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高考语文的智力取向

2011-08-28朱先礼宋翠秀

中学语文 2011年30期
关键词:智力概念高中语文

朱先礼 宋翠秀

高考语文,该指向何方?

要实现高效教学首先要避免含混,就是概念别混沌,比如智力、能力、知识各是一回事。

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原来侧重知识,现在侧重能力了,因为设了从A-F六个能力级别。这是观念的转变,效率的转变,避免了教学和社会实用疏离和高分低能现象。

但是这六个目标是否都属于能力,是否存在概念混界?高中语文教学到底该干什么?

什么是能力呢?凡是胜任、擅长某专项任务、目标的水平都属于能力,它常常跟生产技术相关。比如能说、能写、能唱、能画、能跑、能跳、能踢、能计算、能组织、能概括、能阅读、能潜水、能侦查等都是能力,人类能派生多少专项任务就会有多少能力。这些能力除了有大小之分,还有功能之分,比如有生产、研究、学习、娱乐、生活等。从施发器官看有兼用脑、手、脚、口器官的,有靠大脑独立完成的,比如概括力、推理力、想象力等。

什么是智力呢?大脑神经运动的方式叫智力。人的有意识行为方式不同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每一种思维方式就是一种智力。据笔者研究,常见思维方式有36种。概括、推理、想象、假设、置疑、统摄各是一种思维方式,人的智力各有优势,有的善概括,如所有科学家、作家;有的善推理,如侦探家;有的善想象,如画家、文学家等。运用某种思维的水平叫能力,比如“概括”是智力,“概括力”是能力。

但是2011年考纲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说:“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其中前三种是智力,不是能力,后三种才是能力,分析和综合是两种智力,这说明他们在概念上糊涂混界。

在高考题实际设计上,虽然概念不严谨,但除了能力题型,侧重考智力的题型也屡见不鲜,须引起重视。

2010年全国语文高考试题智力考核趋势及智力类型分布

启示:1.考查概括的达100%,甚至一套题里有多题标明考概括。

2.考理解和推理的题也很多。

3.很多省的考题设计目的不明确。

4.没能充分理解六级能力概念的内涵。

5.考能力、智力将是趋向,而且概念指向越来越具体明确。

通过现时语文高考题设计,如何预测整个高考及整个教育的取向呢?

首先,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没有卓越的思维一定没有卓越的行动。一个民族落后一定是族群集体坠入低端思维流。要振兴民族、国家,必须从整饬思维入手,从教育入手建设强大智力场。

其次,素质教育仍算是伟大的设想,但在概念模糊中永远无法实践,只有对智力、能力、人格、知识概念及属概念明确,才可能因材施教地设计素质结构。

宇宙万物都在运动,运动就需要动力,比如核动力、磁动力、气动力等,人的动力源是智力。只有智力才可能战胜困难,力挽狂澜。有人参加了英国剑桥、牛津大学招生面试后认为很多提问奇怪新颖,学校方面的解释是不考知识,考思维方式,因为相应的思维方式决定学生是否有创造力。

“要学会思维”,作为新理念,越来越像海潮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研究。很多习题明确标着要用哪种思维做。今年两会期间有委员提供了一道幼儿园考小学数学题,为什么很多成人不会做?因为不具备相应的思维!为什么有人不能创造?总犯错?都是思维惹的祸!

学习、研究、生产、生活中,困难会连绵不断,善于调节思维,才会克服困难。不论学历多高,历来不是知识最多最有创造力。也不是某些俗人认为聪明,就可得诺贝尔奖,会用脑决定一切。用脑,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技术。

真正的强者,要从理性上构建合理的能力、智力结构。高中语文教学以及教育事业,既要重视能力趋向,也要重视智力趋向。

猜你喜欢

智力概念高中语文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