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主政治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11-08-15王金豹
王金豹
(中共东莞市委党校 党建教研室,广东 东莞 523083)
网络民主政治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王金豹
(中共东莞市委党校 党建教研室,广东 东莞 523083)
在网络民主的基础上走向网络民主政治,是我党在信息化时代执政的必然规律。本文试就网络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其对党的建设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索新时期如何更好的应对网络民主政治的发展,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网络民主政治;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应对策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现在信息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党的建设提出挑战,也带来机遇。”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兴传播介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特别是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所带来的政治影响,对执政党提出了一系列严峻考验。提高党应对网络民主政治的能力,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全新课题。
一、网络民主政治的形成和特征
网络民主政治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随着网络视频、手机上网、微博客等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互联网在畅通民意、表达诉求、舆论监督、参政议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于是,出现了网络事件、网络问政、网络反腐等一系列全新的民主政治形态。这种通过互联网实现价值观和政治立场的交流、集中、反映以及政治意愿的表达的政治参与手段和模式,我们称之为网络民主政治。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网络民主政治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参与主体的平等性。在网络政治空间里,每一个参与的个体之间,其地位是平等的,都可以就自己关心的事务发表见解,不存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到处充斥着的等级分明式层级节制,只要符合法律,任何一个参与主体都有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即使他所关心的事务与自身利益无关。二是政治活动的开放性。网络政治活动的开放性不仅表现在参与网络政治活动的主体可以不分男女老幼,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而且还表现在探讨主题的多样性、随机性与多变性等。三是实现方式的互动性。在网络政治空间,信息传递即时交互且高度共享。每一个参与主体都可就共同关心的事务相互探讨,既可凝聚共识,又可大异其趣,既可共同行动,又可各自单飞,既可持久关注,又可过后即忘。网络民主政治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突破了传统民主地理上的局限,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而相互交流,大大节约人们的时间和成本;突破了信息沟通的局限,可以使人们克服传统会议形式的限制,充分地发表观点并且倾听他人的意见;突破了信息获取途径的局限,从而使得民主在较低的时间、成本和在较大的范围内得以实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充分地收集、整理和掌握信息,拓宽信息渠道,在充分了解公共事务的基础上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可以说,网络民主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对话的广场和互动空间,拓展了民主的内涵。
二、网络民主政治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影响
网络民主政治的迅速发展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是巨大的,既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供了动力与机遇,又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网络民主政治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促进作用
1、为党组织的设置和党员的组织生活提供了新型管理手段。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社会身份处在变动之中,人们游走于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传统的依据地域或单位组织党员活动的方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这一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出现了新的管理方式,出现了网络党支部。比如,广东东莞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了21个网络党支部,通过网络党支部把众多工作和生活地点分散的党员连接起来,参加网络组织生活,通过网络进行表决(实名)。虽然我们还不能够充分认识到虚拟网络这种新组织管理手段给党内政治生活带来的影响,但可以预见的是,网络地位的平等将有利于党内民主,这将给党内民主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为党的思想理论宣传引导提供了工具。网络在为党的思想理论宣传引导提供工具和载体的同时,也为党员学习提供了有效平台,在党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的背景下,解决了党内舆论引导、更新思想观念的手段与途径问题。这一点,在近几年各地党组织对网络的工具性运用中得到体现,网络远程教育已经成为全国城乡党组织思想教育的重要方式。例如,广东省委宣传部与广东移动公司合作,推出移动网+互联网的网络学习天地,目前使用人数已达43万人。
3、为转变治理模式提供了契机。过去,在政治生活的科层结构下,群众直接的利益诉求以传统的方式往往难以反映到各级决策机构,要得到解决也要有一个较为繁琐的过程。网络的出现,特别是网络上各级领导的留言板、各部门的电子政务、电子信箱,可以使意见直接反映到有关决策机构。虽然网络本身不能解决治理问题,但以此为契机,可以形成新的联系群众的制度,促使各级公权力行使者去解决问题。网络问政于民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从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友在线聊天,到总理在两会期间与网民互动,从省委书记、省长向网友拜年并邀请他们“灌水”、“拍砖”到市委书记公布手机和信箱,甚至有的官员在网上开微博与网民交流等。
4、弥补了党内监督的体制性弱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体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的。从过去的实践来看,这一监督体系的弱势在于监督同级党政主要领导人较难,下对上的监督难度更大。相比之下,网络监督具有其独特优势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从BBS、博客,到各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相关频道,再到个人维权网站甚至是专门舆论监督网站的出现,各种网络形态的并存与互动,使得网络监督快速、便捷、有效;网络监督以其匿名、迅速、易于造势,从而引起有关部门注意的特点,吸引了更多的网民参与。而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有近3亿网民,网民参与的普遍性和不受控制性,使得网络监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俨然一张群众监督的“天网”。这些特点和优势极大地弥补了党内监督的体制性弱点。
(二)网络民主政治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的挑战
1、弱化了党的基层组织的表达功能和整合功能。政党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表达与整合社会利益诉求。在中国社会政治制度框架下,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既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具有公权力行使者的身份,在传递民众意志与输出公权力意志之间起着类似于枢纽转换的核心作用。但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以便利、快捷、匿名的方式吸引了数量庞大的民众直接上网表达各自的意愿,虽然这种表达也未必能够涵盖众多特殊但合理的利益诉求,但至少使人们看到了表达的多样性和直接性。从这一点来说,人们不一定经过特定组织就可以表达利益诉求。这对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来说,如果不能真实地表达社会意志,就难免使其组织功能与社会基础受到削弱。
2、对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教育主体通常来自上级——组织的代表者,党内思想观念的教育与对社会的宣传往往是一体化的过程。而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影响他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博客日志、发送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实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任何人”的信息传播。以往对平面媒体乃至电视广播所用的传统方式,如审查其发表的内容并用行政组织手段引导、控制传播主体。但在网络传播时代,这种“行政组织手段”难以对所有人有效。时代的变化,要求党和政府要顺应时代潮流,以符合社会主流需求的价值观和理念,以民众欢迎的方式去引导社会舆论。
3、对传统的沟通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网络已成为广大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通道和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之一。传统的沟通方式是以党政机关为主渠道,自上而下、单向度沟通,即上级认为有需要时,把自己的决定自上而下一级一级传达、下级一层一层去贯彻落实;而网络的传播方式,决定了普通党员、群众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论,主动议政而不必顾及上级是否认为有必要性,群众表达渠道前所未有地拓宽了。时代需要的是双向度、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同时并存的沟通方式,是一种对话协商机制,而网络为此提供了更为顺畅的沟通平台。
4、对党的领导干部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群体性事件,往往与网络的舆论推动联系在一起,甚至有的领导干部出言不慎,亦会引发公共舆论的高度反响。如何对待网络舆论,绝非简单的应对媒体的能力问题,更是对领导者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全面考验。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应该成为信息技术的好手、高手,具有一线独力处理信息事务的能力,不要事事都依赖秘书;要成为电子政务的支持者、推广者和应用者;要具有互联网的基本法规知识,对互联网络信息要有敏感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等。
三、推进网络民主政治健康有序发展的策略
(一)坚持发展网络民主政治的正确思想
1、必须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当前,国际网络文化仍然是以西方为主导的文化,其中充斥着西方的基本价值主张。如果脱离党的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很容易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侵蚀而缺乏根本保障。因此,我们在发展网络民主政治时应努力做到:一是自觉坚持党的领导,防止脱离党的领导的倾向。特别是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主流网络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西方民主观念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消极影响。二是要通过发展网络民主参与、协商和监督等途径,了解群众意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2、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发展,公民对民主的认识和需求得到极大提升。对此,我们应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但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外政治发展的实践证明,当政治制度不够成熟时,失去控制的政治参与必然导致政治动乱。因此,对网络民主政治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从而使网络民主政治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公民的素质相适应。
3、努力缩小数字鸿沟。网络文化能最大限度地扩大民主的范围,但我国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存在数字鸿沟。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我国东部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40.0%,而西部仅为21.5%。数字鸿沟的存在,说明网络民主政治只是在部分地区、部分公民中得以实现,还有很多的公民没有条件或能力进行网络民主参与。因此,一要采取措施降低公民网络参与的经济和技术门槛,降低数字鸿沟带来的民主分化。二要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普遍服务政策。例如,政府可设立普遍服务基金,对通讯成本高的地区和收入低的人群实行政府补贴,使偏远地区的低收入人群也能享受基本通讯服务。三要向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网络信息技术教育的支持,普及网络信息技术教育。
(二)建构理性的网络政治文化
1、培育网民的公民意识。作为网络民主政治的主体,每一个网民都应有为自己传播的信息而负责任的态度和精神,在自主表达各种利益诉求、进行网络论政和网络评判时,必须严守法律和道德的分际。因此,要将这样一种价值理念内化为网络道德的基本要求,增强“网络社区”的道德约束和“电子人”的个人约束,强化网络行为的责任意识,提高公民在虚拟网络政治空间进行自主表达与自我约束的参与之道,以防止和抑制“网络民主”的负面甚至破坏性效应。这种民主意识的培育和民主实践的训练,不仅为宪法和法律的推行奠定理性的政治文化基础,而且,还可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来为网络民主和现实民主的广泛推行奠定基础。
2、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历史经验证明,自由没有疆域,就将成为灾难。由于网络文化具有自由、民主、开放的特性,因此,一些虚假信息、垃圾信息、恶意信息在网络中肆意泛滥,网络上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无序状态及公民政治参与的非规范性,迫切需要通过网络立法加以规范。因此,必须加快网络立法进程,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当前,要重点对网络资源的管理、网络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以及组织和个人在网络中的权利与义务等做出规定,确保网络文化和网络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3、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网络政治空间和网络政治参与的魔力就在于信息的透明化。据统计,社会信息总量的80%控制在政府手中,因此,要构建理性的网络政治文化,就必须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政府治理社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收集、加工与处理的过程,政府职能的履行莫不依赖于及时、准确的信息。因此,我们从网络政治参与的新方式中不断汲取智慧和经验,把因公共利益、公共事务和公共意志而推动的网络论政、网络监督、网络宣传、网络评判、网络互动等新型公民政治参与方式与现实政治生活有机连接,将网络论政中的有益做法制度化,创建网络环境下一种公民参政议政、政府回应、部门整改的民主模式。
(三)提高党员干部应对网络民主政治的能力
1、提高认识,正确看待网络民主政治。一是认清互联网功能的主流。互联网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主流是健康的、好的,广大网友反映的大多是一种爱党、爱国,期盼祖国繁荣昌盛的豪情,一种疾恶如仇、憎恨丑恶腐败现象的正气,一好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内部活力,调动文化干部职工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形成科学高效的运作格局;最后,创新文化设施的运行管理机制。统筹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努力做到相关设施共建共享,着力解决新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对电影院、剧院等设施,在确保其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其进入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也可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运营模式,采取公办民营、公开指标、委托经营的方式,更好地提供文化服务,机关、学校内部的文化设施,有条件的要采取多种方式向农民群众开放。二是创新投入机制。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尤其要在“多予”上下功夫,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力度。首先,各级财政在统筹城乡规划时,要加大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在增加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投入的前提下,调整资金的使用方向,不断提高用于农村的比例,确保新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其次,要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力度,缩小公共文化设施的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为此,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大力加强服务“三农”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工作,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建立健全评价机制。要把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关键问题是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理论上,而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要有切实可行的监督措施。因此,在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上,要建立新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把新农村文化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县(市)、乡镇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系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
责任编辑:刘建文
D602
A
1671-2994(2011)01-0145-04
2010-12-13
王金豹(1977- ),男,江西信丰人,中共东莞市委党校党建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