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正面报道永葆主流强势——地市党报提高正面报道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2011-08-15黄伟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4期
关键词:闽北党报策划

黄伟

(闽北日报社,福建南平 353000)

创新正面报道永葆主流强势
——地市党报提高正面报道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黄伟

(闽北日报社,福建南平 353000)

随着都市生活类媒体的迅速崛起,特别是网络媒体影响力的急剧扩大,地市党报出现了受众萎缩、影响力下降的不利局面。作为地市党报来说,如何在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中继续保持主流强势?笔者认为,今日党报需要在创新新闻策划能力,提高正面报道宣传质量上下功夫,只有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生活实际,做新做强正面报道,才能实现正面报道的有效突围,永葆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有人认为,正面报道是传统的“四季歌”,这种“规定动作”年年岁岁花相似,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而对正面报道舍不得花精力去谋划,形式上看起来轰轰烈烈,实质上多是老套路,有数量没质量,受众越来越不喜欢。不言而喻,如此发展下去,丢掉的不仅是主流媒体的职责,而且必将丧失主流地位和核心影响力,读者的选择也就可想而知了。

毋庸讳言,在传媒大发展的时代,一个媒体不论如何强势,如果不能做出与时代同行、与社会共进的大文章,就会被时代和社会所摒弃,而正面报道就是在做好这篇大文章。这些年来,《闽北日报》坚持“三贴近”原则,把做强正面报道当作新闻宣传工作的突破口,从做活本地新闻入手,一方面在提高新闻品质上下功夫,使传统的正面报道新闻重新获得吸引力;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正面报道形式,在推进新闻创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逐步形成了“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得益彰的正面报道新闻宣传格局。

准确定位,提升影响力

做强正面报道,是地市党报在新形势下必不可少的“功课”。众所周知,党报与都市生活报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党报能够自觉地服从党的工作大局,当好党委的参谋和助手,能够就当前形势的需要,充分运用新闻资源,集中力量进行正面宣传报道,营造出一种立体的、持续的、有效的舆论氛围,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决策入耳入脑,并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确立党报在众多媒体中的主流地位,提升党报在读者中的影响力。

前几年,南平市委、市政府响亮地提出“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的振兴经济方略。当时方略一经提出,就有人表示怀疑,认为闽北是福建的一个山区地市,要从传统农业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难度很大。这种情况下,要解放思想,舆论必须先行,作为当地主流媒体的《闽北日报》积极介入,从南平地理位置、资源秉赋和产业基础入手,用翔实的数据和充分的事例,详细分析各项工业经济指标增长的可行性,同时刊发了工业考察团随行记者采写的《看江西人如何突破工业》和各县(市、区)长撰写的《考察手记》。这一系列报道一经刊出,质疑的声音少了很多。之后,《闽北日报》乘势而上,推出了“举全市之力突破工业,以强势措施打造环境”系列评论员文章,并开设了“为投资者服务就是为发展服务”专栏,在全市掀起为“两突”献计出力的大讨论,为工业跨越发展营造了强大的舆论声势,使人们从最初的怀疑变成了期待,从观望变成了行动,激发出全市人民的创业欲望和热情,一场向工业要效益,以工业求发展的浪潮迅速席卷闽北大地。

这组系列报道,充分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舆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体现出党报正面报道新闻性与宣传需求的最佳效果。作为地方党报,就要发挥好区域优势,权威报道区域内的各项重大事件,及时解读党委、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全面迅速、准确到位地把实用信息传递给读者,从而树立起地方党报的主流地位。

策划先行,打好主动仗

提高正面报道宣传质量,策划必须先行,提前做好策划是打好主动仗的基础。正面报道中大部分内容都具有可预见性,如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鼓舞干部群众士气的主体报道和成就报道,展示典型人物和典型经验的典型报道等,都可以事先策划。通过事先策划可以准确把握宣传核心、理清报道思路、统一报道形式,最大限度保证报道质量,使正面报道按照预想的步骤收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近几年来,《闽北日报》为第五届中国竹文化节策划的“产业之手‘点竹成金’”闽北竹产业系列报道;为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召开策划的“茶缘武夷情融天下”专题报道;为贯通闽北的浦南高速公路通车策划的“一通百通,融入‘高速’经济圈”成就报道等,均事先精心策划。这些报道从读者的关注点、兴奋点出发,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特别是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闽北日报》除完成好“规定动作”外,都要根据当年“两会”主题策划“自选动作”,从2007年起,先后围绕新农合、社会保障、城区交通、城乡就业、文化下乡等热点话题,推出30多个版面的专题报道,从各方面诠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群众的心声和要求,为党和政府沟通群众构建一个有效的平台。

除了一般的选题策划外,正面报道的应急策划不在少数,需要迅速整合策划力量,全面而多层次地展开策划,通过消息、特写、图片、评论、新闻背景、资料链接等多种形式,尽力拓展新闻的深度和广度。2010年6月中下旬,福建北部发生全流域特大洪灾,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闽北日报社迅速启动抗洪救灾宣传报道应急预案,采编部门进行了精心策划。在短短半个月时间里,《闽北日报》推出抗洪救灾专题版面50个,刊发相关新闻600多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闽北广大干群和部队官兵众志成城抗击天灾的壮阔场景和感人事迹,为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最终夺取抗洪抢险的胜利营造了舆论宣传的强势。

不难看出,新闻策划在提高正面报道的有效性方面,其功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有人说,策划是当今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对地市党报来说,打好新闻策划主动仗,能有效地提升报纸新闻的含金量和受众关注度,有利于筑牢报纸在读者中的地位,使报纸传播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而提升报纸的品位。

抓好细节,去掉八股味

正面报道,不论是主题报道还是典型报道,一定要有人、有事、有情节,用精心选择的典型去打动读者,用朴实生动的细节去撩拨读者的情感,用丰富的色彩和个性来反映生活、反映主题。美国学者曾提出过一个新观点,“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眼中有人、抓好细节,这是写好新闻的秘诀。”运用好细节可以使新闻事实“活”起来。正面报道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就要去掉八股味、公文味等面目可憎的报道方式,就要从百姓生活角度切入,从身边发生的点滴变化写起,从寻常小事中找到不寻常的变化,从物质生活的改善中透视精神层面的变化,让读者看着亲切,品着实在,使报道更具亲和力。

《闽北日报》2010年在策划“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主题报道时,要求正面报道的稿件,在内容上更贴近闽北实际,在写法上进一步贴近读者,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鲜活生动地创新正面报道。如报道武邵高速通车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变化,用了一个外地游客上午游泰宁大金湖下午爬武夷天游峰,一位邵武当地农民乘高速朝发夕归到武夷山做茶叶生意的故事,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高速公路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生活。在《夫妻上阵战“钟山”》一文中,记者捕捉到一对夫妻齐上阵的细节,以鲜活的现场感,通过对这个“点”的描述反映主题,进而把读者“带进”现场,让他们去“看”、去“听”,如临其境。另外,在《苦干加巧干,鏖战“福建第一隧”》、《工地上的“摄影师”》等报道中,均用新鲜、简洁、明快的语言,灵活生动的表述,以小见大,映衬出闽北重点工程建设的火热场景,增强了重大主题报道的现场感和感染力。

由此可见,正面报道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在如今的报纸越来越走向“读者选择”的买方市场后,我们不能只在微观上进行“可读性”报道追求,而是要以生动活泼的报道形式,用最鲜活的新闻事实承载宣传主题,以一种更轻松的阅读感受让读者心情愉悦。只要在内容上求深,表现上求活,效果上求实,常规的正面报道也可以做得有看头。

紧盯热点,帮忙不添乱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由于利益关系调整和社会矛盾交织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呈上升趋势。以积极的姿态,围绕突发事件展开正面报道,是地市党报提高社会舆论引导能力和掌握舆论导向主动权的又一有效途径。

突发事件发生后,社会关注程度高。有关调查表明,读者对天灾人祸等突发事件的关心度仅次于国家大事或战争方面的报道,围绕突发事件进行正面报道,往往能凝聚公众的注意力,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化解社会矛盾,唤起同情心和正义感。2010年,引起全国关注的南平“3· 23”特大杀人案发生后,社会上各种传言满天飞,群众恐慌情绪蔓延。对此,《闽北日报》反应迅速,立即制定报道方案,抽调精干力量深入现场多方采访,推出长篇通讯《正义的力量》,评论员文章《孩子,我们拿什么告慰你》,现场新闻《心理专家进教室帮助孩子走出阴霾》、《烛光摇曳诉哀思》等系列报道,及时准确、客观报道案件真相,报道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抢救受伤学生,安抚遇难学生亲人的措施,以及社会各界情系学生安危的方方面面,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可以说,正是党报正面报道的权威信息,有效缓解了民众的紧张情绪,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的导向作用。

尽快介入,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应成为地市党报等主流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着力点。因此,每一次突发事件正面报道的新闻策划,都要坚持不炒作、不起哄的原则,做到帮忙不添乱,鼓劲不泄气。同时,要把握好热点问题新闻稿件的尺度,不能越位,一切都要符合新闻规律,都要考虑社会效应,让新闻的负面效应最小化。

总之,新闻宣传的实践证明,正面报道是体现舆论引导水平的标杆,是彰显主流地位和核心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和改进正面报道工作,是地市党报掌握舆论工作主动权,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迫切需要。只要我们不断突破、不断创新,正面报道就会更具活力,就一定能牢牢占领主流舆论阵地。

猜你喜欢

闽北党报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闽北七巧节与蛇“共舞”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峥嵘岁月里的闽北红军医院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