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国有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方法与途径*

2011-08-15李钧奇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镇海炼化劳动

李钧奇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浙江 宁波 315207)

论国有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方法与途径*

李钧奇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浙江 宁波 315207)

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对于推动企业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为例,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探讨国有企业如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方法;途径

一、国有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现实意义

劳动关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管理者与劳动者之间基于劳动就业而结成的雇佣关系。企业劳动关系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利益关系,企业管理者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而企业的劳动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1]。显而易见,企业的管理者追求的目标和劳动者追求的目标能否一致,是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管理者不仅要提高企业硬实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企业软实力。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重要软实力,拥有一支忠诚的、高素质的、稳定的人才队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命脉,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体现,在国民经济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企业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管理,政府也应加强对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立法和监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有企业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促进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企业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有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方法

以“和谐发展,共享未来”为企业宗旨的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 (以下简称“镇海炼化”)是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企业。他们在走向国际化进程中,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为重要途径,对国有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进行了有益探索,从根本上保证职工合法劳动权益,使企业驶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和谐镇海炼化”呈现新局面。他们的方法值得借鉴:

1.制订“三位一体”发展规划,让职工与企业目标同向

作为中国石化旗下的骨干企业,镇海炼化正在经历由炼油企业向炼化一体化企业转型。根据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部署,镇海炼化还将有一个大发展。要建设“世界级炼化一体化标志性企业”,必须要有一支与世界级炼化一体化标志性企业相适应的职工队伍和管理体系。他们编制了公司项目发展、管理变革、人力资源“三位一体”发展规划,以长远目标指导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既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又保证职工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做到人尽其才。本着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完善、稳步推进的原则,摸清人力资源现状,对每一个目标、每一项数据和每一名职工进行了详尽、严谨的分析测算。“三位一体”规划是每位员工职业发展的“地图”。对照这份“地图”,任何一名职工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选择实践自己的职业生涯。

2.实施“三化”管理模式,让职工与企业能岗匹配

为实现“三位一体”发展规划和“三步走”发展战略,镇海炼化以“行政管理集约化、技术管理专业化、运行管理现场化”为思路,对人员配置和机构设置,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使职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实现能岗匹配,互利共赢。

针对扁平化后仍然存在的职责定位不明确、互相制衡不到位和人才重复配置等问题,在组织架构上“三分机构”,明晰机关、机构、基层的职责。机关 (处室),寓服务于管理之中;机构 (业务中心),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基层 (运行部)执行任务、抓好安全、带好队伍、管好现场。

为适应企业大型化、规模化的需要,他们大力推行专业化管理,充分挖掘各类人才的潜力,极大地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在设备管理上,他们加快从块块管理向条块管理转变,探索“医生+护士”式的设备专业化管理新模式。在公司层面集中有特长的设备技术人才担任“医生”,负责不同专业的技术管理和攻关,在不断解决各类疑难杂症中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变“全科门诊”为“专科会诊”;由基层设备管理人员担任“护士”,负责运行部基础工作,抓好现场管理。

3.构筑“塔式结构”培训体系,让职工与企业同步提升

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职工队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镇海炼化每年招聘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生产一线技能操作队伍。在镇海炼化不管是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还是技能操作人员,都有岗位准入要求,对工艺、设备、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操作人员都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通过上岗技术考试合格,获得上岗资格证书,才能持证上岗。

镇海炼化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都是从生产一线的技能操作人员中选拔出来的。如何坚持多管齐下,加快青年人才培养,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脱颖而出。他们对新招来的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始业、见习、强化和实践等四个模块的培训,通过导师带徒、技术学习、“双向培养”和多岗位逐级锻炼方法,使他们成为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的后备人才。

镇海炼化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和技术攻关创新两条培养路子,提升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能操作人才的含金量,抢占行业人才高地,让职工在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梦想。

4.建立完善聚才机制,让职工与企业命运共济

镇海炼化着力培育“家”文化,努力提高企业凝聚力。他们真心诚意听取职工意见,公司主要领导坚持每月主持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开通民情邮箱“信息直通车”。从大家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切实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通过落实“最好一餐在食堂”、开通倒班班车、实施困难补助等一项项惠民措施,让每位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

他们真情关心人才成长,对掌握高技能且贡献突出人员制定破格规定,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完善薪酬激励机制,打破“高级大锅饭”现象,他们按照“负激励”为主、“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思路,建立“确保、力争、奋斗”三个绩效梯次的考核体系,对应权重为70%、100%、120%,拉开了同级别、同岗位之间的分配差距,同时,大力表彰各类优秀人才和先进典型,弘扬奉献崇高、创新可贵的良好风尚,真正做到职工“成长有通道、发展有空间、收入有体现”。

三、国有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激发职工的活力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国有企业要大力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培育一支忠诚企业,高素质、稳定的职工队伍,是企业长盛不衰之源。企业与职工共谋发展、互利共赢、共同成长、共享成果是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镇海炼化的实践告诉我们:

1.国有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要与职工共谋发展

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正确处理好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管理者要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诚心诚意地听取他们的建议,共谋企业发展大计,用企业愿景,激发职工的智慧和力量,焕发职工的激情和梦想。工会要积极发挥维权职能,加强民主管理,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建立健全集体协商制度,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2]。上下同欲,目标同向,企业就有了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精干队伍、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力点,企业的凝聚力、执行力、创造力就会明显增强。镇海炼化“三位一体”发展规划和“三步走”战略,让企业发展有目标,职工奋斗有方向,为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国有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要与职工互利共赢

国有企业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人力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软实力,是一项长期工作。国有企业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命脉,努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镇海炼化将“行政管理集约化、技术管理专业化、运行管理现场化”作为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变革创新的方向。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提出“以最少的人管理最大的炼化企业”先进理念。在保障职工合法劳动权益的前提下,对机构设置、岗位配置、业务流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管理模式的变革,给镇海炼化带来了新气象,企业的劳动组织更加合理,人力资源配置更加科学,职工的能岗匹配更加和谐,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更加健康与稳定。

3.国有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要与职工共同成长

国有企业无论是深化内部改革,还是培育市场竞争力,都必须依靠一批能够站在时代前列的企业带头人,但同时也必须拥有一支人数众多、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宏大的职工队伍,国有企业当务之急是把职工队伍的数量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3]。忠于企业,与企业有共同价值观的职工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企业不应该因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把职工一辞了之,应该通过教育培训让职工成为企业所需人才。镇海炼化为了帮助员工达到岗位任职要求,建立起初、中、高分类开发、逐级提高的“塔式结构”人才培训体系,帮助职工与企业共成长。

4.国有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要与职工共享成果

企业关爱职工,职工才会关心企业。“与员工成果共享,才能使企业与职工之间超越单纯的雇用关系,真正使员工树立主人翁责任感,激发对集体的忠诚与奉献,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上实现真正的相互合作”[4]。为职工谋福祉是企业的光荣使命,国有企业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企业,就要解决职工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在依靠职工推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想方设法使职工在物质和精神上共享发展成果。镇海炼化在炼化一体化转型之际,从转变观念、严格管理入手,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高度重视职工合法权益,通过改革薪酬激励机制,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等措施,让职工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镇海炼化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充分说明,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要把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来抓,与企业发展规划、管理变革、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一起谋划,浸透到企业各个方面。当企业与职工共谋发展、互利共赢、共同成长、共享成果时,企业就会充满活力,才能持续、健康、和谐、快速地发展。

[1]班晓娜.基于中庸之道的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管理[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6):24-29.

[2]金维志.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若干问题[N].工人日报,2007-09-04.

[3]李毅中.在中央企业人才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人才保证[Z].2004-05-31.

[4]高岩,蔡建波.和谐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本成果共享 [N].济南日报,2010-12-29.

The Methods and Solutions of Building up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in SOEs

Li Junqi
(SINOPEC Zhenhai Refining and Chemical Company,Ningbo 315207,Zhejiang Province,China)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building up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in SOEs.This article takes the case of SINOPEC Zhenhai Refining and Chemical Company,analyzes how to build up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in SOEs and to enhance healthy,stable and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state-owned enterprises;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methods;solutions

F249.26;D412.6

A

1673-2375(2011)05-0025-03

2010-12-11

李钧奇(1956—),男,浙江余姚人,大学,高级政工师,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宣传部长。

[责任编辑:简 洁]

猜你喜欢

镇海炼化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镇海炼化一体化基地全面建成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压力表在炼化装置上的应用
郑镇海:做中韩交流“民间外交家”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炼化企业的中国高度
重大炼化科研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探讨
环境雕塑在共有空间中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