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一例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危机的干预报告

2011-08-15余明友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同性恋者咨询师个案

余明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心理咨询中心,贵州都匀558000)

大学阶段是同性恋身份得以确认并通过接触同性恋信息而发生身份认同的集中期[1],大学生同性恋者的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特殊问题。据张北川调查反映,大学生中有30%—50%的同性恋者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9%—13%的人有过自杀行为[2]。本文结合一例同性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个案,探讨同性恋者主要的心理问题及辅导策略,以期对此类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 个案基本情况

干预对象,男,21岁,大学文科师范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同室好友发现其心理状态异常且有自杀动向后劝说其到心理咨询室接受辅导。来访者第1次到访时面容憔悴,精神恍惚,沉默寡言,阻抗严重。经咨询师再三开导,才吞吞吐吐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根据来访者叙述,个案来自西部省份的一个小城市,上有两个兄长,父亲为教师,母亲无业,家境一般,但家教较严;大一时个案与同室一男生关系较好,逐渐发展为同性恋,有过亲密的性接触。大约半年前,个案与同性恋对象的感情出现危机,对方提出中断关系,由此个案产生心理失衡,情绪失控,身体和心理状况极差,不能坚持正常学习,有强烈自杀意念。

2 个案心理危机原因探析

在随后个案的几次来访中,在咨询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个案逐渐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向咨询师倾诉了自己的主要心理困扰。总结如下:

2.1 自我认同困难。据个案反映,在上大学以前,自己是一个同性恋的排斥者,虽然成长环境中并没有碰到过同性恋,但每当谈论到同性恋时都会嗤之以鼻。而现在自己居然陷入同性恋中,非常自责和自卑,担心一担暴露后被他人排斥,特别担心被家里人知道后接受不了,面临很大的社会环境压力,想改变自己的性取向;但是另一方面,自己又陷入同性恋中难以自拔,十分渴望留住对方的感情,认为要改变自己的性取向很困难,从内心说也不愿意,因此每天都在矛盾和冲突中度过,非常痛苦。

2.2 失恋后的极端情绪反应。由于同性之间的感情与异性之间的感情除了性活动之外没有任何差别,所以同性恋者遇到的情感问题跟异性恋者的情感问题是一样的[3],本例同性恋心理危机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失恋导致。个案在情感上非常依恋对方,当对方与自己中止恋爱亲系,个案在经过多次尝试试图挽回未果后,即产生极端的负面情绪和轻生念头。除此之外,咨询师分析发现,导致个案情绪失控还有以下原因:一是因羞于启齿的隐私而无法象异性恋一样排解失恋后的负面情绪;二是无法象异性恋一样与性恋对象进行公开的、直接的交流;三是失恋后因性恋对象的难以替代性而不能很快建立新的情感依托等。

2.3 对性爱前景的迷茫和担忧。同性恋的心理问题还表现在对同性性行为的依赖与否定的冲突上。一方面,同性之间的性接触可以给同性恋者带来身心的愉悦,而另一方面,对同性之间性行为的方式和后果的迷茫和担忧又使得他们不齿于这种行为。个案在访谈过程中曾多次向咨询师表示了对此类问题的担忧,如:同性性接触的艾滋病问题、同性恋性行为和同性恋婚姻的法律地位问题、同性恋夫妻的生育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担忧给个案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个案对未来丧失信心,对生活失去热情,从而产生悲观厌世心理。

3 干预过程与主要措施

对个案的咨询以面询为主,辅以QQ聊天、电话咨询等方式,进行了为期约5个月的心理干预辅导。全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3.1 第一阶段: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良好的咨访关系是心理咨询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本例个案与一般的来访者有着两个显著的区别。首先,个案是因为心理危机暴发,经室友反复规劝后才到心理咨询室求助的,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其求助愿望较弱,阻抗心理严重;其次,个案是因为同性恋感情受挫产生的心理危机,与一般的心理危机相比更不容易被常人理解,个案主观上对咨询师防御心理较强。基于这样的原因,咨询师在头几次咨询中并不急于解决问题,在做好预防个案产生过激行为的基础上,着力建立个案对咨询师的高度信任,以形成良好的咨访关系。

3.1.1 保持价值中立,无条件尊重当事人。个案第一次到访时,鼓足了很大勇气才说出自己是一个同性恋者,在进行自述时总是欲言又止,担心说出来后受到咨询师的歧视,而且反复强调咨询师帮不了自己。因此,咨询师的首要任务是消除个案的阻抗心理。在咨询师对个案的自述多次表示平等性的理解,并适时给予其价值观念澄清后,取得了个案的初步信任。

3.1.2 遵循保密原则,取得个案的高度信任。针对个案心理问题的特殊性,为保护个案的隐私,咨询师在初次会谈结束后,告知个案可采取QQ咨询的方式与咨询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并特别强调了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及其例外情况。通过几次QQ聊天咨询后,咨询师取得了个案进一步的信任,个案主动告诉咨询师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详细情况,并答应咨询师珍惜自己的生命,不采取过激行为。至此,个案的心理危机得到初步控制。

值得提及的是,个案初访时特别强调,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仅告诉咨询师,要咨询师保密,保证绝不再告诉他人。在当时个案心理处于高度危机的状况下,要不要及时与相关人员及部门联系,咨询师是处于两难境地的。思忖再三,咨询师决定信守诺言,在采取适当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后,没有把个案详细情况上报,这是取得个案信任的关键。在心理咨询实践中,保密是基本的职业道德,但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保密例外,这是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是需要在咨询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的。

3.2 第二阶段:利用危机干预的心理支持技术,疏泄个案被压抑的负面情绪

针对导致个案心理危机的原因,接下来咨询师的工作重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创设理解、同情的咨访氛围,让个案失恋后的负面情绪得以宣泄;二是改善个案对同性恋的认知,减轻其内在心理压力。

3.2.1 运用支持疗法,给予个案充分的理解。同性恋失恋后的情绪反应在性质上与异性恋是一样的,对于这类心理危机,最有效的干预方法是给予精神支持,并尽可能应用暗示、保证、疏泄等方法,使他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应引起注意的是,同性恋失恋者比异性恋失恋者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因为担心受到歧视,同性恋失恋后的负面情绪往往会被自己压抑,他们一般羞于向朋友、亲人诉说,此时,心理咨询师的同情、理解和精神鼓励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此阶段,咨询师特地安排了几次宣泄性会谈,会谈内容由浅入深,涉及到个案的学习、生活、经历、爱情、人生、理想等,引导个案把压抑在内心的负面情绪表达出来。通过几次谈话,个案表示内心平静了许多,并向咨询师保证自己会冷静处理自己的感情问题。

3.2.2 改善个案对同性恋的认知。针对个案存在自我认同困难以及对同性恋前景的种种疑虑,咨询师向个案详细介绍了同性恋的成因、国内外同性恋基本状况以及当前同性恋者的社会生存环境,并引导个案分析自己问题产生的根源,当前的心理冲突以及解决措施等。由于之前咨询师与个案已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因此改善认知的会谈效果较好。虽然个案对自己的未来仍感到悲观和迷茫,但已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同性恋身份,能够有勇气面对当前自己的困境。

此阶段结束时,个案开始进行正常的学习活动,但之前落下的课程太多,因此期末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情绪产生了较大波动。经咨询师开导后,个案假期坚持学习,在新学期补考中顺利过关,对此咨询师给予了即时的赞赏和鼓励。

3.3 第三阶段:实施行为疗法,帮助个案摆脱同性恋困扰

经过近2个月的辅导,个案的情绪已经比较稳定,能够冷静地对待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在个案表达了想改变同性恋身份,告别同性恋困扰的意愿下,咨询师与个案一起,制定了采取行为疗法的治疗计划,并付诸实施。

首先,咨询师向个案介绍了同性恋治疗方法和治疗过程中将会碰到的一些困难,让个案明白彻底告别同性恋将是一个长期而痛苦的过程,需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坚定自己的信心。其次,采用厌恶疗法进行行为训练。根据辅导中个案最担心家人知道自己同性恋身份的问题,让个案在产生与同性恋对象亲热的想法时,马上想像父母亲人的种种痛苦的表情;同时,让个案在手腕上套一个橡皮筋,当想到对方时,就使劲弹自己的手腕。再次,改变环境,让个案减少与同性恋对象见面的机会。个案与同性恋对象住在同一寝室,虽不同班但教室相邻。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咨询师建议下,个案在不愿休学的情况下,采取了外出旅游、调换寝室、调整作息时间等方式减少了与对方碰面的机会。

实施行为疗法3个星期后,个案表示症状比以前减轻,想念对方的时间和频率减少,睡眠得到改善,身体状况也逐渐好了起来。2个月后,个案外出旅游回来告诉咨询师:“虽然还不能完全摆脱对对方的思念,但已能坦然面对失恋现实,现在生活和学习已恢复正常,正在加紧学习,准备报考硕士研究生”。

在个案危机基本解除,恢复正常状态后,咨询师逐渐降低咨询频率直至中断了咨询,以减少个案对咨询师的依赖,培养其自助意识。(本文撰写时,个案已经毕业,虽然考研失败但比较顺利地找到了工作。个案还特地打来电话,告诉咨询师自己的近况。)

4 效果评估

本例心理危机的干预和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首先,个案对同性恋的认知得到改善,内心冲突减少,自控能力和自我接纳程度增强,情绪趋于稳定,心理危机解除;其次,个案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和人际交往,生活热情提高,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干预结束时施予SCL-90测试,结果显示,个案在10个因子上的得分除焦虑项因子高于常模外(2.80分),其余因子均为阴性。

同时,本例心理危机的干预和辅导也留有遗憾:跟踪反馈得知,个案对以前的男友已不再思念,但仍然渴望结交同性朋友,对女性没有兴趣。可见,第三阶段的干预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个案的同性恋取向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5 总结

由于同性恋本身的特殊性,同性恋心理危机的干预具有难度大、时间长的特点。本案例提供了同性恋心理危机干预和辅导的一些有益的可资借鉴的经验。5.1坚持保密原则是同性恋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虽然早在2001年,我国最新修订颁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就重新定义了精神病标准,指出同性恋者不是精神病人,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同性恋行为在我国仍然很难得到广泛的理解和认同,同性恋者往往担心身份暴露后受到歧视。因此,同性恋心理危机比一般心理危机的干预需要更加细致的保密工作,应使危机的处理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以有效保护同性恋者的隐私。坚持保密原则是消除干预对象阻抗,取得干预对象信任的前提条件。

5.2 有效的心理支持是同性恋心理危机解除的核心。情绪宣泄是危机解除的重要途径。由于宣泄渠道不畅,同性恋者的负面情绪往往会被自己压抑,这些负面情绪的压抑是导致心理危机的重要原因,因此,同性恋心理危机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对同性恋心理危机干预最有效的方法是支持疗法,咨询师要为干预对象创设良好的宣泄环境,给予干预对象同情、理解和精神鼓励。本案例心理危机的解除,就得益于心理支持技术的合理应用。

5.3 改善认知是同性恋心理危机干预取得长效的关键。同性恋心理危机的发生主要来自于对同性恋的认知偏差,特别是自我认同困难的同性恋者,他们一方面存在着放大同性恋负面效应,排斥同性恋行为的观念,另一方面又抵御不住同性恋行为的诱惑,这种认知冲突是导致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如果干预对象头脑中的认知冲突得不到有效缓解,危机就很难从根本上解除。要使干预取得长久效果,咨询师就需运用认知干预技术,着力改善干预对象的认知观念和元认知观念,促进干预对象的自我认知和谐,使干预能取得长期、稳定的效果。

5.4 治疗与否是同性恋心理危机干预的难点。同性恋有不同的类型,同性恋者需不需要采取改变性取向的治疗,采取何种方法进行治疗,应针对不同类型区别对待。在心理咨询特别是学校心理咨询实践中,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咨询师往往很难准确鉴别同性恋者的类型,这对采取治疗措施与否、采取何种措施等增加了难度。从心理治疗的实践看,同性恋治疗效果也不是很理想。鲁龙光等人曾对328例同性恋者实施疏导矫正治疗,一年后随访,结果只有27%的人显著进步[4]。因此,咨询师在对待同性恋的问题上,除非来访者本人有强烈的愿望,否则应谨慎使用治疗手段。

[1] 张延华.大学生同性恋现象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51-152.

[2] 张超,吴新宇.中国高校同性恋调查[J].记者观察(上半月),2007,(6):30-32.

[3] 高淑艳,贾晓明.近15年来国内同性恋的研究概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4):461-463.

[4] 鲁龙光,潘爱胜等.同性恋1000例临床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3):132-134.

猜你喜欢

同性恋者咨询师个案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浅谈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同性恋“形式婚姻”的择偶标准
——基于对国内某大型形式婚姻网站征婚广告的内容分析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别样风景的多元化绽放——我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个案式研究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评《掩饰:同性恋者的双重生活及其他》
同感的技术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
土地改革与农村社会转型——以1949年至1952年湖南省攸县为个案
云南大理同性恋酒吧低调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