。“横”字准确地写出了空空的渡船自由自在,恬然悠悠的形象特征,从而以这种清幽自在的场景,较好地表现了诗人恬淡的胸襟。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名句,其中“大”“孤”“直”“长”“圆” 字的运用可以说自有它绝妙之处。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运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被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却直接表现了它的劲拔、坚韧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亘其间的黄河,就不得不用一个“长”字来表现诗人的感觉。可见,正是诗人工于炼字,才将事物的特征淋漓尽致地凸现在读者的眼前。

二、炼字的达意性——最贴切地表达主观感受

一切语言形式,都只是作家、诗人思想的一个载体,炼字是为表达诗人的感情服务的。例如:

江亭月夜送别

王 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诗中“笼”字和“寒”字是诗人匠心独运之笔。“笼”字妙在尽显离别沉闷抑郁的气氛,“寒”字之妙在于一片离情全凭此字托出。这个“寒”字在此句中还因“此夜”两字注入了“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此字一用,点活了画面,把送别后的孤寂、惆怅之情融化入景色中,很好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三、炼字的审美性——增强审美情趣

诗歌是最高雅的审美艺术,它的艺术效用之一是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而炼字可以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途径。

应该说,王维令人拍案叫绝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人的是一种苍凉壮阔的意境美,而且两句诗所写景物具有线条化的构图美,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特点突出。王安石脍炙人口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则是化静为动,把一种流动的、带色的动态美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杜甫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中一个“赴”字,起笔突兀,再现了三峡山势雄奇之美。

总之,引导学生对炼字的针对性的反复咀嚼,应抓住诗歌的表意功能及意象的艺术特点,从而体会把握住诗歌的真意,从而进入到诗歌描绘的意境中去。

猜你喜欢

炼字长河大漠
日落长河
祈年
大漠千年
大漠落日
炼字·炼句·谋篇(外一则)——杜甫《望岳》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炼字”
整合语文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炼字”喜作文
叶云岳:半生筑起创新长河
长凭剑气舒联韵 不吝琴心炼字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