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家基层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抑郁障碍现况调查

2011-08-15黄非荣王化宁

中国全科医学 2011年28期
关键词:就诊者识别率精神科

黄非荣,王化宁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心理疾病患者明显增多,目前世界十大疾病中,抑郁症列第4位[1]。抑郁障碍导致的疾病慢性化和残疾也越来越受重视[2],就诊于综合医院的患者往往以突出的躯体不适掩盖情绪症状,造成漏诊或误诊[3]。目前,我国正在加强综合医院对精神疾病处理能力的建设,按我国在相关规划中的目标,初级医疗机构中对抑郁症的识别率应在

50%以上。但是,尚缺乏基层综合医院就诊患者抑郁症患病率和医务工作者对抑郁症识别率的研究报道。本文将贵州省一家基层综合医院门诊就诊者抑郁现状和神经内科、消化科、心内科、妇科门诊就诊者中抑郁障碍的现患率和识别率的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调查选取了贵州省印江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消化科、心内科和妇科门诊4个科室的1 200例门诊就诊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时间从2010年5月开始,至2010年10月结束。每位调查对象在执行本方案的任何程序之前均通晓本方案的调查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l)年龄≥18岁;(2)在调查时间内,在医院所选科室门诊的就诊者;(3)签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在先前的就诊中已被筛查的就诊者;因精神或躯体功能严重障碍不能完成研究的就诊者。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人口学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就诊科室。采用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15-item somatic symptom severity scale,PHQ-15)对躯体症状进行评估,以0~2分对15个项目进行3级评定,分别对应“无”、“有”、“大量”,满分30分,分值越高,症状越重。以抑郁症自评量表(brief 16-item self-report-the quick inventory of depressives syptomatology self-report,QIDS-SR16)初步评定患者抑郁症状,以0~3分对16个项目进行4级评定,取1~4项、6~9项、15~16项最高分与其他项目得分相加,最高总分27分,以8分为界定值,≥8分为患者有抑郁,分数越高抑郁情况越严重。以国际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对患者进行结构式访谈,进行疾病诊断,并请精神专科医师最终进行临床诊断。

1.3 研究流程 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按正常就诊程序完成诊疗过程,其后由调查员进行筛查量表的评估。记录研究对象病史与内科医生诊断、治疗以及就诊者的体格检查结果,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关量表测定和结构式访谈,得出诊断评估结果。如果患者患有抑郁障碍,则继续采用快速QIDS-SR16评估其严重程度。把给予精神科药物和建议精神科就诊都认为是内科门诊医生对抑郁障碍的成功识别。

1.4 识别率计算 把建议加用精神科药物和建议到精神科就诊都认为是内科门诊医生对抑郁障碍的有效识别,识别率为研究对象中最终确诊抑郁患者与上述患者总数的比例。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人口学资料应用频率和百分比描述。抑郁的整体检出率数据用频率描述,不同科室抑郁症的检出率用百分比描述。

2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纳入患者中男420例 (35.0%),女780例 (65.0%);平均年龄 (42.6±13.5)岁,年龄跨度为17~82岁。各科室的纳入就诊者的比例大致相当。1 200例就诊者中,PHQ-15量表评分平均得分为 (7.8±4.7)分,最低分0分,最高分28分。716名就诊者的QIDS-SR16评分≥8分者占59.7% (716/1 200),进入精神科访谈的有572例(47.7%,572/1 200)。进入精神科访谈的就诊者,根据MINI访谈表诊断出有抑郁障碍的患者共216例 (18.0%,216/1 200),按科室分类,神经内科的就诊者抑郁障碍的检出率最高 (29.7%),其次为妇科 (22.7%)、消化科 (14.4%)、心内科 (5.5%)。

216 例诊断出有抑郁障碍的就诊者中,171例 (79.2%)按本科疾病常规处理,26例 (12.0%)被建议加用精神科药物,19例 (8.8%)被建议到精神科就诊,两者相加,本院内科医生对抑郁障碍的识别率为20.8%。各科室识别率分别为:神经内科33.7%、妇产科13.2%、消化内科11.9%、心内科5.9%。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基层综合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抑郁障碍的现患率高于既往国内研究报道。2003—2004年张艳萍等[4]对北京50家各级综合医院2 877例各科门诊调查结果显示,北京综合医院非心理科门诊患者抑郁障碍的现患率为3.09%。2004—2006年秦晓霞等[5]对沈阳市23家综合医院5 750例年龄15岁及以上的内科门诊患者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市综合医院抑郁障碍的总现患率为11.0%。本次研究抑郁障碍的检出率均高于上述研究,其差异可能与调查方法、使用工具不同有关,也与研究对象就诊的医院级别、研究对象所处生活、经济、文化等背景不同有关。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不同的内科系统,神经内科就诊者中抑郁障碍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其原因一是该科患者合并抑郁障碍比例高于其他科室[6-9],二是很多抑郁患者的首次就诊科室往往是神经内科。本次调查显示,抑郁患者主述内容为头疼/头昏 (7.76%)和失眠 (6.03%)的占到了很大一部分,在其他科室找不到明确病因的就诊者常被考虑为“神经官能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而转诊到神经科。本次调查中妇产科抑郁障碍的检出率也显著高于以前的文献报道[10],这可能与本院就诊者的特点有关,由于经济条件和就医观念等因素影响,本院就诊的妇产科患者中,晚期妇科肿瘤人数比例较高,而这部分患者常合并有抑郁障碍。

本次调查还显示,虽然我院非精神科门诊医生对抑郁障碍的诊断率和治疗率均不高,但已经与北京等地大型综合医院诊治结果近似[11],这与近年来精神知识的不断普及和推广密切相关。我们与“初级医疗机构对抑郁/焦虑的识别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分析目前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躯体疾病伴随有抑郁焦虑障碍时,临床信息多样复杂,而抑郁症的诊断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理化指标。(2)部分医师受传统诊断思维影响,重视器质性疾病,常忽略心理情绪障碍。(3)部分非精神专科医师对抑郁症的表现以及诊断步骤不熟悉。(4)部分患者不愿主动谈及情感、情绪问题。(5)门诊任务繁重,患者就诊时间短,多次就诊时难以连续看同一个医生等。

鉴于抑郁症是一种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疾病,且不少抑郁症患者因各种原因在综合医院内、外科等非精神心理科门诊就诊时常被误诊或漏诊的现状,调查不同人群特别是综合医院普通门诊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情况并提高对其的诊治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费立鹏.中国的精神卫生问题——21世纪的挑战和选择[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30(1):1-10.

2 张明园.21世纪中国精神医学的思考[J].上海精神医学,2000,12(1):1-2.

3 周学慧,张荣凤.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和睡眠障碍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00,3(3):210-211.

4 张艳萍,李献云,王志青,等.北京市50家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抑郁障碍的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6,39(3):161-164.

5 秦晓霞,金秋,李岳玲,等.综合医院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病率及特征[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5):404-407.

6 付朝伟,徐鹰,詹思延,等.中国四城市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患者抑郁焦虑现况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9):803-807.

7 王苑华,朱培俊,徐松泉,等.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境障碍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4):246-248.

8 陈庆华,张金亮,陈德宽,等.脑卒中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研究[J].中华国际医学杂志,2002,2(1):87-88.

9 张蕾.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抑郁症患病情况调查[J].青海医药杂志,2006,36(6):68-69.

10 赵超,王建六,魏丽惠.妇科躯体疾病患者精神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5(6):426-429.

11 卢静.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抑郁/焦虑障碍现况调查[D].北京协和医学院.

猜你喜欢

就诊者识别率精神科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心理护理对老年肱骨骨折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研究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2017年—2019年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哨点HI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基于真耳分析的助听器配戴者言语可懂度指数与言语识别率的关系
听力正常青年人的低通滤波言语测试研究*
提升高速公路MTC二次抓拍车牌识别率方案研究
高速公路机电日常维护中车牌识别率分析系统的应用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