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当头 能为本 零对接
2011-08-15太原幼儿师范学校
太原幼儿师范学校
师当头 能为本 零对接
太原幼儿师范学校
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在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好政策和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发展、如何壮大、走向哪里成为摆在中职院校面向的共同课题,也是中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务必认真思考的共同问题。只有理性竞争、理性发展方可将中职教育带向良性循环的成长轨道,从而更好的适应中职教育所担负的高中阶段合理分流、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数以亿计的具备一定职业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实现人人教育、就业教育的美好初衷。
太原幼儿师范学校是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合作学校,是目前全国同类学校中规模较大、颇具影响的一所中职学校,承担着太原市、山西省乃至国内部分省市学前教育师资人才培养、培训的任务,在艺术人才、师资培养培训的道路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近10年来,伴随着国家和省市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太原幼师从98年时专业设置单一、培养模式单调的不足千人的学校发展成为今天的拥有10多个专业、多层次培养模式的万人大校,制定了“师当头、能为本、零对接”的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目标,在中职教育的小舞台上唱好了中专招生改革和中职教育发展的大戏。
一、改革队伍建设体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组织保障
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任何工作无论我们的出发点多好,制度多好都必须靠人来执行和落实。在中职学校普遍面临生源数量增多、质量下降的情况下,构建一支有责任心、有爱心、愿意全身心投入学生教育和学校教育工作的队伍,对保障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998年以来随着我校招生人数的增多、办学规模的扩大(98年当年的招生数就为建校前10年学生数的总和),学校出现了所有教工不加选择、不论老少必须全部担任班主任的尴尬局面,为改革现状,我们走访了大量军、地院校和在并部队,成功地将部队和军校中严格管理、规范教育的经验引入学校,推出了“全员聘任、专职管理、军营建制”的太原幼师班主任队伍建设改革模式:从全社会择优选聘了一批大学生和企业内退教师,通过15天集中军训,一次性完成模式转换,形成了现在的按部队建制,每3个班为1个大队,每2个大队构成1个区队,每大队配备1名班主任,1个区队2名班主任轮流当班24小时与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的模式。至此小到新生找不到餐厅诊所、不会用厕所,大到学生半夜生病、互相冲突等问题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以1天为例:我们要求全体班主任通过“早集合、早自习、首节课、整队回公寓、晚就寝的一日生活5个点准军事化”管理跟班工作;通过上下午首节课进班听课工作、通过晚自习与6名学生谈话谈心等工作,使广大学生逐步养成了快速集合、有序流动、铃声净校等良好习惯;有效解决了学生迟到、早退、缺课等问题,养成了预备铃后进教室唱班歌、读班训的良好习惯;养成了课后或集会后随手捡拾垃圾、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以1周为例:通过班主任“每周一雷打不动”的班会课组织、“每周五持之以恒”的周记批阅、“每周日风雨无阻”的晚点名集体教育工作,系统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指导,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抽烟酗酒、上网交友、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习惯带来的隐患和问题。
目前该模式日臻成熟,成功地解决了正式职工因工作繁杂不愿担任班主任的问题,成功地解决了中职学校学生管理难的问题,使我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二、狠抓八项技能培养,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标载体
中职教育必须在学生职业技能、就业技能等方面下功夫,使其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不是高深理论和科技知识的较量,而是实际操作和劳动技能的比拼。
基于上述认识,十多年来我校结合学前幼儿教育、幼儿教师的岗位特点和职业需求,在广泛征求用人单位意见,认真听取幼教领域专家、学者的建议,深入县、乡、村各级幼儿园和相关托幼机构实地考察和调研后,认为直观形象的艺术教育知识、能力和素养是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因此构建形成了太原幼师特色的“学生八项技能”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毕业时“说、唱、跳、弹、写、画、做、玩”八项技能人人过关,以便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技能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学校组织各科教师和学前教育五大领域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寒暑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创了3大类11本太原幼师学生技能训练校本教材,包括音乐技能、舞蹈技能、美术技能、口语技能、体育技能、教育技能、电教技能、书写技能及实用写作技能教材、学前教育五大领域教材、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材,用于学生幼教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运效果。2011年在太原市学生职业技能成果现场会上,我校学生的职业技能给各级领导、来宾,特别是家长们带来了震撼的效果。
三、严把教学质量关口,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取向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问题是当前大力发展中职教育过程中各学校共同面临的挑战和考验,一所无质量可言的学校也就意味着失去生存和竞争的可能。因此,不断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中职教育的必然追求和价值取向。
近年来,我校在加强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在太原市教育局“聚焦课堂”理念的引领下,结合我校学生的教学实际,在“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构建形成了“激发兴趣,师生互动,讲练结合,当堂检测”的16字课堂教学方针,极大的改善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成果,取得了可喜成绩。同时通过教学基本单位的改制:即将原来的教研组合并重组并按大学科系的模式改建为10个教学科处,从机制上改变了教学基本组织单位的职能,使各教学科处在人、财、物及学科建设等方面有了极大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各教学科处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教育科研等工作方面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科建设模式的改变:即学校不断加强和深化学科建设工作,改革学科建设理念,引进名家、大家定期进行学术指导,高薪聘请知名专家、教授长期从事学科建设和师资培养,用前沿的学术和知识引领学科建设,使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课堂教学实践的改革和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四位一体的改革,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的道路,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创新学生培养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内涵
中职教育要想有长久的生命力,取得长久的发展,必须致力于每个学生的未来前景,使过去因各种原因没有发展好和没有很好发展的每一个学生在中职教育的舞台上重新定位和找到发展方向。因此中职教育绝不能成为断层教育,要为学生开辟和提供多种发展模式、机会和平台,才能解决好中职教育的保障问题,提升中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我校在面对这些过去曾因学习受挫或因学习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学生,在如何帮助他们找到发展方向和动力,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如何把他们培养成拥有一技之长且能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的尝试,形成了太原幼师“以学生为本,多层次培养”的分流培养模式:入校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成绩、爱好和未来发展的想法自主选择专业;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根据学业进展情况和个人学习情况随时调整专业;三年学习期间,希望每个学生均能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主修专业外选学一门兴趣课;学年分段时,学生均可根据自己的文化和专业学习情况调整选择高考、对口高考、直接就业的新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分流进入高考补习班、艺术高中班或就业班学习;在校期间,学生也可选择在完成中专阶段课业的同时,利用寒暑假及业余时间参加专、本科成考、自考的深造学习,中专毕业时同时取得成人专、本科学历。
总之,太原幼师每名学生从入校到毕业随时可选择不同模式的培养,分流进入不同模式的教学班学习,最后获得多样发展的机会:30%左右的学生通过社会高考(主要是艺术高考)升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30%左右的学生通过山西省对口升学方式,考入高级职业学校接受高等职业教育;30%左右的学生则直接走上就业岗位,成为一名“合格加特色”的,能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中职教育改革发展10多年来,学校经历了“抓住机遇,质量至上,敢为人先,跨越发展”的艰难创业历程,在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毕业生因多才多艺、一专多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好评,学校因八项技能、质量至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目前学前教育、美术教育、舞蹈艺术教育3个专业被命名为省级示范专业;音乐教育专业组建的学生“丑小鸭合唱团”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社会各方面的演出和比赛,曾获得中国厦门第四届世界合唱节比赛银奖第一名的好成绩;舞蹈艺术教育专业产、学、研成果更加令人欣慰:2008年我校舞蹈专业1000余名学生代表太原市、山西省承担了北京第29届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香山红叶》大型表演,受到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长春的亲切接见,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评价,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掌声;2009年我校舞蹈学科和舞蹈专业被确定为太原市委、市政府与张继钢将军签约排演的大型精品舞剧《千手观音》的排练基地和演员输送基地,350余名学生通过为期一年的艰辛排练,于2011年元月27日至2月1日参加了舞剧《千手观音》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10场首演,目前正在太原公演,今后还将代表省市赴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巡演;美术专业学生的书画、手工等艺术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展览和比赛,其中廉政文化展的作品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我校因此被确定为太原市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总之,学校正严格按照“师当头、能为本、零对接”的目标和要求,不断在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道路上探索和实践,在提高办学质量水平、解决学生就业竞争方面找到了一条我校特色的内涵发展道路,为我省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编辑 吕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