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管理和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

2011-08-15张小宏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新生代工会组织农民工

张小宏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048)

关注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管理和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

张小宏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048)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建设者。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社会管理必需的责任。建立完善社会管理制度,使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发挥工会作用,吸收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也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建立稳定社会关系,促进企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管理;工会作用

“新生代农民工”,是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概念。中华全国总工会2011年2月20日发布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16周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业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打工农民工的60%,约有1亿人左右。

新一代农民工与他们的父辈相比,更加注重自我意识、权益保护和发展前途。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城乡经济的关联度越来越高。新一代农民工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在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注、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是我们社会、更是工会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

一、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新生代农民工

农民工进入城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不可阻挡。他们进入城市一方面是参加城市经济建设,另一方面是力求通过非农业劳动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即通过打工改变生存发展的方式。这种方式已成为一种社会的大潮流,必须正视他们的存在,正视他们为我国城镇建设做出的贡献,承认他们是一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国家统计局2010年3月公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察调查报告》中指出,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五大行业。其实,在我国众多领域中都有农民工的存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包括学校、医院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已经融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的改革开放,催生了历次“民工潮”。从1978年开始,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城市人数稳定增长,随着他们的居住和工作,成为特殊的城市居民群体。改革开放30年多来,农民工已经历了两代人。

第二代农民工即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在改革的浪潮中,成长在经济进步发展中。他们有两部分来源:一是农村出生、上学,中学毕业后进城打工;二是随父辈在城市漂泊生活长大,在城市打工。他们的特征是:没有城市户口,却长期居住城市,甚至老家农田都已舍弃;没有务农经历,对城市的认知超过了农村;不熟悉、不懂得农业、农民和土地,希望的是在城镇买房子,融入城市生活;对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新的感观,能够认识到自己是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利益者,而不是旁观者。

2010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文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必须要正视、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表明了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客观上打破了城乡传统意义上的二元分割,尤其是对我国推进城镇化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而产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对我国的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管理工作面对的重要群体

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他们的父辈来说,文化教育程度高,就业选择条件高,精神物质享受追求高。但是相对于城市人口来说,他们又没有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没有较好的就业基础,就业的层次、薪金水平及本身的劳动承受力、“工作耐受力”都较低。同时,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离不开农民工,城市的建设需要农民工,但其实我们并没有做好接受他们的准备,因此城市没有很好地容纳他们。城市对农民工是:“经济吸纳,社会排斥”。在客观社会现实中,农民工处于城市的边缘态位,是一种中国特有的城乡结合体人群。他们的稳定与发展对社会和城市的稳定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新生代农民工是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重大考验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中是真正的弱势群体:打工异常辛苦,遭受各种社会歧视,劳动合同签约率低、社会保险参加率低、工资水平偏低,甚至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但同时,他们内心生活又充满阳光:年轻活跃追求时尚,上网发微博、听音乐看电影;努力学习,学习先进的技术技能,接受现代文明和时代的信息。他们渴望得到体面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融入城市得到社会的尊重。他们长期外出务工早已改变了农民的身份,人户分离只有户籍还是农民。然而从农民到市民一个简单的跨越,却是对社会管理工作的巨大考验。

我们说城市没有做好接受他们的准备,没有很好地容纳他们,是说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城市化、工业化的急速发展,新生事物辈出,我们的社会管理已经滞后。如何包容、接纳,或是说承认融合这一群体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大责任。从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建立平等的就业条件,改善工作和劳动条件,促使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消除社会对他们的歧视等方面建立社会管理秩序与制度,这是改革成果普济大众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二)消除城乡二元化,建立平等关系

新生代农民工的要求其实很简单:给他们一个适合的工作,承诺他们一个劳动保障,按时发放劳动报酬。目前在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实际将农民、市民化作两个概念。我国对农民工与市民 (非农业人口)的社会保障政策的不一致性,使得农民工在维护自己的权益上有一定难度。当有些单位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不履行社会保障义务时,农民工维护自己权益要求其补缴欠缴保费,却只能得到较少的现金补偿,而农民工损失的却是他们的养老和医疗保障。有人认为农民老了可以返家,他们有土地可以自食其力,设想当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大多数已经失去了务农的能力和条件 (土地),且又丧失劳动能力,当他们为我们的国家建设、为我们的城市建设贡献青春献一生后,回到农村怎么生存?因此,在我们社会管理工作中应当统一社会保障标准与条件,不再出现城市与农村的差别,人民平等、人权平等,也就如中央1号文件所讲: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深入开展工伤保险全覆盖行动,加强职业病防治和农民工健康服务,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抓紧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消除城乡二元化,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平稳转移的客观现实,正确理解城市化进程中“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的现实意义。在思想意识领域中树立以人为本,给予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人文关怀,在政策法规建设上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人为的二元或多元差别,这是我国的社会管理从制度上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障社会的平等与安定,尊重每个人的人格权利,实行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

(三)逐步建立完善社会管理制度,使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农民工在城市的建设中和普通市民一样的劳动工作(甚至更加辛苦),为城市化、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我们的城市S管理、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两代人的艰苦努力,他们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我们应该从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多学科的角度研究、了解他们的生活劳动状况,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社会管理制度,为使1亿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国家经济改革成果受益者做出我们的努力。

今后,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社会政策、管理制度,应从国家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角度出发,以发展和谐稳定的经济秩序、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基本原则,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一系列社会制度和创新的政策,而使所有的正在参加或曾经参加过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受益者。这就需要政府从几个大的方面建立完善社会管理制度:第一,改进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城镇统一的社保体制,使得在城镇工作 (劳动)的人老有所养;第二,建立系统的社会职业培训中心,使得每个务工人员教有所学,掌握一定生存技能;第三,建立较为完善的就业渠道,监督改善劳动者的就业环境和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劳有所得,身心健康;第四,建立全面医疗保障体系、职业病防治医疗制度,使在城镇工作 (劳动)的人病有所医;第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保证居者有其屋;第五,扩展城镇义务教育,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平台,使在城镇工作 (劳动)的人的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下、在社会的关注下正常生长。人人平等、相互关爱从孩子做起;第六,建立平等的法制体系,法律救助体系 (特别是对农民工),维护所有劳动者的劳动权、健康权、生存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第七,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必备的档案制度,使劳动者享受平等的劳动分配权益,这也是对新生代农民工实行同工同酬的最大难点。其实使劳动者 (农民工)不受歧视才是我们社会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发挥工会作用是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举措

新生代农民工最终的归属应该是城市建设者,是职工。因此,工会应该在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会经济建设之中,吸收他们加入工会组织,纠正社会对他们的偏见;同时指导他们克服自身的农民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等方面发挥作用。

(一)新生代农民工是劳动者,吸收他们加入工会是我们的责任

2004年1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了《关于组织各种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及机关的劳务工加入工会的通知》,提出“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要求,强调不论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要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全国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履行教育、维护的职能,主动参与解决农民工问题,倡导“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为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发挥了作用。实践证明,工会组织在给农民工带来实实在在帮助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会组织的影响力。不可否认的是,农民工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在动员和组织他们加入工会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目前,工会组织普及率还是不甚满意。

在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过程中,遇到不少的困难:一是有的地方 (企业或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工会组织;二是农民工的流动性大,缺乏稳定性;三是农民工身份问题,一个单位几种人事体制;四是农民工分散且难以管理;五是工会会费解缴,涉及成本 (或经费)支出、个人收入 (会员的会费)等方面。

加入工会,可以大大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凝聚力,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群体,改善这个弱势群体的状况。2011年5月《民工123网》发表《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权的思考》。作者对浙江省农民工的抽样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750名农民工中,高达61.3%的农民工有意愿要成立或加入农民工组织 (工会)。在农民工看来,工会组织首先要给农民工提供服务,看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能实现多少自己的诉求权利。他们认为加入工会是人多势众,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信息和人际交往。

在现实中,务工者需要工会,中国新兴的产业工人需要工会组织,加入工会是他们融入城市,让社会了解自己的最好渠道。通过工会这个平台,搭建社会人文关怀体系,促进社会管理的进步。让农民工知道在城市社会中他们不孤单,让这个弱势群体感受到工会是真正的农民工之家,是他们可以信赖、可以托付的娘家人,有困难找工会,通过工会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和关爱,这是工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发挥工会作用是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举措

工会是农民工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表者。发挥各级工会的作用,解决农民工的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劳动条件、社会保障等关系到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可以大大缓解劳资矛盾,促进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工会鼓励农民工加入工会,把农民工组织起来,通过帮扶中心、职工小家等组织行为,了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解决劳资关系方面的问题,疏导缓解各种利益矛盾,防止因利益矛盾而产生的群体性事件,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山西省总工会主席郭海亮指出:从2006年到2010年5年间,为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山西省工会组织与有关部门配合,对农民工用工及作业环境进行专项整治。为17000名农民工追回欠薪5965万元。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攻坚行动”,全省共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14000多份,覆盖各类企业31000多家,职工324万人。全省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0%以上,其中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7%以上。山西省特别开展了“共同约定行动”,参加活动的企业达19000多家,覆盖职工346.5万人。该行动督促企业带头履行社会责任,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和缴纳社会保险,并动员职工参加“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的竞赛活动。这一事例证明:运用工会组织平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缓解了劳资关系,建立了和谐的社会关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根据调查,目前全国80后农民工所在单位建立工会组织的已达到63.3%,其中国有企业工会组织的状况好于其他企业。大部分农民工对工会组织的工作是认可的;有一半的人是满意的,认为工会维护了工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青年工人素质的提高;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工会的作用有限;极少数的人认为工会被老板操控没起作用。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是汇入城市社会的主要途径,超过30%的农民工加入工会,使得他们对依靠工会组织实现自己的愿望有了更多的期待。

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在社会政策方面彻底改变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状态还有一定困难。在一定时期内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还有一定难度,比如户籍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用工管理制度等方面就有较大的局限性。社会保障的难题、对城市社会各个阶层的认同和社会歧视的难题、城乡价值观差异的难题、社会治安的难题,对工作环境、劳动保护、工伤保障改善的难题,等等,都需要有一个时间过程,循序渐进地解决。工会从新生代农民工入手,大力呼吁和推动政府和立法机构通过一系列社会制度和政策的创新,从而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转变为“新生代市民”的这一难题,是时代赋予工会组织的重要使命,是不可以绕过的重大改革课题。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农民工这支产业大军功不可没。1亿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工会组织有义务让他们接受新思想、新技术、现代科学文化,跟上时代步伐;有义务培训他们掌握新知识、掌握高科技,把务工当作学习、提高、适应的过程,实现从农民到工人乃至更高层次人才的命运转变;有义务让他们知道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里,什么是现代文明,什么是现代理想,通过努力改变他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有责任保护他们的权益,当他们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给予法律上的支持与援助,给予生活上的安慰与照顾。通过工会组织,发挥工会作用,呼吁全社会尊重和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保证他们的话语权,让他们参加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决策过程,这是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举措,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1〕马立明.给新民工一个梦想〔N〕.深圳特区报,2011-02-21.

〔2〕中华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最新调查报告〔N〕.新京报,2011-02-21.

〔3〕刘俊彦,吕鹏.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www.cycs.org/Article.asp,2008-08-03.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P23部分.2010年中央1号文件,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0-01-31.

〔5〕邹最东.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存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2007年01月11日.

〔6〕陈建胜,刘志军.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权的思考.www.mingong123.com,2011-05-11.

〔7〕吕霜.农民工兄弟,快加入工会组织吧.www.sina.com.cn,2005-09-18.

〔8〕吕玮.山西工会5年为1.7万名农民工讨薪近6千万元.中国新闻网.www.chinanews.com,2011-04-27.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 and Trade Union Work

Zhang Xiaohong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Beijing 100048,China)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 is the builders of economic and urban construction of China.To build up and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 will make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 the beneficiary of reform and openingup.To give full play to trade union’s role,to attract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 to be union member and to protect migrant worker’s right will be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building up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and social relations,and of enhanc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national economy.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ocial administration;trade union’s role

D412.6

A

1673-2375(2011)05-0051-04

2011-06-25

张小宏 (1955—),女,北京人,高级经济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编辑部。

[责任编辑:寸 言]

猜你喜欢

新生代工会组织农民工
打造有温度的工会组织——记北京服装学院工会工作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工会组织要善于“春风化雨”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