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禁毒范式论

2011-08-15沈坚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范式毒品科技

沈坚

(杭州市公安局,浙江杭州 310002)

犯罪问题研究

科技禁毒范式论

沈坚

(杭州市公安局,浙江杭州 310002)

科技禁毒,是当前我国禁毒领域重要的工作支撑和理论研究的热点。文章从科技禁毒的传统范式、科技禁毒的范式转换两大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从现代法和传统法的视角对范式合理性进行评价,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禁毒工作提供一种新的建构模式和理论基础。

科技;禁毒;模式;范式转换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国毒品问题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一方面是新型毒品滥用的社会成本高昂;另一方面是毒品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加剧。对此,决策者们的回应是,以《禁毒法》的颁布为体制变革的契机,勉力建构社会化禁毒的新平台,寻找有效的制度安排。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的研究都注意到,从传统禁毒向社会化禁毒的变迁,不仅是融合与张力的妥协,也提供了科技禁毒范式转换所必需的制度装置。①范式(paradigm)是美国哲学家库恩提出并在今天广泛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对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库恩将范式描述成共同研究的集体所要遵循的统一的规范,超出范式研究范畴的,则成为一种促进新范式形成的危机,周而复始,不断发展。科技禁毒范式转换的提出,离不开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禁毒理论和研究方法的重新认识和科学归纳,在原有的规范基础上形成新的制度安排,这对实现科技禁毒质的飞跃,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一、科技禁毒的传统范式

传统意义上的科技禁毒,是从功利主义的起点,②将科技作为禁毒工作不同参与者提升本部门工作效率和提高理论水平的支撑点,具有局部性、分散性、非系统性等特征。

(一)功能化的新技术研发模式。最近十年,在研究领域,对科技在禁毒中的运用主要集中于如下三个方面的功能开发。

第一,毒品成份分析领域,力图从开发毒品来源地推断技术。主要的研究方法是集中对毒品制造加工过程中特征填加物的分析和含量测定,揭示毒品的来源地和毒品犯罪集团的生存状态,为打击毒品犯罪提供策略上的参考。③

第二,吸毒人员检测领域,各种新的方法不断出现。目前已有的研究包括:(1)利用人体毛发检测吸毒人员的苯丙胺类毒品及其代谢物的含量变化来推断吸毒人员毒瘾的轻重程度。④(2)利用唾液检测反映人体中毒品血液浓度以代替血液检测的方法。⑤(3)新型毒品导致吸毒人员精神障碍的研究。⑥

第三,毒品运输和毒品原植物种植查控领域,仪器化的技术尝试一直在进行。对毒品运输的堵截一直是所有国家禁毒部门重点研究的课题。⑦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利用离子迁移谱技术制造的毒品侦查仪⑧和利用犬类寻找毒品的生物查毒技术。在毒品原植物种植查控领域,最典型的技术成果是“天目行动”。这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为基础来甄别毒品原植物种植区域的重要成果。⑨

(二)底层自发式和高层推动式的向心发展。底层自发式的科技发展,几乎覆盖了毒品管制的各个领域,它具有强烈的细节性和局部性特征,并且时刻反应出对毒品形势发展变化的敏锐触觉。最典型的是两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新型毒品的相关科技发展。如最近几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对氯胺酮的滥用,基层禁毒部门不仅注意到了对吸食氯胺酮人员的检测技术问题,也意识到了通过对其化学同分异构体盐酸羟亚胺的管控来抑制氯胺酮泛滥的重要性。⑩

第二,禁毒宣传和公共禁毒服务中的新技术应用。在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地颇具地方特色的各种新技术的身影。这方面的科技主要集中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结合,并在不断的发展中。

高层推动式的科技发展,更多体现在资源要求高和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中。这些项目的周期长、工作量大,普及应用的难度较高。如“天目行动”中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检测毒品原植物的种植。最能体现国家对禁毒问题的投入是全国范围的禁毒情报信息系统的建设,11该系统的建设体现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构筑业务支撑核心体系,从而为下一步开发应用系统铺平道路。

以理性管理者的视角,来自底层的应用技术和来自顶层的系统开发实现契合式的衔接无疑是理想的状态。然而,这样的向心发展在实践中很难实现。因为出色的管理者在科技进步的道路上面临着不能忽视的困难。首先,无论是应用技术的发展还是系统开发的努力,都离不开全局性的科技发展规划和有效率的技术管理,这对于禁毒的职能部门来说,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其次,地区差异决定了对于禁毒政策及其实施的方法和目标上存在着不同的进路选择。再次,资源分配上的巨大差距,使科技的发展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交互影响。

(三)理论研究的学术化倾向。科技进步离不开理论研究,一方面因为理论模型是科技发展进路逻辑上的支点,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理论付诸实践的费效比,这是形成科技禁毒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现实的状况却是,与禁毒科技发展有关的理论研究愈加彰显其学术化:第一,文献的大量出版和专业技术实用化的失衡。国内目前在毒品检测领域、吸毒人员心理和生理康复领域、禁毒管制措施领域都有大量的文献报导。12但是,相关的技术实用化效果却并不理想,基本停留于学术探讨的范畴。第二,科技工作的专门化和禁毒工作综合化急需弥合。历史经验一再表明,治理毒品问题需要具备多方面综合知识的专门人才,但是在科技植入的进程中,纯科技的专门化人才却是以“技术进步”的努力方向替代了“禁毒技术进步”的政策目标。第三,自我发展和对外信息封闭的“金字塔模式”13。禁毒领域的科技研究,带有浓重的纯科研特征,各个不同学科和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团体和专业人员,都是在各自的学术体系中进行禁毒相关科技的研究,而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缺少跨学科的交流和整合,体现了很强的自我封闭的特征。

二、科技禁毒的范式转换

(一)社会化转形中的体制重建。

1.科学理论的基础研究——科技禁毒价值定位论。科技禁毒的价值定位,需要厘清两个基本的概念。首先,如何界定科学技术?无论是古典的经院哲学家,还是务实的现代学者,都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借用法与科技的相互关系研究,有学者认为,“今天,人们一般认为科学以实验观察为基础,是以系统发现因果关系为目的的社会实践,侧重于认识世界;技术则是人类改变和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以改造世界为目的。”14其次,科技禁毒的范围如何界分?虽然《禁毒法》第八条规定:“国家鼓励开展禁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缉毒技术、装备和戒毒方法。”但科技禁毒的范围显然应当包含禁毒工作的所有领域,包括“禁种、禁制、禁贩、禁吸”。15

科技禁毒的价值定位,实际上是要明确科技禁毒的目的、方法、实施手段等。结合上述分析,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阐述:第一,科技禁毒是禁毒工作的核心手段。应建立以科技禁毒为核心的综合禁毒工作支撑体系。第二,科技禁毒是法律与科技结合的典范。应注重科技应用的规范性和法律实践的科学性。16第三,科技禁毒包含了整体的质变与局部的量变。应建立多层次和多任务的综合发展模式。

2.立体评估和决策模型——禁毒生态图建设论。如果将禁毒作为复杂社会综合体的一部分,它必然有自己的动态和静态特征。生态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也指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将禁毒拟制为生物,则禁毒生态无疑从其观察的方法和治理的决策模式上,称得上是最大限度的革命性变革。

以地图式的直观角度看,将禁毒生态图形化,按照科学的数据选取和标示方法来建立一系列的图形,这在未来的禁毒治理中是不可忽视的发展思路。而对禁毒生态图的全景描述,则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第一,载入数据的灵活性。结合不同的构图目标,选取必要的数据,使禁毒生态图始终是有意义的决策考量指标。第二,图谱系列化的多维性。禁毒生态图,既可以是对某一地区特定方面禁毒形势的一系列图谱进行比较,也可以作为一种从纵向和横向来比较研究不同禁毒治理手段、效果的理性评价工具。第三,开放性和延续性的完美结合。禁毒生态图,可以在开放的基础上,多方吸收科技禁毒的最新成果,用不断升级和修正的数据分析模式来维系其延续性。第四,理论兼容性和科学决策。利用禁毒生态图的直观数据分析,可使不同的禁毒理论在同一平台上充分展现其制度分析的框架,从而提高科学决策的成功率。

3.扁平化的治理模式——动态信息利用论。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社会治理的扁平化结构特征具有很强的延续性。17在现代信息传输模式革命性变革的过程中,如何及时有效地搜集和处理海量的信息并及时进行信息传导,已经成为科技手段依托于扁平化治理结构、构建新的信息利用模式的核心问题。传统禁毒工作的经验表明,要有效把握动态变化中的信息,恰当的科技手段必不可少。这其中,应包括如下三方面:第一,信息传输架构的模块化。在减少中间传输层次的基础上,构建多信息中心互联的开放式网络平台。第二,信息跟踪处理机制的多元化。更多地依托社会资源,利用多学科的信息处理方法来解构禁毒政策和具体措施。18第三,动态信息的搜集机制社会化。改变传统的信息搜集模式,利用现有的通信和网络传输技术,开发新的基于公开信息平台的信息搜集技术,是动态信息获取的基础和关键。19

(二)吸毒矫正的科技支撑。

1.心理学因素。要重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在基层广泛开展对社区工作人员、禁毒民警、其他社会禁毒志愿者等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同时对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积极开展研究。20

2.病理学因素。对吸毒人员的病理学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吸毒人员身体损害和康复状况的病理学评估标准;第二,不同毒品对人体损害的比较研究。

3.药物学因素。药物学研究的核心:第一,毒品替代治疗方法的研究;第二,对新型合成毒品的作用机理研究。

(三)遏制毒品犯罪的科技依赖。

1.信息技术的开放性研究。打击毒品犯罪的信息技术应用,不仅仅指刑事专业领域,还包含了对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其开放性研究注重于三项功能的开发:秘密信息与公开信息的整合利用;公共信息资源的筛选机制;民用信息化设备的警用改造技术。

2.实验技术的应用与整合。实验技术目前在毒品检测领域、吸毒检测领域、毒品查缉领域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些领域的技术需要在实践中完成进一步的应用性开发。重点应当是实验技术的仪器化应用开发21与复合技术检测的标准化方法。22

3.多种科技手段体系化。多种科技手段在禁毒工作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不同技术手段的功能和价值的评估及组合基础上。科技手段由于研究方法和门类不同,需要从体系上实现有序化。如:功能配套的合理性、技术发展的协调性和技术管理的计划性。

(四)禁毒宣传的科技考量。

1.资源可持续利用论。资源使用的可持续性是个经济学概念,也主导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流思想。在禁毒宣传中,大量重复性的资源消耗和资源闲置是同步存在的双重矛盾。23科技发展的方向,是要建立起宣传资源固定式和移动式的交流平台,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24

2.不真正不平衡宣传论。不真正不平衡的宣传理念,是借用了德国大陆刑法学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罪的理论思想。25在地区经济和文化结构差异巨大的情况下,地区间宣传资源的投入重点和方向必然有不同的内在需求。利用科技的手段,制订符合本地区禁毒实际评估结果的宣传计划和实施方案,是将禁毒宣传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的关键进路。26

3.宣传收益评估论。宣传收益的评估,是建立在将宣传置于经济学意义上的行政主导的非经济活动基础上进行的评价和改进。传统的行政体制,决定了宣传的效果评价是建立在对公众认知度和满意度的调查之上,很少将毒品管制目标的实现效果引入评价。利用统计学的分析工具,将各种评估指标科学地进行换算,建立统一的收益数值评价系统,是将科技结合于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思路。

三、范式合理性的评价——现代法和传统法的视角

(一)法经济学的评价体系。法经济学以其奠基人科斯的“交易费用”概念引出了一系列对法律运行的全新分析框架。将科技植入禁毒的直接后果,在法经济学范畴,就是可以从减少犯罪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相当性、禁毒政策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的合理配置等多方面,全面揭示和引导科技投入在禁毒体制中的未来方向。27

(二)实现科技禁毒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实现科技禁毒的实体法,主要是两方面。第一,科技成果在刑事法和行政法上转换为证据效力的合法化。28第二,将科学研究成果对社会观念的改变体现到立法和执法领域。29

实现科技禁毒的程序法,主要是从权利性正当程序和实体性正当程序两方面,30将科技手段运用最大限度的规则化,提供科学研究成果的实践通道。

(三)恶法的防治机制——科技与和谐法律发展。

在法理学中,“难案出恶法”(hard case make badlaw)是经常被讨论的一个命题。毒品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困扰,使许多极端的法律一再挑战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道德底线。31科技与法律的融合,就是要在现代科学思维的架构中,建立法律制度的合法性基础,使法律以科学的名义占据人类社会道德体系的制高点,减少制度实施的阻力,同时为治理毒品问题铺设一条带有强烈科技元素的进路。

四、结语

科技禁毒是一个全新但不陌生的理念,在中国禁毒事业的发展中,它必将作为一种核心的价值观念在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实现中国禁毒制度和理论的根本性变革。

注释:

①参见马敏《如何理解史学研究中的“范式转换”》,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②有学者在禁毒社会化范式研究中,强调了研究起点的重要性。参见:夏国美,《禁毒社会范式论》,载《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③参见陈宁《利用现代物证分析技术推断毒品的来源》,载《政法学刊》第21卷第6期。

④参见孟品佳等《苯丙胺类毒品滥用者毛发中毒品及其代谢物的分析与解释》,载《药物分析杂志》2008年第28卷第5期。

⑤参见王燕燕等《唾液中苯丙胺类毒品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在线富集检测》,载《分析测试学报》2008年第5期。

⑥新型毒品导致精神障碍最近几年出现病例明显增多,但有关的跟踪研究还停留在初步阶段。参见朱伟俊等《新型毒品所致精神障碍2例》,载《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年第17卷第5期。

⑦浙江省公安厅正在全省开展的针对毒品运输的堵源截流工作,一直在积极尝试多种方法和手段的查毒,这也是科技在禁毒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领域之一。

⑧这方面的研究,可参见代勇等《离子迁移谱技术在警务实战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⑨参见单国《浅析新疆境内毒品原植物发现途径》,载《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

⑩一个新的例子正在形成,国内有的地区已经发现尼美西泮的滥用。参见《新型毒品尼美西泮》,载《刑警必读》2006年第4期。

11这些方面的努力,主要是从吸毒人员的管控为中心衍生出的一系列信息收集和利用的技术。

12例如,倪玉霞等人《分析化学在毒品检验分析中应用方法简述》,杨娜《国内缉毒情报研究概述》,郭蕊《高中、中专生非法药物滥用特征及CMER干预模式的短期效果评价》等。

13“金字塔模式”反映了当代学术研究的主要特点,研究者主要考虑的问题和动机是,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注重本学科领域中的先进性,而较少考虑研究对象的本体问题。

14参见苏力《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重构》,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15这就是我国禁毒政策的基石“四禁并举”,并被《禁毒法》第四条明确规定。

16法律实践的科技因素,主要是指在现代法中融入更多的理性科学元素。例如,对于吸毒是否是犯罪的争论,更多的应建立在吸毒人员成瘾机理的研究和对毒品犯罪的经济学模型的分析基础上,而不是纯粹的法理论争。

17已故著名学者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等多部著作中,基于明代历史的研究,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特点是上层的官僚系统和下层广大民众之间缺乏足够的社会中介机制和体制。法学家苏力在《送法下乡》一书中精确的描绘了基层治理结构的原生态和文化土壤的延续性。

18这方面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很多,如利用数学模型分析毒品问题发展趋势的研究。此外,在法经济学和行为学领域,对毒品信息的利用也有很多新的解读。

19动态信息搜集的关键是高昂的成本。在关键的信息采集环节,节约成本和提高成效同样重要。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发达的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出新的信息交流平台,改变传统的信息录入和初筛方法。

20参见郭建荣等主编《吸毒违法行为的预防与矫治》,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21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在毒品公开查缉中使用的便捷式的毒品检测仪的开发与实践。

22复合技术检测,主要是指从人体毛发、体液、内脏等多方面对吸毒人员进行全面的检测。

23这方面的典型问题是在每年6月份全国各地的禁毒宣传月中,各地的禁毒部门大量地将资源集中投入到广场宣传、资料发放、媒介报导等,其成效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显然是值得研究的。

24固定式和移动式的宣传资源的交流平台,是指将国内建设起来的众多禁毒宣传基地的资源共享化,使某些经济发达地区依靠昂贵资源建设起来的先进信息传播技术和平台能被其它地区所利用,提高整体的禁毒宣传效率。另一方面,对可移动的宣传资源,如宣传图版、多媒体文件、平面广告创意等,建立跨地区的资源库,提高异地资源的使用和推广,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5不真正不作为犯罪的核心思想,是将不作为犯罪中的非典型性行为作出细分,其本意是对不作为犯罪中的特殊情况进行梳理,厘清不真正不作为犯罪在法理上的不作为犯罪的本质。参见:张明楷著,《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

26如本文已经提出的“禁毒生态图”的理念,就是一种分析本地区毒情,制订有针对性的宣传纲要的有益尝试。

27关于法经济学,可参见[美]唐钠德编,《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8关于科技成果的证据效力,国外有很多类似的案例,如1970年代的法国“侦听贩毒案”的争论,参见:张千帆著,《西方宪政体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9这方面最有争议的问题是吸毒是否是刑事犯罪的讨论。对于吸毒问题的科学研究,对于揭示毒品对吸食者本身的危害和对社会的法益侵害的比较,是法律借助于科学研究成果寻找理论支撑点的经典范例。

30关于权利性正当程序和实体性正当程序的阐述,是结合美国宪法第四、第十四修正案发展起来的理论,重点在于保护权利人在法律程序上的权利和实现结果的公平正义。

31在国外学者对鸦片历史的研究中,一再提到了英国早期对鸦片成瘾者的残酷处罚。如将吸食者绑在十字架上,用大炮轰入大海。这据说也是欧洲国家在中世纪对付海盗的一种刑罚,其治理效果显然并不为人们所认可。

D631

A

1674-3040(2011)02-0064-04

主持人:徐公社,金诚

2010-11-07

沈坚,浙江大学法学硕士,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五大队副大队长。

(责任编辑史荣华)

猜你喜欢

范式毒品科技
销毁毒品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火烧毒品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