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涵养生命的平台
2011-08-15杜益华
杜益华
阅读教学应该是一种精神教育,一种生命塑造。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就是生命体验的过程。阅读教学应当担负起促进人的发展和完善人生的职责,因而必须注重引领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唯此,教材文本所蕴藏的生命价值、生命意义才能积淀成学生精神大厦的基石。
1.发现“人”
阅读作品就要对“人”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对人的生命存在有所思考、有所探寻。英国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主张:文学应转向人的精神和心灵,力图揭示出“隐密的深处”、“生命的模式”。《墙上的斑点》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写一个女士由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所引起的种种联想,所表现的其实都和生活状态有关。作者追寻这样一个优美宁静、平等自由的世界:“这个世界安宁而广阔,旷野里盛开着鲜红的和湛蓝的花朵。这个世界里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在这里人们可以像鱼儿用鳍翅划开水面一般,用自己的思想划开世界……”这是作者心中理想的生活状态、生命境界,也是需要我们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去发现的“人”的存在价值,体悟作者对生命、生活的深刻思考,进而反思自己的人生之路。
2.体悟“情”
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写情来刻画人的;要发现并体验 “人”,就必须通过作品的具体的故事来发现体验“情”。“情”是人们塑造自身、认识自身的中介,人的情感是促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和人自身完善的推动力量。阅读教学中,体验文本所蕴涵的感情构成了生命教育重要的一部分。下面是一则用文学作品提升学生情感的教例。
《我与地坛》是一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第一部分记叙 “我”双腿残疾后与地坛结下的不解之缘,抒写“我”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环境中对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叙说“我”那“活得最苦的母亲”对残疾儿子那种不仅疼爱而且理解、毫不张扬却意志坚韧的母爱,寄寓着“我”对母亲的无限痛悔、思念之情。把两部分联系起来的纽带是“我”与对象的关系,关键在“我”从对象那儿所获取的生存感悟上。但高一学生大多经历平淡,与作者的思想有相当距离,与自己的母亲又有一定的代沟,所以应把体味评价作者对生死和苦难的感悟,唤起学生对母爱的理解作为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鉴赏文学作品,提升自身情感。
上课前,课堂中响起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激荡起情感的涟漪。学完第一部分,过渡到第二部分教学后,学生明白母亲默默忍受着痛苦,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无私地奉献出毫不张扬的母爱,以自己的行动感染熏陶着残疾的儿子,史铁生终于逐渐理解了母亲。下面有四则材料:①设想母亲的心理;②写小说回报母亲;③整日怀念母亲;④痛悔自己的倔强。学生凭借这些材料,结合自己的母亲谈谈体会,恳切优美的文字又一次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唤醒了他们对母爱的理解:要为所爱的人承受一切苦难,为所爱的人献出一切爱,坚定地生活下去。在高潮处,不失时机地播放满文军的《懂你》:“把世界全给了你,从此不知心中苦与乐……”师生的心灵再次受到强烈的冲击与震撼。
课文的思想美和语言美熔冶于“情”中,语文教育,最要紧的是要在作品和学生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上述教例告诉我们,以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为目的,发挥语文教材有“情”的特点,按鉴赏心理“解构自我—比照自我—拷问自我—提升自我”安排教学过程,才能真正实现体悟“情”的教育。
3.感受“美”
教材中的艺术文、科学文和说理文,都蕴含着对美的创造。培养学生体验美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至关重要。在阅读教学中应致力于引导学生发掘美的因素、体验美的感受。如下例:
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是一篇启迪美、传播美的佳作,从花未眠这种自然现象引出对自然美的探讨,引导读者思考关于审美的问题。川端康成认为“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因此要“清醒地活下去”,去努力感受到更多的自然的美。
那么怎样才能感受到更多的自然美呢?
首先,作者认为“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自然美也是如此。
其次,作者告诉我们可以从艺术作品中领略到自然之美。
再次,作者说明不但好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人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更重要的是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可以彼此融合、相得益彰。
最后,作者认为要感受到真正的自然美需孤寂恬淡的心境。
自然的美日复一日静静地存在而不为人知,但在川端康成看来却是“格外引人注目”,而且“无与伦比”。寂寞村庄黄昏的天色,被水濡湿的古伊贺陶瓷,花瓣上的水珠,乃至一片树叶,都是苏醒的美,都有日本的色彩。川端康成认为,这样的与美的邂逅,就是文学,就是人生。同样,今天我们读《花未眠》,这样与美亲近,也是一次美的启迪,美的开光。
4.领悟“理”
语文教材中不仅理论文充满道理,就是艺术文也蕴涵深刻的哲理。《巴尔扎克葬词》的生死观,《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自蔽”之理,《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有无”概念,让我们心灵颤动、思考不已。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诗文中的哲理显得同样重要。对“理”的体验是对作品感受深刻化的体现。
教学《我与地坛》,我是这样引领学生体悟文本中的“理”的。
(1)在作者笔下,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吗?作者从它们身上明白了什么?
引导:小昆虫和草木当然明白,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虽很卑微,且处在荒芜地,但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而正是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地坛才不再衰败。
史铁生由此明白了自己也应如园中的小昆虫和草木一样,虽然身处逆境,但不能颓废消极,而应该像它们那样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为世界增添一份活力与亮色。
(2)有些人不理解这古园的形体,史铁生是怎样理解“有些东西任谁也不能改变的”?
引导:景物描写也是对生命的解读,作者在此发现生命的种种状态:落日映出最后的灿烂,雨燕高歌生命的力量,古柏坦然面对一切,落叶留下“回家”的美丽……从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过程的美好与精彩。
世上有些东西是谁也不能改变的,既然如此,就不必太执着于一己的得失、荣辱、哀乐,人生须臾,沧海一粟,风物长宜放眼量。
地坛在不断的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作者由此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与永恒,欣赏到人类的步伐和舞姿,从不屈中获得骄傲,从苦难中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从而完成了他思想的涅槃。
小结: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