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备充分,讲解实效,内化及时——谈如何上好初中英语试卷讲评课

2011-08-15

中学生英语 2011年32期
关键词:试卷题目知识点

孔 原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中学)

在平时的试卷讲评课中,课堂气氛沉闷,老师在讲台上逐题报答案,不管难易程度逐题讲评,学生在下面对答案,更正错误。这种方式看起来学生听得认真,改得仔细,但因为有些学生在试卷讲评中只看答案,不分析自己产生错误的原因,效果总是不好。学生参与意识淡漠,难以达到学习兴奋点,这次做错的题目下次还照样错。因此,如何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采取一定的方法使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是我一直在追求的目标。通过十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想上好试卷讲评课,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准备充分

1.1 亲自做题

教师要改变盲目自信带着空白卷进教室或照抄参考答案的做法,不妨以学生的试卷考自己一下。我自己就是这样实行的,不管是大考还是小考,我都要先提前自己做一遍,其实教师只有在亲自做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题目的难易度,了解学生的障碍是什么。并且我还会在试卷上做一些记录,例如自己平时课上没讲到或强调程度不够的知识点,学生不容易掌握的、易混淆的内容等等。这样自己在做的过程中会知道哪些是重点讲评并需要拓展的,哪些是无需详细讲解。

1.2 仔细统计

统计包括教师统计和学生统计。教师统计的重点是出错多的题目,所以我总是尽力在批改后以最快的速度做好统计,在出错多的题目旁边标注各种符号,计算出得分率与失分率。同时找出班级最高分、最低分,计算出优秀率、及格率和平均分等。这样会更有利于检查自己的教学成果,了解学生对每类题型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来说,试卷的价值在于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提高成绩。所以我会要求他们认真统计自己的得分率,分析错题的原因,并要求他们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以及根据题目难易度划出不同数量的星号。

1.3 走进学生

做好仔细统计后,教师还要细心琢磨怎么样才能让我的学生重视考试,慢慢地喜欢上我这门课。我的一个经验就是利用当班主任之便经常“泡”在学生堆里,让学生经常看到我,经常会去主动做我这门课的作业,经常会问我很多问题,有一种迫切想知道答案感觉。久而久之,一种主动学习英语的氛围就形成了。并且学生问得多的题目会再次提醒我课前应在哪方面多做准备。记得在初三的一次月考后,没有老师上课,学生们自修,我一走进教室就有一些平时学英语非常积极的同学问我试卷中的一道选择题:

If it tomorrow,we’ll go to the park.

A.will not rain B.doesn’t rain

C.is not raining D.didn’t rain

我问大家都选哪个答案,竟然有大部分学生都说选了A,当时我也很纳闷难道根据tomorrow这个词,我整天都在嘴边讲的if引导的条件状语,“主将从现”这条规则就忘记了?从句应用doesn’t rain也不会吗?通过和学生沟通,我挖出了错误根源,原来学生没有真正掌握if的用法,因为他们搞不清楚if既可引导宾语从句,也可以引导条件状语从句。因此我立刻就补充了以下题目:

I’m not sure if it tomorrow.

A.will rain B.rain

C.rains D.to rain

并给他们讲解了最容易记忆的方法,if引导条件状语,时态是“主将从现”,翻译成“如果”if引导宾语从句,主现(包括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从根据所需,主过从也变为相应的过去时态,翻译成“是否”。根据这些规律,大部分学生很快就选出了这道题的正确答案A,也订正出上一题应该B。然后我马上趁热打铁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句子让他们填空,

1.If there (be)more trees,the air in our city (be)much cleaner.

2.We don’t know if our teacher_____(attend)the class meeting.

找了班上两个中等的学生来做,他们分别给出了正确答案1.are,will be;2.will attend.我还借此机会让他们俩给全班同学分析一下这两个句子分别属于if引导的哪一类从句,最后要求学生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想象在我当天留的作业本的空白地方写一个if引导的宾语从句和条件状语从句。

2.课中讲解实效

2.1 注重联系课本知识,夯实基础

由于试卷中的绝大部分考点是来自课本的,为了引起学生对课本的重视,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钻研教材,在试卷评讲时,我会随时指出某一题考查的某知识点源于哪一单元哪一部分,引导学生去回忆这一知识的课文原句。同时,适当地提问学生,并要求背出原句,还能起到检查学生背课文的作用,一举两得。例如,八上第二单元有一道测试题为:

—Why do you always eat so many vegetables,Linda?

—Because eating vegetables _____staying healthy.

A.is good at B.is good for

C.are good at D.are good for

结果大多数同学错选了答案D,这就表明,有些学生对句子主语是什么还没有掌握。试卷评讲时,我首先让学生朗读本单元Section B,3a中的 “Eating Dangshen and Huangqi Herbs is also good for this”这个句子,并进一步帮助学生分析考题句子的主语是eating vegetables这一件事,而不能错误地理解为vegetables这一词。由于有了以上的回忆与复习,当我引导学生再次看试题时,他们很快就意识到正确答案是B。

2.2 重视指导解题技巧,授之以渔

讲评过程中,教师应该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比如:

2.2.1 讲评单选题

学生做单选题的方法有很多,有直接法、排除法、辨析法、关键词法等等。不同的学生做题的方法不一样,不妨用课堂讨论互相探讨他们各自的方法。还可以引导学生自行纠错和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课堂。例如:

—I have great in learning math and I am so worried.Could you help me?

—Sure.I’d be glad to.

A.trouble B.interest

C.joy D.fun

对于这一题的分析,可以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做题,基础差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自我观察、自我感悟得出正确答案。他们很可能观察到后三选项有褒义色彩,而A选项含义与他们迥异,且四选项都符合以上的结构,又有“worried”这一关键词眼,可分析得出或是辨义得出正确答案。

2.2.2 讲评语篇

语篇主要是指阅读和完型。这部分重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脉络,把握主旨大意,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关注细节。学生的理解能力不是老师讲过了,能力就提高了,还需要学生自己内化、实践和感知,旁人是无法代劳的。因此讲评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精读或泛读,根据语篇的难易程度也可以经行二次阅读和小组讨论,最后由小组提出问题,学生处理。对于难度大的题目教师再进行集中点拨、指导其阅读技巧,甚至给文章分类,属于哪种题裁的文章,做这类阅读要注意哪些问题。这样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同时得到总结和升华,从而提高听课效果。

2.2.3 讲评书面表达

首先学生能共同做的事情有很多。例如互相鉴赏作文,互相挑刺,互相点评作文,甚至再度修改同桌作文。找一找那些Chinese English式的语句和雷人的话语,与大家一同笑笑也无妨,关键是这样的句子怎么改才正确,怎么讲才痛快。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批阅和修改,学生自然关注时态、语法、用词、主谓一致和拼写错误等。如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出现on vacation,at vacation,during vacation,for vacation,in vacation。到底哪个准确或是更准确,就必须依赖于学生所运用的语句和基本语言知识。在写到“学习和休闲依然重要”这样的话题时,出现的语句可谓五花八门。举几个例子:Study and leisure are also important;Studying and relaxing are also important;Learning and relax is still important等等。如果学生互相自查、自纠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如没加y,主谓一致,词语辨析学生可以指出来的,这时候又似乎老师要“懒”一点才好。

2.3 侧重讲评基础知识,排除干扰

在试卷讲评中,我会要求学生先说出他们大部分都错的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然后教会他们分析该题目的干扰因素。在学生排除答题干扰因素以后,抓住题干,引导学生分析其正确答案是什么。最后可启迪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联想出与所考查知识点相类似的其它知识点,达到“触类旁通”的功效。

2.3.1 表层讲评

就题论题,进行表层讲评,例如考查知识点是什么,命题的思路是什么,题干是什么,干扰因素是什么,这样可使学生加深对所考查知识点的印象。例如这样一道选择题:

He spent as much time as he can_____the delicious cake yesterday.

A.make B.to make

C.making D.made

大多数学生认为选A,因为can是情态动词,也有学生认为选择D,因为有yesterday。学生受到固定搭配、习惯用法等形式的思维方式影响,凭着经验或感觉,盲目快速地解题而错入“歧途”。这样一来干扰因素就形成了,面对学生的困惑,我宣布答案是C。听到答案,学生都觉得不可思议。于是我一步步引导他们,先分析句子成分:He spent time是主干,as...as he can是修饰成分,因此这道题目要根据spent的用法去做。此时学生脸上都露出了理解和满意的表情。于是,我乘胜追击,又给学生出了另一道题:

We tried every means we could think of our production.

A.improving B.improved

C.to improve D.having improve

并帮他们分析不要受到定势思维的影响而认为介词of之后接doing sth。实际上,本题中的we could think of为定语从句,修饰其先行词means,它并不支配后面的动词。讲到这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选出正确答案C。所以,经过教师的层层引导,学生可以对所考知识点进一步加深印象,真正实现理解上的“飞跃”。

2.3.2 深层讲评

深层讲评是就某个题目进行深入讨论讲评。讲评时,可以在原有题目的基础上借题发挥,变换题目,也可以增加、丰富答案要点,还可以将考点扩展、深化、增加难度,让学生在试题讲评中能有所发现,有所提高,并对试题题型、知识点分布、解题思路和技巧进行归纳小结,从中获得规律性,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例如:

—Could you tell me _____he will go to the cinema?

—Yes,he will go by bike.

A.how B.when

C.that D.if

讲评:正确答案为A,如改变原题中by bike为at five,则正确答案便是B,以此类推,进行一题多变,举一反三。

2.3.3 拓宽讲评

拓宽讲评是就某个知识点引伸到其他类似的知识点。一套覆盖面再广的试卷也肯定有某些知识点的遗漏,所以在讲评时应不失时机地通过试题引申出相关的知识,有意识地把遗漏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而又牢固的知识网络,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来解决新问题,做到举一反三,以便在下一次考试中能迅速判断和提取有关信息。

达到讲评中拓宽学生知识点、知识面,引发他们对相近相关知识点的记忆联想。比如在讲解下面一题时,

— people _____the low-carbon life at present?

—Yes.We have started to realize its importance though there is a long way to go.

A.Are;used to B.Are;used

C.Do;use to D.Do;use

我会把be/get used to sth./doing(习惯于做……);used to do(过去常常做);be used to do(被用来做)等这样一些看似相似的短语罗列出来,让学生自己加以比较和分析,并适当补充一些练习,强化巩固。再比如在讲析到有关care或luck等这样的单词时,可用构词法,引申care-careful-carefullycareless/luck-lucky-unlucky-luckily-unluckily等这些单词的意思、词性以及在语境中的用法,这样不但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也提高了知识的运用能力。

3.课后内化及时

学生试卷中所反映的问题大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一次讲评并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每次试卷讲评课不能“满堂灌”,课上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个人消化讲评内容,理清并记载自己的失分知识点,真正弄懂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同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帮助个别“学困生”消化讲评内容。教会学生们整理自己的笔记,课后会制作自己的“纠错本”,并经常翻阅这些易错的题目。其次评析好试卷上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学生以后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要使学生具备解题能力,还需反复练习。所以在试卷评讲后,还需要根据课前得分率与失分率的统计情况让学生做适量的巩固性练习和矫正性练习,直到真正掌握为止。

总之,试卷讲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有足量的复现以便熟练掌握,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英语教师能对试卷讲评课引起重视,像对待新授课那样去研究和探索讲评课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提高试卷讲评课的课堂效率。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晓莉、吕岩.英语讲评课教法探讨[M].全国外语学校工作委员会,2002.

[3]徐锋.英语试卷讲评课的教学与反思[J].西藏教育,2008(7):38-39.

猜你喜欢

试卷题目知识点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